車輛用座椅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在車輛用座椅中,動態阻尼器(D)由阻尼器殼(17)、重物(15)和彈性部件(16)構成,阻尼器殼(17)由相互能夠分離地結合且相互間限定了阻尼器室(17C)的第1和第2殼半體(17A、17B)構成,重物(15)被收納在阻尼器室(17C)內,彈性部件(16)以容許該重物(15)的振動的方式夾裝在重物(15)和阻尼器室(17C)的內表面之間,在阻尼器殼(17)形成有安裝于座椅(S)的框架(12)處的安裝部(24A、24B)。由此,能夠提供這樣的車輛用座椅裝置:能夠更換減振特性的調整和變更用的重物和彈性部件,并且阻尼器殼相對于座椅的安裝性也良好的。
【專利說明】車輛用座椅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將動態阻尼器附設在設置于車輛上的座椅的框架處的車輛用座椅裝置的改進。
【背景技術】
[0002]在這樣的車輛用座椅裝置中,如下述專利文獻I公開那樣公知有這樣的結構:動態阻尼器由殼體、以能夠振動的方式被收納在該殼體內的重物、以及夾裝在該重物和殼體之間的彈性部件構成。
[0003]現有技術文獻
[0004]專利文獻
[0005]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 - 242986號公報
【發明內容】
[0006]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0007]在上述專利文獻I公開的車輛用座椅裝置中的動態阻尼器中,殼體在重物和彈性部件的收納后,整體以不能分解的方式一體化,因此,動態阻尼器一旦被組裝,即使在需要調整或變更減振特性的情況下,也不能將重物和彈性部件更換成特性不同的部件,必須重新制作動態阻尼器,不經濟。而且,在上述殼體中未設置相對于座椅的安裝部,因而相對于座椅進行安裝時,必須使用帶等的特殊的安裝器具,該安裝作業也變得麻煩。
[0008]本發明是鑒于上述情況而完成的,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更換減振特性的調整或變更用的重物和彈性部件、并且阻尼器殼(殼體)相對于座椅的安裝性也良好的所述車輛用座椅裝置。
[0009]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0010]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車輛用座椅裝置通過在設置于車輛的座椅的框架附設動態阻尼器而構成的,其第I特征在于,所述動態阻尼器由阻尼器殼、重物和彈性部件構成,所述阻尼器殼由相互能夠分離地結合且相互間限定了阻尼器室的第I和第2殼半體構成,所述重物被收納在所述阻尼器室內,所述彈性部件以容許該重物的振動的方式夾裝在該重物和所述阻尼器室的內表面之間,在所述阻尼器殼設置有安裝于所述座椅座墊、座椅靠背和頭枕中的任一方的框架上的安裝部。另外,所述彈性部件對應于后述的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中的彈性片16,所述安裝部對應于彈性支撐部24A、24B、24C、50。
[0011]并且,本發明在第I特征的基礎上,其第2特征在于,在所述第I和第2殼半體中的一方和另一方,分別形成有相互扣合而使兩個殼半體結合的多組彈性連結爪和連結孔。
[0012]而且,本發明在第2特征的基礎上,其第3特征在于,所述多組彈性連結爪和連結孔配置在隔著所述重物的位置。
[0013]而且,本發明在第I特征以的基礎上,其第4特征在于,所述彈性部件由彈性片構成,將該彈性片在壓縮狀態下夾裝在所述重物的外表面和所述阻尼器室的與該外表面對置的內表面之間。
[0014]而且,本發明在第I?第4特征中任一特征的基礎上,其第5特征在于,在所述第I和第2殼半體的接合面的一方和另一方,分別設置有圍繞所述阻尼器室并能夠相互嵌合的嵌合槽和嵌合突壁。
[0015]而且,本發明在第I?第5特征中任一特征的基礎上,其第6特征在于,所述第I和第2殼半體中的至少一方的端壁朝向其外方彎曲成凸狀。
[0016]而且,本發明在第I?第6特征中任一特征的基礎上,其第7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殼安裝在所述座椅靠背和頭枕中的至少一方的框架上,該阻尼器殼內的所述重物形成為,該重物的重心位于比該重物的上下方向的中心靠上方的位置。
[0017]而且,本發明在第7特征的基礎上,其第8特征在于,所述重物的側面和所述阻尼器室的與該側面隔著所述彈性部件對置的內側面之間的間隔隨著從安裝有所述動態阻尼器的振動系統的支撐點離開而增加。
[0018]而且,本發明在第I特征的基礎上,其第9特征在于,在具有所述連結孔的一側的殼半體的外側面設置有容納與所述連結孔卡合的所述彈性連結爪的爪部的凹部。
[0019]而且,本發明在第I?第9特征中任一特征的基礎上,其第10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的頭枕由以下構成:頭枕框架,其被支撐在座椅靠背的上端部;和墊部件,其埋設該頭枕框架的上部,由發泡材料構成,另一方面,在所述阻尼器殼內收納由所述彈性部件包覆的所述重物而構成所述動態阻尼器,所述阻尼器殼通過所述安裝部保持于所述頭枕框架,并埋設于所述墊部件。
[0020]而且,本發明在第I特征的基礎上,其第11特征在于,在所述阻尼器殼上設置有與所述框架扣合來保持該阻尼器殼的彈性支撐部。
[0021]而且,本發明在第11特征的基礎上,其第12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具有相鄰的第I和第2骨部件,在所述阻尼器殼設置有以把持這些第I和第2骨部件的方式與它們進行扣合的第I和第2彈性支撐部。
[0022]而且,本發明在第12特征的基礎上,其第13特征在于,所述第I和第2彈性支撐部隔著所述重物的重心進行配置。
[0023]而且,本發明在第12或第13特征的基礎上,其第14特征在于,在所述各彈性支撐部設置有能夠彈性地把持對應的骨部件的、可彈性變形的優弧狀的把持爪。
[0024]而且,本發明在第14特征的基礎上,其第15特征在于,所述第I和第2彈性支撐部的把持爪的內徑相互不同。
[0025]而且,本發明在第15特征的基礎上,其第16特征在于,所述第I和第2彈性支撐部的把持爪的剛性相互不同。
[0026]而且,本發明在第12特征的基礎上,其第17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具有:相互并列的第I和第2骨部件;和將這些第I和第2骨部件之間連結起來的第3骨部件,在所述阻尼器殼設有定位支撐部,該定位支撐部與該第3骨部件卡合來規定所述第I和第2彈性支撐部對所述第I和第2骨部件的把持位置。
[0027]而且,本發明在第17特征的基礎上,其第18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殼由這樣的阻尼器殼構成:該阻尼器殼由相互能夠分離地結合的第I和第2殼半體構成,在該阻尼器殼內收納由所述彈性部件包覆的所述重物,在所述第I殼半體形成有從與該第I殼半體的位置相反的方向與所述第I和第2骨部件卡合的所述第I和第2彈性支撐部,在所述第2殼半體形成有從與該第2殼半體的位置相反的方向與所述第3骨部件抵接的所述定位支撐部。
[0028]而且,本發明在第14?第16特征中任一特征的基礎上,其第19特征在于,所述各彈性支撐部具有從所述阻尼器殼延伸并支撐所述把持爪的臂,在所述阻尼器殼形成有止擋部,該止擋部限制所述臂的朝與所述把持爪的開口部相反的一側的撓曲。
[0029]而且,本發明在第14?第18特征中任一特征的基礎上,其第20特征在于,在所述把持爪設置有能夠目視其所把持的所述骨部件的窗孔。
[0030]而且,本發明在第11特征的基礎上,其第21特征在于,多個所述彈性支撐部以它們占據圍繞所述重物的重心的多邊形的頂點位置的方式設置于所述阻尼器殼。
[0031]而且,本發明在第11特征的基礎上,其第22特征在于,在作為所述阻尼器殼的阻尼器殼內收納由所述彈性部件包覆的所述重物而構成所述動態阻尼器,所述阻尼器殼和支撐該阻尼器殼的所述框架埋設于由發泡材料構成的墊部件,在該墊部件中的從所述發泡材料的流入口向其一側方偏置的位置配置有所述阻尼器殼。
[0032]而且,本發明在第11特征的基礎上,其第23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的頭枕由以下部分構成:頭枕框架,其被支撐在座椅靠背的上端部;和墊部件,其埋設該頭枕框架的上部,由發泡材料構成,另一方面,在作為所述阻尼器殼的阻尼器殼內收納由所述彈性部件包覆的所述重物而構成所述動態阻尼器,所述阻尼器殼經由設置于該阻尼器殼的所述彈性支撐部保持于所述頭枕框架,并埋設于所述墊部件。
[0033]而且,本發明在第I特征的基礎上,其第24特征在于,在所述座椅的包括座椅靠背的立起部附設有所述動態阻尼器,該動態阻尼器的重物的后表面形成為曲率比該重物的前表面大的凸狀的彎曲面。
[0034]而且,本發明在第24特征的基礎上,其第25特征在于,所述前表面形成為曲率比所述后表面小的凸狀的彎曲面。
[0035]而且,本發明在第24或第25特征的基礎上,其第26特征在于,所述重物形成為,其重心位于比該重物的中心朝上方偏移的位置。
[0036]而且,本發明在第I特征的基礎上,其第27特征在于,所述動態阻尼器的面向就座者側的前壁形成為平坦狀,另一方面,與其相反側的后壁形成為凸狀。
[0037]而且,本發明在第27特征的基礎上,其第28特征在于,由座椅靠背和被支撐在該座椅靠背的上端部的頭枕構成所述立起部,在該頭枕的墊部件埋設有使前壁形成為沿著頭枕的前表面的凸狀彎曲面的所述阻尼器殼。
[0038]而且,本發明在第11特征的基礎上,其第29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支撐部構成為,其與所述框架的扣合用的壓入方向為同一方向。
[0039]而且,本發明在第29特征的基礎上,其第30特征在于,頭枕框架具有:相互并列的第I和第2骨部件;和將這些第I和第2骨部件之間連結起來的第3骨部件,在所述阻尼器支撐體設置有與所述第I和第2骨部件扣合的一對彈性支撐部,該一對彈性支撐部構成為,它們與所述第I和第2骨部件的扣合用的壓入方向從所述頭枕框架的外側朝向內側。
[0040]而且,本發明在第30特征的基礎上,其第31特征在于,在所述阻尼器殼設置有定位支撐部,所述定位支撐部與所述第3骨部件卡合抵接來規定所述第I和第2彈性支撐部相對于所述第I和第2骨部件的扣合位置。
[0041]而且,本發明在第31特征的基礎上,其第32特征在于,在構成所述阻尼器殼的第I和第2殼半體的一方,一體地形成有所述彈性支撐部和所述定位支撐部。
[0042]而且,本發明在第32特征的基礎上,其第33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支撐部和所述定位支撐部構成為,所述彈性支撐部相對于所述第I和第2骨部件的壓入方向和所述定位支撐部相對于所述第3骨部件的壓入方向為同一方向。
[0043]并且,本發明在權利要求1記載的車輛用座椅裝置中,其第34特征在于,所述安裝部與所述框架和阻尼器殼之間的距離以及角度中的至少一方的變化對應地構成為可變式。
[0044]發明的效果
[0045]根據本發明的第I特征,由于動態阻尼器由阻尼器殼、重物和彈性部件構成,阻尼器殼由相互能夠分離地結合且相互間限定了阻尼器室的第I和第2殼半體構成,重物被收納在阻尼器室內,彈性部件以容許該重物的振動的方式夾裝在重物和阻尼器室的內表面之間,因而即使在動態阻尼器的組裝后,通過將阻尼器殼分離成第I和第2殼半體并開放阻尼器室,將阻尼器室內的重物和彈性部件更換成與它們不同的特性的部件,能夠容易進行動態阻尼器的減振特性的調整和變更。
[0046]而且,由于在阻尼器殼設置有安裝于所述座椅座墊、座椅靠背和頭枕中的任一方的框架上的安裝部,因而不使用帶等的特殊的安裝器具,能夠經由該安裝部容易安裝在所述框架上。
[0047]根據本發明的第2特征,由于在第I和第2殼半體的一方和另一方分別形成有相互扣合而使兩個殼半體結合的多組彈性連結爪和連結孔,因而只需使兩個殼半體簡單對接,就能夠使多組彈性連結爪和連結孔扣合,能夠容易進行兩個殼半體的結合,并且在該結合后,通過使彈性連結爪彈性變形,能夠使其從連結孔脫離,能夠進行兩個殼半體的分離。
[0048]根據本發明的第3特征,由于將多組彈性連結爪和連結孔配置在隔著重物的位置,因而能夠使相互卡合狀態的多組彈性連結爪和連結孔有效地支承重物的振動沖擊力,能夠有效地防止第I和第2殼半體的變形。
[0049]根據本發明的第4特征,由于彈性部件由彈性片構成,將該彈性片在壓縮狀態下夾裝在重物的外表面和所述阻尼器室的與該外表面對置的內表面之間,因而能夠防止彈性片在阻尼器室內的偏移而將重物始終保持在規定位置,抑制重物的無用動作,確保規定的減振功能。
[0050]根據本發明的第5特征,由于在第I和第2殼半體的接合面的一方和另一方分別設置有圍繞阻尼器室并能夠相互嵌合的嵌合槽和嵌合突壁,因而能夠利用由嵌合槽和嵌合突壁的嵌合產生的迷宮式效果防止異物從第I和第2殼半體的接合面之間侵入到阻尼器室,能夠長期適當地維持重物和彈性部件的減振功能。特別是,在將動態阻尼器埋設在由發泡材料構成的墊部件的頭枕中,能夠防止發泡材料侵入阻尼器室,是極其有效的。
[0051]根據本發明的第6特征,由于使第I和第2殼半體的至少一方的端壁向其外方彎曲成凸狀,因而不僅能夠利用向外方彎曲成凸狀的端壁提高阻尼器殼的剛性,而且得到阻尼器室的容積擴展,重物的大型化成為可能,可有助于阻尼器性能的提高。
[0052]根據本發明的第7特征,由于將阻尼器殼安裝在座椅靠背和頭枕的至少一方的框架上,將該阻尼器殼內的重物形成為,使重物的重心位于比重物的上下方向的中心靠上方的位置,因而重物的重心占據從由座椅座墊和頭枕構成的振動系統的支撐點盡可能離開的位置,因此,能夠以較小質量的重物來提高動態阻尼器的減振功能。
[0053]根據本發明的第8特征,由于使重物的側面和所述阻尼器室的與該側面隔著所述彈性部件對置的內側面之間的間隔隨著從安裝所述動態阻尼器的振動系統的支撐點離開而增加,因而重物的振幅隨著從支撐點離開而增加,能夠提高減振效果。
[0054]根據本發明的第9特征,由于在具有連結孔的一側的殼半體的外側面設置有容納與連結孔卡合的彈性連結爪的爪部的凹部,因而在動態阻尼器的組裝狀態下,彈性連結爪不成為從阻尼器殼的外表面突出的突起物,能夠容易進行動態阻尼器的處置。
[0055]根據本發明的第10特征,由于座椅的頭枕由以下部分構成:頭枕框架,其被支撐在座椅靠背的上端部;和墊部件,其埋設該頭枕框架的上部,由發泡材料構成,另一方面,將阻尼器殼經由安裝部保持于頭枕框架,并埋設于墊部件,因而動態阻尼器占據從由座椅座墊和頭枕構成的振動系統的支撐點盡可能離開的位置,因此,能夠以較小質量的重物來賦予動態阻尼器的減振功能。而且,不僅能夠在基于發泡材料的墊部件的成形時防止發泡材料侵入到阻尼器殼內而有損重物和彈性部件的減振特性,而且利用阻尼器殼抑制重物的振動向墊部件的傳遞,不會給乘客帶來不適感。
[0056]根據本發明的第11特征,由于動態阻尼器由重物、和經由彈性部件支撐該重物的阻尼器殼構成,在所述阻尼器殼設置有與座椅的框架扣合來保持該阻尼器殼的彈性支撐部,因而不使用螺釘類,能夠將阻尼器殼簡單、容易地安裝在座椅的框架上。
[0057]根據本發明的第12特征,由于在阻尼器殼的兩側設置有以把持框架的相鄰的第I和第2骨部件的方式與它們扣合的第I和第2彈性支撐部,因而阻尼器殼成為至少在其兩側的兩點支撐,能夠使其安裝狀態穩定。
[0058]根據本發明的第13特征,由于將第I和第2彈性支撐部以隔著重物的重心的方式進行配置,因而能夠使重物的振動沖擊力經由阻尼器殼高效地傳遞到第I和第2彈性支撐部,能夠使阻尼器殼穩定。
[0059]根據本發明的第14特征,由于在各彈性支撐部設置有能夠彈性地把持對應的骨部件的、可彈性變形的優弧狀的把持爪,因而不用對骨部件實施特殊加工,就能夠使把持爪與這些骨部件可靠地扣合。
[0060]根據本發明的第15特征,由于使第I和第2彈性支撐部的把持爪的內徑相互不同,因而能夠通過把持爪的較小的彈性變形來吸收并列的第I和第2骨部件的中心間距離與第I和第2彈性支撐部的把持爪的中心間距離的制作誤差,因此,不管制作誤差如何,都能夠將兩把持爪容易、可靠地安裝在兩骨部件上。
[0061]根據本發明的第16特征,由于使第I和第2彈性支撐部的把持爪的剛性相互不同,因而不管制作誤差如何,都能夠將兩把持爪更容易、可靠地安裝在兩骨部件上。
[0062]根據本發明的第17特征,由于在阻尼器殼設置定位支撐部,該定位支撐部與將第I和第2骨部件之間連結起來的第3骨部件卡合來規定第I和第2彈性支撐部對所述第I和第2骨部件的把持位置,因而能夠簡單地決定阻尼器殼在框架上的固定位置。
[0063]根據本發明的第18特征,由于阻尼器殼由相互能夠分離地結合的第I和第2殼半體構成,在該殼半體內收納有由彈性部件包覆的重物,因而能夠保護彈性部件和重物免受與其它部件的干涉,能夠始終發揮規定的阻尼器功能。而且,在第I殼半體形成有從與該第I殼半體的位置相反的方向與第I和第2骨部件卡合的第I和第2彈性支撐部,在第2殼半體形成有從與該第2殼半體的位置相反的方向與第3骨部件抵接的所述定位支撐部,因而重物的振動沖擊力不會作用于使第I和第2殼半體分離的方向,能夠阻止由重物的振動沖擊力引起的阻尼器殼的分解。
[0064]根據本發明的第19特征,由于各彈性支撐部具有從所述阻尼器殼延伸并支撐所述把持爪的臂,因而通過臂的長度選定,能夠使兩把持爪的中心間距離與兩骨部件的中心間距離一致,能夠可靠地進行把持爪與兩骨部件的卡合。而且,由于在阻尼器殼形成有止擋部,該止擋部限制臂的朝與所述把持爪的開口部相反的一側的撓曲,因而即使朝把持爪與骨部件的卡合方向有大的載荷作用于阻尼器殼,止擋部也與臂抵接,限制臂的撓曲,能夠限制阻尼器殼的無用的移動。
[0065]根據本發明的第20特征,由于在把持爪設置有能夠目視其所把持的骨部件的窗孔,因而能夠從把持爪的窗孔目視確認把持爪與骨部件的卡合狀態的合適與否。
[0066]根據本發明的第21特征,由于將多個彈性支撐部以它們占據圍繞重物的重心的多邊形的頂點位置的方式設置于阻尼器殼,因而使重物的振動沖擊力經由阻尼器殼大致均等地分散到全部彈性支撐部,將阻尼器殼的振動有效地抑制得小,能夠有助于乘坐感的提聞。
[0067]根據本發明的第22特征,由于在作為阻尼器殼的阻尼器殼內收納由所述彈性部件包覆的所述重物而構成所述動態阻尼器,將所述阻尼器殼和支撐該阻尼器殼的所述框架埋設于由發泡材料構成的墊部件,因而在基于發泡材料的墊部件的成形時,能夠防止發泡材料侵入到阻尼器殼內而有損重物和彈性部件的減振特性。而且,由于在墊部件中的從所述發泡材料的流入口向其一側方偏置的位置配置有阻尼器殼,因而不會使發泡材料向發泡材料流入口的流入壓力直接作用于動態阻尼器,因此,能夠防止由該流入壓力引起的動態阻尼器的彈性支撐部從框架脫離。
[0068]根據本發明的第23特征,由于座椅的頭枕由以下部分構成:頭枕框架,其被支撐在座椅靠背的上端部;和墊部件,其埋設該頭枕框架的上部,由發泡材料構成,另一方面,在作為所述阻尼器殼的阻尼器殼內收納由所述彈性部件包覆的所述重物而構成所述動態阻尼器,所述阻尼器殼經由設置于該阻尼器殼的所述彈性支撐部保持于所述頭枕框架,并埋設于所述墊部件,因而動態阻尼器占據從由座椅座墊和頭枕構成的振動系統的支撐點盡可能離開的位置,因此,能夠以較小質量的重物來賦予動態阻尼器的減振功能。而且,不僅能夠在基于發泡材料的墊部件的成形時防止發泡材料侵入到阻尼器殼內而有損重物和彈性部件的減振特性,而且利用阻尼器殼抑制重物的振動向墊部件的傳遞,不會給乘客帶來不適感。
[0069]根據本發明的第24特征,由于在座椅的包括座椅靠背的立起部附設有所述動態阻尼器,該動態阻尼器的重物的后表面形成為,曲率比該重物的前表面大的凸狀的彎曲面,因而可能夠在確保重物的重量的同時,容易進行其成形。
[0070]根據本發明的第25特征,由于將重物的前表面形成為曲率比其后表面小的凸狀的彎曲面,因而重物的重量與其前表面的鼓出量相應地增加,能夠提高動態阻尼器的減振功能。
[0071]根據本發明的第26特征,由于將重物形成為,其重心位于比該重物的中心朝上方偏移的位置,因而重物的重心從座椅的立起部的支撐點朝上方盡可能離開,因此,動態阻尼器能夠以較小質量的重物對上述立起部發揮有效的減振功能。
[0072]根據本發明的第27特征,由于將動態阻尼器的面向就座者側的前壁形成為平坦狀,另一方面,將與其相反側的后壁形成為凸狀,因而在重物的振動時,該振動由阻尼器殼抑制向墊部件的傳遞,因而不會給就座者帶來不適感。
[0073]并且,即使在阻尼器殼前方的墊部件的壁厚薄的情況下,由于阻尼器殼的面向就座者側的前表面形成為平坦狀,因而即使有時由于沖擊或反作用使就座者強按壓阻尼器殼前方的墊部件,通過將阻尼器殼的面向就座者側的前壁形成為平坦狀,阻尼器殼以較寬的面積支承就座者,能夠盡可能抑制對該就座者產生的壓力的上升,由此能夠消除或者減輕就座者從阻尼器殼受到的不適感。
[0074]另一方面,由于阻尼器殼的后表面形成為凸狀,因而阻尼器殼能夠充分確保內部容積而收納期望重量的重物,能夠提高動態阻尼器的減振功能。
[0075]根據本發明的第28特征,由于立起部由座椅靠背和被支撐在該座椅靠背的上端部的頭枕構成,在該頭枕的墊部件埋設有所述阻尼器殼,因而重物的重心占據從座椅的立起部的支撐點朝上方遠離的位置,因此,動態阻尼器能夠以較小質量的重物來對上述立起部發揮有效的減振功能。
[0076]并且,當在頭枕的墊部件埋設了阻尼器殼時,能夠利用阻尼器殼防止墊部件向其內部的侵入,能夠將由該侵入引起的動態阻尼器的減振特性的失常防止于未然。
[0077]而且,由于將阻尼器殼的前壁形成為沿著頭枕的前表面的凸狀彎曲面,因而能夠使阻尼器殼前方的墊部件的壁厚恒定,使就座者的與墊部件前表面的接觸感良好。而且,由于阻尼器殼的前壁的鼓出而使其容器擴展,能夠使重物的重量相應地增加,能夠實現減振功能的提聞。
[0078]根據本發明的第29特征,由于將所述多個彈性支撐部構成為,使其與所述框架的扣合用的壓入方向為同一方向,因而能夠使多個彈性支撐部與座椅的框架一舉扣合,能夠實現阻尼器支撐體的安裝作業的迅速化。
[0079]根據本發明的第30特征,由于頭枕框架具有:相互并列的第I和第2骨部件;和將這些第I和第2骨部件之間連結起來的第3骨部件,在所述阻尼器支撐體設置有與所述第I和第2骨部件扣合的一對彈性支撐部,該一對彈性支撐部構成為,它們與所述第I和第2骨部件的扣合用的壓入方向從所述頭枕框架的外側朝向內側,因而通過將阻尼器支撐體從頭枕框架的外側向內側壓入,能夠使一對彈性支撐部與頭枕框架的第I和第2骨部件一舉扣合。
[0080]根據本發明的第31特征,由于在所述阻尼器殼設置有定位支撐部,所述定位支撐部與所述第3骨部件卡合抵接來規定所述第I和第2彈性支撐部相對于所述第I和第2骨部件的扣合位置,因而能夠簡單地決定阻尼器支撐體在頭枕框架上的固定位置。
[0081]根據本發明的第32特征,由于在構成所述阻尼器殼的第I和第2殼半體的一方一體地形成有所述彈性支撐部和所述定位支撐部,因而能夠在第I和第2殼半體的一方一舉形成彈性支撐部和定位支撐部。此時,由于具有彈性支撐部和定位支撐部的一個殼半體的形狀復雜,而另一個殼半體的形狀簡化,因而能夠統一地容易進行第I和第2殼半體的成形。
[0082]根據本發明的第33特征,由于所述彈性支撐部和所述定位支撐部構成為,所述彈性支撐部相對于所述第I和第2骨部件的壓入方向和所述定位支撐部相對于所述第3骨部件的壓入方向為同一方向,因而能夠一舉進行彈性支撐部與所述第I和第2骨部件的扣合、以及定位支撐部與所述第3骨部件的卡合抵接,能夠實現阻尼器支撐體的安裝作業的迅速化。
[0083]根據本發明的第34特征,由于使所述安裝部與所述框架和阻尼器殼之間的距離以及角度中的至少一方的變化對應地構成為可變式,因而即使針對框架規格不同的多種座椅,也能夠安裝共用的動態阻尼器,能夠提高動態阻尼器的通用性,實現成本降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84]圖1是本發明的第I實施方式的車輛用座椅裝置的側視圖。(第I實施方式)
[0085]圖2是圖1的箭頭2部分(頭枕周邊部)的放大圖。(第I實施方式)
[0086]圖3是沿圖2的箭頭3方向的視圖。(第I實施方式)
[0087]圖4是沿圖2的箭頭4方向的視圖。(第I實施方式)
[0088]圖5是沿圖3的5 — 5線的截面圖。(第I實施方式)
[0089]圖6是與圖3對應的立體圖。(第I實施方式)
[0090]圖7是圖6中的動態阻尼器的分解立體圖。(第I實施方式)
[0091]圖8是頭枕的墊部件的基于發泡材料的成形方法說明圖。(第I實施方式)
[0092]圖9是示出動態阻尼器中的重物的變形例(A)?(C)的主視圖。(第I實施方式)
[0093]圖10是示出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與圖3對應的主視圖。(第2實施方式)
[0094]圖11是示出本發明的第3實施方式的頭枕的立體圖。(第3實施方式)
[0095]圖12是示出本發明的第4實施方式的汽車用座椅裝置的立體圖。(第4實施方式)
[0096]圖13是示出本發明的第5實施方式的汽車用座椅裝置的立體圖。(第5實施方式)
[0097]圖14是示出本發明的第6實施方式的汽車用座椅裝置的立體圖。(第6實施方式)
[0098]圖15是示出本發明的第7實施方式的、與圖6對應的圖。(第7實施方式)
[0099]圖16是示出本發明的第8實施方式的、與圖11對應的圖。(第8實施方式)
[0100]圖17是本發明的第9實施方式的汽車用座椅的頭枕的立體圖。(第9實施方式)
[0101]圖18是沿圖17的18 — 18線的截面圖。(第9實施方式)
[0102]圖19是本發明的第10實施方式的汽車用座椅的頭枕的主視圖。(第10實施方式)
[0103]圖20是沿圖19的20 — 20線的截面圖。(第10實施方式)
[0104]圖21是示出本發明的第11實施方式的、與圖18對應的圖。(第11實施方式)
[0105]圖22是本發明的第12實施方式的汽車用座椅的座椅靠背的主視圖。(第12實施方式)
[0106]圖23是沿圖22的23 — 23線的截面圖。(第12實施方式)
[0107]圖24是示出在上述第12實施方式中動態阻尼器的不同安裝形態的、與圖23對應的圖。(第12實施方式)
[0108]標號說明
[0109]C:重物的上下方向中心
[0110]D:動態阻尼器
[0111]G:重物的重心
[0112]S:座椅
[0113]2:座椅座墊
[0114]3:座椅靠背
[0115]4:頭枕
[0116]6:座椅座墊框架
[0117]10:座椅靠背框架
[0118]12:頭枕框架
[0119]15:重物
[0120]16:彈性部件(彈性片)
[0121]17:阻尼器殼
[0122]17A:第I殼半體
[0123]17B:第2殼半體
[0124]17C:阻尼器室
[0125]17f:阻尼器室的端壁(前壁)
[0126]17r:阻尼器室的端壁(后壁)
[0127]20:嵌合槽
[0128]21:嵌合突壁
[0129]22:彈性連結爪
[0130]23:連結孔
[0131]23a:凹部
[0132]24A、24B、24C:安裝部(彈性支撐部件)
[0133]50:安裝部(彈性支撐部件)
【具體實施方式】
[0134]首先,從圖1?圖8所示的本發明的第I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另外,以下說明中,前后、左右是以應用本發明的汽車為基準。
[0135]第I實施方式
[0136]在圖1中,汽車用座椅S由座椅座墊2、座椅靠背3和頭枕4構成。座椅座墊2具有在下部形成有多個支撐腳7、7的座椅座墊框架6,該支撐腳7、7固定在汽車的地板F上。
[0137]在座椅座墊框架6的后端部連接設置有向上方突出的左右一對托架8,座椅靠背3具有的座椅靠背框架10經由樞軸9以能夠放倒(reclining)的方式連結于這些托架8。
[0138]并且,在座椅靠背框架10的上端部固定設置有左右一對支撐筒11、11,通過這些支撐筒11、11將頭枕4以能夠升降和固定的方式支撐。
[0139]如圖2?圖6所示,頭枕4由頭枕框架12、被支撐在該頭枕框架12上的發泡聚氨酯制的墊部件13、以及覆蓋該墊部件13的表面的表皮14構成為淚珠型,在該頭枕框架12安裝有動態阻尼器D。
[0140]頭枕框架12是使管材彎曲而成的,由以下部件構成:左右一對主骨部件12a、12a,它們被所述一對支撐筒11、11支撐;上骨部件12b、12b,它們從這些主骨部件12a、12a的上端向前方彎曲;左右一對前縱骨部件12c、12c,它們從這些上骨部件12b、12b的前端向下方彎曲延伸;以及前橫骨部件12d,其將這些前縱骨部件12c、12c的下端部相互連結成一體,在左右的前縱骨部件12c、12c,以架橋的方式焊接有直徑與上述管材小的加強用橫桿19。進而,從主骨部件12a、12a的上部到前橫骨部件12d以包覆頭枕框架12的方式形成有墊部件13,該墊部件13由表皮14覆蓋。
[0141]在形成該墊部件13之前,利用前縱骨部件12c、12c和前橫骨部件12d安裝動態阻尼器D。該動態阻尼器D由以下部分構成:重物15 ;以與重物15的整個面重疊的方式包覆該重物15的彈性片16 ;以及具有收納該重物15和彈性片16的阻尼器室C的阻尼器殼17,重物15在其所有方向上隔著彈性片16被支撐在阻尼器殼17中。
[0142]如圖2、圖5和圖7所示,上述重物15是鑄鐵制的,呈在前后方向上扁平的六面體,其前表面15f形成為接近平面的凸狀的彎曲面,后表面15r形成為與前表面15f相比向后方大幅突出的彎曲面。而且,重物15形成為,其前后方向的壁厚朝向上方漸增,并且左右方向的寬度也朝向上方漸增,由此,重物15的重心G位于比重物15的中心C向上方偏離el、且向后方偏離e2的位置。該重物15從正面觀察時呈倒梯形。
[0143]彈性片16是聚氨酯泡沫制,從與重物的后表面15r對應的方形的中央部16a伸出四塊薄片16b?16e而成,當利用該彈性片16包覆重物15時,使重物15的前表面15f放置在彈性片16的中央部16a,然后使四塊薄片16b?16e分別立起并折向重物15的后表面15r側,經由雙面粘接帶18粘接在該前表面15f。這樣由彈性片16包覆的重物15被收納在前后分割成兩部分的阻尼器殼17內。此時,彈性片16在壓縮狀態下被夾裝在重物15的外表面和阻尼器室C的與該外表面對置的內表面之間。由此,能夠防止彈性片16在阻尼器室C內的偏移而將重物15始終保持在規定位置,抑制重物15的無用的動作,確保規定的減振功能。
[0144]如圖2?圖7所示,阻尼器殼17呈與上述重物15的外形相似的形狀,因此呈在前后方形上扁平的箱形,其前壁17f與重物15的前表面15f對應地形成為接近平面的彎曲面,后壁17r與重物15的后表面15r對應地形成為以向后方大幅突出的方式彎曲的彎曲面。
[0145]該阻尼器殼17被分割成前側的第I殼半體17A和后側的第2殼半體17B這兩部分,在所述第I和第2殼半體17A、17B之間限定了可收納由彈性片16包覆的重物15的阻尼器室C。各殼半體17A、17B分別使用合成樹脂來成形。
[0146]第I和第2殼半體17A、17B形成為,沿著重物15的鉛垂方向的側面和阻尼器室C的隔著彈性片16而與該側面對置的內側面之間的間隔A(參照圖2)朝向上方增加。即,上述間隔A隨著離開由座椅靠背3和頭枕4構成的振動系統的支撐點9而增加。在圖示例的情況下,為了重視上述振動系統的前后振動的減振,第I和第2殼半體17A、17B形成為,重物15與阻尼器室C內表面之間的前后方向的間隔A朝向離開支撐點9的方向、即上方增加。
[0147]并且,在兩個殼半體17A、17B的接合面中的一方和另一方,分別形成有圍繞阻尼器室C并能夠相互嵌合的嵌合槽20和嵌合突壁21,并且在嵌合突壁21的前端部形成有向外側方突出的多個彈性連結爪22、22...,能夠與這些彈性連結爪22、22…彈性地扣合的多個連結孔23、23…形成在嵌合槽20的底部。進而,多組彈性連結爪22、22...和連結孔23、23…配設在隔著重物15而對置的第I和第2殼半體17A、17B的左右側壁,并且也配設在第I和第2殼半體17A、17B的上側壁。
[0148]具有連結孔23、23…的一側的殼半體在圖示例中,在第I殼半體17A的外側面形成有容納與連結孔23、23…卡合的彈性連結爪22、22…的爪部的多個凹部23a、23a...。因此,彈性連結爪22、22...不成為從阻尼器殼17的外表面突出的突起物,動態阻尼器D的處置變得容易。
[0149]在第2殼半體17B的左右兩側壁一體形成有第I和第2彈性支撐部24A、24B。該第I和第2彈性支撐部24A、24B由以下部分構成:板狀的臂25a、25b,它們分別從第2殼半體17B的左右兩側壁向外方突出;和優弧狀的把持爪26a、26b,它們連設在該臂25a、25b的末端并能夠以把持所述前縱骨部件12c、12c的方式與所述前縱骨部件12c、12c扣合。即,優弧狀的把持爪26a、26b能夠將前縱骨部件12c、12c以超過各自的半周的方式彈性地把持。該優弧狀的把持爪26a、26b以從前方與前縱骨部件12c、12c卡合的方式,使各開口部27a、27b朝向后方。因此,來自乘客頭部的向后載荷作用于使第I和第2彈性支撐部24A、24B的把持爪26a、26b與前縱骨部件12c、12c卡合的方向,能夠防止把持爪26a、26b的脫離。并且,通過臂25a、25b的長度的選定,能夠使兩把持爪26a、26b的中心間距離與兩前縱骨部件12c、12c的中心間距離一致,可靠進行把持爪26a、26b與前縱骨部件12c、12c的卡合。
[0150]優弧狀的把持爪26a、26b形成為它們的內徑Dl、D2相互不同。在圖示例中,第2彈性支撐部24B的把持爪26b的內徑D2被設定得比第I彈性支撐部24A的把持爪26a的內徑Dl大。并且,優弧狀的把持爪26a、26b形成為它們的剛性相互不同。在圖示例中,在第I彈性支撐部24A的把持爪26a的末端部設置有切口 28,或者將把持爪26a的壁厚設定得比把持爪26b薄,以使第I彈性支撐部24A的把持爪26a的剛性比第2彈性支撐部24B的把持爪26b的剛性低。并且,上述第I和第2彈性支撐部24A、24B隔著所述重物15的重心G配置。
[0151]并且,在各把持爪26a、26b設置有窗孔29,從該窗孔29能夠目視確認各把持爪26a、26b與前縱骨部件12c、12c的卡合狀態。
[0152]另一方面,在第I殼半體17A的下側壁一體形成有定位支撐部30。該定位支撐部30由以下部分構成:板狀的臂30a,其從第I殼半體17A的下側壁向下方突出;和U字狀的抵接爪30b,其連設在該臂30a的下端并能夠與所述前橫骨部件12d抵接卡合,該抵接爪30b從后方與前橫骨部件12d抵接卡合,從而規定所述把持爪26a、26b與左右的前橫骨部件12c、12c的卡合位置。這樣,決定了阻尼器殼17在頭枕框架12上的安裝位置。
[0153]在第1、第2彈性支撐部24B和定位支撐部30的臂25a、25b的根部形成有增強該根部的剛性的增厚部31,而且,在第I殼半體17A的左右兩側壁形成有一對止擋部32、32,所述一對止擋部32、32與第1、第2彈性支撐部24A、24B的臂25a、25b抵接以限制它們朝前方撓曲、即限制臂25a、25b朝與把持爪26a、26b的開口部27a、27b相反一側撓曲。各止擋部32由中央壁部32a和一對側壁部32b、32b構成為截面-字狀,該中央壁部32a與對應的把持爪26a、26b的背面呈直線狀抵接,所述一對側壁部32b、32b與該中央壁部32a的兩側端相連并與從對應的臂25a、25b到把持爪26a、26b的背面的彎曲面抵接。這種結構的止擋部32由于剛性高,而且能夠確保與從對應的臂25a、25b到把持爪26a、26b的背面的抵接面積寬,因而能夠在盡可能避免集中應力的同時,有效地限制臂25a、25b的撓曲。因此,即使從乘客的頭部對阻尼器殼17作用大的向后的載荷,止擋部32、32也與臂25a、25b的前表面抵接,限制臂25a、25b向前方的撓曲,能夠限制阻尼器殼17的無用的后方移動。
[0154]并且,上述止擋部32由于與所述嵌合槽20的外側壁一體連結,因而也有助于嵌合槽20的外側壁的剛性增強。
[0155]并且,在定位支撐部30的臂部30a形成有將第I殼半體17A的下側壁和抵接爪30b之間連結起來的多條加強肋33。
[0156]下面,使用圖8對上述動態阻尼器D的向頭枕4的埋設方法進行說明。
[0157]在機座35的下表面安裝有能夠上下開閉的成形模37a、37b,所述成形模37a、37b形成除了頭枕框架12以外的與頭枕4的外形對應的腔體36,在該腔體36的內表面預先張設頭枕4的表皮14。
[0158]在表皮14設置有在其上表面開口的發泡性合成樹脂流入口 38,在固定于成形座35的上表面的支撐板39設置有插入到發泡材料流入口 38的噴嘴引導筒40。并且,在支撐板39安裝使噴嘴41插入到噴嘴引導筒40的發泡材料供給裝置40。而且,在設置于支撐板39上的托架43支撐配置于噴嘴引導筒40內的頭枕框架12的主骨部件12a、12a。進而,在表皮14內,朝發泡材料流入口 38的一側方偏置地配置有被頭枕框架12的前縱骨部件12c、12c支撐的動態阻尼器D。
[0159]進而,將聚氨酯等發泡材料44從發泡材料供給裝置40通過噴嘴41注入到與腔體36內表面緊密接觸的袋狀的表皮14內,使其發泡,從而能夠在表皮14內形成包覆頭枕框架12和動態阻尼器D的墊部件13。此時,由于被前縱骨部件12c、12c支撐的動態阻尼器D偏置地配置在發泡材料流入口 38的一側方,因而不會使發泡材料44向發泡材料流入口 38的流入壓力直接作用于動態阻尼器D,因此,不必擔心由該流入壓力引起動態阻尼器D的彈性支撐部24A、24B從前縱骨部件12c、12c脫離。并且,由于第I和第2殼半體17A、17B在該結合時,使它們的接合面的嵌合槽20和嵌合突壁21相互嵌合,因而能夠利用迷宮式效果可靠地阻止發泡材料44從兩個殼半體17A、17B的接合面浸入,能夠維持動態阻尼器D的合適的減振功能。
[0160]通過上下打開成形模37a、37b,能夠將這樣制造的頭枕4取出到模外。
[0161]對該第I實施方式的作用進行說明。
[0162]在動態阻尼器D的組裝時,如上所述將由彈性片16包覆的重物15嵌入到阻尼器殼17的第I殼半體17A或第2殼半體17B內,之后使兩個殼半體17A、17B的開口部接合,當在一個開口部的嵌合槽20內深深地嵌入另一個開口部的嵌合突壁21時,通過彈性連結爪22、22…與卡定孔23、23...的卡合,能夠不使用螺釘類而將兩個殼半體17A、17B簡單結合,同時能夠使重物15在其所有方向上隔著彈性片16支撐于阻尼器殼17中。
[0163]并且,在第I和第2殼半體17A、17B的結合后,可以進行如下作業:通過使彈性連結爪22、22...彈性變形,使其從連結孔23、23...脫離,使兩個殼半體17A、17B分離而開放阻尼器室17C。因此,通過從阻尼器室C取出重物15和彈性片16,并更換成與它們不同特性的部件,能夠容易進行動態阻尼器D的減振特性的調整和變更。
[0164]將這樣組裝好的動態阻尼器D安裝到頭枕框架12上時,首先,在將第I和第2彈性支撐部24A、24B的把持爪26a、26b相對于頭枕框架12的左右前縱骨部件12c、12c從前方按壓時,左右的把持爪26a、26b能夠與左右的前縱骨部件12c、12c扣合而把持前縱骨部件12c、12c。因此,不使用螺釘類和帶等的特殊的安裝器具,就能夠將阻尼器殼17簡單、容易地安裝在頭枕框架12上,而且由于把持爪26a、26b的扣合,也無需對左右的前縱骨部件12c、12c實施特別的加工。
[0165]此時,與第I彈性支撐部24A的把持爪26a的內徑Dl相比,第2彈性支撐部24B的把持爪26b的內徑D2被設定得較大,把持爪26a、26b的剛性相互不同,因而能夠通過左右的把持爪26a、26b的較小的彈性變形來吸收左右的前縱骨部件12c、12c的中心間距離與左右的把持爪26a、26b的中心間距離的制作誤差,因此,不管所述制作誤差如何,都能夠將兩把持爪26a、26b容易、可靠地安裝在兩前縱骨部件12c、12c上。
[0166]在汽車的行駛中,當從汽車的地板F經座椅座墊2和樞軸9傳遞到座椅靠背3和頭枕4時,在動態阻尼器D中,重物22伴隨彈性片16的彈性變形而共振,代替吸收座椅靠背3和頭枕4的振動能量,能夠對座椅靠背3和頭枕4進行減振。
[0167]而且,動態阻尼器D是在由相互可分離地結合的第I和第2殼半體17A、17B構成的阻尼器殼17內收納由彈性片16包覆的重物15而構成的,在第2殼半體17B形成有從與該第2殼半體17B的位置相反的方向、即前方與前縱骨部件12c、12c卡合的所述第I和第2彈性支撐部24A、24B,在第I殼半體17A形成有從與該第I殼半體17A的位置相反的方向、即后方與前縱骨部件12d抵接的定位支撐部30,因而,當重物15在前后方向上激烈地振動、向后的振動沖擊力作用于第2殼半體17B時,該振動沖擊力經由從第2殼半體17B延伸的第I和第2彈性支撐部24A、24B由左右前縱骨部件12c、12c支承。并且,當向前的振動沖擊力作用于第I殼半體17A時,該振動沖擊力經由從第I殼半體17A延伸的定位支撐部30由前縱骨部件12d支承。因此,前后任一方向的振動沖擊力在使第I和第2殼半體17A、17B分離的方向上都不作用,因而能夠阻止由重物15的振動沖擊力引起的阻尼器殼17的分解。并且,由于重物15的振動由阻尼器殼17抑制了向墊部件13的傳遞,因而不會給乘客帶來不適感。
[0168]并且,上述第I和第2彈性支撐部24A、24B隔著重物15的重心G配置,因而能夠經由第2殼半體17B穩定良好地支承重物15的振動沖擊力。并且,形成在第I和第2殼半體17A、17B上的多組彈性連結爪22、22...和連結孔23、23…配置在隔著重物15的位置,因而能夠使相互卡合狀態的多組彈性連結爪22、22...和連結孔23、23...有效地支承重物15的振動沖擊力,能夠有效地防止第I和第2殼半體17A、17B的變形。
[0169]并且,由于重物15的重心G位于比重物15的中心C朝上方偏移el的位置,因而重物22的重心G占據從由座椅座墊2和頭枕4構成的振動系統的支撐點盡可能離開的位置,因此,能夠以質量較小的重物22來賦予動態阻尼器D的減振功能。
[0170]而且,由于使重物15的側面和阻尼器室C的與該側面隔著彈性片16對置的內側面之間的間隔A向從由座椅靠背3和頭枕4構成的一個振動系統的支撐點9離開的方向增力口,因而重物15的振幅隨著從支撐點9離開而增加,能夠合理地提高減振效果。
[0171]并且,通過使重物15的重心G位于比重物15的重心C朝后方偏移e2的位置,使得重物15的振動中心比頭枕4的前表面朝后方偏移上述e2的量,因而在重物15振動時,能夠盡可能減少由于該振動賦予給就座者的頭部的不適感。
[0172]作為使重物15的重心G比重物15的中心C朝上方偏移的重物15,除了上述實施方式中的重物15以外,還可以使用圖9的⑷?(C)所示的重物15。S卩,在圖9(A)的重物15中,在其下部設置有減薄用的貫通孔53或者凹部或切口,使其重心G從重物15的中心C朝上方偏移,在圖9(B)的重物15中,通過使其形成為倒三角形,使其重心G從重物15的中心C朝上方偏移,在圖9(C)的重物15中,使其形成為T字狀,使其重心G從重物15的中心C朝上方偏移。并且,還可以使用將這些形狀組合后的重物15。
[0173]并且,阻尼器殼17與重物15的外形對應地形成為在前后方向上扁平的箱形,其前壁17f與重物15的前表面15f對應地形成為接近平面的彎曲面,后壁17r與重物15的后表面151■對應地使凸側朝向后方而形成為比前壁17f大幅彎曲的彎曲面,因而即使當乘客的頭部經由墊部件13強按壓阻尼器殼17的前壁17f時,也以阻尼器殼17的前壁17f的較寬面積支承乘客的頭部,不會給乘客帶來不適感。而且,前壁17f和后壁17r的彎曲形狀有助于阻尼器殼17的剛性增強。而且,大幅彎曲的重物15的后表面和阻尼器殼17的后壁17r有效地利用頭枕4內的空間來容許重物15的壁厚增加,能夠有助于動態阻尼器D的減振功能的提聞。
[0174]下面,對圖10所示的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0175]第2實施方式
[0176]在該第2實施方式中,被支撐在頭枕框架12上的三個以上的彈性支撐部24A?24C以位于圍繞重物15的重心G的多邊形34的頂點的方式形成于阻尼器殼17,具體地,三個第I?第3彈性支撐部24A?24C以配置在倒三角形34的三個頂點的方式形成于阻尼器殼17,重物15形成為,重物15的重心G位于該倒三角形34的區域。第3彈性支撐部24C基本上與第I和第2彈性支撐部24A、24B —樣,由臂25c和優弧狀的把持爪26c構成。
[0177]第I和第2彈性支撐部24A、24B與前述實施方式同樣,形成于第2殼半體17B,從前方與頭枕框架12的左右的前縱骨部件12c、12c扣合,第3彈性支撐部件24C形成于第I殼半體17A,從后方與前橫骨部件12d扣合。
[0178]其它結構與前述實施方式相同,圖10中,對與前述實施方式對應的部分標注相同的參照標號,省略重復說明。
[0179]根據該第2實施方式,被支撐在頭枕框架12上的三個以上的彈性支撐部24A?24C以位于圍繞重物15的重心G的多邊形34的頂點的方式形成于阻尼器殼17,從而使重物15的驅動沖擊力經由阻尼器殼17大致均等地分散到全部彈性支撐部24A?24C,有效地將阻尼器殼17的振動抑制得較小,能夠有助于乘坐感的提高。
[0180]下面,對圖11所示的本發明的第3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0181]第3實施方式
[0182]在該第3實施方式中,所述第I實施方式中的動態阻尼器D安裝在頭枕框架12的左右的上骨部件12b、12b。S卩,阻尼器殼17的第I和第2彈性支撐部24A、24B從上方與左右的上骨部件12b、12b扣合,定位支撐部30從下方與將左右的上骨部件12b、12b的后端部間連結起來的橫梁46抵接卡合。其它結構與所述第I實施方式相同,因而,圖11中,對與第I實施方式對應的部分標注相同的參照標號,省略重復說明。
[0183]根據該第3實施方式,通過將左右的上骨部件12b、12b之間的空間有效用于動態阻尼器D的設置,在頭枕4的墊部件13中,能夠充分確保乘客的頭部抵接的前部的壁厚,并且充分得到從由座椅座墊2和頭枕4構成的振動系統的支撐點到重物22的重心G的距離,能夠提高動態阻尼器D的減振功能。
[0184]下面,對圖12所示的本發明的第4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0185]第4實施方式
[0186]在該第4實施方式中,在座椅靠背3中,在其座椅靠背框架10的上部的左右角部的內角配置有具備從正面觀察呈大致直角三角形狀的阻尼器殼17的動態阻尼器D,形成在該阻尼器殼17的上面和一側面的一對彈性支撐部24A、24B與座椅靠背框架10的縱骨部件1a和橫骨部件1b分別扣合。動態阻尼器D的構造與第I實施方式基本上相同,不同點僅是阻尼器殼17和被收納在其中的重物15的形狀。
[0187]根據該第4實施方式,利用配置在座椅靠背框架10的最上部的動態阻尼器D的作用,能夠有效地進行座椅靠背3的減振。而且,能夠將座椅靠背框架10的上部角部的內角的死空間有效用于動態阻尼器D的設置。另外,上述動態阻尼器D也有時僅配置在座椅靠背框架10的上部的左右任一方的角部的內角。
[0188]下面,對圖13所示的本發明的第5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0189]第5實施方式
[0190]在該第5實施方式中,形成在阻尼器殼17的左右兩側面的一對彈性支撐部24A、24B與一對傾斜骨部49a、49a分別扣合,所述一對傾斜骨部49a、49a在將座椅靠背框架10的左右的縱骨部件10a、10a的上部之間連結成一體的波狀骨部件49的中央部彼此向相反方向傾斜。此時,一對彈性支撐部24A、24B對應于一對傾斜骨部49a、49a傾斜配置,由此一對彈性支撐部24A、24B被阻止在一對傾斜骨部49a、49a處的上下移動。動態阻尼器D的基本構造與第I實施方式相同。這樣利用安裝在座椅靠背框架10的上部且中央部的一個動態阻尼器D的作用,能夠有效地進行座椅靠背3的減振。
[0191]下面,對圖14所示的本發明的第6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0192]第6實施方式
[0193]在該第6實施方式中,為了座椅座墊2的減振,在與座椅座墊框架6的前部焊接且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前部加強板6a上安裝有動態阻尼器D的阻尼器殼17。在該情況下的阻尼器殼17,在其上表面形成有一對彈性支撐部50、50。各彈性支撐部50由從阻尼器殼17的外側面突出的軸部50a、和形成在該軸部50a的末端的箭頭狀的卡定突起50b構成,為了使卡定突起50b能夠彈性縮徑,從卡定突起50b的末端到軸部50a設置有槽隙50c。并且,在軸部50a套裝有橡膠制的彈性軸環52。另一方面,在前部加強板6a,對應于上述一對彈性支撐部50、50穿設有一對卡定孔51、51,通過將彈性支撐部50、50的卡定突起50b從下方壓入到這些卡定孔51、51,使得各卡定突起50b不進行彈性縮徑而通過對應的卡定孔51,之后擴徑成原形,即扣合而被阻止從卡定孔51的脫離。此時,套裝在軸部50a上的彈性軸環52在前部加強板6a和阻尼器殼17之間被壓縮,利用其反作用力,將卡定突起50b無松動地保持在前部加強板6a的前表面。除了上述彈性支撐部50、50以外,阻尼器殼17和被收納在其中的重物15以及包覆重物15的彈性片16的構造與所述第I實施方式基本相同。因此,圖13中,對與第I實施方式對應的部分標注相同的參照標號,省略重復說明。
[0194]根據該第6實施方式,利用配置在座椅座墊框架6的前端部的動態阻尼器D的作用,能夠有效地進行座椅座墊2的減振。而且,能夠將座椅座墊框架6的前端的前部加強板6a下方的死空間有效用于動態阻尼器D的設置,而且能夠通過簡單的壓入操作來使彈性支撐部50、50與前部加強板6a的卡定孔51、51扣合,能夠容易進行阻尼器殼17的安裝。
[0195]下面,對圖15所示的本發明的第7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0196]第7實施方式
[0197]在該第7實施方式中,在第2殼半體17B,一體形成有第I和第2彈性支撐部24A、24B以及定位支撐部30。而且,該定位支撐部30的U字狀的抵接爪30b從前方與前橫骨部件12d卡合抵接,由此規定第I和第2彈性支撐部24A、24B的把持爪26a、26b與左右的前縱骨部件12c、12c的卡合位置。其它結構與所述第I實施方式相同,因此,圖15中,對與所述第I實施方式對應的部分標注相同的參照標號,省略重復說明。
[0198]根據該第7實施方式,在將動態阻尼器D安裝在頭枕框架12上時,首先,使第I和第2彈性支撐部24A、24B的把持爪26a、26b與頭枕框架12的左右的前縱骨部件12c、12c對置,并使定位支撐部30與前橫骨部件12d對置,之后將阻尼器殼17從前方向后方壓入時,能夠一舉進行把持爪26a、26b與前縱骨部件12c、12c的扣合、以及定位支撐部30與前橫骨部件12d的卡合抵接,因此,能夠將動態阻尼器D簡單地定位并安裝在頭枕框架12上。
[0199]下面,對圖16所示的本發明的第8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0200]第8實施方式
[0201]在該第8實施方式中,與圖11的第3實施方式同樣,阻尼器殼17的第I和第2彈性支撐部24A、24B從上方與左右的上骨部件12b、12b扣合,但與圖11的第3實施方式的不同點是,定位支撐部30從上方與將左右的上骨部件12b、12b的后端部之間連結起來的橫梁46卡合抵接。其它結構與所述第3實施方式相同,因而圖16中,對與所述第3實施方式對應的部分標注相同的參照標號,省略重復說明。
[0202]根據該第8實施方式,通過將阻尼器殼17從頭枕框架12的上方向下方一舉壓入,能夠將阻尼器殼17簡單地定位并安裝在頭枕框架12上。
[0203]下面,對圖17和圖18所示的本發明的第9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0204]第9實施方式
[0205]在該第9實施方式中,阻尼器殼17經由在其左右兩側對稱構成的一對可變式安裝部124、124與頭枕框架12的前縱骨部件12c、12c連結。各可變式安裝部124具有:與殼半體17a、17b的一方的左右各側面通過一體成形連結并朝左右外方延伸的連結臂109、109 ;和設置在各連結臂109的長度方向的不同部位的多個彈性把持部126、126(外側連結部),該多個彈性把持部126、126分別彎曲成優弧狀而形成,并且使開口部11交替地朝向相反方向而相互一體連結。
[0206]并且,左右的可變式安裝部124、124隔著重物6的重心G對稱配置,期望的是,配置在通過上述重心G和前縱骨部件12c、12c的直線L上。
[0207]進而,在將動態阻尼器D安裝在頭枕4的前縱骨部件12c、12c上時,從左右的連結臂109、109選擇隔開與左右的前縱骨部件12c、12c之間的距離對應的距離的左右一對彈性把持部126、126,使這些彈性把持部126、126從各自的開口部127按壓于左右的前縱骨部件12c、12c時,這些彈性把持部126、126與前縱骨部件12c、12c的外周面在半周以上扣合并連結。因此,針對左右的前縱骨部件12c、12c之間的距離與上述不同的頭枕4,從左右的連結臂109、109選擇與上述不同的左右一對彈性把持部126、126,使它們與前縱骨部件12c、12c扣合,從而能夠將共用的動態阻尼器D安裝在不同的頭枕4上,能夠廉價地提供通用性高的動態阻尼器D。
[0208]在動態阻尼器D的安裝后,頭枕4的墊部件13從頭枕框架12的主骨部件12a、12a的上端部到前橫骨部件12d以包覆它們的方式發泡成形為淚珠形,在該墊部件13埋設有阻尼器殼17和左右的可變式安裝部124、124。此時,墊部件13被阻尼器殼17阻止向其內部侵入,因而不會使彈性部件7的彈簧常數失常。
[0209]由于將與頭枕4中的左右前縱骨部件12c、12c連結的可變式安裝部124隔著動態阻尼器D對稱配置,因而安裝在各種頭枕4上的動態阻尼器D始終配置在左右的前縱骨部件12c、12c之間的中央部,能夠使動態阻尼器D的支撐穩定,并有效地發揮動態阻尼器D對頭枕4和座椅靠背的減振功能。
[0210]而且,由于將左右的可變式安裝部124、124隔著動態阻尼器D的重物6的重心G對稱配置,因而安裝在各種頭枕上的動態阻尼器D的重物6的重心G配置在一對前縱骨部件12c、12c之間的中央部,能夠使動態阻尼器D的重物6的支撐穩定,并更有效地發揮動態阻尼器D對頭枕4和座椅靠背的減振功能。
[0211]而且,由于將左右的可變式安裝部124配置在通過動態阻尼器D的重物6的重心G和左右的前縱骨部件12c、12c的直線L上,因而能夠使動態阻尼器D的重物6的支撐更穩定,并更有效地發揮動態阻尼器D對頭枕4和座椅靠背的減振功能。
[0212]下面,對圖19和圖20所示的本發明的第10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0213]第10實施方式
[0214]在該第10實施方式中,左右的可變式安裝部124、124分別由以下部分構成:合成樹脂制的連結臂119 ;在該連結臂119的一端一體成形的彈性把持部126 ;以及設置在連結臂119的另一端側的不同部位的多個連結孔113、113。彈性把持部126彎曲成優弧狀,從其開口部127與頭枕4的前縱骨部件12c的外周面在半周以上扣合而能夠對其進行把持。另一方面,在阻尼器殼17的前表面或后表面突出設置有左右一對彈性卡定爪114、114,這些彈性卡定爪114、114與左右的連結臂119、119的多個連結孔113、113 ; 113、113選擇性地扣合并連結。
[0215]其它結構與所述第9實施方式相同,因而圖19和圖20中,對與所述第9實施方式對應的部分標注相同的參照標號,省略重復說明。
[0216]進而,在將動態阻尼器D安裝在頭枕4的前縱骨部件12c、12c上時,首先使連結臂119、119的彈性把持部126、126與頭枕4的左右的前縱骨部件12c、12c扣合,之后在將阻尼器殼17配置在左右的前縱骨部件12c、12c之間的中央部時,使左右的彈性卡定爪114、114與跟它們最接近的連結孔113、113扣合并連結。因此,針對左右的前縱骨部件12c、12c之間的距離與上述不同的頭枕4,從左右的連結臂119、119選擇與上述不同的連結孔113、113,使彈性卡定爪114、114與這些連結孔113、113扣合,從而能夠將共用的動態阻尼器D安裝在不同的頭枕4上,能夠廉價地提供通用性高的動態阻尼器D。
[0217]下面,對圖21所示的本發明的第11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0218]第11實施方式
[0219]在該第11實施方式中,左右的可變式安裝部124、124分別由以下部分構成:合成樹脂制的連結臂129 ;使該連結臂129的一端與阻尼器殼17的外側面結合的由橡膠等制成的彈簧部件116 ;以及在連結臂129的另一端一體成形的彈性把持部126,該彈性把持部126彎曲成優弧狀,從其開口部127與頭枕4的前縱骨部件12c的外周面在半周以上扣合并能夠對其進行把持。其它結構與所述第I實施方式相同,因而圖21中,對與第9實施方式對應的部分標注相同的參照標號,省略重復說明。
[0220]進而,根據該第11實施方式,通過根據左右的前縱骨部件12c、12c之間的距離變化使左右的彈簧部件116、116伸縮,能夠使彈性把持部126、126與多個頭枕4的前縱骨部件12c、12c扣合,能夠廉價地提供通用性高的動態阻尼器裝置。
[0221]最后,對圖22?圖24所示的本發明的第12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0222]第12實施方式
[0223]在該第12實施方式中,動態阻尼器D安裝于座椅的座椅靠背3。座椅靠背3由座椅靠背框架10和被支撐在其前表面的墊部件31構成。座椅靠背框架10由左右一對的支柱部10a、10a、和使它們的上端部之間一體連結的連結部1b構成,該連結部1b具有八字狀配置的左右一對傾斜部1bl、1bl。
[0224]左右的可變式安裝部124、124分別由以下部分構成:合成樹脂制的連結臂139 ;在該連結臂139的一端一體成形的彈性把持部126 ;以及設置在連結臂139的另一端側的不同部位的多個圓形連結孔123、123...。彈性把持部126彎曲成優弧狀,從其開口部127與座椅靠背框架10的支柱部1a或者連結部1b的傾斜部1bl的外周面在半周以上扣合并能夠對其進行把持。另一方面,在阻尼器殼17的前表面或后表面突出設置有左右一對的截面圓形的彈性卡定爪125、125,這些彈性卡定爪125、125與左右的連結臂139、39的多個連結孔123、123...; 123、123…選擇性地扣合并連結,而且能夠相對轉動。動態阻尼器D的結構與所述第I實施方式相同,因而圖22?圖24中,對與第9實施方式對應的部分標注相同的參照標號,省略重復說明。
[0225]根據該實施方式,如圖22所示,在將動態阻尼器D經由連結臂139、139安裝在左右的支柱部10a、1a上時,對應于兩支柱部10a、1a之間的距離,與所述第10實施方式同樣,通過使彈性卡定爪125、125與連結臂139,39的多個連結孔123、123...; 123、123…選擇性地卡合,能夠將動態阻尼器D安裝在兩支柱部10a、10a之間的距離不同的多種座椅靠背3上。而且,各連結臂139能夠圍繞彈性卡定爪125轉動,因而如圖24所示,能夠使被軸支撐在阻尼器殼17上的左右的連結臂139、139適當傾斜,使這些彈性把持部126、126與左右傾斜部1blUObl卡合。這樣,也能夠將動態阻尼器D安裝在傾斜部1blUObl上,能夠進一步提高動態阻尼器D的通用性。
[0226]本發明不限定于上述實施方式,能夠在不脫離其宗旨的范圍內進行各種設計變更。例如,也可以在第I?第3實施方式中并用第4和第5實施方式。并且,也可以將構成阻尼器殼17的第I和第2殼半體17A、17B中的一方形成為具有開口部的箱狀,將另一方形成為封閉上述開口部的蓋狀。并且,本發明的座椅裝置不限于汽車用,也能夠應用于鐵道車輛、航空器等。并且,座椅S也可以從車輛的壁面伸出來設置。
【權利要求】
1.一種車輛用座椅裝置,所述車輛用座椅裝置是通過在設置于車輛的座椅(S)的框架(6、10、12)附設動態阻尼器(D)而構成的,其特征在于, 所述動態阻尼器(D)由阻尼器殼(17)、重物(15)和彈性部件(16)構成,所述阻尼器殼(17)由相互能夠分離地結合且相互間限定了阻尼器室(17C)的第I和第2殼半體(17A、17B)構成,所述重物(15)被收納在所述阻尼器室(17C)內,所述彈性部件(16)以容許該重物(15)的振動的方式夾裝在該重物(15)和所述阻尼器室(17C)的內表面之間,在所述阻尼器殼(17)設置有安裝于所述框架(6、10、12)的安裝部(24A、24B、24C、50、12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用座椅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I和第2殼半體(17A、17B)中的一方和另一方,分別形成有相互扣合而使兩個殼半體(17A、17B)結合的多組彈性連結爪(22)和連結孔(2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車輛用座椅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組彈性連結爪(22)和連結孔(23)配置在隔著所述重物(15)的位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用座椅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彈性部件由彈性片(16)構成,將該彈性片(16)在壓縮狀態下夾裝在所述重物(15)的外表面和所述阻尼器室(17C)的與該外表面對置的內表面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用座椅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I和第2殼半體(17A、17B)的接合面的一方和另一方,分別設置有圍繞所述阻尼器室(17C)并能夠相互嵌合的嵌合槽(20)和嵌合突壁(21)。
6.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用座椅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和第2殼半體(17A、17B)中的至少一方的端壁(17f、17r)朝向其外側彎曲成凸狀。
7.根據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用座椅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尼器殼(17)安裝在所述座椅靠背(3)和頭枕(4)中的至少一方的框架(10、12)上,該阻尼器殼(17)內的所述重物(15)形成為,該重物(15)的重心(G)位于比該重物(15)的上下方向的中心(C)靠上方的位置。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車輛用座椅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物(15)的側面和所述阻尼器室(17C)的與該側面隔著所述彈性部件(16)對置的內側面之間的間隔隨著從安裝有所述動態阻尼器(D)的振動系統的支撐點離開而增加。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用座椅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具有所述連結孔(23)的一側的殼半體(17A)的外側面,設置有容納與所述連結孔(23)卡合的所述彈性連結爪(22)的爪部的凹部(23a)。
10.根據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用座椅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S)的頭枕(4)由以下部分構成:頭枕框架(12),其被支撐在座椅靠背(3)的上端部;和墊部件(13),其埋設該頭枕框架(12)的上部,由發泡材料構成,所述阻尼器殼(17)通過所述安裝部(24A、24B、24C、50)保持在所述頭枕框架(12)上,并埋設于所述墊部件(13),使在所述阻尼器殼(17)內以能夠振動的方式支撐所述重物(15)的所述彈性部件(16)成為與所述墊部件(13)不同的部件。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用座椅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阻尼器殼(17)上,作為所述安裝部設置有與所述框架(6、10、12)扣合而保持該阻尼器殼(17)的彈性支撐部(24A、24B、24C、50)。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車輛用座椅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10、12)具有相鄰的第I和第2骨部件(10a、10b ;12b、12b ;12c、12c),在所述阻尼器殼(17)設置有以把持這些第I和第2骨部件(10a、1b ; 12b、12b ; 12c、12c)的方式與它們扣合的第I和第2彈性支撐部(24A、24B)。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車輛用座椅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和第2彈性支撐部(24A、24B)隔著所述重物(15)的重心(G)進行配置。
14.根據權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車輛用座椅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各彈性支撐部(24A、24B)設置有能夠彈性地把持對應的骨部件(10a、10b ;12b、12b;12c、12c)的、可彈性變形的優弧狀的把持爪(26a、26b)。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車輛用座椅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和第2彈性支撐部(24A、24B)的把持爪(26a、26b)的內徑(Dl、D2)相互不同。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車輛用座椅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和第2彈性支撐部(24A、24B)的把持爪(26a、26b)的剛性相互不同。
17.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車輛用座椅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12)具有:相互并列的第I和第2骨部件(12b、12b ; 12c、12c);和將這些第I和第2骨部件(12b、12b ; 12c、12c)之間連結起來的第3骨部件(46、12d),在所述阻尼器殼(17)設置有定位支撐部(30),該定位支撐部(30)與該第3骨部件(46、12d)卡合來規定所述第I和第2彈性支撐部(24A、24B)對所述第I和第2骨部件(12b、12b:12c、12c)的把持位置。
1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車輛用座椅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阻尼器殼(17)的第I殼半體(17A)形成有從與該第I殼半體(17A)的位置相反的方向與所述第I和第2骨部件(12b、12b ;12cU2c)卡合的所述第I和第2彈性支撐部(24A、24B),在所述第2殼半體(17B)形成有從與該第2殼半體(17B)的位置相反的方向與所述第3骨部件(46、12d)抵接的所述定位支撐部(30)。
19.根據權利要求14?16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用座椅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彈性支撐部(24A、24B)具有從所述阻尼器殼(17)延伸并支撐所述把持爪(26a、26b)的臂(25a、25b),在所述阻尼器殼(17)形成有止擋部(32),所述止擋部(32)限制所述臂(25a、25b)的朝與所述把持爪(26a、26b)的開口部相反的一側的撓曲。
20.根據權利要求14?18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用座椅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把持爪(26a、26b)設置有能夠目視其所把持的所述骨部件(12b、12b ; 12c、12c)的窗孔(29)。
21.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車輛用座椅裝置,其特征在于, 多個所述彈性支撐部(24A?24C)以它們占據圍繞所述重物(15)的重心(G)的多邊形(34)的頂點位置的方式設置于所述阻尼器殼(17)。
2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車輛用座椅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尼器殼(17)和支撐該阻尼器殼(17)的所述框架(12)埋設于由發泡材料構成的墊部件(13),在該墊部件(13)中的從所述發泡材料的流入口(38)向其一側方偏置的位置配置有所述阻尼器殼(17)。
23.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車輛用座椅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S)的頭枕(4)由以下部分構成:頭枕框架(12),其被支撐在座椅靠背(3)的上端部;和墊部件(13),其埋設該頭枕框架(12)的上部,由發泡材料構成,所述阻尼器殼(17)通過設置于該阻尼器殼(17)的所述彈性支撐部(24A、24B、24C)保持于所述頭枕框架(12),并埋設于所述墊部件(13)。
2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用座椅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動態阻尼器(D)附設于所述座椅(S)的包括座椅靠背(3)的立起部,該動態阻尼器⑶的重物(15)的后表面(15r)形成為曲率比該重物(15)的前表面(15f)大的凸狀的彎曲面。
25.根據權利要求24所述的車輛用座椅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表面(15f)形成為曲率比所述后表面(15r)小的凸狀的彎曲面。
26.根據權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車輛用座椅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物(15)形成為,其重心(G)位于比該重物(15)的中心(C)向上方偏移的位置。
2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用座椅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動態阻尼器(D)的面向就座者側的前壁(17f)形成為平坦狀,另一方面,與其相反側的后壁(17r)形成為凸狀。
28.根據權利要求27所述的車輛用座椅裝置,其特征在于, 由座椅靠背(3)和被支撐在該座椅靠背(3)的上端部的頭枕(4)構成所述立起部,在該頭枕(4)的墊部件(13)埋設有使前壁(17f)形成為沿著頭枕(4)的前表面的凸狀彎曲面的所述阻尼器殼(17)。
29.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車輛用座椅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彈性支撐部(24A、24B、24C、50)構成為,它們與所述框架(6、10、12)的扣合用的壓入方向為同一方向。
30.根據權利要求29所述的車輛用座椅裝置,其特征在于, 頭枕框架(12)具有:相互并列的第I和第2骨部件(12b、12b ; 12c、12c);和將這些第I和第2骨部件(12b、12b ; 12c、12c)之間連結起來的第3骨部件(46、12d),在所述阻尼器殼(17)設置有與所述第I和第2骨部件(12b、12b ; 12c、12c)扣合的一對彈性支撐部(24A、24B),該一對彈性支撐部(24A、24B)構成為,它們與所述第I和第2骨部件(12b、12b ;12c、12c)的扣合用的壓入方向從所述頭枕框架(12)的外側朝向內側。
31.根據權利要求30所述的車輛用座椅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阻尼器殼(17)設置有定位支撐部(30),所述定位支撐部(30)與所述第3骨部件(46、12d)卡合抵接來規定所述第I和第2彈性支撐部(24A、24B)與所述第I和第2骨部件(12b、12b ; 12c、12c)的扣合位置。
32.根據權利要求31所述的車輛用座椅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構成所述阻尼器殼(17)的第I和第2殼半體(17A、17B)中的一方一體地形成有所述彈性支撐部(24A、24B)和所述定位支撐部(30)。
33.根據權利要求32所述的車輛用座椅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彈性支撐部(24A、24B)和所述定位支撐部(30)構成為,所述彈性支撐部(24A、24B)相對于所述第I和第2骨部件(12b、12b ; 12c、12c)的壓入方向和所述定位支撐部(30)相對于所述第3骨部件(46、12d)的壓入方向為同一方向。
3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用座椅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裝部(124)與所述框架(10、12)和阻尼器殼(17)之間的距離和角度中的至少一方的變化對應地構成為可變式。
【文檔編號】B60N2/44GK104428163SQ201380036080
【公開日】2015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6日
【發明者】大久保拓也 申請人:提愛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