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兩側具有移出廂體機構的廂式車廂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廂式車廂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流動廚房的廂式車廂。
背景技術:
現有的流動廚房車,有些是由普通大巴改裝,內部空間狹窄,且明火對大巴車內飾影響嚴重,故此類廚房車功能局限于做蒸煮類食品以及加熱和保溫已經做好的菜肴,菜肴品種單一,不能作為宴席廚房,僅提供零售食品;而由普通廂式車載運爐灶設備進行遠距離宴席的方式,需花費大量人力與時間,且頻繁搬動廚房設備,也影響設備壽命。中國專利文獻CN201400120公開一種流動廚房車,包括主車體,主車體的車架架設有箱體,箱體的側板具有撐開收折機構,側板通過該撐開收折機構安裝在箱體框架上,箱體的內部設有廚房設備,廚房設備至少包括有爐灶。由于將廚房設施的爐灶設在車的箱體內,不但能夠作為移動的廚房進行遠程煮食,并且由于將箱體的側板設計成可撐開和收折,使得內部空間大、空氣流通好,可容納較多的共組偶人員,能夠為遠距離的大型宴席和聚餐烹調食物。所述車廂存在的問題是,在同等車體長度下,無法達到最大的使用面積。另外,工作時,車廂兩側開啟,工作環境不好,受天氣影響大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改善現有的流動廚房車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兩側具有移出內廂機構的廂式車廂。兩側具有移出廂體機構的廂式車廂包括后部具有對開門的車廂廂體,所述車廂廂體的兩側呈敞開狀,即為外廂體I ;所述外廂體I的兩側內分別設有左廂體2和右廂體3 ;所述左廂體2的頂部均布設有兩個以上的換氣扇8,底部沿著寬度方向均布設有兩條導軌;左廂體2長度方向一側設有單開門;左廂體2寬度方向的外側面為車廂面,寬度方向的內側地板邊緣鉸鏈連接著左活動地板4 ;右廂體3的結構與左廂體2的結構相同方向向反;與左廂體2底部的兩條導軌對應的外廂體I內左側地板上分別設有由滾輪組成的兩條滾道,與兩條滾道對應的外廂體I左外側邊下部分別設有兩只插管22,兩只插管外側的外廂體I左外側邊上分別設有內撐桿支架11,兩側內撐桿支架11處分別連接著直立的內撐桿10 ;與兩條滾道對應的外廂體I左側外部分別設有外接滾道9,每條外接滾道9底部一端設有與插管22配合的插桿,另一端連接著直立的外撐桿14 ;外廂體I內左側地板上的兩條滾道和兩條外接滾道9組成左廂體2外移或內縮的移動滾道機構;右廂體3外移或內縮的移動滾道機構與左廂體2外移或內縮的移動滾道機構的結構相同方向向反;所述外廂體I內前側地板上和后側地板上分別設有左廂液壓缸27和右廂液壓缸28,前側地板上的左廂液壓缸27的活塞桿和后側地板上的左廂液壓缸27的活塞桿分別連接著左廂體2的底部,前側地板上的右廂液壓缸28的活塞桿和后側地板上的右廂液壓缸28的活塞桿分別連接著右廂體3的底部。與每條滾道平行的外廂體I內的左側地板上分別設有由限位輪組成的限位輪道,且限位輪的輪軸垂直于外廂體I的地板;與限位輪配合的左限位桿31設于左廂體2底部,限位輪和左限位桿31的配合為左廂體2的外移或內縮起導向作用。所述外廂體I內中部地板上分別設有左廂同步缸29和右廂同步缸30,左廂同步缸29的活塞桿和左廂液壓缸27的活塞桿同步伸縮,右廂同步缸30的活塞桿和右廂液壓缸28的活塞桿同步伸縮。與左活動地板4對應的左廂體2底部的四個角處分別設有左廂限位銷23,與左廂限位銷23配合的左廂限位套25設于外廂體I內左側地板上;當左廂體2收入外廂體I內時起定位作用;與右活動地板5對應的右廂體3底部的四個角處分別設有右廂限位銷24,與右廂限位銷24配合的右廂限位套26設于外廂體I內右側地板上;當右廂體3收入外廂體I內時起定位作用。所述外撐桿14為管狀桿,其下端為螺紋管,且連接著螺桿,螺桿的下端為球頭,與螺桿的球頭配合設有下支座16 ;下支座16的上部為球頭座,下部為支撐板。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方面的優點:1.本實用新型在左廂體、右廂體未移出時,外觀以及外形尺寸與普通廂式車基本
一致;2.本實用新型的左廂體、右廂體移出后,內部使用面積提高一倍,能滿足遠距離的大型宴席以及酒店下鄉的綜合要求;3.本實用新型的左廂體、右廂體安裝有換氣扇,有效換氣;4.本實用新型采用液壓缸伸縮來進行左廂體、右廂體的移出移入,安全平穩,操作方便。
圖1為本實用新型左右廂體未移出狀態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內外支撐桿安裝圖。圖3為圖1的局部放大圖。圖4為圖2的局部放大圖。圖5為外接滾道總成圖。圖6為外撐桿總成局部剖視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左廂體移出狀態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廂體工作狀態圖。圖9為外廂體內部結構立體圖。圖10為圖9的主視圖。圖11為圖10的A-A剖視圖。圖12為圖10的B-B剖視圖。圖13為圖12的A-A局部剖視圖。圖14為圖12的B-B局部剖視圖。圖15為圖12的C-C局部剖視圖。圖16為圖12的D-D局部剖視圖。圖17為圖12的E-E局部剖視圖。[0033]圖18為左右廂活動地板運動示意圖。其中:外廂體I,左廂體2,右廂體3,左廂活動地板4,右廂活動地板5,固定插銷6,登車梯7,換氣扇8,外接滾道9,內撐桿10,內撐桿支架11,內撐桿支架銷12,外撐桿上支座13,外撐桿14,螺桿15,下支座16,槽口蓋17,搭鉤18,搭鉤座19,滾輪20,限位輪21,插管22,左廂限位銷23,右廂限位銷24,左廂限位套25,右廂限位套26,左廂液壓缸27,右廂液壓缸28,左廂同步缸29,右廂同步缸30,左限位桿31,右限位桿32。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說明。參見圖1,兩側具有移出廂體機構的廂式車廂包括后部具有對開門的車廂廂體,車廂廂體的兩側呈敞開狀,即為外廂體I。參見圖8,外廂體I的兩側內分別設有左廂體2和右廂體3 ;左廂體2的頂部均布安裝有三個換氣扇8,底部沿著寬度方向均布安裝有兩條導軌;左廂體2長度方向一側安裝有單開門;左廂體2寬度方向的外側面為車廂面,寬度方向的內側地板邊緣鉸鏈連接著左活動地板4 ;右廂體3的結構與左廂體2的結構相同方向向反。參見圖2、圖3、圖4、圖5、圖9和圖11,與左廂體2底部的兩條導軌對應的外廂體I內左側地板上分別安裝有由滾輪組成的兩條滾道,與兩條滾道對應的外廂體I左外側邊下部分別安裝有兩只插管22,兩只插管外側的外廂體I左外側邊上分別安裝有內撐桿支架11,兩側內撐桿支架1 1處分別連接著直立的內撐桿10 ;與兩條滾道對應的外廂體I左側外部分別設有外接滾道9,每條外接滾道9底部一端安裝有與插管22配合的插桿,另一端連接著直立的外撐桿14 ;參見圖6,外撐桿14為管狀桿,其下端為螺紋管,且連接著螺桿,螺桿的下端為球頭,與螺桿的球頭配合設有下支座16 ;下支座16的上部為球頭座,下部為支撐板。外廂體I內左側地板上的兩條滾道和兩條外接滾道9組成左廂體2外移或內縮的移動滾道機構;右廂體3外移或內縮的移動滾道機構與左廂體2外移或內縮的移動滾道機構的結構相同方向向反。參見圖12和圖16,與每條滾道平行的外廂體I內的左側地板上分別安裝有由限位輪21組成的限位輪道,且限位輪21的輪軸垂直于外廂體I的地板;與限位輪配合的左限位桿31安裝于左廂體2底部,限位輪21和左限位桿31的配合為左廂體2的外移或內縮起導向作用;同理,限位輪和右限位桿32的配合為右廂體3的外移或內縮起導向作用。參見圖9、圖10和圖12,外廂體I內前側地板上和后側地板上分別安裝有左廂液壓缸27和右廂液壓缸28,前側地板上的左廂液壓缸27的活塞桿和后側地板上的左廂液壓缸27的活塞桿分別連接著左廂體2的底部,前側地板上的右廂液壓缸28的活塞桿和后側地板上的右廂液壓缸28的活塞桿分別連接著右廂體3的底部。外廂體I內中部地板上分別安裝有左廂同步缸29和右廂同步缸30,左廂同步缸29的活塞桿和左廂液壓缸27的活塞桿同步伸縮,右廂同步缸30的活塞桿和右廂液壓缸28的活塞桿同步伸縮。參見圖12和圖13,與左活動地板4對應的左廂體2底部的四個角處分別安裝有左廂限位銷23,與左廂限位銷23配合的左廂限位套25分別安裝于外廂體I內左側地板上;當左廂體2收入外廂體I內時起定位作用;與右活動地板5對應的右廂體3底部的四個角處分別安裝有右廂限位銷24,與右廂限位銷24配合的右廂限位套26分別安裝于外廂體I內右側地板上;當右廂體3收入外廂體I內時起定位作用。[0040]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當左廂體2和右廂體3不需移出工作時,左廂體2的車廂面、右廂體3的車廂面分別與外廂體I的側面在一個平面上;內撐桿10、內撐桿支架銷12、外撐桿上支座13、外撐桿14、螺桿15、下支座16以及外接滾道9放置于工具箱內,車廂整體外觀簡潔美觀,與普通廂式車類似,見圖1。工作時,先將車輛停放于水平地面,打開槽口蓋17,通過搭鉤18掛之于搭鉤座19上;安裝內撐桿10,通過調節螺桿15將整個車廂調成水平狀態(體現了內撐桿總成的必要與優勢:一般廂式車由于輪胎、載重不均等原因難以呈現水平狀態,可調節高度的內撐桿總成解決了問題;安裝外接滾道9于插管22上,再安裝外撐桿14,調節螺桿15將外接滾道9調成水平,見圖2、圖4、圖5和圖6。啟動液壓系統,在兩個左廂液壓缸27和左廂同步缸29的控制下,左廂體2移出移入外廂體I的過程中,左廂同步缸29的作用在于使兩個左廂液壓缸27運動同步。左廂體2在左廂液壓缸27的推動下,左廂體2底部的導軌沿著由滾輪20組成的滾道和外接滾道9向外移出,見圖14和圖15,另外,在左限位桿31和限位輪21的配合約束下,保證左廂體2在移出過程中不發生偏向,呈直線運動;在右限位桿32和限位輪21的配合約束下,保證右廂體3在移出過程中不發生偏向;參見圖17,右廂體3的外移動作同左廂體2。左廂體2和右廂體3可同時移出移入,也可先后移出移入。左廂體2和右廂體3移出到位,將左廂體2和右廂體3后門打開,裝上登車梯7,再進入車廂內部,松開固定插銷6,將左廂體2上的左廂活動地板4和右廂體3上的右廂活動地板5放平,見圖18,即完成移出工作;此時,車廂內部面積增大一倍。左廂體2和右廂體3移入外廂體I的操作通過逆操作 ,即可完成。
權利要求1.兩側具有移出廂體機構的廂式車廂,包括后部具有對開門的車廂廂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車廂廂體的兩側呈敞開狀,即為外廂體(I);所述外廂體(I)的兩側內分別設有左廂體(2)和右廂體(3);所述左廂體(2)的頂部均布設有兩個以上的換氣扇(8),底部沿著寬度方向均布設有兩條導軌;左廂體(2)長度方向一側設有單開門;左廂體(2)寬度方向的外側面為車廂面,寬度方向的內側地板邊緣鉸鏈連接著左活動地板(4);右廂體(3)的結構與左廂體(2)的結構相同方向向反; 與左廂體(2)底部的兩條導軌對應的外廂體(I)內左側地板上分別設有由滾輪組成的兩條滾道,與兩條滾道對應的外廂體(I)左外側邊下部分別設有兩只插管(22),兩只插管外側的外廂體(I)左外側邊上分別設有內撐桿支架(11),兩側內撐桿支架(11)處分別連接著直立的內撐桿(10);與兩條滾道對應的外廂體(I)左側外部分別設有外接滾道(9),每條外接滾道(9)底部一端設有與插管(22)配合的插桿,另一端連接著直立的外撐桿(14);外廂體(I)內左側地板上的兩條滾道和兩條外接滾道(9)組成左廂體(2)外移或內縮的移動滾道機構;右廂體(3)外移或內縮的移動滾道機構與左廂體(2)外移或內縮的移動滾道機構的結構相同方向向反; 所述外廂體(I)內前側地板上和后側地板上分別設有左廂液壓缸(27)和右廂液壓缸(28),前側地板上的左廂液壓缸(27)的活塞桿和后側地板上的左廂液壓缸(27)的活塞桿分別連接著左廂體(2)的底部,前側地板上的右廂液壓缸(28)的活塞桿和后側地板上的右廂液壓缸(28)的活塞桿分別連接著右廂體(3)的底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側具有移出廂體機構的廂式車廂,其特征在于:與每條滾道平行的外廂體(I)內 的左側地板上分別設有由限位輪組成的限位輪道,且限位輪的輪軸垂直于外廂體(I)的地板;與限位輪配合的左限位桿(31)設于左廂體(2)底部,限位輪和左限位桿(31)的配合為左廂體(2)的外移或內縮起導向作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側具有移出廂體機構的廂式車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廂體(I)內中部地板上分別設有左廂同步缸(29)和右廂同步缸(30),左廂同步缸(29)的活塞桿和左廂液壓缸(27)的活塞桿同步伸縮,右廂同步缸(30)的活塞桿和右廂液壓缸(28)的活塞桿同步伸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側具有移出廂體機構的廂式車廂,其特征在于:與左活動地板(4)對應的左廂體(2)底部的四個角處分別設有左廂限位銷(23),與左廂限位銷(23)配合的左廂限位套(25)設于外廂體(I)內左側地板上;當左廂體(2)收入外廂體(I)內時起定位作用;與右活動地板(5)對應的右廂體(3)底部的四個角處分別設有右廂限位銷(24),與右廂限位銷(24)配合的右廂限位套(26)設于外廂體(I)內右側地板上;當右廂體(3)收入外廂體(I)內時起定位作用。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側具有移出廂體機構的廂式車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撐桿(14)為管狀桿,其下端為螺紋管,且連接著螺桿,螺桿的下端為球頭,與螺桿的球頭配合設有下支座(16);下支座(16)的上部為球頭座,下部為支撐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兩側具有移出廂體機構的廂式車廂。包括后部具有對開門的車廂廂體,所述車廂廂體的兩側呈敞開狀,即為外廂體;所述外廂體的兩側內分別設有左廂體和右廂體;所述左廂體和右廂體的頂部分別均布設有兩個以上的換氣扇,二者底部沿著寬度方向均布設有兩條導軌;二者長度方向一側設有單開門;二者寬度方向的外側面為車廂面,二者均能通過滾道向外移出或向內收縮。本實用新型的左廂體、右廂體未移出時,外觀以及外形尺寸與普通廂式車基本一致;移出后,內部使用面積提高一倍,能滿足遠距離的大型宴席以及酒店下鄉的綜合要求;本實用新型采用液壓缸伸縮來進行左廂體、右廂體的移出移入,安全平穩,操作方便。
文檔編號B60P3/025GK203142485SQ201320170659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8日
發明者程丁寶, 梅芬, 燕琳琳 申請人:安徽江淮福臻汽車技術服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