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合成焊接型商用車輪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零部件一車輪,尤其鋼制商用車輪。
技術背景 現有商用車輪,包括設有中孔、風孔、螺孔的輪輻和設有氣門孔的輪輞,輪輻以周緣的外壁面與輪輞的胎圈座的內壁面連接且用焊接金屬焊接形成。在商用車輪生產上,制作輪輻的過程大致為取料、沖中孔和風孔、旋壓成型、切削加工、沖螺孔。輪輻的用料是按輪輻的實際用量割取的,經旋壓加工后的輪輻,在其周緣會產生壓延余量,需要經過切削加工把產生的壓延余量除去。這樣,既切削量大、浪費エ時,又浪費了原材料。將輪輻與輪輞經焊接整合后,焊接部熔接于輪輞的內壁面和輪輻周緣的端面。這樣,一方面,焊接部與輪輻周緣的端面熔接的面積極為有限,雖然車輛在正常路面上行駛時,其焊接牢度不受大的影響或者說能達到焊接牢度標準,但絕對不是最大的焊接牢度,另一方面,輪輞的胎圈座、焊接部、輪輻周緣三位的輪廓非常明顯,對商用車輪成品及焊接部的美觀度有很大的影響。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ー種合成焊接型商用車輪,實現該目的方案為整體包括設有中孔、風孔、螺孔的輪輻和設有氣門孔的輪輞,以輪輻周緣的外壁面與輪輞的胎圈座的內壁面連接且用焊接金屬焊接,將輪輻與輪輞相互整合,環狀的焊接部分別焊接于輪輻的周緣的端面、輪輞的胎圈座的內壁面;在輪輻的周緣上,増加了將輪輻在旋壓加工過程中產生的環狀的壓延余量經切削除去多余量后保留下來的以切削面為端面的呈環狀刀ロ形的可利用壓延余量;以輪輻的周緣和可利用壓延余量的外壁面跟輪輞的胎圈座的內壁面相互焊接,將輪輻與輪輞整合在一起;環狀的焊接部分別焊接于輪輻的可利用壓延余量的端面、輪輞的胎圈座的內壁面;由環狀的焊接部與環狀刀ロ形的可利用壓延余量結合為合成焊接部。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通過將輪輻在旋壓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壓延余量,經切削加エ,成為增加在輪輻的周緣上的可利用壓延余量,不但能使輪輻的周緣保持按設計寬度與輪輞的胎圈座連接,而且能以減少可利用壓延余量的寬度使輪輻減少取材量;通過焊接部焊接于輪輻的可利用壓延余量的端面和輪輞的胎圈座的內壁面,不但能使焊接部以可利用壓延余量的端面遠遠大于輪輻的周緣的端面而增加了焊接面積,而且能使焊接金屬在焊接熱的作用下與環狀刀ロ形的可利用壓延余量和輪輞的胎圈座的內壁同時充分熔合提高相互間的浸潤性;通過由焊接部和可利用壓延余量結合為合成焊接部,就能以減小焊接部的坡度使焊接部的輪廓線更平滑。從而,達到了使商用車輪產品節約生產材料及能源、增加焊接牢度和美觀度的目的。該技術方案,不但,降低了商用車輪生產成本、提高了企業經濟效益,而且,為商用車輪產品提升了技術層面。
圖1,是有局部放大標記的合成焊接型商用車輪縱剖結構示意圖;圖2,是輪福經旋壓加工產生壓延余量的相應圖I中放大部位的縱剖示意圖;圖3,是圖I中的A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中的1、輪輞2、可利用壓延余量3、輪輻4、合成焊接部5、焊接部6、中孔7、氣門孔8、螺孔9、風孔10、周緣11、胎圈座12、切削面13、壓延余量14、多余量15、端面圖I中的A及虛線圓,表示為該部位的放大標記;圖I與圖3中的虛線段,表示可利用壓延余量2的頂邊;圖I與圖3中的L,代表可利用壓延余量2的寬度,也代表焊接部5與可利用壓延余量2的端面15焊接的范圍;圖I與圖3中的D,代表合成焊接部4的寬度,也代表焊接部5的焊接范圍。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合成焊接型商用車輪,如圖I及圖2、圖3所示整體包括設有中孔6、風孔9、螺孔8的輪輻3和設有氣門孔7的輪輞I ;以輪輻3周緣10的外壁面與輪輞I的胎圈座11的內壁面連接且用焊接金屬焊接,將輪輻3與輪輞I相互整合;環狀的焊接部5分別焊接于輪輻3的周緣10的端面、輪輞I的胎圈座11的內壁面。在輪輻3的周緣10上,增加了將輪輻3在旋壓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如圖2中所示的壓延余量13經切削除去如圖2中所示的多余量14后保留下來的如圖3中所示的以切削面12為端面15的呈環狀刀口形的可利用壓延余量2。如圖2中所示,輪輻3的周緣10會在旋壓加工過程中產生環狀的壓延余量13,將壓延余量13經切削除去多余量14至切削面12位置,使留下來的呈刀口形的如圖3中所示的這個部分,就是增加在輪輻3的周緣10上的可利用壓延余量2。如圖3中所示,以輪輻3的周緣10和可利用壓延余量2的外壁面跟輪輞I的胎圈座11的內壁面相互焊接,將輪輻3與輪輞I整合在一起。環狀的焊接部5,如圖3中所示,分別焊接于輪輻3的可利用壓延余量2的端面15、輪輞I的胎圈座11的內壁面。如圖I或圖3中所示,由環狀的焊接部5與環狀刀口形的可利用壓延余量2結合為合成焊接部4。如圖3中所示,在焊接過程中,焊接熱能使可利用壓延余量2的刀口部位充分熔化,,且能以可利用壓延余量2和輪輻3周緣10的外壁面、可利用壓延余量2的端面15,分別與輪輞I的胎圈座11內壁面、焊接金屬熔接。這就是形成合成焊接部4及合成焊接型商用車輪的實際意義。
權利要求1.ー種合成焊接型商用車輪,整體包括設有中孔、風孔、螺孔的輪輻和設有氣門孔的輪輞,以輪輻周緣的外壁面與輪輞的胎圈座的內壁面連接且用焊接金屬焊接,將輪輻與輪輞相互整合,環狀的焊接部分別焊接于輪輻的周緣的端面、輪輞的胎圈座的內壁面,其特征在于在輪輻的周緣上,増加了將輪輻在旋壓加工過程中產生的環狀的壓延余量經切削除去多余量后保留下來 的以切削面為端面的呈環狀刀ロ形的可利用壓延余量;以輪輻的周緣和可利用壓延余量的外壁面跟輪輞的胎圈座的內壁面相互焊接,將輪輻與輪輞整合在一起;環狀的焊接部分別焊接于輪輻的可利用壓延余量的端面、輪輞的胎圈座的內壁面;由環狀的焊接部與環狀刀ロ形的可利用壓延余量結合為合成焊接部。
專利摘要一種合成焊接型商用車輪,由輪輞和周緣上增加了可利用壓延余量的輪輻組成;將輪輻在旋壓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壓延余量,經切削加工,成為增加在輪輻的周緣上的可利用壓延余量,就能以減少可利用壓延余量的寬度為輪輻減少取材量;焊接部焊接于輪輻的可利用壓延余量的端面和輪輞的胎圈座的內壁面,不但,使可利用壓延余量的刀口部位充分接受焊接熱后與輪輞的胎圈座和焊接金屬充分熔合,而且,增加了焊接面積及焊接部的寬度、焊接部及商用車輪產品的美觀度。從而,達到了節約材料及能源、增加焊接牢度等目的。該技術方案,不但,降低了商用車輪生產成本、提高了企業經濟效益,而且,為商用車輪產品提升了技術層面。
文檔編號B60B21/06GK202518032SQ20122009047
公開日2012年11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9日
發明者倪小飛, 孫鋒峰, 徐國林 申請人:浙江金固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