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后制動器總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摩托車的制動器總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摩擦車的后制動器總成。
背景技術:
摩托車后制動器總成一般包括制動總泵總成、下泵總成、制動軟管以及制動盤,制動總泵總成包括制動總泵和油杯,油杯與制動總泵通過輸油管連接;為了使油杯蓋蓋在油杯上密封,油杯蓋與油杯口部之間設置油杯墊,但現有油杯墊只是一層平橡膠墊,如中國專利號為ZL201020570186.1的《液壓制動器總泵》中圖1和圖2中;該種油杯墊密封可靠性存在一定的缺陷,導致油杯蓋與油杯之間密封可靠性差,容易導致油杯漏油以及水進入油杯中,影響制動性能和制動可靠性,存在行車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油杯密封可靠,制動穩定可罪的后制動器總成。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后制動器總成,包括有制動總泵總成、下泵總成、制動軟管以及制動盤,制動總泵總成包括經輸油管連接的制動總泵和油杯,所述下泵總成包括有下油泵和制動鉗,下油泵與制動總泵經制動軟管連接,所述油杯包括有油杯本體、蓋設在油杯本體口部的油杯蓋,所述油杯蓋與油杯本體口部之間墊設有油杯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杯蓋與油杯墊之間設有油杯襯墊,所述油杯蓋蓋在油杯本體的一側設有安裝槽,油杯襯墊和油杯墊疊設在安裝槽內,安裝槽的深度小于或等于油杯襯墊和油杯墊疊在一起的厚度,所述油杯襯墊朝向油杯墊的一側形成有環形定位凸起,油杯墊上形成供環形定位凸起適配嵌入的定位槽。所述的油杯墊上形成有環狀的縱向褶皺部,縱向褶皺部沿油杯本體邊沿向中間延伸,所述縱向褶皺部外側相鄰兩縱向環邊形成開口朝上的間隙槽,該間隙槽為所述供環形定位凸起適配嵌入的定位槽。所述縱向褶皺部的彎折處采用圓弧過渡,所述環形定位凸起的根部為與縱向褶皺部彎折處圓弧適配的弧形設置。所述的縱向褶皺部為軸向雙褶皺,油杯墊由雙褶皺后形成中央凹槽,所述油杯襯墊對應中央凹槽部位軸向延伸有凸起部,油杯襯墊凸起部伸入油杯墊的中央凹槽內。所述的油杯本體底部形成有傾斜設置的管連接頭,管連接頭插入輸油管內經彈簧夾固定密封連接,輸油管與制動總泵之間經輸油接頭連接,輸油接頭一端嵌入制動總泵的進油接口內并經擋圈限位固定在制動總泵的進油接口內,輸油接頭側壁與制動總泵的進油接口側壁之間設有密封圈實現輸油接頭與制動總泵密封連接,所述輸油接頭另一端插入輸油管內經彈簧夾固定密封連接,輸油接頭為90度彎管。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油杯蓋與油杯本體之間通過油杯墊和油杯襯墊兩層密封結構,且油杯墊與油杯襯墊之間通過環形定位凸起、褶皺形成的定位凹槽配合,實現相互之間貼合可靠,保證了油杯蓋與油杯本體之間的密封性能;同時油杯與制動總泵之間的連接結構,安裝拆卸方便,連接可靠。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的后制動器總成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的制動總泵總成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的制動總泵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后制動器總成,包括有制動總泵總成1、下泵總成2、制動軟管3以及制動盤4 ;所述下泵總成2包括有下油泵21和制動鉗22 ;制動總泵總成I包括經輸油管10連接的制動總泵11和油杯12,制動總泵11包括有制動泵體111和頂桿110,頂桿110通過限位墊圈和卡簧固定在制動泵體111內,制動泵體111與頂桿110之間設有柱塞防塵罩112,制動泵體111內設置有柱塞腔113和進油接口 114,柱塞腔113與進油接口 114之間通過小孔連通,柱塞腔113內依次裝配有錐形彈簧1130、柱塞1131、前皮碗1132以及后皮碗1133,前皮碗1132和后皮碗1133裝在柱塞1131上;所述下油泵21與制動總泵11經制動軟管3連接,制動軟管3兩端通過油管螺栓和密封墊片分別固定連接在下油泵21和制動總泵11上;所述油杯12包括有油杯本體120、蓋設在油杯本體120 口部的油杯蓋121,油杯蓋121經螺栓固定在油杯本體120 口部,所述油杯蓋121與油杯本體120 口部之間墊設有油杯墊122,所述的油杯蓋121與油杯墊122之間設有油杯襯墊123,所述油杯蓋121蓋在油杯本體120的一側設有安裝槽1210,油杯襯墊123和油杯墊122疊設在安裝槽1210內,安裝槽1210的深度小于或等于油杯襯墊123和油杯墊122疊在一起的厚度,所述油杯襯墊123朝向油杯墊122的一側形成有環形定位凸起1230,油杯墊122上形成供環形定位凸起1230適配嵌入的定位槽1220。本具體實施例中,所述的油杯墊122上形成有環狀的縱向褶皺部1221,縱向褶皺部1221沿油杯本體120邊沿向中間延伸,所述縱向褶皺部1221外側相鄰兩縱向環邊形成開口朝上的間隙槽,該間隙槽為所述供環形定位凸起1230適配嵌入的定位槽1220 ;所述縱向褶皺部1221的彎折處采用圓弧過渡,所述環形定位凸起1230的根部為與縱向褶皺部1221彎折處圓弧適配的弧形設置。所述的縱向褶皺部1221為軸向雙褶皺,油杯墊122經雙褶皺設置后形成中央凹槽1222,所述油杯襯墊123對應中央凹槽1222部位軸向延伸有凸起部1231,油杯襯墊123凸起部1231伸入油杯墊122的中央凹槽1222內。為使油杯12與制動總泵11之間連接可靠,所述的油杯本體120底部形成有傾斜設置的管連接頭124,管連接頭124插入輸油管10內經彈簧夾密封固定連接,輸油管10與制動總泵11之間經輸油接頭13連接,輸油接頭13 —端嵌入制動總泵11的進油接口 114內并經擋圈限位固定在制動總泵11的進油接口 114內,輸油接頭13側壁與制動總泵11的進油接口 114側壁之間設有密封圈實現輸油接頭13與制動總泵11密封連接,所述輸油接頭13另一端插入輸油管10內經彈簧夾固定密封連接,輸油接頭13為90度彎管。
權利要求1.一種后制動器總成,包括有制動總泵總成、下泵總成、制動軟管以及制動盤,制動總泵總成包括經輸油管連接的制動總泵和油杯,所述下泵總成包括有下油泵和制動鉗,下油泵與制動總泵經制動軟管連接,所述油杯包括有油杯本體、蓋設在油杯本體口部的油杯蓋,所述油杯蓋與油杯本體口部之間墊設有油杯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杯蓋與油杯墊之間設有油杯襯墊,所述油杯蓋蓋在油杯本體的一側設有安裝槽,油杯襯墊和油杯墊疊設在安裝槽內,安裝槽的深度小于或等于油杯襯墊和油杯墊疊在一起的厚度,所述油杯襯墊朝向油杯墊的一側形成有環形定位凸起,油杯墊上形成供環形定位凸起適配嵌入的定位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后制動器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杯墊上形成有環狀的縱向褶皺部,縱向褶皺部沿油杯本體邊沿向中間延伸,所述縱向褶皺部外側相鄰兩縱向環邊形成開口朝上的間隙槽,該間隙槽為所述供環形定位凸起適配嵌入的定位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 的后制動器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褶皺部的彎折處采用圓弧過渡,所述環形定位凸起的根部為與縱向褶皺部彎折處圓弧適配的弧形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后制動器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縱向褶皺部為軸向雙褶皺,油杯墊由雙褶皺后形成中央凹槽,所述油杯襯墊對應中央凹槽部位軸向延伸有凸起部,油杯襯墊凸起部伸入油杯墊的中央凹槽內。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后制動器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杯本體底部形成有傾斜設置的管連接頭,管連接頭插入輸油管內經彈簧夾固定密封連接,輸油管與制動總泵之間經輸油接頭連接,輸油接頭一端嵌入制動總泵的進油接口內并經擋圈限位固定在制動總泵的進油接口內,輸油接頭側壁與制動總泵的進油接口側壁之間設有密封圈實現輸油接頭與制動總泵密封連接,所述輸油接頭另一端插入輸油管內經彈簧夾固定密封連接,輸油接頭為90度彎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后制動器總成,包括制動總泵總成、下泵總成、制動軟管以及制動盤,制動總泵總成包括經輸油管連接的制動總泵和油杯,下泵總成包括有下油泵和制動鉗,下油泵與制動總泵經制動軟管連接,油杯包括有油杯本體、蓋設在油杯本體口部的油杯蓋,油杯蓋與油杯本體口部之間墊設有油杯墊,油杯蓋與油杯墊之間設有油杯襯墊,所述油杯蓋蓋在油杯本體的一側設有安裝槽,油杯襯墊和油杯墊疊設在安裝槽內,安裝槽的深度小于或等于油杯襯墊和油杯墊疊在一起的厚度,所述油杯襯墊朝向油杯墊的一側形成有環形定位凸起,油杯墊上形成供環形定位凸起適配嵌入的定位槽。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油杯密封性可靠及制動穩定可靠的優點。
文檔編號B60T11/10GK202911725SQ20122063784
公開日2013年5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7日
發明者許小武 申請人:溫州市佳本機車零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