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斗車輪輞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斗車車輪技術領域,具體涉及ー種斗車輪輞。
背景技術:
現有的斗車輪輞是用較細的金屬條幅鉤接在鋼圈和軸承座上,金屬條幅和鋼圈、軸承座并為連接為一體,其整體結構強度不高,負重力不高,負重時如果路面顛簸容易變形損壞。也有的斗車輪輞的金屬條幅是焊接在鋼圈和軸承座上,但金屬條幅是兩端直接焊接,焊機面積較小,同樣存在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斗車輪輞,已解決現有的斗車輪輞的以上問題。 為達到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了ー種斗車輪輞,包括鋼圈、若干輻條和軸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鋼圈焊接有外連接件,所述軸承座上焊接有內連接件,所述輻條兩端分別焊接在所述外連接件和內連接件上。按照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斗車輪輞,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連接件由外固定環和外裙邊組成,所述外裙邊設置于外固定環內側,所述外固定環焊接在所述鋼圈內,所述輻條的一端焊接在外裙邊上;所述內連接件由內固定環和內裙邊組成,所述內裙邊設置于內固定環外側,所述外固定環焊接在所述軸承座外,所述輻條的另一端焊接在內裙邊上。按照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斗車輪輞,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裙邊為沿外固定環內圓周面延伸的波浪形結構,所述輻條的一端焊接在外裙邊的波谷處;所述內裙邊為沿內固定環外圓周面延伸的波浪形結構,所述輻條的另一端焊接在內裙邊的波谷處。按照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斗車輪輞,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裙邊為環形盤狀結構,在環形盤狀結構的兩個面上分別設有與所述輻條匹配的凹槽。按照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斗車輪輞,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連接件和內連接件分別在所述鋼圈和軸承座上焊接ー個。按照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斗車輪輞,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連接件和內連接件分別在所述鋼圈和軸承座上相互対稱的焊接兩個。按照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斗車輪輞,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外連接件的外固定環連接為一體。按照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斗車輪輞,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連接件與所述軸承座為ー體機構。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斗車輪輞通過連接件增大焊接面積,顯著的提高了焊接可靠性,増加了該斗車輪輞的機構強度,大大提高了安全性和負重能力。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0014]圖2為圖I的A-A剖視圖(第一實施例);圖3為圖I的A-A剖視圖(第二實施例);圖4為圖I的A-A剖視圖(第三實施例);圖5為內連接件沿一條直線展開后的結構示意圖(內連接件的第一實施例);圖6為圖5的仰視圖;圖7為內連接件沿一條直線展開后的結構示意圖(內連接件的第二實施例);圖8為圖7的仰視圖;圖9為外連接件沿一條直線展開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圖9的仰視圖;圖11為改進的輻條的結構示意圖。其中,I、鋼圈;2、外連接件;21、外固定環;22、外裙邊;23、凹槽;3、輻條;4、內連接件;41、內固定環;42、內裙邊;5、軸承座。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做詳細的說明。如圖I、圖5、圖6、圖9和圖10所示,該斗車輪輞,由鋼圈I、外連接件2、若干輻條
3、內連接件4和軸承座5組成。所述外連接件2由外固定環21和外裙邊22組成,所述外裙邊22設置于外固定環21內側,所述外固定環21焊接在所述鋼圈I內;所述內連接件4由內固定環41和內裙邊42組成,所述內裙邊42設置于內固定環41外側,所述外固定環21焊接在所述軸承座5外。所述外裙邊22為沿外固定環21內圓周面延伸的波浪形結構,所述輻條3的一端焊接在外裙邊22的波谷處;所述內裙邊42為沿內固定環41外圓周面延伸的波浪形結構,所述輻條3的另一端焊接在內裙邊42的波谷處。第一實施例所述外連接件2和內連接件4分別在所述鋼圈I和軸承座5的中間位置上焊接ー個,用于較輕的負重需求。第二實施例如圖2所示,所述外連接件2和內連接件4分別在所述鋼圈I和軸承座5上相互対稱的焊接兩個。此時輻條3的數量増加一倍,可用于較重的負重需求。第三實施例如圖3所示,第三實施例基本與第二實施例相同,區別在于所述兩外連接件2的外固定環21連接為一體,所述內連接件4與所述軸承座為一體機構。另外,如圖7和圖8所示,所述內裙邊42除在第一至第三實施例所述的所述描述的其第一種實施例外,還可為環形盤狀結構,在環形盤狀結構的兩個面上分別設有與所述輻條3匹配的凹槽23。所述輻條的朝輪輞內側的一端焊接在所述凹槽23內,同樣可增加焊接面積。如圖11所示,基于同樣的發明構思,所述輻條3的兩端彎曲為L形結構,亦可増加焊接面積。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斗車輪輞通過連接件增大焊接面積,顯著的提高了焊接可靠性,増加了該斗車輪輞的機構強度,大大提高了安全性和負重能力。[0036] 雖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了詳細地描述,但不應理解為對 本專利的保護范圍的限定。在權利要求書所描述的范圍內,本領域技術人員不經創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和變形仍屬本專利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ー種斗車輪輞,包括鋼圈(I)、若干輻條(3)和軸承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鋼圈(I)焊接有外連接件(2),所述軸承座(5)上焊接有內連接件(4),所述輻條(3)兩端分別焊接在所述外連接件(2)和內連接件(4)上。
2.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斗車輪輞,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連接件(2)由外固定環(21)和外裙邊(22)組成,所述外裙邊(22)設置于外固定環(21)內側,所述外固定環(21)焊接在所述鋼圈(I)內,所述輻條(3)的一端焊接在外裙邊(22)上;所述內連接件(4)由內固定環(41)和內裙邊(42)組成,所述內裙邊(42)設置于內固定環(41)外側,所述外固定環(21)焊接在所述軸承座(5)タト,所述輻條(3)的另一端焊接在內裙邊(42)上。
3.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斗車輪輞,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裙邊(22)為沿外固定環(21)內圓周面延伸的波浪形結構,所述輻條(3)的一端焊接在外裙邊(22)的波谷處;所述內裙邊(42)為沿內固定環(41)外圓周面延伸的波浪形結構,所述輻條(3)的另一端焊接在內裙邊(42)的波谷處。
4.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斗車輪輞,其特征在干所述內裙邊(42)為環形盤狀結構,在環形盤狀結構的兩個面上分別設有與所述輻條(3)匹配的凹槽(23)。
5.按照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斗車輪輞,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連接件(2)和內連接件(4)分別在所述鋼圈(I)和軸承座(5)上焊接ー個。
6.按照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斗車輪輞,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連接件(2)和內連接件(4)分別在所述鋼圈(I)和軸承座(5)上相互対稱的焊接兩個。
7.按照權利要求6所述的斗車輪輞,其特征在干所述兩外連接件(2)的外固定環(21)連接為一體。
8.按照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斗車輪輞,其特征在干所述內連接件(4)與所述軸承座為一體機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斗車輪輞,包括鋼圈、若干輻條和軸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鋼圈焊接有外連接件,所述軸承座上焊接有內連接件,所述輻條兩端分別焊接在所述外連接件和內連接件上。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斗車輪輞通過連接件增大焊接面積,顯著的提高了焊接可靠性,增加了該斗車輪輞的機構強度,大大提高了安全性和負重能力。
文檔編號B60B1/04GK202518027SQ201220044988
公開日2012年11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13日
發明者熊勝貴 申請人:熊勝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