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充氣式電車電力滑觸道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交通供電裝備【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地面充氣式電車電力滑觸道,其特征在于設有安全防護箱、空芯滑道槽體、電力滑道、隔極板、供電站和空壓站,所述安裝防護箱是由底座、以及底座左側的左側板和右側的右側板相互交叉固定而成,空芯滑道槽體設在安裝防護箱內,所述空芯滑道槽體上水平設有充氣孔,空芯滑道槽體側面或端面設有空芯滑道槽,所述相鄰充氣孔相互貫通,空壓站與充氣孔相連接,所述空芯滑道槽內平行設有三條滑道隔極凹槽,隔極板固定在滑道隔極凹槽內,相鄰隔極板之間設有電力滑道,電力滑道與供電站相連接,具有結構新穎、運行安全、施工進度快、無干擾信號、無漏電電流、安裝成本低等優點。
【專利說明】地面充氣式電車電力滑觸道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交通供電裝備【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地面充氣式電車電力滑觸道。
【背景技術】
[0002]眾所周知,現有的國內外電力網路裝備,從高鐵電力機車到城郊有軌電車、無軌電車均依靠外部架空線路供應25千伏的超高電力驅動行駛,其不足:一是容易出現概率很低的斷電現象,造成賽車事故,二是如果出現戰爭,敵人只要用石墨炸彈或其它手段既能切斷高鐵線路電源,三是在惡劣天氣下,設備隱患已發生停電,四是從供電源25千伏變壓站,降壓1500伏的交流一系列電氣處理,轉換電壓和頻率可控制的三相交流電,輸送給牽引電機工作,導致設備的電氣轉換系統復雜、技術層次高端、電損高、投資成本大。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新穎、運行安全、使用簡單、可靠、施工進度快、無干擾信號、無漏電電流、安裝成本低的地面充氣式電車電力滑觸道。
[0004]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地面充氣式電車電力滑觸道,其特征在于設有安全防護箱、空芯滑道槽體、電力滑道、隔極板、供電站和空壓站,所述安裝防護箱是由底座、以及底座左側的左側板和右側的右側板相互交叉固定而成,以利于達到接地保護的作用,空芯滑道槽體設在安裝防護箱內,所述空芯滑道槽體上水平設有充氣孔,空芯滑道槽體側面或端面設有空芯滑道槽,所述相鄰充氣孔相互貫通,空壓站與充氣孔相連接,所述空芯滑道槽內平行設有三條滑道隔極凹槽,隔極板固定在滑道隔極凹槽內,相鄰隔極板之間設有電力滑道,電力滑道與供電站相連接,當電車尾端的繼電器靠向空芯滑道槽體時,即與空芯滑道槽內的電力滑道吸引接觸,使電車在空芯滑道槽內的電力滑道的電力作用下行駛,避免了高空架線帶來的種種不足,具有結構簡單、運行安全、無干擾信號、無漏電電流、安裝成本低的作用。
[0005]本發明可在空芯滑道槽體的上方的安全防護箱上設有防護裝置,所述防護裝置包括空芯罩和射流管,所述空芯罩上端面設有射流通孔,空芯罩內設有射流管,射流管經管路與空壓站相連接,以使空壓站驅動氣體將空芯滑道槽體上方的沙塵、雨水或冰雪吹落,防止沙塵、雨水冰雪進入空芯滑道槽內。
[0006]本發明可在空芯滑道槽體下端設有上升充氣墊,上端設有左充氣墊、中充氣墊和右充氣墊,所述左充氣墊、中充氣墊和右充氣墊分別與隔極板上端固定連接,所述上升充氣墊、左充氣墊、中充氣墊和右充氣墊內設有通氣孔,所述通氣孔經連接管路與空壓站相連接,以利于封閉空芯滑道槽的兩個連接口,當遇到下雨等惡劣天氣時,可向上升充氣墊內充氣,使空芯滑道槽體上升,避免雨雪進入到電力滑道內,所述左充氣墊、中充氣墊和右充氣墊的通氣孔內分別設有塑料泡沫料,保持管道吸收氣體以及通氣孔在靜態時的圓度,使充氣墊不充氣時,還能起到一般性縫隙空芯滑道槽的縫隙,不會使路面雜物調入電力滑道上。
[0007]本發明所述空芯滑道槽體可采用橡膠復合材料制成,已達到絕緣、耐壓、防腐蝕、防老化的作用。
[0008]本發明由于采用上述結構,具有結構新穎、運行安全、使用簡單、可靠、施工進度快、無干擾信號、無漏電電流、安裝成本低等優點。
[0009]【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2是本發明另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3是圖1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4是圖2的結構示意圖。
[0013]附圖標記:安全防護箱1、空芯滑道槽體2、電力滑道3、隔極板4、供電站5和空壓站6充氣孔7空芯罩8和射流管9上升充氣墊10,上端設有左充氣墊11、中充氣墊12和右充氣墊13塑料泡沫料14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如附圖1、3所示的實施例1:一種地面充氣式電車電力滑觸道,其特征在于設有安全防護箱1、空芯滑道槽體2、電力滑道3、隔極板4、供電站5和空壓站6,所述安裝防護箱I是由底座、以及底座左側的左側板和右`側的右側板相互交叉固定而成,以利于達到接地保護的作用,空芯滑道槽體2設在安裝防護箱I內,所述空芯滑道槽體2上水平設有充氣孔7,空芯滑道槽體2端面或側面設有空芯滑道槽,所述相鄰充氣孔7相互貫通,空壓站6與充氣孔7相連接,所述空芯滑道槽體2內平行設有三條滑道隔極凹槽,隔極板4固定在滑道隔極凹槽內,相鄰隔極板4之間設有電力滑道3,電力滑道3與供電站5相連接,當電車尾端的繼電器伸向空芯滑道槽體時,即與空芯滑道槽內的電力滑道3吸引接觸,使電車在空芯滑道槽內的電力滑道3的電能作用下行駛,避免了高空架線帶來的種種不足,具有結構簡單、運行安全、無干擾信號、無漏電電流、安裝成本低的作用。本發明可在空芯滑道槽體2的上方的安全防護箱I上設有防護裝置,所述防護裝置包括空芯罩8和射流管9,所述空芯罩8上端面設有射流通孔,空芯罩8內設有射流管9,射流管9經管路與空壓站6相連接,以使空壓站6驅動氣體將空芯滑道槽體2上方的沙塵、雨水或冰雪吹落,防止沙塵、雨水冰雪進入空芯滑道槽內。本發明在施工時,可將安全防護箱設置在馬路電車的專用車道一側,并將空芯滑道槽體設置成高于路面積水的高度,并依據不同的車輛配置牽引電機的工作電壓,選用耐溫、耐壓絕緣板制作隔極板,所述本發明為分段式,可將空芯滑道槽體2加工成幾十米的單元節,將空芯滑道槽體2逐一串接組裝,方便檢修,和施工,依據電力牽引車的額定工作電壓,設計電力滑道3,達到安全耐壓、載流安全,并通過隔極板4間隔,滿足各種系列的單相電流、三相電流、高低直流電壓、安全電壓電力機車的需求。在使用時,電力滑道3通過供電站的電力輸送,經電車尾部的繼電器接觸電力滑道3,將電力輸送給電車上的控制器,控制電力機車運行,本發明所述站內不設電力滑道3,電車可自配車載電瓶供電出站,出站后可自行接觸馬路側面的電力滑道3,使之自動供電運行。由于空芯滑道槽體2上方設有防護裝置,當遇到風沙、雨雪天氣時,可通過空壓站,將熱風或冷風輸送到空芯罩內,經射頻管9以及空芯罩8上端面的射流通孔將空芯滑道槽體2上方的風沙或雨雪吹離,本發明由于采用上述結構,具有結構新穎、運行安全、使用簡單、可靠、施工進度快、無干擾信號、無漏電電流、安裝成本低等優點。
[0014]如附圖2、4所示的實施例2:—種地面充氣式電車電力滑觸道,其特征在于設有安全防護箱1、空芯滑道槽體2、電力滑道3、隔極板4、供電站5和空壓站6,所述安裝防護箱I是由底座、以及底座左側的左側板和右側的右側板相互交叉固定而成,以利于達到接地保護的作用,空芯滑道槽體2設在安裝防護箱I內,所述空芯滑道槽體2上水平設有充氣孔7,空芯滑道槽體2端面或側面設有空芯滑道槽,所述相鄰充氣孔7相互貫通,空壓站6與充氣孔7相連接,所述空芯滑道槽體2內平行設有三條滑道隔極凹槽,隔極板4固定在滑道隔極凹槽內,相鄰隔極板4之間設有電力滑道3,電力滑道3與供電站5相連接,當電車尾端的繼電器伸向空芯滑道槽體時,即與空芯滑道槽內的電力滑道3吸引接觸,使電車在空芯滑道槽內的電力滑道3的電能作用下行駛,避免了高空架線帶來的種種不足,具有結構簡單、運行安全、無干擾信號、無漏電電流、安裝成本低的作用。本發明可在空芯滑道槽體2的上方的安全防護箱I上設有防護裝置,所述防護裝置包括空芯罩8和射流管9,所述空芯罩8上端面設有射流通孔,空芯罩8內設有射流管9,射流管9經管路與空壓站6相連接,以使空壓站6驅動氣體將空芯滑道槽體2上方的沙塵、雨水或冰雪吹落,防止沙塵、雨水冰雪進入空芯滑道槽內。本發明可在空芯滑道槽體2下端設有上升充氣墊10,上端設有左充氣墊
11、中充氣墊12和右充氣墊13,所述左充氣墊11、中充氣墊12和右充氣墊13分別與隔極板4上端固定連接,所述上升充氣墊10、左充氣墊11、中充氣墊12和右充氣墊13內設有通氣孔,所述通氣孔經連接管路與空壓站6相連接,以利于封閉空芯滑道槽的兩個連接口,當遇到下雨等惡劣天氣時,可向上升充氣墊10內充氣,使空芯滑道槽體2上升并高出路面一定距離,避免雨雪等,進入到電力滑道內,當路面無水時,上升充氣墊10泄壓恢復原位,所述左充氣墊11、中充氣墊12和右充氣墊13的通氣孔內分別設有塑料泡沫料14,保持管道吸收氣體以及通氣孔在靜態時的圓度,使左充氣墊11、中充氣墊12和右充氣墊13不充氣時,還能起到一般性封閉空芯滑道槽的縫隙,不會使路面雜物掉進電力滑道上。本發明所述空芯滑道槽體2可采用橡膠復合材料制成,已達到絕緣、耐壓、防腐蝕、防老化的作用,本發明在施工時,可將安全防護箱I設置在馬路電車的專用車道上,依據不同的車輛配置牽引電機的工作電壓,選用耐溫、耐壓絕緣板制作隔極板,本發明為分段式,可將空芯滑道槽體加工成幾十米的單元節,將空芯滑道槽體2逐一串接組裝,方便檢修,和施工,依據電力牽引車的額定工作電壓,設計電力滑道3,達到安全耐壓、載流安全,并通過隔極板4間隔,滿足各種系列的單相電流、三相電流、高低直流電壓、安全電壓電力機車的需求。在使用時,電力滑道3通過供電站的電力輸送,經電車尾部的繼電器伸進空芯滑道槽內,并接觸電力滑道3,將電力輸送給電車上的控制器,控制電力機車運行,公路的交叉路口不需設電力滑道3,電車可自配車載電瓶供電通過,當拐到另一公路上時,電力機車尾部的繼電器自行接觸馬路下面的電力滑道3,使之自動供電運行。由于空芯滑道槽體2上方設有防護裝置,當遇到風沙天氣時,可通過空壓站6,將熱風或冷風輸送到空芯罩7內,經射頻管8以及空芯罩7上端面的射流通孔將空芯滑道槽體2上方的風沙吹離,當遇到下雨等惡劣天氣時,可向上升充氣墊10內充氣,使空芯滑道槽體2上升并高出路面一定距離,避免雨雪等進入到電力滑道3內,當路面無水時,上升充氣墊10泄壓恢復原位,所述左充氣墊11、中充氣墊12和右充氣墊13的通氣孔內分別設有塑料泡沫料14,以保持管道吸收氣體以及通氣孔在靜態時的圓度,使左充氣墊11、中充氣墊12和右充氣墊13不充氣時,還能起到一般性封閉空芯滑道槽的縫隙,不會使路面雜物調入電力滑道3上。本發明由于采用上述結構,具有結構新穎、運行安全、使用簡單、可靠、施工進度快、無干擾信號、無漏電電流、安裝成本低等優點。
[0015]如附圖1、3所示的實施例3:—種地面充氣式電車電力滑觸道,其特征在于設有安全防護箱1、空芯滑道槽體2、電力滑道3、隔極板4、供電站5和空壓站6,所述安裝防護箱I是由底座、以及底座左側的左側板和右側的右側板相互交叉固定而成,以利于達到接地保護的作用,空芯滑道槽體2設在安裝防護箱I內,所述空芯滑道槽體2上水平設有充氣孔7,空芯滑道槽體2端面或側面設有空芯滑道槽,所述相鄰充氣孔7相互貫通,空壓站6與充氣孔7相連接,所述空芯滑道槽體2內平行設有三條滑道隔極凹槽,隔極板4固定在滑道隔極凹槽內,相鄰隔極板4之間設有電力滑道3,電力滑道3與供電站5相連接,當電車尾端的繼電器伸向空芯滑道槽體時,即與空芯滑道槽內的電力滑道3吸引接觸,使電車在空芯滑道槽內的電力滑道3的電能作用下行駛,避免了高空架線帶來的種種不足,具有結構簡單、運行安全、無干擾信號、無漏電電流、安裝成本低的作用。本發明可在空芯滑道槽體2的上方的安全防護箱I上設有防護裝置,所述防護裝置包括空芯罩8和射流管9,所述空芯罩8上端面設有射流通孔,空芯罩8內設有射流管9,射流管9經管路與空壓站6相連接,以使空壓站6驅動氣體將空芯滑道槽體2上方的沙塵、雨水或冰雪吹落,防止沙塵、雨水冰雪進入空芯滑道槽內。本發明所述空芯滑道槽體2可采用橡膠復合材料制成,已達到絕緣、耐壓、防腐蝕、防老化的作用。本發明在施工時,可將安全防護箱I設置在鐵路基石兩側,設雙線制電力輸電網絡,一條電力滑道3正常運行,另一條電力滑道3待用,可做應急檢修輸電滑道,并同時還能養護兩側的基石,不會因列車運行震動,使基石松動下滑而引發路面位移,降低鐵路養路費,所述本發明為分段式,可將空芯滑道槽體2加工成幾十米的單元節,將空芯滑道槽體2逐一串接組裝,方便檢修,和施工,依據電力牽引車的額定工作電壓,設計電力滑道,達到安全耐壓、載流安全,并通過隔極板4間隔,滿足各種系列的單相電流、三相電流、高低直流電壓、安全電壓電力機車的需求。本發明在使用時,該區間變電站導線連接電力滑觸道,通過電力輸送線,連接電力機車電控操作系統,控制電力機車行駛,當遇到暴風雪或暴風雨等惡劣天氣時,空壓站通過管路,向空芯罩內高壓輸送冷熱風能,通過射流管9以及空芯罩8上端面的射流通孔向外射流冷熱風力,吹散雨雪,使之無法進入電力滑道內。通常,站內不設本發明,電力機車在出入站內、站外、緩行、待避狀態下,電機機車尾端的繼電器則自動收回,機車離開電力滑道3后,電力機車可轉換到車載直流電瓶,使直流電瓶驅動電力牽引車電機工作。
【權利要求】
1.一種地面充氣式電車電力滑觸道,其特征在于設有安全防護箱、空芯滑道槽體、電力滑道、隔極板、供電站和空壓站,所述安裝防護箱是由底座、以及底座左側的左側板和右側的右側板相互交叉固定而成,空芯滑道槽體設在安裝防護箱內,所述空芯滑道槽體上水平設有充氣孔,空芯滑道槽體側面或端面設有空芯滑道槽,所述相鄰充氣孔相互貫通,空壓站與充氣孔相連接,所述空芯滑道槽內平行設有三條滑道隔極凹槽,隔極板固定在滑道隔極凹槽內,相鄰隔極板之間設有電力滑道,電力滑道與供電站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地面充氣式電車電力滑觸道,其特征在于空芯滑道槽體的上方的安全防護箱上設有防護裝置,所述防護裝置空芯罩和射流管,所述空芯罩上端面設有射流通孔,空芯罩內設有射流管,射流管經管路與空壓站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地面充氣式電車電力滑觸道,其特征在于空芯滑道槽體下端設有上升充氣墊,上端設有左充氣墊、中充氣墊和右充氣墊,所述左充氣墊、中充氣墊和右充氣墊分別與隔極板上端固定連接,所述上升充氣墊、左充氣墊、中充氣墊和右充氣墊內設有通氣孔,所述通氣孔經連接管路與空壓站相連接,所述左充氣墊、中充氣墊和右充氣墊的通氣孔內分別設有塑料泡沫料。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地面充氣式電車電力滑觸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芯滑道槽體采用橡膠復合材料制成。
【文檔編號】B60M1/30GK103552485SQ201310553086
【公開日】2014年2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1日
【發明者】李榮華, 李長平 申請人:李榮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