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整體式粘合劑溝道的附連部件和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可通過粘合劑附連至襯底的附連部件。
背景技術:
用于將支架或諸如玻璃定位栓的其他附件部件粘附至車輛擋風玻璃的可流動粘合劑需要高壓加熱(autoclaving)以固化可流動粘合劑,從而將支架或栓粘結至擋風玻璃的玻璃表面。高壓加熱是昂貴的工藝,其通過需要具有相關的庫存儲備的擋風玻璃的離線高壓加熱而影響車輛裝配的生產率。高壓加熱工藝可能產生粘結強度的高的可變性,且升高的固化溫度可增加粘合劑粘結界面中的殘余應力。被附連的部件必須在壓力下并在固化和高壓加熱工藝中保持抵靠玻璃表面以浸濕粘合劑,這需要鉗合、固定或以其他方式保持部件和玻璃表面接觸一段長的時間。可將膠帶用作裝配輔助以保持部件和玻璃表面接觸,但是,在將部件抵靠玻璃表面定位之前施加的粘合劑可能在粘合劑施加過程中或在粘合劑的浸濕期間被污染,污染膠帶并影響膠帶粘合劑,使得部件在固化過程中不足以保持和玻璃表面接觸。從粘結表面擠出的粘合劑可能污染部件的其他表面或可能和擠出的粘合劑接觸的其他構件,這可能對車輛的外觀是有害的,且可能需要輔助操作來將其移除。結構性粘結膠帶可能在一些應用中被替換,但是結構性膠帶也需要高壓加熱以固化粘性粘結部,因此由于高壓加熱的高昂的成本、降低的生產率和庫存影響而具有劣勢。
發明內容
提供了一種包括整體式粘合劑溝道的附連部件以及將所述部件附連至襯底的方法。在一個示例中,附連部件可配置為玻璃定位栓和支架中的一種,且襯底可配置為玻璃面板,其可為車輛的擋風玻璃。在另一示例中,附連部件可配置為第一車輛構件,且襯底可由第二車輛構件限定,使得該方法可用于附連第一車輛構件和第二車輛構件,以裝配車輛。該方法包括,在第一步驟中使用附連至附`連部件的第一粘合劑將附連部件(其可在此處稱作部件)粘附至襯底,以在襯底和部件的粘結表面之間形成間隙,其中該粘結表面由周界邊沿限定。第一粘合劑可配置為壓力敏感粘合劑。所述部件包括溝道,所述溝道包括第一開口,該第一開口配置為接收第二粘合劑。第二粘合劑是可流動或可泵送的粘合劑。溝道包括第二開口,該第二開口與粘結表面流體連通。在后續步驟中且在使用第一粘合劑將部件附連至襯底之后,可流動粘合劑被施配通過溝道且進入間隙中,使得被施配的可流動粘合劑保持在位于粘結表面的周界邊沿內的間隙中。可流動粘合劑在襯底和部件之間形成粘結部。第一粘合劑被配置為將部件在預定的位置中保持粘附至襯底持續至少將可流動粘合劑施配進入間隙中并使用可流動粘合劑形成粘結部所需要的時間長度。第一粘合劑可配置為限制第二粘合劑在粘結表面上的流動。第一粘合劑可配置為粘合劑膠帶或多個粘合劑元件。第二粘合劑可為丙烯酸基粘合劑、聚氨酯基粘合劑或環氧樹脂基粘合劑。第二粘合劑可為反應粘合劑和/或可特征在于固化時間,使得形成第二粘合劑粘結部所需要的時間長度包括固化第二粘合劑所需要的時間。使用第一粘合劑附連部件的過程以及將第二粘合劑施配通過附連的部件以形成第二粘合劑粘結部的過程可以是自動的。方法還包括在將部件附連至襯底之前施加第一粘合劑至部件,且該步驟可以是自動的。部件可限定多個溝道,使得多個溝道中的每一個相應的溝道包括相應的第一開口,該第一開口配置為接收第二粘合劑,且每一個相應的溝道包括相應的第二開口,該第二開口與粘結表面流體連通。所述多個溝道可配置為使得所述多個第二開口限定出關于粘結表面的圖案,且可配置為將第二粘合劑施配進入間隙,使得第二粘合劑保持在限定粘結表面的周界邊沿內。該方法還包括同時施配第二粘合劑通過所述多個溝道。該方法可包括在可流動粘合劑的施配期間阻止由部件限定的接口表面和/或在粘合劑的施配期間阻止由壓力敏感粘合劑限定的接觸區域曝露至可流動粘合劑,以阻止接口表面和/或壓力敏感接觸區域的污染。當結合附圖時,本發明的上述特征以及其他特征和優勢從下文中用于實施本發明的最佳模式的詳盡描述中是輕易地明顯的。
圖1是包括多個附連部件的車輛的局部示意性分解透視正視圖;圖2是處在第一示例性構造中的圖1的附連部件的示意性透視俯視圖;圖3是圖2的附連部件的示意性透視仰視圖;圖4是在施配可流動粘合劑后圖2的附連部件的示意性透視仰視圖;圖5是處在第二示例性構造中的圖1的附連部件的示意性透視俯視圖;圖6是處在第三示例性構造中的圖1的附連部件的示意性透視俯視圖;圖7是圖6的附連部件的示意性透視仰視圖;圖8是在施配可流動粘合劑后圖6的附連部件的示意性透視仰視圖;和圖9是處在圖1中所示的安裝位置中的圖7的附連部件的截面9-9的示意性局部橫截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參見附圖,其中相似的附圖標記在若干幅附圖中代表相似的構件,圖1-9中示出的元件不必按大小或比例繪制。因此,此處示出的附圖中提供的特定尺寸和應用不被視為限制性的。本文提供了一種包括整體式粘合劑溝道的附連部件以及將附連部件粘附至襯底的方法。附連部件(在此也可稱作部件)可配置為在機動車中使用,且本方法可在車輛的裝配中使用。參見圖1,所示的是總體以10示出且包括多個附連部件40的車輛的局部示意性透視正視圖,所述附連部件配置用于附連至由車輛10限定的襯底,諸如車輛擋風玻璃20的玻璃面板22。圖2-4示出(在第一示例中)附連部件40,所述附連部件40配置為用于在擋風玻璃20的中央部分處附連的多用途支架。支架部件40可配置為支撐或附連用于后視鏡的鏡安裝部、線束連接器、傳感器等。支架部件40可具有任意合適的材料,包括金屬基和/或聚合物基材料。在一個示例中,支架40可為 鑄造鎂部件。圖5-9示出(在第二示例中)附連部件40,所述附連部件40配置為用于在擋風玻璃20上的多個預定位置處附連的玻璃定位栓。定位部件40可包括栓體部42 (見圖5),所述栓體部配置為與由車頂面板14和/或車輛體部12的部分18限定的接收結構部或開口 16接合或插入其中,以相對于車輛體部12定位擋風玻璃20。栓部件40可具有任意合適的材料,包括金屬基材料和/或聚合物基材料。在一個示例中,栓部件40可為模制的聚合物部件。擋風玻璃20可包括染色或不透明部分24,其可被染色以用作遮陽部和/或為針對車輛的外部美觀或外觀的目的而隱蔽附連至擋風玻璃20的部件40。可使用多步驟的方法將每一個部件40附連至襯底22。在方法的第一步驟中,對于第一示例參見圖2-4且對于第二示例參見圖4-9,使用第一粘合劑60將部件40粘附至襯底22 (該第一粘合劑60可為附連至部件40的安裝表面48的壓力敏感粘合劑),以限定部件40的粘結表面70和襯底22之間的間隙30 (參見圖9)。在后續步驟中,第二粘合劑58 (其為可流動粘合劑)被通過由部件40限定的至少一個整體式溝道50引入間隙30中,且分布在間隙30中并和粘結表面70以及襯底22接觸,以將部件40粘結至襯底22。將第二粘合劑58通過整體式溝道(一個或多個)50進入間隙30的施配控制了第二粘合劑58的分布,從而阻止了第二粘合劑58擠出由粘結表面70限定的周界邊沿44之外。在圖5-9中示出的示例中,第一粘合劑60可配置為通過提供限制表面或結構部64而限制第二粘合劑58的流動。配置為具有整體式粘合劑溝道50的部件40以及本方法的優勢包括使用第一粘合劑60以在預定的位置中將部件40附連至襯底22,其中第一粘合劑60足夠牢固,以在第二粘合劑58的施配期間將部件40保持在預定的位置中,且從而部件40在第二粘合劑58被分布在間隙30中形成部件40和襯底22之間的粘結部時在第二粘合劑58上施加壓力抵靠襯底22。第一粘合劑60消除了在第二粘合劑58的施加和固化期間將部件40補充固定或鉗合至襯底22的需要。部件40配置為將第二粘合劑58的分布限制在部件40的粘結表面70的周界邊沿44內,并由此消除第二粘合劑58的擠出,阻止第二粘合劑58對非粘結表面46的污染,且消除移除或清潔過多的可流動粘合劑58的輔助操作的需要。阻止非粘結表面46的污染可能對于確保非粘結表面46對于裝配至其他表面來說足夠清潔是必要的,該裝配例如為將圖5中的定位栓40插入車輛開口 16中,或諸如傳感器或配線的其他構件裝配和連接至圖2中的多用途支架40。通過直到部件40粘附至襯底22之后(例如,直到由第一粘合劑60限定的粘合劑接觸區域62與襯底22以及部件40成粘性接觸之后)才施配第二粘合劑58,第一粘合劑60不受第二粘合劑58的污染,且第一粘合劑60的粘著性因此不被污染危及。第一粘合劑60在第二粘合劑58的施配和固化期間將部件40保持在預定的位置中,使得在第二粘合劑58流動進入間隙30且抵靠粘結表面70時由施配的粘合劑58施加的壓力不影響部件40相對于襯底22的定位。通過使用第一粘合劑60將部件40保持至襯底22,阻止了由于部件40的重量、重力等造成的在第二粘合劑58的固化期間第二粘合劑58和部件40的滑動或移動,有助于部件40相對于襯底22的準確定位和第二粘合劑58形成一致粘結部(consistentbond),例如沒有可降低粘結部的完整性或強度的滑動粘合劑或其他粘結不一致性。第一粘合劑60和第二粘合劑58可提供將部件40保持至襯底22的冗余的方法,使得粘合劑58、60中的一個可提供用于另 一粘合劑的備用的保持方法,由此增強用其形成的粘合劑接合部的可靠性。由于使用此處描述的方法以及粘合劑58、60的組合的粘結部的增加的完整性以及準確性,將部件40保持至襯底22所需要的安裝表面48的尺寸和粘結表面70的尺寸可減小,,降低了部件40的附連表面的占地,這也可降低部件40的尺寸、重量和/或成本。使用此處描述的包括兩種粘合劑58、60的多步驟方法的部件40相對于襯底22的布置和保持的改進控制導致車輛中部件40的精確和準確的定位。在圖1中示出的示例中,部件40的布置和定位的改進的準確性和精確性、不悅目的粘合劑擠出的消除、以及更小的粘結表面占地可有助于隱蔽部件40的附連表面所需要的遮蔽區域24的尺寸的減小。遮蔽區域24的減小可增加擋風玻璃20的日光開口,為車輛10的設計和外觀提供附加優勢。再次參見圖2-4,在第一示例中,附連部件40配置為多用途支架,其可附連至擋風玻璃20的中央部分,如圖1所示。支架部件40包括體部42,所述體部42限定出一個或多個接口表面46,接口表面46可配置為與由支架部件40連接的其他車輛構件(未示出)或附連至支架部件40的其他車輛構件(未示出)相接。例如,體部42可配置為支撐或容置一個或多個車輛構件(諸如車輛后視鏡的鏡安裝部、線束連接器、傳感器等),其可與接口表面46相接或連接至接口表面46。可能需要接口表面46基本免于污染,以用于相接的車輛構件的恰當裝配。圖7-9示出(在第二示例中)配置為玻璃定位栓的附連部件40。一個或多個栓部件40可附連至襯底22,并用于將擋風玻璃22定位和/或附連至車輛體部12。栓部件40包括栓體部42和栓基部38。栓體部42限定出粘合劑溝道50和接口表面46,所述接口表面46可配置為與由車輛體部12限定出的開口 16相接。開口 16可由車輛體部的一個或多個部件限定出,所述部件可包括車頂面板14和/或體部部件18。可能需要接口表面46基本免于污染,以用于栓部件40至開口 16的無阻礙的插入和恰當的裝配,以將擋風玻璃20相對于車輛體部12準確地定位。參見圖2-9,部件40可限定出一個或多個安裝表面48,第一粘合劑60施加至該安裝表面48。第一粘合劑 60可為壓力敏感粘合劑,且可配置為粘合劑膠帶。第一粘合劑60可設置為用于附連至部件40的粘合劑元件。第一粘合劑60可配置為具有接觸區域62的粘合劑膠帶元件。粘合劑膠帶元件60可為雙面粘合劑膠帶,使得第一粘合劑60可在將部件40附連至襯底22之前首先施加至安裝表面48。在圖2-4中示出的示例中,多個粘合劑膠帶元件60被施加至相應的多個安裝表面48,所述安裝表面48配置為將支架部件40附連至襯底22。在圖7-9中示出的示例中,第一粘合劑60可配置為限定出限制表面64的膠帶元件,以限制第二粘合劑58在粘結表面70上的流動或浸濕,和/或至少部分地限定出第二粘合劑58的接觸區域56。如圖7所示,第一粘合劑60粘附至由栓支架40的基部部分38限定的安裝表面48。安裝表面48由周界邊沿44限定,且包括粘結表面70。如圖9所示,第一粘合劑60可配置為和/或施加至部件40,以限定尺寸34,使得該尺寸34確定限定間隙30的尺寸32。在示出的示例中,第一粘合劑60可為具有厚度34的壓力敏感粘合劑膠帶,使得當部件40使用第二粘合劑60粘附至襯底22時,粘結表面70和襯底22之間的間隙30具有由尺寸32限定的空隙開口。空隙尺寸32可限定出通過粘合劑溝道50沿流動路徑36施配進入間隙30的第二粘合劑58的厚度。支架部件40的體部42可限定一個或多個整體式粘合劑溝道50。每一個粘合劑溝道50包括和溝道50流體連通的第一端部52和第二端部54。第一端部52配置為接收第二粘合劑58。第二端部54與由部件40限定的粘結表面70流體連通,使得第二粘合劑58可施配進入第一端部52并通過溝道50,以從第二端部54流出至粘結表面70上。當部件40附連至襯底22時,如圖9所示,第二粘合劑58沿流動路徑36 (參見圖9)流入由粘結表面70和襯底22限定出的間隙30中,以限定出與襯底22的接觸區域56,如圖4和8所示。出于說明目的,襯底22未在圖4和8中示出,但應理解為粘附至部件40。該粘結區域70由周界邊沿44限定。第二粘合劑58施配進入間隙30,使得接觸區域56由第二粘合劑58形成,且第二粘合劑58以及接觸區域56容納在周界邊沿44內。周界邊沿44部分地或完全地包圍粘結表面70,以限定出接觸區域56的優選邊界或占地,使得延伸超出周界邊沿44的第二粘合劑58將被視作擠出,或為“擠出物”,如該術語所通常被理解的一樣。擠出物通常被認為是不希望的且優選地應被避免,因為其可能對外觀是不利的,可能遷移至部件40或襯底22的其他區域或表面,以污染這些區域或表面,和可能需要通過輔助操作移除。第二粘合劑58可為可流動或可泵送粘合劑,其可以是基于丙烯酸的(acrylic-based)粘合劑、基于氨基甲酸乙酯的(urethane-based)粘合劑、基于環氧樹脂的(epoxy-based)粘合劑或其他反應粘合劑,其特征在于需要固化周期來形成第二粘合劑粘結部。在第二粘合劑58的施配和固化周期期間,第一粘合劑60將部件40粘附至襯底22,以容納與粘結表面70以及襯底22接觸的第二粘合劑58,以允許第二粘合劑58的固化,而不具有固化周期中第二粘合劑58的移動。使用第一粘合劑60將部件40粘附至襯底22消除了使用第二固定件將部件40保持與襯底22接觸的需要,這種使用可推后襯底22和/或車輛10的進一步處理和/或裝配。通過阻止第二粘合劑58在固化周期中的移動,可阻止第二粘合劑58的滑動或切向移動,以增加由第二粘合劑58形成的粘結部的一致性和完整性。第二粘合劑58的固化周期的長度(例如固化時間)以及由第二粘合劑58形成的粘結部的特性可隨溫度變化。例如,當第二粘合劑58和/或部件40以及襯底22的溫度升高時(例如在第二粘合劑58的固化期間位于環境溫度之上,如用于高壓加熱),固化時間可較短。在升高的溫度下固化第二粘合劑58可導致粘結部中的較高的殘余應力,這可能隨時間而對粘結部的完整性不利。環境溫度(當該術語在此使用時)可為室溫或低于升高溫度的其他溫度,且可為在第二粘合劑58通過整體式溝道50施配至粘結表面70和襯底22上時部件40和襯底22的溫度。環 境溫度下的固化時間可比在升高的溫度下的固化時間要長,但可導致粘結部中較低的殘余應力,這可對于粘結部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是有利的。在環境溫度下的固化不需要將第二粘合劑58、部件40和襯底22加熱至升高的溫度,也不需要可能與諸如高壓加熱的升高溫度固化工藝相關的能量、運輸、加工遲延等。使用第一粘合劑60將部件40粘附至襯底22有助于在環境溫度下的第二粘合劑58的固化。可通過施配器(未示出)將第二粘合劑58提供至粘合劑溝道50,該施配器可配置為泵送可流動粘合劑58,其中該施配器可配置為流體連接至溝道50的第一端部52。施配器可配置為施配預定量的第二粘合劑58,其中該預定量可通過重量、體積、壓力、或這些或其他因素的組合預先確定,其可用于控制通過由部件40限定的溝道50 (—個或多個)施配的第二粘合劑58的量。施配器可配置為同時施配粘合劑58通過多個溝道50,其中該多個溝道50可布置成一圖案,以產生第二粘合劑接觸區域56。例如,施配器可包括多個噴嘴(未示出),所述噴嘴布置用于與圖2中示出的多個溝道50同時流體連接,使得第二粘合劑58可通過該多個溝道50施配,且可形成圖4中示出的接觸圖案56。施配器可配置為順序和/或使用可變的壓力和/或以不同量施配粘合劑58通過多個溝道50中的每一個,以形成圖4中示出的接觸區域56。在非限制性示例中,粘合劑溝道50可大致為圓柱形的,且第一和第二開口可大致為圓形的,如圖2、3、5和7所示。在圖6中示出的另一示例中,第一開口 52可大致配置為槽。示出的示例意圖為非限制性的。例如,按提供從包括第一開口 52的部件40的表面至包括第二開口 54的粘結表面70的粘合劑流動路徑36的需要,粘合劑溝道50可為非圓柱形的、錐形的、非線性的等。包括多個溝道50的部件40可包括一個或多個溝道50,其尺寸設定和/或配置為與多個溝道50中的另一個不同,如部件40、粘結表面70、和/或將部件40粘結至襯底22所需要的接觸區域56的構造可能需要的。部件40可使用一方法附連至襯底22,該方法包括在第一步驟中使用附連至部件40的第一粘合劑60將部件40粘附至襯底22,以在襯底22和部件40的粘結表面70之間形成間隙30 (參見圖9),其中粘結表面70由周界邊沿44限定。第一粘合劑60可配置為壓力敏感粘合劑。第一粘合劑60可配置為限定尺寸34,其可通過確定間隙30的尺寸32而限定或對應于施配進入間隙30中的粘合劑58的厚度。在后續步驟中,例如,在使用第一粘合劑60將部件40粘附至襯底22之后,作為可流動或可泵送粘合劑的第二粘合劑58被通過由部件40限定且如此處描述所配置的至少一個溝道50施配,使得第二粘合劑58沿流動路徑36通過溝道50并進入間隙30中。施配的第二粘合劑58流動進入且分布在間隙30中,與粘結表面70以及襯底22接觸,以在其間形成接觸區域56。施配的第二粘合劑58和接觸區域56保持在間隙30中、粘結表面70的周界邊沿44內。通過將第 二粘合劑58保持在周界邊沿44內,阻止了第二粘合劑58超出周界邊沿44的擠出以及污染。第二粘合劑58在襯底22和部件40之間形成粘結部。在第二粘合劑58形成粘結部所需要的時間的長度中(其可包括最小固化時間),第一粘合劑60將部件40在預定的位置中保持粘附至襯底22。如圖7-9所示,第一粘合劑60可配置為限制第二粘合劑58在粘結表面70上的流動。安裝表面48包括粘結表面70,在該示例中粘結表面70和安裝表面48中的每一個都由相同的周界邊沿44限定出。第一粘合劑60限定出限制表面64,如圖7-9所示,所述限制表面64配置為限制第二粘合劑58在間隙30中的流動,其中間隙30由限制表面64部分地限定。如圖7-8所示,第一粘合劑60可配置為引導可能發生的第二粘合劑58的任意擠出通過預定出口(其在示出的示例中將沿周界邊沿44的不被第一粘合劑60限制的部分的方向)。預定出口可定位為靠近部件40的一部分或在該部分中,該部分對外觀來說不關鍵,或對由第二粘合劑58造成的污染不敏感。預定出口可相對于部件40和襯底22中的一個布置為使得離開預定出口的任意擠出物被引導至部件40和襯底22中的一個上的非關鍵位置,或至隱蔽擠出的粘合劑58或有助于擠出的粘合劑58的方便移除的位置。使用第一粘合劑60附連部件40的過程以及施配第二粘合劑58通過粘附的部件40以形成第二粘合劑58粘結部的過程可以是自動的。例如,自動化過程可包括將包括第一粘合劑60的部件40布置在相對于襯底22的預定位置中,并在預定的位置處施加壓力至與襯底22接觸的部件40,以激活壓力敏感第一粘合劑60,由此將部件40粘附至襯底22。在下一自動化步驟中,施配器可流體連接至粘合劑溝道(一個或多個)50,以將第二粘合劑58施配通過部件40進入間隙30,使得施配的第二粘合劑58保持在粘結表面70之中。第二粘合劑58固化,以在部件40和襯底22之間形成粘結部,如前所述,且不需要附加的固定或加工。該方法還包括在將部件40粘附至襯底22之前施加第一粘合劑60至部件40的安裝表面(一個或多個)48,且該步驟可以是自動的。施配器和/或溝道50可配置為使得當第二粘合劑58通過溝道50施配時,任意的過剩的第二粘合劑58被保持在溝道50中。過剩的第二粘合劑58可包括,例如,在將施配器從部件40移除后殘余在溝道中的第二粘合劑58,或可包括在固化過程中移置到溝道50中和/或來自間隙30中的粘合劑58的熱力學或其他膨脹的第二粘合劑58。圖1-9中示出的附連至玻璃面板的支架和玻璃定位栓的示例不意圖是限制性的。襯底22和部件40的其他構造是可行的,包括其他可附連的車輛構件,諸如支架、內飾、儀表板、連接器等,其可如包括至少一個整體式粘合劑溝道50的部件40那樣配置,以及限定襯底22的車身面板、門面板、內飾面板、儀表板等的其他車輛構件,可使用上述的方法附連。襯底22可由玻璃、聚合物、有機物、或金屬材料、或這些的組合制成。在此處使用的術語車輛不限于機動車,而是包括由機動車、卡車、軌道車、大容量公共運輸工具(mass-transit)、船舶、飛行器、航天器、越野車、休閑用車等工業囊括在內的車輛。非車輛部件40構造是可行的,例如,可附連至由在建筑和建筑內部或其他結構件的制造中使用的玻璃面板、壁面板等限定的襯底22的支架和/或其他構件。該詳盡的描述和附圖或圖表僅用于支持和描述本發明,但本發明的范圍應僅由權利要求書限定。盡管已經描述了用于執行所公開的發明的一些最佳模式以及其他實施例,存在有各種可替換設計和實施 例用于實施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限定的本發明。
權利要求
1.一種附連部件,包括: 粘結表面; 第一粘合劑,附連至所述部件且配置為將所述部件附連至襯底,以在粘結表面和襯底之間限定間隙; 溝道,包括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該第一開口配置為接收第二粘合劑,該第二開口與粘結表面流體連通;且 其中所述溝道配置為在所述部件通過第一粘合劑粘附至襯底之后將第二粘合劑施配進入間隙中,且所述部件配置為將第二粘合劑保持在粘結表面和襯底之間,以在其間形成粘結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附連部件,其中 該粘結表面由周界邊沿限定;以及 溝道和粘結表面布置為將通過溝道施配的第二粘合劑被保持在所述周界邊沿內。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附連部件,其中第一粘合劑配置為限制第二粘合劑在粘結表面上的流動。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附連部件,還包括: 多個溝道,由所述部件限定,其中: 所述多個溝道中的每一個相應溝道都具有相應的第一開口和相應的第二開口; 相應的第一開口配 置為接收第二粘合劑; 相應的第二開口與粘結表面流體連通;且 其中所述多個溝道配置為將第二粘合劑施配進入間隙中,使得第二粘合劑被保持在限定粘結表面的周界邊沿內。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附連部件,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劑配置為壓力敏感粘合劑,且所述第二粘合劑配置為可流動粘合劑。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附連部件,其中所述部件是車輛構件,且所述襯底配置為車輛面板。
7.一種方法,包括: 使用附連至部件的壓力敏感粘合劑將附連部件粘附至襯底,其中該部件包括與由周界邊沿限定的粘結表面流體連通的溝道; 通過使用該壓力敏感粘合劑將部件粘附至襯底而在粘結表面和襯底之間形成間隙; 在使用壓力敏感粘合劑將部件粘附至襯底之后,施配可流動粘合劑通過溝道并進入間隙; 將施配的可流動粘合劑保持在所述間隙中、粘結表面的周界邊沿內;和 使用第二粘合劑在襯底和所述部件之間形成粘結部。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壓力敏感粘合劑將附連部件粘附至襯底還包括: 將部件布置在襯底上的一位置處; 在施配可流動粘合劑和形成粘結部期間將部件保持在位。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第一粘合劑將部件粘附至襯底以及施配第二粘合劑是自動的。
10.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部件配置為玻璃定位栓和支架中的一種;且所述襯底配 置為玻璃面板。
全文摘要
一種包括整體式粘合劑溝道的附連部件以及將附連部件粘附至襯底的方法,包括使用附連至部件的第一粘合劑將部件粘附至襯底,以在襯底和由周界邊沿限定的部件的粘結表面之間形成間隙。第一粘合劑可為壓力敏感粘合劑。部件限定出包括第一開口的溝道,該開口配置為接收第二粘合劑,第二粘合劑可為可流動粘合劑。溝道包括第二開口,該第二開口與粘結表面流體連通。在使用第一粘合劑將部件附連至襯底之后,可流動粘合劑被通過溝道施配且進入間隙中,使得被施配的可流動粘合劑保持在位于粘結表面的周界邊沿內的間隙中。可流動粘合劑在襯底和部件之間形成粘結部。
文檔編號B60J1/20GK103241103SQ20131004920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14日
發明者P.W.雷尼斯, D.T.倫克 申請人:通用汽車環球科技運作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