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工程車輛及其驅動行駛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工程機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工程車輛及其驅動行駛系統。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工業建設進程的加快,工程車輛的應用愈加廣泛。車輛的速度也相應的需要提升,這對工程車輛的驅動行駛系統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工程車輛的驅動行駛系統主要有三種方式,分別為機械傳動、液力機械傳動和靜液壓力傳動。其中,機械傳動的動力傳遞路線為:發動機一機械變速箱一驅動橋一平衡箱一驅動輪,此種驅動行駛系統具有結構簡單,制造方便,機械傳動效率高的優點。液力機械傳動的動力傳遞路線為:發動機一液力變矩器一機械變速箱一驅動橋一平衡箱一驅動輪,相對于機械傳動,此種傳遞方式由于增加了液力變矩器,使得變速箱檔位可適當減少,進而便于駕駛員技工精力操縱工作裝飾,使車速自動適應負載變化。靜液壓力傳動的動力傳遞路線為:發動機一液壓泵一液壓馬達一平衡箱一驅動輪,相對于液力機械傳動,此種方式根據泵和馬達的不同組合,可使機械獲得不同的牽引性能。但是此種驅動行駛系統的缺陷在于:結構復雜,不易于維修,可靠性也有待提高。
實用新型內容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結構簡單,易于維修,可靠性高的驅動行駛系統。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驅動行駛系統,包括:發動機;與所述發動機相連的液壓泵;由所述液壓泵驅動伸出和 收回的液壓油缸;設置在所述液壓油缸和驅動輪之間的轉換裝置,所述轉換裝置用于將所述液壓油缸的往復直線運動轉換為旋轉運動。進一步地,所述驅動行駛系統還包括平衡箱,所述平衡箱設置于所述轉換裝置和所述驅動輪之間。進一步地,所述驅動行駛系統還包括:設置于所述液壓泵和所述液壓油缸之間的換向裝置,所述換向裝置用于控制所述液壓油缸的伸出和收回。進一步地,所述換向裝置包括:與所述液壓泵的出油口和所述液壓油缸一端油口相通的第一油路;與所述液壓泵的回油口和所述液壓油缸另一端油口相通的第二油路;設置在所述第一油路和所述第二油路上的換向閥,所述換向閥具有三種工作狀態,所述換向閥處于第一工作狀態時,所述第一油路作為供油油路,所述第二油路作為回油油路;所述換向閥處于第二工作狀態時,所述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均停止供油和回油;所述換向閥處于第三工作狀態時,所述第一油路作為回油油路,所述第二油路作為供油油路。進一步地,所述換向閥為電磁換向閥。進一步地,所述液壓油缸的個數為兩個或多個。進一步地,所述驅動輪為前輪驅動輪或后輪驅動輪。進一步地,所述轉換裝置為曲柄滑塊裝置。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工程車輛,其設置有上述任意一項所述的驅動行駛系統。[0014]進一步地,所述工程車輛為平地機。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驅動行駛系統,該系統設置有發動機、液壓泵、液壓油缸和轉換裝置。相對于現有的驅動行駛系統,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驅動行駛系統無需使用結構復雜的驅動馬達。相對于驅動馬達,液壓油缸具有結構簡單、動力傳遞效率和可靠性高的優點。因此,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驅動行駛系統成本較低,動能損失小,后期維修簡單,使用可靠性較聞。
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提供的驅動行駛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提供的驅動行駛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提供的驅動行駛系統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I發動機2液壓泵3換向閥4液壓油缸41左液壓油缸 42右液壓油缸5驅動輪 51左驅動輪52右驅動輪 6轉換裝置61左轉換裝置 62右轉換裝置7平衡箱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各優選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提供的驅動行駛系統,該驅動行駛系統用于工程車輛。該驅動行駛系統包括:發動機1、液壓泵2、換向裝置、液壓油缸4、轉換裝置6和驅動輪5。其中,液壓泵2與發動機I相連;液壓泵2驅動液壓油缸4伸出和收回;轉換裝置6設置于液壓油缸4和驅動輪5之間,該轉換裝置6用于將液壓油缸4的往復直線運動轉換為旋轉運動;該換向裝置用于控制液壓油缸4的伸出和收回,該換向裝置包括:與液壓泵2的出油口和液壓油缸一端相通的第一油路a ;與液壓泵2的回油口和液壓油缸另一端相通的第二油路b ;設置在第一油路a和第二油路b上的換向閥3,該換向閥3具有三種工作狀態,換向閥3處于第一工作狀態時,第一油路a作為供油油路,第二油路b作為回油油路;第二工作狀態下,第一油路a和第二油路b均停止供油和回油;第三工作狀態下,第一油路a作為回油油路,第二油路b作為供油油路。本實施例提供的驅動行駛系統的工作原理如下:開啟發動機1,發動機帶動液壓泵2轉動,此過程中,機械能轉換為液壓能;液壓泵2為液壓油缸4供油和回油,并通過換向裝置使得液壓油缸4沿直線做往復運動,此過程中,液壓能轉換為機械能;轉換裝置6將液壓油缸4的往復直線運動轉換為旋轉運動,進而帶動驅動輪5轉動,此過程中,直線運動的機械能轉換為旋轉運動機械能,進而達到驅動車輪行駛的效果。本實施例中,液壓油缸4的個數為一個,其與工程車輛一側(左側或右側)的驅動輪5相連。本實用新型中液壓油缸4的個數優選為兩個或多個,用于與工程車輛左側和右側的驅動輪相連。此外,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液壓油缸4可以通過轉換裝置6與前輪的驅動輪相連,也可以通過轉換裝置6與后輪的驅動輪相連。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具體工況以及負載情況進行選擇。上述轉換裝置的作用在于:將液壓泵油缸4的直線運動轉換為旋轉運動,進而實現液壓油缸4帶動驅動輪轉動。考慮到液壓構件結構較為復雜,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轉換裝置優選為機械轉換裝置,具體可以采用本領域技術人員熟知的曲柄滑塊結構等結構。若采用曲柄滑塊結構,則曲柄的一端與液壓油缸4鉸接,滑塊與驅動輪鉸接。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上述液壓油缸的兩端分別為液壓油缸的有桿腔和無桿腔。以圖1為例,第一油路a與液壓油缸的無桿腔相通,第二油路b與液壓油缸的有桿腔相通,換向閥3為三位四通換向閥,轉換裝置為曲柄滑塊機構為例,換向裝置的控制過程為:當需要車輛前進時,控制三位四通換向閥處于上位,液壓泵2通過第一油路a向液壓油缸4的無桿腔供油,液壓油缸4有桿腔內的液壓油通過第二油路b回油;液壓油缸4的活塞桿伸出,通過轉換裝置轉換為使驅動輪正轉的動能,驅動輪向前轉動半周;而后,控制三位四通換向閥處于下位,液壓泵2通過第二油路b向液壓泵2的有桿腔供油,液壓油缸4無桿腔內的液壓油通過第一油路a回油;液壓油缸4的活塞桿收回,驅動輪繼續向前轉動半周,由此完成車輪向前轉動一周。如此反復便可實現車輛的前進。當需要車輛后退時,控制三位四通換向閥線處于下位,車輪轉動半周后再控制三位四通換向閥處于上位即可。當需要車輛停止時,控制三位四通換向閥線處于中位,此時液壓油缸4的運動停止,相應的,車輪也停止運動。相對于現有的驅動行駛系統,本實施例提供的驅動行駛系統使用驅動馬達和轉換裝置來代替驅動馬達。相對于驅動馬達,液壓油缸具有結構簡單、動力傳遞效率和可靠性高的優點。因此,本實施例提供的驅動行駛系統成本較低,動能損失小,后期維修簡單,使用可靠性較高。圖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提供的驅動行駛系統的結構。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于:液壓油缸的個數為兩個,分別為左液壓油缸41和右液壓油缸42,并均由一個液壓泵驅動,相應的,驅動輪和轉換裝置的個數也為兩個,分別為左驅動輪51和左轉換裝置61,右驅動輪52和右轉換裝置62。左液壓油缸41通過左轉換裝置61與左驅動輪51相連,右液壓油缸42通過右轉換裝置62與驅動輪52相連。左液壓油缸41和右液壓油缸42的一端均與第一油路a相通,另一端均與第二油路b相通。本實施例的優點在于結構較為簡單。圖3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提供的驅動行駛系統的結構。本實施例與實施2的區別在于:驅動行駛系統還包括平衡箱7,平衡箱7設置于轉換裝置6和驅動輪5之間。該平衡箱7的作用在于:調節平衡,使車輛在復雜的路面行駛作業時不會發生傾斜從而保證了施工的平穩性,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平衡箱7還可以使動力傳動更加平穩,支撐車輛尾部的載重。本實施例提供的驅動行駛系統特別適用于平地機。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實施例中:上述換向閥可以為液控換向閥、電控換向閥或機械控制換向閥。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換向閥優選為電磁換向閥。液壓泵的個數可以為I個(如本實施所示),即一個液壓泵同時驅動車輛兩側的液壓油缸;或2個,即每個液壓泵驅動車輛一側的液壓油缸。液壓泵和液壓油缸組成的液壓系統可以是閉式液壓系統(圖2和圖3),也可以為開式液壓系統。由上述內容可知,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驅動行駛系統使用驅動馬達和轉換裝置來代替驅動馬達。相對于驅動馬達,液壓油缸具有結構簡單、動力傳遞效率和可靠性高的優點。因此,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上述驅動行駛系統成本較低,動能損失小,后期維修簡單,使用可靠性較高的優點。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工程車輛,該工程車輛設有上述任一種驅動行駛系統,由于上述任一種驅動行駛系統具有上述技術效果,因此,設有該驅動行駛系統的工程機械也應具備相應的技術效果,其具體實施過程與上述實施例類似,茲不贅述。由于該驅動系統具有動力傳遞效率高的優點,因此該工程機械優選為平地機。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驅動行駛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發動機(I); 與所述發動機(I)相連的液壓泵(2); 由所述液壓泵(2)驅動伸出和收回的液壓油缸(4); 設置在所述液壓油缸(4)和驅動輪(5)之間的轉換裝置(6),所述轉換裝置(6)用于將所述液壓油缸(4)的往復直線運動轉換為旋轉運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驅動行駛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行駛系統還包括平衡箱(7 ),所述平衡箱(7 )設置于所述轉換裝置(6 )和所述驅動輪(5 )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驅動行駛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于所述液壓泵(2)和所述液壓油缸(4)之間的換向裝置,所述換向裝置用于控制所述液壓油缸(4)的伸出和收回。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驅動行駛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換向裝置包括: 與所述液壓泵(2)的出油口和所述液壓油缸(4) 一端油口相通的第一油路; 與所述液壓泵(2)的回油口和所述液壓油缸(4)另一端油口相通的第二油路; 設置在所述第一油路和所述第二油路上的換向閥(3),所述換向閥(3)具有三種工作狀態,所述換向閥(3)處于第一工作狀態時,所述第一油路作為供油油路,所述第二油路作為回油油路;所述換向閥(3)處于第二工作狀態時,所述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均停止供油和回油;所述換向閥(3)處于第三工作狀態時,所述第一油路作為回油油路,所述第二油路作為供油油路。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驅動行駛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換向閥(3)為電磁換向閥(3)。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驅動行駛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油缸(4)的個數為兩個或多個。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驅動行駛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輪(5)為前輪驅動輪或后輪驅動輪。
8.根據權利要求1至7任意一項所述的驅動行駛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轉換裝置(6)為曲柄滑塊裝置。
9.一種工程車輛,其特征在于,設置有權利要求1至8任意一項所述的驅動行駛系統。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工程車輛,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車輛為平地機。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工程車輛及其驅動行駛系統。該驅動系統包括發動機;與發動機相連的液壓泵;由所述液壓泵驅動伸出和收回的液壓油缸;設置在所述液壓油缸和驅動輪之間的轉換裝置,所述轉換裝置用于將所述液壓油缸的往復直線運動轉換為旋轉運動。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驅動行駛系統無需使用結構復雜的驅動馬達,液壓油缸具有結構簡單、動力傳遞效率和可靠性高的優點。因此,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驅動行駛系統成本較低,動能損失小,后期維修簡單,使用可靠性較高。
文檔編號B60K17/10GK202944205SQ20122063812
公開日2013年5月2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8日
發明者易小剛, 張天琦, 林濤 申請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