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安全帶織帶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安全帶織帶結構,包括織帶本體,還包括胸腹保護裝置,胸腹保護裝置的豎直截面為倒V字型結構,胸腹保護裝置固定于織帶與車輛乘員胸腹相接觸的位置處,包括第一連接端與第二連接端,第一連接端與第二連接端為板狀連接端口,第一連接端與第二連接端對應織帶分別設有安裝孔,第一連接端與第二連接端分別穿過織帶后二者在織帶與車輛乘員胸腹相接觸的位置處抵靠拱起設置。當在受力較大情況下,由于佩戴者人體前傾,胸部、腹部壓迫安全帶,胸腹保護裝置受力發生彈性變形,第一連接端與第二連接端由原先的凸起狀態變變為平直狀態,可有效的吸收一部分的沖擊力,減少安全帶織帶所受的力,以盡量防止安全帶織帶對人體造成的二次傷害。
【專利說明】一種安全帶織帶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汽車【技術領域】,涉及汽車零部件結構,尤其涉及一種汽車安全保護的零部件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安全帶作為乘員約束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受到廣泛的應用,目前安全帶織帶的設計多種多樣,材料多采用PET,主要目的是保護乘員胸部、腹部等軀干不受到人與車輛內飾碰撞產生的二次傷害。但是在高速碰撞時,安全帶織帶在被鎖止后,在人體較大的沖擊加速度作用下,會因縱向拉伸產生橫向縮窄變形,使得與人體胸部和腹部發生作用的織帶面積減小。在汽車碰撞加速度較大,乘員對織帶的沖擊壓力較高時,織帶作用面積的減小會對接觸軀干產生過大的壓強,有可能造成乘員胸部和腹部過度壓縮,嚴重時會對內臟造成傷害,甚至危及生命,降低了安全帶裝置的整體保護效果。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安全帶織帶結構,該安全帶織帶結構在力的作用下能夠增加乘員胸腹部與安全帶的受力面積,能夠有效緩解乘員軀干所受傷害。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解決方案是:
[0005]一種安全帶織帶結構,包括織帶本體,還包括胸腹保護裝置,所述胸腹保護裝置的豎直截面為倒V字型結構,所述胸腹保護裝置固定于織帶與車輛乘員胸腹相接觸的位置處,包括第一連接端與第二連接端,所述第一連接端與第二連接端為板狀連接端口,所述第一連接端與第二連接端對應所述織帶分別設有安裝孔,第一連接端與第二連接端分別穿過所述織帶后二者在織帶與車輛乘員胸腹相接觸的位置處抵靠拱起設置。
[0006]所述第一連接端與第二連接端的拱起高度為15mm?20mm。
[0007]優選的,所述第一連接端與第二連接端是豎直截面為弧形面、水平截面為矩形截面的板狀連接端口。
[0008]優選的,所述第一連接端與第二連接端為立方體結構的板狀連接端口。
[0009]所述第一連接端與第二連接端的長為700mm?800mm,寬為20mm?30mm。
[0010]所述第一連接端與第二連接端的寬度大于所述織帶的寬度。
[0011]所述第一連接端與第二連接端安裝孔的大小對應所述織帶的體積設置,使得所述第一連接端與第二連接端固定在所述織帶上。
[0012]所述第一連接端與第二連接端上設有螺紋孔,所述第一連接端、第二連接端與所述織帶螺栓固定連接。
[0013]所述第一連接端與第二連接端的延展性小于所述織帶的延展性。
[0014]所述第一連接端與第二連接端的制作材料為彈塑性材料或皮革。
[0015]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發明所示的安全帶織帶結構,由于在織帶與乘員胸腹部相接觸的位置設置了一組凸起結構的胸腹部保護裝置,碰撞發生后由于乘員身體慣性,乘員胸部、腹部等對安全帶織帶產生相互作用力,在該力的作用下,胸腹部保護裝置發生彈性變形,在有效吸收沖擊力的作用下還能增加安全帶織帶與乘員胸部、腹部的受力面積,有效地降低了乘員胸部、腹部平均分配載荷,最終有利于減少乘員所受傷害。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中胸腹保護裝置處于佩戴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圖1所示實施中胸腹保護裝置處于受力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以下結合附圖所示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0020]如圖1所示,一種安全帶織帶結構,包括織帶本體1,還包括胸腹保護裝置,胸腹保護裝置固定在織帶I與車輛乘員胸腹相接觸的位置處,胸腹保護裝置包括第一連接端2與第二連接端3,第一連接端2與第二連接端3為板狀連接端口,第一連接端2與第二連接端3采用彈塑性材料或皮革制成,第一連接端2與第二連接端3的延展性小于織帶I的延展性。第一連接端2與第二連接端3對應織帶I的寬度與厚度分別設有安裝孔,第一連接端2與第二連接端3通過安裝孔安裝在織帶I上時,以牢固的固定在織帶I上。第一連接端2與第二連接端3分別穿過織帶I后二者在織帶I與車輛乘員胸腹相接觸的位置處抵靠拱起設置,從而整個胸腹保護裝置在豎直截面為倒V字型結構。
[0021]第一連接端2與第二連接端3的寬度可大于織帶I的寬度,且第一連接端2與第二連接端3安裝孔的大小對應織帶I的體積設置,使得第一連接端2與第二連接端3穿過織帶I后有足夠大的摩擦力從而牢固的固定在織帶I上;此外,也在第一連接端2與第二連接端3上開設螺栓孔,第一連接端2與第二連接端3與織帶I之間通過螺栓進行有效的固定。
[0022]當車輛乘員佩戴本發明所示的安全帶織帶結構時,在車輛正常行駛時,由于安全帶織帶結構長度一定,胸腹保護裝置位于車輛乘員的胸腹所在處,胸腹保護裝置處于初始的凸起狀態;當在低速碰撞情況下或受力較小情況下時,本發明所示的安全帶織帶結構發揮與普通的織帶一樣,起到固定鎖止作用,胸腹保護裝置仍處于初始的凸起狀態;當在高速碰撞情況下或受力較大情況下,如圖2所示,由于佩戴者人體前傾,胸部、腹部壓迫安全帶,胸腹保護裝置受力發生彈性變形,第一連接端2與第二連接端3由原先的凸起狀態變變為平直狀態,從而吸收一部分的沖擊力,減少安全帶織帶所受的力;此外,由于第一連接端2與第二連接端3的延展性小于織帶I的延展性,因此,在受力狀態時,第一連接端2與第二連接端3相對于織帶I產生的形變較小,不易發生因縱向拉伸產生橫向縮窄變形,相對于直接與織帶接觸而言,第一連接端2與第二連接端3增大了與佩戴者胸腹接觸面積,提高了 了安全帶裝置的整體保護效果。同時,由于第一連接端2與第二連接端3穿過織帶I設置,第一連接端2與第二連接端3的寬度大于織帶的寬度,這樣設置也能增加碰撞時,本發明所示的安全帶織帶結構與乘員胸腹部的接觸面積,從而盡量防止織帶可能造成的對乘員胸部和腹部過度壓縮。
[0023]第一實施例中,第一連接端2與第二連接端3均為立方體結構的板狀連接端口,第一連接端2與第二連接端3的拱起高度為15_?20_。第一連接端2與第二連接端3的長為700mm?800mm,寬為20mm?30mm。這樣設置,使得第一連接端2與第二連接端3能夠盡量的覆蓋乘員胸腹部,且使得整個安全帶織帶結構整體簡潔美觀。
[0024]第二實施例中,第一連接端2與第二連接端3是豎直截面為弧形面、水平截面為矩形截面的板狀連接端口,第一連接端2與第二連接端3的拱起高度為15mm?20_。第一連接端2與第二連接端3的弧長為700mm?800mm,寬為20mm?30mm。第一連接端2與第二連接端3為弧形的板狀連接端口,在高速碰撞情況下或受力較大情況下,由于佩戴者人體前傾,胸部、腹部壓迫安全帶,除第一連接端2與第二連接端3由原先的凸起狀態變變為平直狀態,產生彈性變形吸收一部分的沖擊力外,第一連接端2與第二連接端3自身也由弧形的彎曲狀態拉伸為平直狀態,產生彈性變形也可有效的吸收一部分外界的沖擊力,盡可能的減少安全帶織帶結構對佩戴者造成的二次傷害。
[0025]上述的對實施例的描述是為便于該【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理解和應用本發明。熟悉本領域技術的人員顯然可以容易地對這些實施例做出各種修改,并把在此說明的一般原理應用到其他實施例中而不必經過創造性的勞動。因此,本發明不限于這里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發明的揭示,不脫離本發明范疇所做出的改進和修改都應該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安全帶織帶結構,包括織帶本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胸腹保護裝置,所述胸腹保護裝置的豎直截面為倒V字型結構,所述胸腹保護裝置固定于織帶與車輛乘員胸腹相接觸的位置處,包括第一連接端與第二連接端,所述第一連接端與第二連接端為板狀連接端口,所述第一連接端與第二連接端對應所述織帶分別設有安裝孔,第一連接端與第二連接端分別穿過所述織帶后二者在織帶與車輛乘員胸腹相接觸的位置處抵靠拱起設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帶織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端與第二連接端的拱起高度為15mm?20mm。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帶織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端與第二連接端是豎直截面為弧形面、水平截面為矩形截面的板狀連接端口。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帶織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端與第二連接端為立方體結構的板狀連接端口。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帶織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端與第二連接端的長為700mm?80Ctam,寬為20mm?3Cta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帶織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端與第二連接端的寬度大于所述織帶的寬度。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帶織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端與第二連接端安裝孔的大小對應所述織帶的體積設置,使得所述第一連接端與第二連接端固定在所述織帶上。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帶織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端與第二連接端上設有螺紋孔,所述第一連接端、第二連接端與所述織帶螺栓固定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帶織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端與第二連接端的延展性小于所述織帶的延展性。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安全帶織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端與第二連接端的制作材料為彈塑性材料或皮革。
【文檔編號】B60R22/12GK103448664SQ201310363258
【公開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9日
【發明者】呂曉江, 劉衛國, 楊海燕, 呂鋮瑋, 王純, 王國榮, 周大永, 潘之杰, 馮擎峰 申請人: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