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應用于非驅動車橋的輔助制動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底盤制造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應用于非驅動車橋的輔助制動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掛車、半掛車、重型貨車、大型客車的非驅動輪的制動基本都采用制動摩擦片與輪轂中的制動鼓相摩擦來實現制動的。但是因掛車、半掛車、重型貨車、大型客車的承載重量大,遇到山區道路和長下坡時,由于頻繁制動和長時間的制動,就會造成制動鼓和制動摩擦片過熱,降低汽車的制動效能,嚴重時甚至制動能力完全消失,造成交通事故。另外,對于半掛車,還會因半掛車制動時相對牽引車的滯后引起半掛車沖撞牽引車,特別是在雨雪路面、下陡坡和轉彎時尤其明顯,嚴重時會產生折疊,損壞車輛,嚴重影響了行車安全,極易造成重大交通事故。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應用于非驅動車橋的輔助制動裝置,有效提高汽車特別是掛車、半掛車、重型貨車、大型客車的制動能力,確保行車安全。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應用于非驅動車橋的輔助制動裝置,包括非驅動車橋的橋殼,橋殼的兩端各固定有軸頭,每個軸頭的外表面通過軸承與輪轂相連接,在輪轂和軸頭的端部之間裝有液力緩速器,所述的液力緩速器包括固定在軸頭端部外表面的定子葉輪、包覆在定子葉輪外面與輪轂相固定的轉子葉輪,所述的轉子葉輪的內表面與定子葉輪的外 表面之間形成液壓油工作腔,每個軸頭設有軸向通孔,所述軸向通孔構成液力緩速器油路通道一部分,橋殼上裝有進油管和回油管,所述進油管通過軸頭的軸向通孔連通所述液壓油工作腔,所述回油管通過軸頭的軸向通孔連通所述液壓油工作腔;所述液力緩速器工作時,液壓油通過進油管輸入到所述液壓油工作腔,然后經回油管回油形成循環;所述液力緩速器不工作時,進油管停止輸入液壓油,然后通過回油管把所述液壓油工作腔中的液壓油抽出。所述的轉子葉輪包括與輪轂相固定的后轉子葉輪和與后轉子葉輪相密封固定的前轉子葉輪。以方便制造和裝配。作為一種優選,所述的定子葉輪與后轉子葉輪相對的端面上設有多個阻尼槽,所述后轉子葉輪與定子葉輪相對的端面上也設有多個相對應的阻尼槽;每個軸頭靠近所述液壓油工作腔一側外表面沿徑向設有連通軸向通孔的徑向進油孔,定子葉輪設有油路通道與所述徑向進油孔相配合,所述回油管穿過軸頭的軸向通孔連通所述液壓油工作腔,靠近所述液壓油工作腔的軸頭的軸向通孔的內表面與回油管外表面之間形成密封,橋殼靠近軸頭的部分內腔形成密封,所述的進油管通過橋殼部分內腔、軸頭的軸向通孔、徑向進油孔及定子葉輪上的油路通道向所述液壓油工作腔輸入液壓油然后從回油管回油。這種結構定子葉輪只給后轉子葉輪提供反向阻力矩,其提供制動力較小,可適應需要輔助制動力較小的車輛。作為另一種優選,所述的定子葉輪與前轉子葉輪和后轉子葉輪相對的端面上均設有多個阻尼槽,所述前轉子葉輪和后轉子葉輪與定子葉輪相對的端面上也設有多個相對應的阻尼槽;每個軸頭靠近所述液壓油工作腔一側外表面沿徑向設有連通軸向通孔的徑向回油孔,定子葉輪上設有油路通道與所述徑向回油孔相配合,所述進油管穿過軸頭的軸向通孔連通所述液壓油工作腔,靠近所述液壓油工作腔的軸頭的軸向通孔的內表面與進油管外表面之間形成密封,橋殼靠近軸頭的部分內腔形成密封,所述的進油管直接給所述液壓油工作腔輸入液壓油然后通過定子葉輪上的油路通道、軸頭的徑向進油孔、軸向通孔、橋殼部分內腔、及回油管回油。這種結構定子葉輪同時給后轉子葉輪和前轉子葉輪提供反向阻力矩,其提供制動力較大,可適應需要輔助制動力較大的車輛。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后轉子葉輪和前轉子葉輪的外表面上均分布有多個散熱翅片,這樣可更好提高液壓油的散熱效果。進一步改進,所述后轉子葉輪通過一帶中心孔的油封端蓋和多個螺栓鎖緊在輪轂上,油封端蓋的中心孔上裝有密封圈使得所述液壓油工作腔與外部相隔離。便于后轉子葉輪的安裝。進一步改進,所述的軸頭由前段軸頭和后段軸頭組成,后段軸頭套在橋殼上并與橋殼相焊接固定,前段軸頭套在后段軸頭上并與后段軸頭相焊接固定。方便軸頭的制造和安裝。優選所述的進油管通過調速閥連通一密封油箱的出油口,密封油箱的上部通過氣管經第一電磁換向閥切換連通壓縮氣源或連通大氣,進油管還經第一單向閥與大氣連通;所述的出油管通過第一油泵連通一敞開油箱,第二油泵的輸入端口通過管道連通敞開油箱,第二油泵的輸出端口通過管道經冷卻器再經第二單向閥連通密封油箱的進油口 ;調速閥、第一電磁換向閥、第一油泵、第二油泵的動作由一控制器控制。這種液壓油路容易實現和控制。
·[0013]進一步改進,所述出油管還經第二電磁換向閥連通所述敞開油箱,所述密封油箱的底部還設有一卸油口,卸油口通過管道經第三電磁換向閥連通敞開油箱,第二電磁換向閥、第三電磁換向閥的動作由控制器控制。便于出油管和密封油箱的卸荷。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橋殼上還裝有探測液壓油溫度和壓力的溫度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通過信號線連接控制器。通過溫度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可實時監測液壓油的工作狀態,便于及時進行調整。本實用新型由于在非驅動車橋橋殼的兩端各固定有軸頭,每個軸頭靠近橋殼的外表面通過軸承與輪轂相連接,在輪轂和軸頭的端部之間裝有液力緩速器;通過液力緩速器提供的反向阻力矩就能夠事先給非驅動輪提供輔助制動力,平穩減速,有效提高汽車特別是掛車、半掛車、重型貨車、大型客車的制動能力,確保行車安全。本實用新型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可預先對非驅動輪實施輔助制動,解決了當前掛車、半掛車制動滯后會沖撞牽引車的技術難題,填補國內外空白;2、由于在非驅動輪設置緩速的輔助制動,通過平穩減速就能避免掛車、半掛車、重型貨車、大型客車在山區道路及下長坡時頻繁制動使得制動鼓和制動摩擦片過熱造成制動效能下降,避免發生交通事故;3、通過在非驅動輪設置緩速的輔助制動裝置,可以減少輪胎的損耗,降低主剎車機構的維修次數,減少更換剎車摩擦片的頻率,最終降低車輛的維修成本。
圖1是本實用新型第一種實施例的結構剖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一種實施例軸頭、橋殼、進油管、回油管相互連接的結構剖視放大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第一種實施例的定子葉輪、前轉子葉輪、后轉子葉輪立體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一種實施例液壓及控制原理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第二種實施例的結構剖視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第二種實施例軸頭、橋殼、進油管、回油管相互連接的結構剖視放大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第二種實施例的定子葉輪、前轉子葉輪、后轉子葉輪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圖1、圖2、圖3所不,一種應用于非驅動車橋的輔助制動裝置,包括非驅動車橋的橋殼1,橋殼I的兩端各固定有軸頭2,每個軸頭2的外表面通過軸承3與輪轂4相連接,在輪轂4和軸頭2的端部之間裝有液力緩速器5,每個軸頭2上設有軸向通孔2a,所述軸向通孔2a構成液力緩速器5油路通道一部分,橋殼I上裝有進油管6和回油管7 ;所述的液力緩速器5包括固定在軸頭2端部外表面的定子葉輪51、包覆在定子葉輪51外面與輪轂4相固定的轉子葉輪52,所述的轉子葉輪52的內表面與定子葉輪51的外表面之間形成液壓油工作腔5a ;所述的轉子葉輪52包括與輪轂4相固定的后轉子葉輪521和與后轉子葉輪521相密封固定的前轉子葉輪522;所述的定子葉輪51與后轉子葉輪521相對的端面上設有多個阻尼槽512,所述后轉子葉輪521與定子葉輪51相對的端面上也設有多個相對應的阻尼槽5211 ;所述的定子葉輪51與前轉子葉輪522相對的端面上設有多個阻尼槽,所述前轉子葉輪522與定子葉輪51相對的端面上也設有多個相對應的阻尼槽5221 ;所述的后轉子葉輪521的外表面上分布有多個散熱翅片5212,前轉子葉輪522的外表面上也分布有多個散熱翅片5222 ;所述后轉子葉輪521通過一帶中心孔的油封端蓋53和多個螺栓54鎖緊在輪轂4上,油封端蓋53的中心孔上裝有密封圈55使得所述液壓油工作腔5a與外部相隔離;每個軸頭2靠近所述液壓油工作腔5a —側外表面沿徑向設有連通軸向通孔2a的徑向回油孔2b,定子葉輪51上設有油路通道511與所述徑向回油孔2b相配合,所述進油管6穿過軸頭2的軸向通孔2a連通所述液壓油工作腔5a,靠近所述液壓油工作腔5a的軸頭2的軸向通孔2a的內表面與進油管6外表面之間形成密封,橋殼I靠近軸頭2的部分內腔形成密封,所述的進油管6直接給所述液壓油工作腔5a輸入液壓油然后通過定子葉輪51上的油路通道511、軸頭2上的徑向進油孔2b、軸向通孔2a、橋殼I部分內腔、及回油管7回油;所述的軸頭2可由前段軸頭21和后段軸頭22組成,后段軸頭22套在橋殼I上并與橋殼I相焊接固定,前段軸頭21套在后段軸頭22上并與后段軸頭22相焊接固定。圖4所示,所述的進油管6通過調速閥8連通一密封油箱9的出油口,密封油箱9的上部通過氣管經第一電磁換向閥10切換連通壓縮氣源或連通大氣,進油管6還經第一單向閥11與大氣連通;所述的出油管7通過第一油泵12連通一敞開油箱13,第二油泵14的輸入端口通過管道連通敞開油箱13,第二油泵14的輸出端口通過管道經冷卻器15再經第二單向閥16連通密封油箱9的進油口 ;調速閥8、第一電磁換向閥10、第一油泵12、第二油泵14的動作由一控制器17控制。為便于卸荷,所述出油管7還經第二電磁換向閥18連通所述敞開油箱13,所述密封油箱9的底部還設有一卸油口,卸油口通過管道經第三電磁換向閥19連通敞開油箱9,第二電磁換向閥18、第三電磁換向閥19的動作也由控制器17控制。在所述的橋殼I上還裝有探測液壓油溫度和壓力的溫度傳感器20和壓力傳感器30,溫度傳感器20和壓力傳感器30通過信號線連接控制器17。本實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液力緩速器5需要工作時,控制器17使第一電磁換向閥10動作切換進油管6連通壓縮氣源,壓縮氣體把密封油箱9中的液壓油通過調速閥
8、進油管6壓入液力緩速器5的液壓油工作腔5a中,控制器17可根據檔位要求調節調速閥8的開度來控制 液壓油的流速,此時后轉子葉輪521和前轉子葉輪522在輪轂4的帶動下相對于定子葉輪51轉動并帶動液壓油旋轉,定子葉輪51對液壓油產生反作用,定子葉輪51給后轉子葉輪521和前轉子葉輪522提供反向的阻力矩,阻礙后轉子葉輪521和前轉子葉輪522的轉動,從而實現對車輛的減速作用;同時液壓油經出油管7通過第一油泵12抽回敞開油箱13,第二油泵14再把液壓油從敞開油箱13抽出經冷卻器15冷卻后再經第二單向閥16輸入密封油箱9,形成液壓油的工作循環。當所述液力緩速器5不需要工作時,控制器17使第一電磁換向閥10再動作切換進油管6連通大氣,控制器17使調速閥8關閉封閉進油管6,控制器17使第一油泵12動作把液力緩速器5的液壓油工作腔5a中的液壓油抽回敞開油箱13,此時因液壓油工作腔5a中沒有液壓油,定子葉輪51就不會給后轉子葉輪521和前轉子葉輪522提供反向的阻力矩,不起輔助制動作用,不影響車輛非驅動輪的轉動。控制器17還能通過溫度傳感器20和壓力傳感器30實時監測液壓油的工作狀態,及時進行調整控制。控制器17還能控制第二電磁換向閥18、第三電磁換向閥19的動作來控制進入冷卻器15進行冷卻的液壓油,然后再把此部分打回到密封油箱9。實施例二、圖5、圖6、圖7所示,其與實施例一不同的是定子葉輪51與前轉子葉輪522相對的端面上不設多個阻尼槽,所述前轉子葉輪522與定子葉輪51相對的端面上也不設多個相對應的阻尼槽;每個軸頭2靠近所述液壓油工作腔5a —側外表面沿徑向設有連通軸向通孔2a的徑向進油孔2c,定子葉輪51設有油路通道513與所述徑向進油孔2c相配合,所述回油管7穿過軸頭2的軸向通孔2a連通所述液壓油工作腔5a,靠近所述液壓油工作腔5a的軸頭2的軸向通孔2a的內表面與回油管7外表面之間形成密封,橋殼I靠近軸頭2的部分內腔形成密封,所述的進油管6通過橋殼I部分內腔、軸頭2的軸向通孔2a、徑向進油孔2c及定子葉輪51上的油路通道513向所述液壓油工作腔5a輸入液壓油然后從回油管7回油。此種液力緩速器5提供的制動阻力比第一種實施例小,可根據不同需要適用于不同的車輛。液力緩速器5制動阻力矩的大小主要取決于液壓油工作腔5a內的油壓和油量、前后轉子葉輪522、521的轉速和定子葉輪51、前后轉子葉輪522、521直徑的大小,可根據車輛額定載荷需求做出合理設計,使得車輛的非驅動輪取得最佳的輔助制動效果。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兩個較佳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按權利要求作等同的改變 都落入本案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應用于非驅動車橋的輔助制動裝置,包括非驅動車橋的橋殼,橋殼的兩端各固定有軸頭,每個軸頭的外表面通過軸承與輪轂相連接,其特征在于:在輪轂和軸頭的端部之間裝有液力緩速器,所述的液力緩速器包括固定在軸頭端部外表面的定子葉輪、包覆在定子葉輪外面與輪轂相固定的轉子葉輪,所述的轉子葉輪的內表面與定子葉輪的外表面之間形成液壓油工作腔,每個軸頭設有軸向通孔,所述軸向通孔構成液力緩速器油路通道一部分,橋殼上裝有進油管和回油管,所述進油管通過軸頭的軸向通孔連通所述液壓油工作腔,所述回油管通過軸頭的軸向通孔連通所述液壓油工作腔;所述液力緩速器工作時,液壓油通過進油管輸入到所述液壓油工作腔,然后經回油管回油形成循環;所述液力緩速器不工作時,進油管停止輸入液壓油,然后通過回油管把所述液壓油工作腔中的液壓油抽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應用于非驅動車橋的輔助制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轉子葉輪包括與輪轂相固定的后轉子葉輪和與后轉子葉輪相密封固定的前轉子葉輪。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應用于非驅動車橋的輔助制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子葉輪與后轉子葉輪相對的端面上設有多個阻尼槽,所述后轉子葉輪與定子葉輪相對的端面上也設有多個相對應的阻尼槽; 每個軸頭靠近所述液壓油工作腔一側外表面沿徑向設有連通軸向通孔的徑向進油孔,定子葉輪設有油路通道與所述徑向進油孔相配合,所述回油管穿過軸頭的軸向通孔連通所述液壓油工作腔,靠近所述液壓油工作腔的軸頭的軸向通孔的內表面與回油管外表面之間形成密封,橋殼靠近軸頭的部分內腔形成密封,所述的進油管通過橋殼部分內腔、軸頭的軸向通孔、徑向進油孔及定子葉輪上的油路通道向所述液壓油工作腔輸入液壓油然后從回油管回油。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應用于非驅動車橋的輔助制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子葉輪與前轉子葉輪和后轉子葉輪相對的端面上均設有多個阻尼槽,所述前轉子葉輪和后轉子葉輪與定子葉輪相對的端面上也設有多個相對應的阻尼槽;每個軸頭靠近所述液壓油工作腔一側外表面沿徑向設有連通軸向通孔的徑向回油孔,定子葉輪上 設有油路通道與所述徑向回油孔相配合,所述進油管穿過軸頭的軸向通孔連通所述液壓油工作 腔,靠近所述液壓油工作腔的軸頭的軸向通孔的內表面與進油管外表面之間形成密封,橋殼靠近軸頭的部分內腔形成密封,所述的進油管直接給所述液壓油工作腔輸入液壓油然后通過定子葉輪上的油路通道、軸頭的徑向進油孔、軸向通孔、橋殼部分內腔、及回油管回油。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應用于非驅動車橋的輔助制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轉子葉輪和前轉子葉輪的外表面上均分布有多個散熱翅片。
6.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應用于非驅動車橋的輔助制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轉子葉輪通過一帶中心孔的油封端蓋和多個螺栓鎖緊在輪轂上,油封端蓋的中心孔上裝有密封圈使得所述液壓油工作腔與外部相隔離。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應用于非驅動車橋的輔助制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軸頭由前段軸頭和后段軸頭組成,后段軸頭套在橋殼上并與橋殼相焊接固定,前段軸頭套在后段軸頭上并與后段軸頭相焊接固定。
8.根據權利要求1至7任一項所述的一種應用于非驅動車橋的輔助制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油管通過調速閥連通一密封油箱的出油口,密封油箱的上部通過氣管經第一電磁換向閥切換連通壓縮氣源或連通大氣,進油管還經第一單向閥與大氣連通;所述的出油管通過第一油泵連通一敞開油箱,第二油泵的輸入端口通過管道連通敞開油箱,第二油泵的輸出端口通過管道經冷卻器再經第二單向閥連通密封油箱的進油口 ;調速閥、第一電磁換向閥、第一油泵、第二油泵的動作由一控制器控制。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應用于非驅動車橋的輔助制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管還經第二電磁換向閥連通所述敞開油箱,所述密封油箱的底部還設有一卸油口,卸油口通過管道經第三電磁換向閥連通敞開油箱,第二電磁換向閥、第三電磁換向閥的動作由控制器控制。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應用于非驅動車橋的輔助制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橋殼上還裝有探測液壓油溫度和壓力的溫度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通過信號線連接控制 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應用于非驅動車橋的輔助制動裝置,包括非驅動車橋的橋殼,橋殼的兩端各固定有軸頭,每個軸頭的外表面通過軸承與輪轂相連接,在輪轂和軸頭的端部之間裝有液力緩速器,所述的液力緩速器包括固定在軸頭端部外表面的定子葉輪、包覆在定子葉輪外面與輪轂相固定的轉子葉輪,所述的轉子葉輪的內表面與定子葉輪的外表面之間形成液壓油工作腔,橋殼上裝有進油管和回油管,每個軸頭設有軸向通孔,所述軸向通孔構成液力緩速器油路通道一部分,所述進油管和回油管通過軸頭的軸向通孔連通所述液壓油工工作腔;本實用新型有效提高汽車特別是掛車、半掛車、重型貨車、大型客車的制動能力,確保行車安全。
文檔編號B60T10/02GK203111153SQ20132005139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30日
發明者李振營, 廖德峰, 曾鋒, 陳卿雁, 陳益明 申請人:廈門宇龍機械有限公司, 李振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