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可調高差的轉向驅動車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農業機械領域,涉及一種可調節高差及提高離地間隙的轉向驅動車橋,適用于丘陵山區。
背景技術:
我國丘陵山區約占國土面積69. 4%,現有大部分山地車輛兩側車輪不能隨地面坡度的變化而調節高差,在坡地橫向作業時容易側翻,而且不能調節底盤的離地高度,難以適應坡度較大的丘陵、山地。雖然中國專利CN1579121A公布的《一種山地拖拉機》和中國專利CN101041326A公布的《改進的拖拉機驅動輪差高裝置》中對其進行了很好的改進,但是這兩個專利在調節高差時會使車體重心發生縱向位移,不利于車輛的操作,使車輛的安全 性降低。
發明內容針對上述技術中存在的問題與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在山區作業的可調高差的轉向驅動車橋,在坡地橫向作業時能夠根據坡度角的大小調節兩側車輪的高度差,從而保證車體水平,防止側翻。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針對現有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可調高差的轉向驅動車橋,根據行走或作業地面的狀況,通過控制兩側液壓缸的長度,來調整底盤高度,從而提高了轉向驅動車橋的通過性,極大地滿足了丘陵山區作業的需求。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方案是一種可調高差的轉向驅動車橋,它包括驅動橋殼體、內半軸、外半軸、下擺臂、上擺臂、液壓缸、轉向橫拉桿、轉向齒條、轉向節、轉向節襯套、十字軸、車輪、車體;所述的驅動橋殼體安裝在車體上,通過擺臂軸分別與左右兩側的上擺臂和下擺臂連接,驅動橋殼體內的差速器分別與左右兩側的內半軸通過萬向節連接;所述的上擺臂與下擺臂分別通過轉向節襯套與轉向節相連;所述的外半軸通過軸承與轉向節相連;所述的內半軸通過萬向節與外半軸相連,外半軸與車輪相連;所述左右兩側的轉向橫拉桿與轉向齒條和轉向節分別通過球頭銷連接;所述的液壓缸上端與車體鉸鏈連接,下端與上擺臂鉸鏈連接;所述驅動橋殼體與左右兩側的上擺臂、下擺臂、轉向節、液壓缸、車體組成液壓高差調節裝置。所述的上擺臂、下擺臂與轉向節、驅動橋殼體組成可上下擺動的平行四邊形機構,在產生高差時使車輪主銷角度保持不變。所述的轉向橫拉桿與轉向節臂、上擺臂、車體組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機構。所述的上擺臂、下擺臂在形狀上為梯形結構,靠近驅動橋殼體的一端寬,靠近車輪
的一端窄。所述的上擺臂、下擺臂通過軸承與轉向節襯套連接,轉向節通過軸承與轉向節襯套相連。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0012]在左高右低的坡地沿等高線作業時,控制器根據傳感器收集到的作業山地坡度值,向液壓缸發出相應的指令,控制左側液壓缸收縮,右側液壓缸伸長,以使左側的上擺臂和下擺臂向上擺動,右側的上擺臂和下擺臂向下擺動,且擺動的角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使兩側車輪產生相應的高度差,并通過每側上下擺臂與驅動橋殼體、轉向節組成的平行四邊形結構來保證車輪主銷角度不變,以使車體保持水平,而避免側翻。在右高左低的坡地沿等高線作業時的,原理同上所述。當在左高右低的坡地沿等高線作業且需要右轉向時,由于每側的轉向橫拉桿始終與同側的上擺臂、下擺臂保持平行,同時每側的轉向橫拉桿與轉向節臂、上擺臂、車體組成平行四邊形機構,當轉向齒條向右側平移時,使得兩側上述的平行四邊形機構產生相應的變形,能保證轉向驅動車橋在坡地橫向作業時完成轉向。當在左高右低的坡地沿等高線作業且需要左轉向時,原理同上所述。
·[0016]當在水平面作業時,為了提高轉向驅動車橋的通過性,可在控制器中預先輸入指令,控制兩側液壓缸同時伸長到相同預定值,增加底盤高度,提高越障能力。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優點在于I、本實用新型中驅動橋殼體與上擺臂、下擺臂、轉向節構成的一個可以上下擺動的平行四邊形機構,能夠使車輪主銷角度始終保持不變;2、本實用新型中液壓高差調節裝置能根據作業面坡度的大小調節兩側車輪的高差,使得在坡地沿等高線作業時,車體能保持水平,不易側翻;3、本實用新型中驅動橋殼體兩側液壓缸能夠同時調整長度,進而改變離地間隙,提高該轉向驅動車橋的通過能力;4、本實用新型中每側的轉向橫拉桿與轉向節臂、上擺臂、車體構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機構,在兩側車輪產生高差時,仍能保持輪式轉向方式,轉向連續且不用切斷動力,保證了車輛在坡地橫向作業時的安全;5、本實用新型在調節高差時不會使車體重心產生縱向、橫向位移,利于車輛的操作,使安全性增高。
圖I是本可調聞差的轉向驅動車橋有聞度差時的正視圖;圖2是本可調高差的轉向驅動車橋有高度差時的俯視圖;圖3是本可調高差的轉向驅動車橋提高離地間隙時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可調高差的轉向驅動車橋提高離地間隙時的正視圖;圖5是本可調高差的轉向驅動車橋轉向節部分局部的放大結構示意圖。圖中1_轉向節、2-轉向節襯套、3-內半軸、4-液壓缸、5-上擺臂、6-轉向橫拉桿、7-車輪、8-轉向齒條、9-驅動橋殼體、10-車體、11-下擺臂、12-外半軸、13-十字軸。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I、圖2所示,一種可調高差的轉向驅動車橋,包括驅動橋殼體、內半軸、外半軸、下擺臂、上擺臂、液壓缸、轉向橫拉桿、轉向齒條、轉向節、轉向節襯套、十字軸、車輪、車體;所述驅動橋殼體9安裝在車體10上,左右兩側的內半軸通過萬向節與驅動橋殼體9內的差速器相連,左右兩側的上擺臂5、下擺臂11與驅動橋殼體9通過擺臂軸相連,并與轉向節I、驅動橋殼體9構成平行四邊形機構,外半軸12通過軸承連接在轉向節I上并通過萬向節與內半軸3相連,車輪7固定在外半軸12上;當需要產生高差時,一側的液壓缸4收縮,帶動同側的上擺臂5、下擺臂11、內半軸3上擺相應的角度,同時,另一側的液壓缸4伸長帶動同側的上擺臂5、下擺臂11、內半軸3下擺相應的角度,上擺的角度與下擺的角度必須相等,以使車體10保持水平。圖3、圖4為本實用新型增大離地間隙時的狀態,該可調高差的轉向驅動車橋左右兩側液壓缸4同時伸長相同的長度,推動左右兩側的上擺臂5、下擺臂11、內半軸3向下擺動,同時撐起車體10,使車體10的離地間隙增大,具有良好的通過性。圖5為本實用新型轉向節部分局部放大的結構示意圖,轉向節I沿豎直方向的傾角代替主銷角度。在本實用新型中,可通過控制器接收傳感器收集到的坡度值對液壓缸4進行控制實現高差調節,也可以手動控制液壓缸4實現高差調節。上面以具體實施為例予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當然,本實用新型并不僅限于以上實施例,根據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與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可調高差的轉向驅動車橋,包括驅動橋殼體、內半軸、外半軸、下擺臂、上擺臂、液壓缸、轉向橫拉桿、轉向齒條、轉向節、轉向節襯套、十字軸、車輪、車體;所述驅動橋殼體(9)安裝在車體(10)上,通過擺臂軸分別與左右兩側的上擺臂(5)和下擺臂(11)連接,驅動橋殼體(9)內的差速器分別與左右兩側的內半軸(3)通過萬向節連接;所述上擺臂(5)與下擺臂(11)分別通過轉向節襯套(2)與轉向節(I)相連;所述外半軸(12)通過軸承與轉向節(I)相連;所述內半軸(3)通過萬向節與外半軸(12)相連,外半軸(12)與車輪(7)相連;所述左右兩側的轉向橫拉桿(6)與轉向齒條⑶和轉向節⑴分別通過球頭銷連接;所述液壓缸(4)上端與車體(10)鉸鏈連接,下端與上擺臂(5)鉸鏈連接;所述驅動橋殼體(9)與左右兩側的上擺臂(5)、下擺臂(11)、轉向節(I)、液壓缸(4)、車體(10)組成液壓高差調節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可調高差的轉向驅動車橋,其特征在于上擺臂(5)、下擺臂(11)與轉向節(I)、驅動橋殼體(9)組成可上下擺動的平行四邊形機構。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可調高差的轉向驅動車橋,其特征在于轉向橫拉桿(6)與轉向節臂、上擺臂(5)、車體(10)組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機構。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可調高差的轉向驅動車橋,其特征在于上擺臂(5)和下擺臂(11)在形狀上為梯形結構,靠近驅動橋殼體(9)的一端寬,靠近車輪(7)的一端窄。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可調高差的轉向驅動車橋,其特征在于上擺臂(5)和下擺臂(11)分別通過軸承與轉向節襯套⑵連接,轉向節⑴通過軸承與轉向節襯套(2)相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調高差的轉向驅動車橋,屬于農業機械領域。該技術方案包括驅動橋殼體(9)、內半軸(3)、外半軸(12)、下擺臂(11)、上擺臂(5)、液壓缸(4)、轉向橫拉桿(6)、轉向節(1);其特征是驅動橋殼體左右兩側對稱連接有一個上擺臂、一個下擺臂和一個液壓缸;上擺臂、下擺臂與轉向節、驅動橋殼體組成可上下擺動的平行四邊形機構,并和液壓缸共同組成液壓高差調節裝置;轉向橫拉桿與轉向節臂、上擺臂、車體組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機構,用于轉向;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沿坡地等高線作業時,能根據坡度變化調節高差,使車體保持水平;在水平面作業時,可使左右兩側液壓缸同時伸長,增大離地間隙,提高了整車的通過性。
文檔編號B60G17/04GK202507877SQ20122014874
公開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7日
發明者劉東琴, 劉永成, 孫立江, 曾智偉, 楊福增, 王崢, 陳嬌龍 申請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