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増程式電動車主線束護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増程式電動車主線束護板。
技術背景 主線束護板由于在量產X車型主線束中增加了 VCU等功能,設計過程中未考慮到增加的導線回路數使得該段干道線束尺寸加厚,護板未能有效包住線束,致使功能失效。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増程式電動車主線束護板,共增加了 39個回路(包括一組屏蔽線),直徑由原來的30. 5_增加到35. 0_,護板很好地匹配了該干道尺寸,線束更美觀,更便于員工操作,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得到了保障,裝配更便捷。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増程式電動車主線束護板,包括有相互鉸接的底護板、頂護板,底護板、頂護板均為L形,且相互對應,底護板的另一側鉸接有扣板,頂護板的兩側壁之間的間距為35. 0mm。所述的底護板與頂護板之間間隙為線束容置腔。本實用新型增加了 39個回路(包括一組屏蔽線),直徑由原來的30. 5mm增加到35. 0_,護板很好地匹配了該干道尺寸,線束更美觀,更便于員工操作,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得到了保障,裝配更便捷。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増程式電動車主線束護板,包括有相互鉸接的底護板I、頂護板2,底護板I、頂護板2均為L形,且相互對應,底護板I的另一側鉸接有扣板3,頂護板2的兩側壁之間的間距L為35. 0_,底護板與頂護板之間間隙為線束容置腔4。
權利要求1.増程式電動車主線束護板,包括有相互鉸接的底護板、頂護板,其特征在于底護板、頂護板均為L形,且相互對應,底護板的另一側鉸接有扣板,頂護板的兩側壁之間的間距為 35. Omm。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増程式電動車主線束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護板與頂護板之間間隙為線束容置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増程式電動車主線束護板,包括有相互鉸接的底護板、頂護板,底護板、頂護板均為L形,且相互對應,底護板的另一側鉸接有扣板,頂護板的兩側壁之間的間距為35.0mm。本實用新型增加了39個回路(包括一組屏蔽線),直徑由原來的30.5mm增加到35.0mm,護板很好地匹配了該干道尺寸,線束更美觀,更便于員工操作,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得到了保障,裝配更便捷。
文檔編號B60R16/02GK202783012SQ201220416400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1日
發明者凌欣南, 黃 俊 申請人:合肥江淮新發汽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