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箱用連接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具有:具備相對于通氣流道的第一連通部的上部室;具備相對于上部室的第三連通部的下部室,在上部室的底部形成有朝向下方變窄的研缽狀部,并且在該研缽狀部的底部形成有第三連通部。具有頂部與側部且呈使下表面敞開的容器狀的覆蓋體在其敞開邊緣與第三連通部之間隔開通氣間隔地支撐在第三連通部的正上方。
【專利說明】燃料箱用連接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安裝在汽車、二輪車等燃料箱上,用于將該燃料箱的通氣流道連接在該燃料箱上的連接器的改進。
【背景技術】
[0002]在構成所謂的蒸發器的裝置中,在連通燃料進入的下方空間和與通氣流道連通的上方空間的蒸發器開口上形成筒狀的液體接受部,防止液體狀態的燃料向上述通氣流道漏出(參照專利文獻I )。但是,在該裝置中,在其結構上,能夠在液體接受部接收吹入上方空間的飛沫狀的燃料,但難以防止比該燃料輕的霧狀的燃料向上述通氣流道漏出。
[0003]現有技術文獻
[0004]專利文獻
[0005]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3953916號公報
【發明內容】
[0006]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0007]本發明所要解決的主要的問題點在于在這種連接器中,能夠有效地阻止燃料流入通氣流道。
[0008]用于解決課題的方法
[0009]為了實現上述課題,在本發明中,從第一觀點來看,一種連接器,將燃料箱用連接器安裝在燃料箱上,用于將其通氣流道連接在燃料箱上,
[0010]具有:具備相對于上述通氣流道的第一連通部的上部室;具備相對于燃料箱的第二連通部及相對于上述上部室的第三連通部的下部室,
[0011]在上述上部室的底部形成有朝向下方變窄的研缽狀部,并且在該研缽狀部的底部形成有上述第三連通部,
[0012]具有頂部與側部且呈使下表面敞開的容器狀的覆蓋體在其敞開邊緣與上述第三連通部之間隔開通氣間隔地支撐在該第三連通部的正上方。
[0013]另外,為了實現上述課題,在本發明中,從第二觀點來看,一種連接器,將燃料箱用連接器安裝在燃料箱上,用于將其通氣流道連接在燃料箱上,
[0014]具有:具備相對于上述通氣流道的第一連通部的上部室;具備相對于燃料箱的第二連通部及相對于上述上部室的第三連通部的下部室,
[0015]在上述上部室的底部形成有上述第三連通部,并且,
[0016]具有頂部與側部且呈使下表面敞開的容器狀的覆蓋體利用在整個其敞開邊緣與上述第三連通部之間形成的腳體,在其敞開邊緣與第三連通部之間隔開通氣間隔地支撐在該第三連通部的正上方。
[0017]發明效果
[0018]根據本發明,能夠利用上述覆蓋體有效地阻止吹入上部室的燃料流入通氣流道。【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連接器的使用狀態的側視圖。
[0020]圖2是連接器的上部的剖視圖。
[0021]圖3是圖2的主要部分放大圖。
[0022]圖4是構成連接器的上殼的上部的立體圖。
[0023]圖5是在圖4的A-A線位置的剖視圖。
[0024]圖6是在圖4的B-B線位置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根據圖1?圖6說明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該實施方式的燃料箱用連接器C安裝在汽車、二輪車等燃料箱T上,用于將該燃料箱T的通氣流道P連接在該燃料箱T上。
[0026]該連接器C具有具備相對于上述通氣流道P的第一連通部10的上部室1、具備相對于燃料箱T的第二連通部20與相對于上述上部室I的第三連通部21的下部室2。
[0027]在圖示的例子中,連接器C組合主體3與殼體4。
[0028]主體3呈閉塞筒上端,敞開筒下端的短尺寸的圓筒狀。在主體3的上下方向大致中間的位置形成外凸緣30。另外,在位于該上述筒上端與外凸緣30之間的主體3的側部具備將管一端一體地連接在該側部,從該側部向與主體3的中心軸正交的方向突出的管體31。該管體31在管一端與主體3的內部連通,并且,使管另一端敞開。在圖示的例子中,該管體31與主體3的連通部位作為上述第一連通部10起作用。在圖示的例子中,通過將構成上述通氣流道P的管等連接在該管體31上,通過連接器C將通氣流道P連接在燃料箱T上。
[0029]殼體4組合上殼4’與下殼4’ ’。上殼4’及下殼4’ ’任一個都呈圓筒狀。
[0030]上殼4’的筒下端敞開。另一方面,在上殼4’的筒上端形成在中央具備作為上述第三連通部21起作用的閥口 41的頂部40。
[0031]上殼4’的頂部40將其外周部40a—體地連接在上殼4’的側部42的上緣42a上,并且,使其中央位于比該側部42的上緣42a靠下方,在該外周部40a與中央之間形成后述的研缽狀部11。
[0032]在上殼4’的頂部40的成為第三連通部21的閥口 41的正上方支撐覆蓋體43。
[0033]該覆蓋體43呈具有頂部43b與側部43c且使下表面敞開的容器狀。在圖示的例子中,該覆蓋體43呈具備與圓形的閥口 41的口徑大致相等的外徑的短尺寸的圓筒狀,閉塞筒上端而成為上述頂部43b,并且使筒下端敞開。
[0034]另外,該覆蓋體43在其敞開邊緣43d與上述第三連通部21之間隔著通氣間隔44地被支撐。在圖示的例子中,該覆蓋體43以在其筒下端與閥口 41的口邊緣之間形成通氣間隔44的方式利用在整個該覆蓋體43的筒下端與閥口 41的口邊緣之間形成的腳體45支撐在閥口 41的正上方。腳體45在圖示的例子中,與在圍繞覆蓋體43的筒軸的方向相鄰的腳體45、45之間隔著相等的間隔地設在四部分,在相鄰的腳體45、45間分別形成上述通氣間隔44 ο[0035]另外,在該覆蓋體43的與面向第一連通部10的一側相對向的一側,在成為覆蓋體43的上下尺寸的大致一半的垂直區域且與覆蓋體43的大致半徑相當的水平區域,形成從下方切割該覆蓋體43的側部的分割部43a,利用該分割部43a,上述通氣間隔44在與面向第一連通部10的一側相對向的一側變寬。即,覆蓋體43與第三連通部21之間的通氣間隔44在第一連通部10的形成側窄,在與之相對向的一側寬。
[0036]另外,該覆蓋體43的上述敞開邊緣43d構成為,即使在圍繞該覆蓋體43的筒軸x(參照圖3)的某位置,也位于與上述研缽狀部11的上端Ilb相同、或比其靠下方的位置。
[0037]在上殼4’的側部42的外側且其上下方向大致中間的位置形成定位部42b。在圖示的例子中,通過將上殼4’的上部進入主體3內直到上述主體3的筒下端與上殼4’的定位部42b抵接并利用未圖示的配合單元使兩者配合,組合上殼4’與主體3。在該組合狀態下,在上殼4’的頂部40與主體3的筒上端之間形成上述上部室I。在圖中以符號5表示的是在上殼4’的頂部40與定位部42b之間對主體3的內表面與上殼4’的外表面之間進行密封的密封環。
[0038]下殼4’’使筒上端及筒下端均敞開。在下殼4’’的上下方向中間的位置形成在上下將該下殼4’’內的空間一分為二的隔壁47。在該隔壁47上形成有通氣部47a。在圖示的例子中,通過將上殼4’的下部嵌入下殼’’直到上述上殼4’的筒下端與下殼4’’的隔壁47抵接,將在圖1中以符號46表示的形成在上殼4’的外側的配合突部嵌入以符號48表示的下殼4’’的配合窗并配合,組合下殼4’’與上殼4’。在圖示的例子中,由該下殼4’’與上殼4’構成的殼4內的空間為上述下部室2,下殼4’’的筒下端作為上述第二連通部20起作用。
[0039]在圖示的例子中,上述殼體4構成為進入以貫通狀態設在燃料箱T上的安裝孔Ta的粗細,并且,構成為上述主體3的外凸緣30的形成部位的外徑不會進入該安裝孔Ta的大小。并且,通過在將比該外凸緣30靠下方從該安裝孔Ta插入燃料箱T內的狀態下,并將外凸緣30融敷在該燃料箱T的外面部,將連接器C安裝在燃料箱T上。
[0040]另外,在該實施方式中,在連接器C的下部室2收納有在液體狀態的燃料流入該下部室2時作為封閉第三連通部21的閥起作用的浮體6。在圖示的例子中,在上述殼體4的上殼4’的頂部40與下殼4’’的隔壁47之間能上下移動地收納浮體6。在圖示的例子中,浮體6由具備相對于上述閥口 41的閥體60a的上部浮子60、具備相對于形成在上部浮子60的中央的閥口 60b的閥體61a的下部浮子61構成。從上部浮子60的閥體60a到下部浮子61的下端之間的距離比上殼4’的頂部40與下殼4’’的隔壁47之間的距離小,并且,在浮體6的外表面與上殼4’的內表面之間形成間隙。由此,在浮體6下降的狀態下,燃料箱T內的氣體從上述第二連通部20流入下部室2內,通過上述間隙從上述第三連通部21流入上部室I內。當燃料箱T內的燃料的燃料液面上升且燃料通過第三連通部21流入殼體4內時,下部浮子61與上部浮子60 —起上升,上部浮子60的閥體落座在成為第三連通部21的閥口 41并堵塞該閥口 41。當燃料從殼體4內流出時,下部浮子61下降,下部浮子61的閥體61a從上部浮子60的閥口 60b離開,由此,上部室I與下部室2在上部浮子60的閥口60b的范圍內連通,接著,上部浮子60落下,上部室I與下部室2利用第三連通部21連通。另外,在圖示的例子中,利用介于下部浮子61與隔壁47之間的壓縮螺旋彈簧7總是將一定的作用力作用在浮體6上。[0041]上述上部室I的底部lid’由上殼4’的頂部40形成,利用該上殼4’的頂部40,上部室I的底部為向下方變窄的研缽狀部11。并且,在該研缽狀部11的底部形成上述第三連通部21,并且,在該研缽狀部11的壁面形成有凹凸。即,在該實施方式中,構成為上殼4’的頂部40的上表面呈研缽狀。
[0042]根據該實施方式,即使是產生燃料通過第三連通部21流入上部室I內的場合,也能利用上述凹凸阻止這樣流入的燃料向第一連通部10側的移動,利用研缽狀部11的傾斜通過第三連通部21導向下部室2側,這樣流入的燃料不會進入通氣流道P。典型地,在供油時或車輛傾斜時等,在燃料進入下部室2內時通過第三連通部21與流入上部室I內的氣體一起被吹入上部室I內的燃料也不會進入上述通氣流道P。
[0043]在該實施方式中,由形成在上述研缽狀部11的多個槽IlaUla...形成上述凹凸。另外,該槽Ila形成在整個研缽狀部11的上端Ilb與第三連通部21之間。更具體地說,在研缽狀部11,在圍繞第三連通部21的方向,在與相鄰的槽Ila之間隔開大致相等的間隔地形成多個槽lla、lla。并且,該槽Ila為凹部,相鄰的槽Ila之間為凸部。由此,在該實施方式中,能夠利用槽IIa如上述那樣將進入上部室I內的燃料通過第三連通部21適當地導向下部室2。槽Ila優選為具有下述深度:在如上那樣車輛產生傾斜的場合,只要是假定該傾斜的傾斜范圍,則進入研缽狀部11的燃料不會橫穿該槽11a。另外,槽Ila優選構成為具有隨著從槽底朝向槽口擴寬槽寬的截面形狀,以便燃料不會利用其表面張力而滯留在槽內。
[0044]另外,在該實施方式中,在上述上部室I的第三連通部21的正上方,在確保上述通氣間隙的狀態下支撐覆蓋體43,因此,第一,通過第三連通部21的上部室I與下部室2的連通狀態不會由覆蓋體43損壞,第二,如上那樣被吹入上部室I內的飛沫狀的燃料利用該覆蓋體43分區,并利用第三連通部21返回下部室2,第三,利用覆蓋體43,第三連通部21與第一連通部之間的流道不會適當地增大壓力損失而復雜化,由此,能夠使進入上部室I內的霧狀的燃料在覆蓋體43的內表面、研缽狀部11及上部室I的內表面盡量液滴化,并能夠從第三連通部21返回下部室2。
[0045]尤其在本實施方式中,該覆蓋體43的上述敞開邊緣43d即使在圍繞該覆蓋體43的筒軸X的某位置,也位于比上述研缽狀部11的上端Ilb靠下方,因此,有效地進行進入上部室I內的霧狀燃料在研缽狀部11內的液滴化。
[0046]另外,在該實施方式中,該覆蓋體43與第三連通部21之間的通氣間隔44在第一連通部10的形成側窄,在與之相對向的一側寬,因此,進入上部室I內的霧狀燃料主要被引導到與第一連通部10相反側并被液滴化。
[0047]另外,在該實施方式中,因為利用上述研缽狀部11形成上部室I的底部,因此,進入上部室I內且在上部室I的內表面液滴化的燃料不會殘留,能利用研缽狀部11集中,并從第三連通部21返回下部室2。
[0048]另外,在該實施方式中,第一連通部10形成在上部室I的側部,并且,其至少一部分位于比研缽狀部11的上端Ilb靠下方。具體地說,上述管體31的中心軸、即第一連通部10的中心大致位于研缽狀部11的上端Ilb附近。隨此,在該研缽狀部11的、面向該第一連通部10的部位形成朝向研缽狀部11的內側凹且切割研缽狀部11的一部分的凹部lie。即,該凹部IlC在上方與第一連通部10側分別敞開。另外,凹部Ilc的底Ild位于與第一連通部10的下端相同位置。另外,凹部Ilc的側壁Ile與底Ild利用半徑面Ilf連續。由此,在該實施方式中,在如上述那樣設定第一連通部10的狀態下,即,盡量減小連接器C的向燃料箱T的外側突出的部分的全部高度的狀態下,通過第一連通部10的燃料箱T內的氣體向通氣流道P的移動順暢地進行。
[0049]在此引用2011年9月12日申請的日本專利申請第2011-197912號的說明書、權利要求、附圖及說明書摘要的全部內容,并作為本發明的說明書的內容而采納。
【權利要求】
1.一種燃料箱用連接器,安裝在燃料箱上,用于將其通氣流道連接在燃料箱上,該燃料箱用連接器的特征在于, 具有:具備相對于上述通氣流道的第一連通部的上部室;具備相對于燃料箱的第二連通部及相對于上述上部室的第三連通部的下部室, 在上述上部室的底部形成有朝向下方變窄的研缽狀部,并且在該研缽狀部的底部形成有上述第三連通部, 具有頂部與側部且呈使下表面敞開的容器狀的覆蓋體在其敞開邊緣與上述第三連通部之間隔開通氣間隔地支撐在該第三連通部的正上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箱用連接器,其特征在于, 覆蓋體的敞開邊緣位于與研缽狀部的上端相同、或比研缽狀部的上端靠下方的位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箱用連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部室的側部形成有第一連通部,并且, 覆蓋體與第三連通部之間的通氣間隔在第一連通部的形成側窄,在與第一連通部的形成側相對向的一側寬。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燃料箱用連接器,其特征在于, 由研缽狀部形成上部室的底部。
5.一種燃料箱用連接器,安裝在燃料箱上,用于將其通氣流道連接在燃料箱上,該燃料箱用連接器的特征在于, 具有:具備相對于上述通氣流道的第一連通部的上部室;具備相對于燃料箱的第二連通部及相對于上述上部室的第三連通部的下部室, 在上述上部室的底部形成有上述第三連通部,并且, 具有頂部與側部且呈使下表面敞開的容器狀的覆蓋體利用在整個其敞開邊緣與上述第三連通部之間形成的腳體,在該敞開邊緣與第三連通部之間隔開通氣間隔地支撐在該第三連通部的正上方。
【文檔編號】B60K15/035GK103764426SQ201280043307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7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12日
【發明者】本田逸雄, 鍋谷俊平 申請人:株式會社利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