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車用遮陽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用配件,尤其是指一種用于汽車擋風玻璃上遮擋陽光的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汽車在人們生活和工作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在用車的過程中,頗感頭疼的是迎著陽光開車,陽光炙烤的前擋風玻璃,肉體的暴曬、刺眼的光線,長時間在這種情況下駕車,皮肉暴曬難受,眼睛很容易被光刺帶來安全隱患,同時眼睛也容易疲勞,為了緩解眼部疲勞,一般只有佩戴有色眼鏡,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
實用新型內容鑒于上述原因,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設于車內的車用遮陽裝置,其遮陽布與汽車擋風玻璃構成角度,并可轉動一平面遮陽布角度,至駕車人視其為一直線位置為止,在不影響視線的情況下遮擋陽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為:一種車用遮陽裝置,包括一組或以上的支撐機構及設于該組支撐機構之間的遮陽布;所述支撐機構包括左支撐機構和右支撐結構,所述左、右支撐機構均由支架、金屬鉤、帶固定螺帽的螺桿、壓蓋、穩固螺母、支撐條、連接部組成;所述支架分別設于車身左前柱、右前柱的內壁上,金屬鉤設于支架上,螺桿設有固定螺帽的一端與金屬鉤可分離連接并能達到調節遮陽布角度作用,而螺桿另一端則穿過壓蓋、穩固螺母后與支撐條相連接,所述穩固螺母套設于螺桿上且位于壓蓋與支撐條之間;連接部設于支撐條上,在連接部上均設有一塊彈力布,所述遮陽布的兩端分別與左、右支撐機構上的彈力布相連接。進一步的,所述右支撐機構的左側設有與螺桿相連接的遮陽布收納筒,在所述遮陽布收納筒內設有卷軸及發條,連接部設于卷軸上,且連接部與彈力布相連接。或者,在汽車左前柱、右前柱內各設有一電動馬達支架及電動馬達,所述電動馬達的輸出軸從左、右前柱的內壁處伸出后分別與同側的連接桿相連接,所述連接桿的另一端與同側的支撐條相連接,所述壓蓋與穩固螺母均套設于連接桿上,且穩固螺母位于壓蓋與支撐條之間。左、右支撐機構的支撐條上設有金屬絲圈體,連接部設于金屬絲圈體上。所述車身擋風玻璃左前柱、右前柱的內壁上在對應位置處均設有葫蘆形孔,螺桿上的固定螺母掛設于該孔內。所述連接桿由可分離的公接頭和母接頭連接而成;其中,所述母接頭呈圓柱狀,一端設有連接軸,其與公接頭的連接段內設有一扇形缺口,在扇形缺口內設有一凸塊;公接頭與母接頭的連接段呈扇形,在該連接段內設有一與凸塊相咬合的連接缺口,公接頭的另一端設有連接軸。所述扇 形的弧度均為45°。[0012]設于左、右前柱內的電動馬達輸出軸上各設有一掛鉤,在每個支撐條上均設有與該掛鉤相配合的掛鉤座。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在汽車前擋風玻璃的兩端,即汽車的左右前柱的內壁上設置一組或以上的左、右支撐機構,在左、右支撐機構之間設置遮陽布,當設置多組遮陽布裝置時,利用遮陽布階梯式層層錯位,形成視野空間;左、右支撐機構可由支架、金屬鉤、帶固定螺帽的螺桿、壓蓋、穩固螺母、支撐條、連接部組成,而支架、金屬鉤均固定于左右前柱上,帶固定螺帽的螺桿、壓蓋、穩固螺母、支撐條、連接部分別設于遮陽布的兩端,因此,將帶固定螺帽的螺桿上的固定螺帽掛設于金屬鉤上,即可將遮陽布遮擋于駕駛室內前擋風玻璃的表面,駕車人使用時可扳動左右支撐條至遮陽布為一平面,當調整平面遮陽布為視線中為一條線為止,再將左、右兩側壓蓋向金屬鉤方向調壓緊固,穩定遮陽布的扭動后,既能起到遮陽的效果,而且不影響駕車安全,同時眼睛不受陽光刺激也保證了駕車的相對安全;還可以在左、右立柱內各設置一電動馬達,通過電動馬達調節每根支撐條正返轉動至遮陽布為一平面,使遮陽布與擋風玻璃形成角度,達到遮陽光不遮視線的目的;并可設置電腦芯片配套電動馬達,在指定身高數值后,電動馬達一次性轉動到位,使遮陽布全部適合不同身高駕車人視線要求。在右側的支撐機構上設有收納筒,將連接部及支撐條(卷軸)、彈力布設于其內,不使用時,松開金屬鉤等收納筒即可自動將遮陽布收納于內,收納筒同時具備不同車型前擋風玻璃寬窄需求的調節,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安全的優點。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狀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右支撐機構上設置遮陽布收納筒的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金屬鉤的立體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的公接頭立體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的母接頭立體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例的主視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例的掛鉤的俯視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的掛孔示意圖;圖10為本實用新型在前述實施例的支撐條上設置金屬絲圈體的示意圖;圖11為本實用新型遮陽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新型方案,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采用簡易結構,采用兩組支撐機構,在每組支撐機構之間設有一塊遮陽布I,所述支撐機構包括左支撐機構2和右支撐結構3,所述左、右支撐機構均由相同的支架21、金屬鉤22、帶固定螺帽的螺桿23、壓蓋24、穩固螺母25、支撐條26、連接部27組成;所述支架21分別設于車身左前柱、右前柱的內壁上,金屬鉤22設于支架21上,螺桿設 有固定螺帽23a的一端與金屬鉤22可分離連接,并能起到調節遮陽布角度作用,而螺桿23另一端則穿過壓蓋24后與支撐條26相連接,所述穩固螺母25套設于螺桿23上且位于壓蓋24與支撐條26之間;穩固螺母25的作用在于當其擰緊并緊貼支撐條26時,防止支撐條26相對于螺桿23轉動;連接部27設于支撐條26上,在連接部27上均設有一塊彈力布4,所述遮陽布I的兩端分別與左、右支撐機構2、3上的彈力布4相連接。遮陽布I與其兩端的彈力布4及連接部27 —體成型而成,連接部由布料制成,縫制于支撐條26上,在遮陽布I兩端設置彈力布4,便于將支撐條對遮陽布I拉力均勻分布,使遮陽布I的表面平整,不影響駕車者視線。如圖2所示,在所述右支撐機構2的左側設有與螺桿23相連接的遮陽布收納筒5,在所述遮陽布收納筒5內設有卷軸及發條(未圖示,該結構類似于卷尺內使用的收卷)并將連接部及支撐條(卷軸)、彈力布設于收納筒5內,無需使用遮陽布I時,將螺桿23上的固定螺母端從左支撐機構2的金屬鉤22上取下,在發條的作用下,卷軸旋轉將遮陽布I收納于遮陽布收納筒5內。在本實施例中,壓蓋24用途在于,螺桿上的固定螺帽掛設于金屬鉤22上以后,通過螺桿23將支撐機構左、右壓蓋向金屬鉤方向轉動壓緊,防止螺桿23松動從金屬鉤上脫離及平面遮陽布扭動變形,阻礙駕車人視野。如圖3所示,為左、右支撐機構2、3上的金屬鉤22的示意圖。如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在汽車左前柱6、右前柱7內各設有一電動馬達支架9及電動馬達10,所述電動馬達的輸出軸從左、右前柱6、7的內壁處伸出后分別與同側的連接桿11相連接,所述連接桿11的另一端與同側的支撐條26相連接,所述壓蓋24與穩固螺母25均套設于連 接桿11上,且穩固螺母25位于壓蓋24與支撐條26之間。采用馬達并通過編程控制,可以實現以下功能:1、在車身內設置輸入端口,用于輸入指令控制與之電連接的左、右電動馬達,通過輸入不同代碼,用于控制左側馬達正轉、反轉,或者用于控制右側馬達的正、反轉;2、通過編程控制,在輸入端輸入駕駛人身高,則控制器則控制電動馬達一次性轉動到一定角度,以適應不同高度的駕駛人。如圖5、6所示,所述連接桿11由可分離的公接頭111和母接頭112連接而成;其中,所述母接頭112呈圓柱狀,一端設有連接軸112a,其與公接頭111的連接段內設有截面為45°扇形的缺口 112b,在扇形缺口 112b內設有凸塊112c ;公接頭111與母接頭112的連接段截面呈45°的扇形,在該連接段內設有一與凸塊112c相咬合的連接缺口 111a,公接頭111的另一端設有連接軸111b。因此,在本實施例中的壓蓋24用途在于,當母接頭和公接頭相結合后,轉動壓蓋至二者中間抱緊,防止二者脫開。連接軸Illb與馬達輸出軸相連接,連接軸112a與支撐條26相連接。如圖7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在左、右前柱6、7內的馬達輸出軸上各設有一掛鉤12,在每個支撐條26上均設有與該掛鉤12相配合的掛鉤座13。如圖8所示,為掛鉤12的俯視圖。如圖9所示,本實施例中,在所述車身左前柱6、右前柱7的內壁上對應位置處均設有葫蘆形孔14,螺桿23上的固定螺母23a掛設于該孔內,同實施例1相比,僅僅是用葫蘆形孔14替代支架21、金屬鉤22的結構,其余結構完全相同。并可在孔內設置一彈片,固定螺母23a掛入該孔后,彈片在固定螺母23a的壓力下,隱藏于左、右前柱內,當取下固定螺母后,彈片的壓力解除,向上移動,將葫蘆形孔14封閉,從而不影響左、右前柱的美觀。如圖10所示,在前述實施例所涉及的支撐條26上還設有一金屬圈體15,而連接部27則縫制于該金屬圈體上,其目的在于,因連接部27本身較厚,連接部套設于該支撐條上,則連接部前端,即與彈性布連接處不平整,影響駕車視線,而金屬絲較細,則連接部縫制于其上時則易于拉平整,不影響駕車視線。如圖11所示,陽光照射到擋風玻璃16上,在車內設有三組遮陽裝置,調整遮陽布的角度,使遮陽布在人眼17的視線內呈一條直線,從而不影響駕車人的視線,避免駕車隱
串
■/Q1、O雖然通過實施例描繪了本實用新型創造,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知道,本實用新型有許多變形和變化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權利要求包括這些變形和變化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
權利要求1.一種車用遮陽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組或以上的支撐機構及設于該組支撐機構之間的遮陽布;所述支撐機構包括左支撐機構和右支撐結構,所述左、右支撐機構均由相同支架、金屬鉤、帶固定螺帽的螺桿、壓蓋、穩固螺母、支撐條、連接部組成;所述支架分別設于車身擋風玻璃左前柱、右前柱的內壁上,金屬鉤設于支架上,螺桿設有固定螺帽的一端與金屬鉤可分離連接,而螺桿另一端則穿過壓蓋后與支撐條相連接,所述穩固螺母套設于螺桿上且位于壓蓋與支撐條之間;連接部設于支撐條上,在連接部一端均設有一塊彈力布,所述遮陽布的兩端分別與左、右支撐機構上的彈力布相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車用遮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撐機構的左側設有與螺桿相連接的遮陽布收納筒,在所述遮陽布收納筒內設有卷軸及發條,連接部設于卷軸上,且連接部與彈力布相連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車用遮陽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汽車左前柱、右前柱內各設有一馬達支架及馬達,所述馬達的輸出軸從左、右前柱的內壁處伸出后分別與同側的連接桿相連接,所述連接桿的另一端與同側的支撐條相連接,所述壓蓋與穩固螺母均套設于連接桿上,且穩固螺母位于壓蓋與支撐條之間。
4.如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種車用遮陽裝置,其特征在于,左、右支撐機構的支撐條上設有金屬絲圈體,連接部設于金屬絲圈體上。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車用遮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身擋風玻璃左前柱、右前柱的內壁上在對應位置處均設有葫蘆形孔,螺桿上的固定螺帽掛設于該孔內。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車用遮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桿由可分離的公接頭和母接頭連接而成;其中,所述母接頭呈圓柱狀,一端設有連接軸,其與公接頭的連接段內設有一扇形缺口,在扇形缺口內設有一凸塊;公接頭與母接頭的連接段呈扇形,在該連接段內設有一與凸塊相咬合的連接缺口,公接頭的另一端設有連接軸。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車用遮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的弧度均為45°。
8.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車用遮陽裝置,其特征在于,設于左、右前柱內的馬達輸出軸上各設有一掛鉤,在每個支撐條上均設有與該掛鉤相配合的掛鉤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車用遮陽裝置,包括一組或以上的支撐機構及設于該組支撐機構之間的遮陽布;所述支撐機構包括左支撐機構和右支撐結構,所述左、右支撐機構均由支架、金屬鉤、帶固定螺帽的螺桿、壓蓋、穩固螺母、支撐條、連接部組成;所述支架分別設于車身擋風玻璃左前柱、右前柱的內壁上,金屬鉤設于支架上,螺桿設有固定螺帽的一端與金屬鉤可分離連接并能達到調節遮陽布角度作用,而螺桿另一端則穿過壓蓋、穩固螺母后與支撐條相連接,所述穩固螺母套設于螺桿上且位于壓蓋與支撐條之間;連接部設于支撐條上,在連接部一端均設有一塊彈力布,所述遮陽布的兩端分別與左、右支撐機構上的彈力布相連接。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安全的優點。
文檔編號B60J3/02GK203110892SQ20122071102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0日
發明者劉劍文 申請人:劉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