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副車架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配件,特別是涉及一種副車架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高端輕型商用車前獨立懸架多采用雙橫臂式獨立懸架,與傳統板簧式非獨立懸架相比,其具有平順性與操縱穩定性雙優的特點,但是同樣缺失了板簧自身的反向限位功能。所以,要求獨立懸架機構設計有輪胎的下跳限位裝置;為了保護彈性元件使其免受因過大沖擊造成使用壽命降低,懸架系統還有上跳限位裝置。現有技術中一款車型上跳限位裝置如圖I所示,螺旋彈簧與減震器總成同軸安裝,形成減震器帶螺簧總成2,其上端與減震器支架連接,下端與下擺臂總成5通過銷軸鉸·接。上跳限位塊3的支架焊接于副車架縱梁下側,上跳緩沖塊4安裝于下擺臂總成5靠近下擺臂鉸接軸端。輪邊上調時,上跳緩沖塊4與上跳限位塊3接觸,上跳緩沖塊4壓縮到一定程度后輪邊停止上跳,實現上跳限位;輪邊下跳時,減震器拉伸,當其達到最大行程后,輪邊停止下跳實現限位功能,即其下跳限位通過減震器達到最大行程后限定。上述裝置中,上跳限位結構靠近下擺臂總成5鉸接軸,上跳限位塊3受力較大時,容易使限位塊支架開焊、撕裂,最終造成副車架總成失效;下跳限位時,減震器受力較大容易造成減震器儲油筒撕裂、減震器漏油等現象,影響減震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提供一種副車架結構,解決上跳限位塊受力較大以及減震器儲油筒易撕裂、減震器漏油等問題。(二)技術方案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副車架結構,其包括前獨立懸架以及分別設置在所述前獨立懸架上方和下方的上擺臂總成和下擺臂總成,所述上擺臂總成上設置有下跳緩沖塊,所述副車架螺簧支架上設置有與所述下跳緩沖塊相對的下跳限位塊。其中,所述下擺臂總成通過球頭與所述前獨立懸架的輪邊總成連接,該連接處形成下球點;所述下擺臂總成上靠近所述下球點處設置有上跳緩沖塊,所述下擺臂總成鉸接軸一側設置有與所述上跳緩沖塊相對的上跳限位塊。其中,所述下跳緩沖塊由橡膠制成。其中,所述上擺臂總成通過球頭與所述車輛前獨立懸架的輪邊總成連接,該連接處形成上球點。其中,所述上跳緩沖塊由橡膠制成。(三)有益效果上述技術方案所提供的副車架結構,通過設計下跳限位的專用結構,能夠減輕減震器總成在下跳過程中只承受其自身的阻尼力,受力大大減小,減震器儲油筒易撕裂、減震器漏油的問題也隨之改善;改變上跳緩沖塊的布置硬點,減小輪邊上跳時上跳緩沖塊對上跳限位塊的作用力,以達到上跳限位塊處受力最小,最終起到保護副車架總成的作用。
圖I是現有技術中副車架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副車架的結構 示意圖。其中,I :上擺臂總成;2 :減震器帶螺簧總成;3 :上跳限位塊;4 :上跳緩沖塊;5 :下擺臂總成;6 :下跳緩沖塊;7 :下跳限位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圖2示出了本實施例副車架結構的示意圖,參照圖示,該副車架結構包括前獨立懸架以及分別設置在所述前獨立懸架上方和下方的上擺臂總成I和下擺臂總成5,所述上擺臂總成I上設置有下跳緩沖塊6,所述副車架螺簧支架上設置有與所述下跳緩沖塊6相對的下跳限位塊7,下跳緩沖塊6由橡膠制成。所述下擺臂總成5通過球頭與所述前獨立懸架的輪邊總成連接,該連接處形成下球點;所述下擺臂總成5上靠近所述下球點處設置有上跳緩沖塊4 ;所述下擺臂總成5與所述前獨立懸架之間還通過鉸接軸相連,下擺臂總成鉸接軸分別位于下球點的兩側,所述下擺臂總成鉸接軸一側設置有與所述上跳緩沖塊4相對的上跳限位塊3,上跳緩沖塊3由橡膠制成。與所述下擺臂總成5的設置結構相類似,所述上擺臂總成I也通過球頭與所述車輛前獨立懸架的輪邊總成連接,該連接處形成上球點。上述結構中,上擺臂總成I上裝下跳緩沖塊6,下跳限位塊7焊接于副車架螺簧支架上,當輪邊下跳時,下跳緩沖塊6與下跳限位塊7相接觸,下跳緩沖塊6橡膠開始壓縮,直至下跳緩沖塊6橡膠壓縮成剛體,實現輪邊下跳限位;而減震器只起到衰減震動的作用,不再作為輪邊下跳限位裝置,大大減小了其受力,解決了減震器受力過大造成漏油的問題。輪邊的上跳緩沖塊4安裝于下擺臂總成上靠近下球點端,通過杠桿原理,輪邊上跳時,上跳緩沖塊4對上跳限位塊3的作用力遠遠小于上跳緩沖塊4安裝于靠近下擺臂總成鉸接軸端結構,很好的改善了上跳限位塊3的受力,使其失效的幾率大為減小。由以上實施例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通過設計下跳限位的專用結構,能夠減輕減震器總成在下跳過程中只承受其自身的阻尼力,受力大大減小,減震器儲油筒易撕裂、減震器漏油的問題也隨之改善;改變上跳緩沖塊的布置硬點,減小輪邊上跳時上跳緩沖塊對上跳限位塊的作用力,以達到上跳限位塊處受力最小,最終起到保護副車架總成的作用。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替換,這些改進和替換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副車架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獨立懸架以及分別設置在所述前獨立懸架上方和下方的上擺臂總成和下擺臂總成,所述上擺臂總成上設置有下跳緩沖塊,所述副車架螺簧支架上設置有與所述下跳緩沖塊相對的下跳限位塊。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副車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擺臂總成通過球頭與所述前獨立懸架的輪邊總成連接,該連接處形成下球點;所述下擺臂總成上靠近所述下球點處設置有上跳緩沖塊,所述下擺臂總成鉸接軸一側設置有與所述上跳緩沖塊相對的上跳限位塊。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副車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跳緩沖塊由橡膠制成。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副車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擺臂總成通過球頭與所述車輛前獨立懸架的輪邊總成連接,該連接處形成上球點。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副車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跳緩沖塊由橡膠制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配件,公開了一種副車架結構,其包括前獨立懸架以及分別設置在所述前獨立懸架上方和下方的上擺臂總成和下擺臂總成,所述上擺臂總成上設置有下跳緩沖塊,所述副車架螺簧支架上設置有與所述下跳緩沖塊相對的下跳限位塊。本實用新型通過設計下跳限位的專用結構,能夠減輕減震器總成在下跳過程中只承受其自身的阻尼力,受力大大減小,減震器儲油筒易撕裂、減震器漏油的問題也隨之改善;改變上跳緩沖塊的布置硬點,減小輪邊上跳時上跳緩沖塊對上跳限位塊的作用力,以達到上跳限位塊處受力最小,最終起到保護副車架總成的作用。
文檔編號B60G7/00GK202753713SQ201220359428
公開日2013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3日
發明者陳言平, 劉孟 申請人:簡式國際汽車設計(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