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用門的密封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可防止密封性的降低且實現了門開閉感覺的提高的汽車用門的密封結構。在被安裝在前鉸鏈式的后門(1)的外周緣上的門風雨擋條(11)之中與后門(1)的后端緣相當的部分,主密封唇(13)以及副密封唇(14)跨門腰部的上下而分別形成。副密封唇(14)之中比門腰部更靠下方側的部分,在門關閉時以自由狀態從車身側門開口緣(5)離開,另一方面,利用從車室外側流入到后門(1)與車身側門開口緣(5)的間隙中的水的壓力向車室內側擺動,由此與車身側門開口緣(5)抵接,將車室內外密封。
【專利說明】汽車用門的密封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利用安裝在鉸鏈式的汽車用門的外周緣上的門風雨擋條在門關閉時對車室內外進行密封的汽車用門的密封結構,特別涉及汽車用門之中的門鉸鏈相反側的端緣的密封結構。
【背景技術】
[0002]作為這種汽車用門的密封結構例如提出了專利文獻I所記載的結構。專利文獻I所記載的汽車用門是前鉸鏈式的帶窗框的門,安裝在該汽車用門的外周緣上的閉環狀的門風雨擋條,具有在安裝于上述汽車用門的門窗框的窗框安裝部與安裝于上述汽車用門的門本體的門本體安裝部不同的剖面形狀。S卩,窗框安裝部和門本體安裝部在都具備當門關閉時與車身側門開口緣抵接的中空狀的密封唇這一點上是共通的,但在以下方面不同,即:在門關閉時在比上述密封唇更靠車室外側的位置與車身側門開口緣抵接的舌片狀的副密封唇形成在窗框安裝部,而不形成在門本體安裝部。并且,窗框安裝部與門本體安裝部通過形成在與門腰部相當的位置上的模制成形部連結。
[0003]上述門風雨擋條之中的上述汽車用門的門鉸鏈相反側、即后端側的模制成形部,跨上述汽車用門之中門腰部的上下地安裝,與窗框安裝部同樣地具備中空狀的密封唇和舌片狀的副密封唇,但上述副密封唇在與上述汽車用門的門腰部相當的位置處消失。也就是說,在上述汽車用門之中的門鉸鏈相反側的端緣,在比門腰部更靠下方側的位置,僅由中空狀的密封唇對車室內外進行密封。
[0004]先行技術文獻
[0005]專利文獻
[0006]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160534號公報
【發明內容】
[0007]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0008]在專利文獻I所記載的技術中,在上述汽車用門之中的與鉸鏈部相反的一側的端緣,在比門腰部更靠下方側的位置,由于僅由中空狀的密封唇對車室內外進行密封,所以,當從車室外側例如有高壓洗車水等比較高壓的水流入到汽車用門與車身側門開口緣之間的情況下,該水會與上述密封唇直接沖突,導致與上述汽車用門之中比門腰部更靠上方側的部分相比較,密封性有所降低。因此,若考慮車室內外的密封性,則優選的是將副密封唇延伸設置到汽車用門之中比門腰部更靠下方側的位置。
[0009]然而,汽車用門之中比門腰部更靠下方側的部分,由于以與該汽車用門之中比門腰部更靠上方側的部分相比更加朝向車室外側伸出的方式形成,所以,上述門風雨擋條之中比門腰部更靠下方側的部分在門關閉時被收納到該汽車用門與車身側門開口緣之間的間隙之中比較靠里的位置。因此,若將副密封唇延伸設置到汽車用門之中比門腰部更靠下方側的位置、將該副密封唇設定成在門關閉時與車身側門開口緣抵接,則在汽車用門的開閉動作時,上述副密封唇之中比門腰部更靠下方側的部分在車身側門開口緣上滑動,同時相對于車身側門開口部進入或者退出,因而,存在汽車用門的開閉操作所需的開閉操作力增大、門開閉感覺惡化的危險。另外,由于上述副密封唇朝向車室外側傾斜地形成,所以,上述那樣的開閉操作力的增大在門打開動作時尤為顯著。
[0010]本發明是鑒于以上那樣的課題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汽車用門之中門鉸鏈相反側的端緣抑制了比門腰部更靠下方側的部分的密封性的降低并且實現了門開閉感覺的提高的汽車的密封結構。
[0011]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0012]技術方案I所記載的發明的前提為一種汽車用門的密封結構,在被安裝于鉸鏈式的汽車用門的外周緣上的門風雨擋條之中的至少門鉸鏈相反側的部分,跨門腰部的上下地分別形成有中空狀的主密封唇和舌片狀的副密封唇,該主密封唇從該門風雨擋條的安裝基部突出,該副密封唇從上述安裝基部之中比上述主密封唇更靠車室外側的位置朝向車室外側傾斜并突出,在門關閉時,上述主密封唇和副密封唇分別與車身側門開口緣抵接,從而將車室內外密封。
[0013]而且,其特征在于,上述副密封唇之中比門腰部更靠上方側的部分形成為,在門關閉時始終與車身側門開口緣彈性接觸;而且,上述副密封唇之中比門腰部更靠下方側的部分形成為,在門關閉時以自由狀態從車身側門開口緣離開,另一方面,利用從車室外側流入到上述汽車用門與車體側門開口緣的間隙中的水的壓力向車室內側擺動,由此與車身側門開口緣抵接。
[0014]因此,在技術方案I所記載的發明中,由于上述副密封唇之中比門腰部更靠下方側的部分形成為在門關閉時以自由狀態從車身側門開口緣離開,所以,在汽車用門的開閉操作時上述副密封唇不會與車身側門開口緣發生滑動,能夠防止門開閉操作力的增大。
[0015]另外,在比較高壓的水從車室外側流入到汽車用門之中的門鉸鏈相反側的端緣與車身側門開口緣之間的情況下,利用該水的壓力使上述副密封唇之中比門腰部更靠下方側的部分向車室內側擺動,與車身側門開口緣抵接,由此充分確保了比門腰部更靠下方側的部分的密封性。另外,在從車室外側流入到汽車用門與車身側門開口緣之間的水的壓力低到上述副密封唇不擺動的程度的情況下,由上述主密封唇防止水向車室內側的流入。
[0016]而且,除了使得上述副密封唇的上述那樣的擺動變得可靠以外,還如技術方案2所記載的發明那樣,優選的是,上述副密封唇相對于車身外側面的傾斜角度被設定成20。?70°。
[0017]另外,如技術方案3所記載的發明那樣,若上述門風雨擋條具備輔助唇,該輔助唇從上述副密封唇的突出方向中間部朝向車室外側突出,在該輔助唇與該副密封唇的前端部之間形成承壓槽,則在比較高壓的水從車室外側流入到汽車用門與車身側門開口緣之間的情況下,該水由上述承壓槽承接,能夠使得上述副密封唇的上述那樣的擺動變得更為可靠。
[0018]進而,如技術方案4所記載的發明那樣,若上述副密封唇的除了根部以外的部位形成得比該副密封唇的根部更厚,則上述副密封唇的剛性得到提高,因而,在該副密封唇接收到水壓時該副密封唇的前端側不會指向車室內側地反轉,能夠更為可靠地防止水向車室內側的進入。
[0019]另一方面,如技術方案5所記載的發明那樣,若在上述門風雨擋條之中比門腰部更靠下方側的位置,形成有從上述副密封唇的根部朝向車室外側延伸的延伸部,該延伸部被固定在汽車用門上,則能夠防止水經由上述門風雨擋條與汽車用門之間向車室內側進入。
[0020]發明的效果
[0021]根據技術方案I所記載的發明,上述副密封唇之中比門腰部更靠下方側的部分在門關閉時以自由狀態從車身側門開口緣離開,另一方面,利用從車室外側流入到上述汽車用門與車體側門開口緣的間隙中的水的壓力向車室內偵彳擺動,由此與車身側門開口緣抵接,因而,能夠抑制汽車用門之中的門鉸鏈相反側的端緣且比門腰部更靠下方側的部分的密封性降低,可提高門開閉感覺。
[0022]尤其是,根據技術方案2?3所記載的發明,上述那樣的上述副密封唇的擺動變得更為可靠,能夠更為有效地抑制汽車用門之中的門鉸鏈相反側的端緣且比門腰部更靠下方側的部分的密封性降低。
[0023]另外,根據技術方案4所記載的發明,通過提高了上述副密封唇的剛性,防止了當該副密封唇接收到水壓時該副密封唇的前端側指向車室內側地反轉,因而,能夠更為有效地抑制汽車用門之中的門鉸鏈相反側的端緣且比門腰部更靠下方側的部分的密封性降低。
[0024]進而,根據技術方案5所記載的發明,能夠防止水經由上述門風雨擋條與汽車用門之間向車室內側進入,具有可提高汽車用門之中的門鉸鏈相反側的端緣且比門腰部更靠下方側的部分的密封性這樣的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5]圖1是作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表示汽車后門之中的后端部附近的側視圖。
[0026]圖2是表示圖1所示的后門的后端端部附近的立體圖。
[0027]圖3是以單體表示圖1所示的門風雨擋條的立體圖。
[0028]圖4是沿著圖3的A-A線的剖視圖。
[0029]圖5是沿著圖3的B-B線的剖視圖。
[0030]圖6是沿著圖3的C-C線的剖視圖。
[0031]圖7是沿著圖3的D-D線的剖視圖。
[0032]圖8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圖,是與圖3的B-B線相當的剖面的主要部分放大圖。
[0033]圖9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圖,是與圖3的B-B線相當的剖面的主要部分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4]圖1?7是表示本發明的優選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圖,其中圖1是表示作為汽車用門的后門的后端部的側視圖,圖2是表示圖1所示的后門的后端部的立體圖,圖3是以單體表示門風雨擋條的圖。另外,圖4是沿著圖3的A-A線的剖視圖,圖5是沿著圖3的B-B線的剖視圖,圖6是沿著圖3的C-C線的剖視圖,圖7是沿著圖3的D-D線的剖視圖。另外,在圖2中為了說明方便,省略了門風雨擋條的描繪。
[0035]如圖1、2所示那樣,作為汽車用門的后門1,是在該后門I之中圖示以外的前端部設有門鉸鏈的所謂前鉸鏈式的構成,構成為具有門本體2和在與該門本體2之間形成窗開口部Ia的門窗框3,通過升降式的門玻璃Gl對窗開口部Ia進行開閉。并且,在包括門本體2和門窗框3的后門I的外周緣上安裝門風雨擋條11,該門風雨擋條11在門關閉時與主要由車身板4構成的車身側門開口緣5壓力接觸或者彈性接觸,將車室內外密封。
[0036]在門窗框3的后方側配設有后側窗玻璃G2,利用安裝在該后側窗玻璃G2之中至少前端緣上的裝飾構件6來構成車身側門開口緣5的一部。另外,在后門I的門腰部W以及車身板4之中的門腰部W的延長線上的位置,分別設有外側模制構件7、8。另外,此處所提及的門腰部W是指門本體2的上端緣。
[0037]除圖2之外還如圖4所示那樣,門窗框3是通過所謂輥軋成形被彎折形成為規定剖面形狀的長尺寸形狀的構成,雖省略了圖示,但側面觀看呈大致拱形。并且,對門風雨擋條11之中后述的安裝基部12進行嵌合保持的保持器部3a形成在門窗框3的外周側,而且,對用于引導門玻璃Gl升降的圖示以外的玻璃導槽進行嵌合保持的通道部3b形成在門窗框3的內周側。
[0038]另一方面,除圖2之外還如圖5所示那樣,門本體2通過將門外部面板9的外周緣和門內部面板10的外周緣卷邊結合而構成,在該門本體2之中的門外部面板9的上端緣與門內部面板10的上端緣之間的未圖示的開口部中插入門窗框3的下端部,而且,在門本體2的外周緣,通過重疊門外部面板9與門內部面板10而成的凸緣部2a形成在門窗框3的比車室外側壁部更靠車室外側的位置上。
[0039]另外,在門內部面板10的后端緣,分別形成有從凸緣部2a的根部向車室內側彎折延伸的車室外側端面10a、從該車室外側端面IOa之中的車室內側的端緣向車身前方側彎折延伸的臺階狀面10b、和從該臺階狀面IOb之中的車身前方側的端緣向車室內側彎折延伸的車室內側端面10c,在該門內部面板10之中的車室內側端面IOc上固定門風雨擋條11之中的后述的安裝基部12。
[0040]如圖1、3所示那樣,門風雨擋條11具備:被擠壓成形為均勻的剖面形狀、安裝在門窗框3的外周緣上的窗框側一般部Ila ;被擠壓成形為與窗框側一般部Ila不同的剖面形狀、安裝在門本體2的外周緣上的門本體側一般部Ilb ;以在長度方向使剖面形狀變化的方式利用圖示之外的金屬模具模制成形、將兩個一般部IlaUlb之中的車輛后方側的端末部彼此連接起來的模制成形部He。另外,雖省略圖示,但兩個一般部IlaUlb之中的車輛前方側的端末部通過與模制成形部Ilc不同的模制成形部相互連接在一起,由此,門風雨擋條11呈現出順沿于包括門窗框3和門本體2的后門I的外周緣的閉環狀。
[0041 ] 如圖3、4所示那樣,窗框側一般部I Ia具備:被嵌合保持在門窗框3的保持器部3a上的安裝基部12 ;從該安裝基部12突出的中空狀的主密封唇13 ;在比該主密封唇13更靠車室外側的位置從安裝基部12突出的舌片狀的副密封唇14。并且,在門關閉時,副密封唇14與車身側門開口緣5之中的裝飾構件6的前端面進行壓力接觸或者彈性接觸,另一方面,主密封唇13與車身側門開口緣5之中以車身板4朝向車室外側地構成的主密封唇抵接面15進行壓力接觸或者彈性接觸,從而利用所謂雙重密封結構對車室內外進行密封。
[0042]另一方面,門本體側一般部Ilb如圖3、7所示那樣,分別具備利用圖示之外的夾具固定在門內部面板10的車室內側端面IOc上的安裝基部12、和從該安裝基部12突出并在門關閉時與車身板4側的主密封唇抵接面15進行壓力接觸或者彈性接觸的中空狀的主密封唇13,在該點上,與窗框側一般部Ila是共通的,另一方面,在該門本體側一般部Ilb并沒有形成副密封唇14,而是形成有從安裝基部12向車室外側突出并與門內部面板10的臺階狀面IOb始終壓力接觸或者彈性接觸的舌片狀的側唇16,在該點上,與窗框側一般部Ila不同。
[0043]除圖3之外還如圖5、6所示那樣,模制成形部Ilc為了將上述那樣剖面形狀不同的兩個一般部IlaUlb彼此連接到一起,其上端部形成為與窗框側一般部Ila同樣的剖面形狀,另一方面,其下端部形成為與門本體側一般部Ilb同樣的剖面形狀,進而,該長度方向中間部形成為在長度方向上使剖面形狀逐漸變化,安裝在后門I的后端緣之中的跨門腰部W的上下的位置上。具體來講,模制成形部Ilc的安裝基部12之中比門腰部W更靠上方側的部分與窗框側一般部Ila同樣地被嵌合保持于門窗框3側的保持器部3a,另一方面,模制成形部Ilc的安裝基部12之中比門腰部W更靠下方側的部分與門本體側一般部Ilb同樣地利用圖示之外的夾具固定在門內部面板8的車室內側端面10c。另外,圖3的附圖標記17,18表示兩個一般部IlaUlb與模制成形部Ilc的接合部。
[0044]模制成形部Ilc的副密封唇14從模制成形部Ilc的上端使剖面形狀變化,并且延伸到模制成形部Ilc的下端部附近,該副密封唇14之中比門腰部W更靠下方側的部分,形成為以相對于車身外側面的傾斜角度Θ為20。?70°的方式向車室外側傾斜的大致筆直形狀。
[0045]另外,在模制成形部Ilc之中比門腰部W更靠下方側的位置,形成有從副密封唇14的根部朝向車室外側延伸的大致平板狀的延伸部19。延伸部19安置于門內部面板10的車室外側端面10a,并且通過雙面膠帶20固定于該車室外側端面10a。
[0046]在此,如圖5?7所示那樣,在車身側門開口緣5之中比門腰部W更靠下方側的位置,除了主密封唇抵接面15之外,分別形成有從該主密封唇抵接面15的后端緣向車室外側彎曲且延伸的副密封唇抵接面21、和從該副密封唇抵接面21之中的車室外側的端緣向車身后方側彎折延伸的臺階狀面22,臺階狀面22的車身前后方向的寬度尺寸朝向下方逐漸增大。
[0047]也就是說,例如在洗車時等的高壓水從車室外側進入到門本體2的后端緣與車身側門開口緣5之間的情況下,該水與臺階狀面22沖突而使其勢頭減弱,使得車室內外的密封變得可靠,但在門腰部W附近的部分,由于如上述那樣臺階狀面22的寬度較窄,所以,依靠該臺階狀面22的水侵入抑制效果較小。
[0048]于是,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使副密封唇14延伸到模制成形部Ilc之中比門腰部W更靠下方側的部分,來防止高壓水向車室內的進入。具體來講,模制成形部Ilc的副密封唇14設定成,在門關閉時在該副密封唇14之中比門腰部W更靠上方側的部分,與車身側門開口緣5之中的裝飾構件6的前端緣始終壓力接觸或者彈性接觸,另一方面,在模制成形部Ilc的副密封唇14之中的比門腰部W更靠下方側的部分,以自由狀態相對于副密封唇抵接面21隔開規定間隔地接近相向。
[0049]在以上那樣構成的密封結構中,在按照圖4?7中的附圖標記M所示的軌跡來開閉后門I時,副密封唇14不會在副密封唇抵接面21上滑動,可順暢地進行后門I的開閉。
[0050]另一方面,例如在洗車時等的高壓水從車室外側進入到門本體2的后端緣與車身側門開口緣5之間的情況下,通過該高壓水與副密封唇14沖突,在該高壓水的壓力作用下,副密封唇14如圖5中的假想線所示那樣向車室內側擺動而與副密封唇抵接面21抵接,將車室內外密封。另外,在進入到門本體2的后端緣與車身側門開口緣5之間的水的壓力低到副密封唇14不擺動的程度的情況下,水會侵入到副密封唇14與副密封唇抵接面21之間的間隙中,但該水向車室內側的進入卻能夠由主密封唇13充分地抑制。
[0051]即,根據本實施方式,由于設定成,使副密封唇14延伸到門風雨擋條11之中比門腰部W更靠下方側的位置,而且,該副密封唇14之中比門腰部W更靠下方側的部分始終從車身側門開口緣5離開,所以,不存在當后門I的開閉時副密封唇14與車身側門開口緣5抵接而造成門開閉所需的開閉操作力增大的情形,能夠提高門開閉感覺,此外,當比較高壓的水進入到門本體2的后端緣與車身側門開口緣5之間時,副密封唇14與副密封唇抵接面21抵接,能夠可靠地密封車室內外,能夠防止密封性的降低。
[0052]而且,由于在門內部面板10的車室外側端面IOa通過雙面膠帶20固定延伸部19,所以,還具有以下優點,即:能夠更為可靠地防止水經由門風雨擋條11的模制成形部IlC與門內部面板10之間向車室內側的侵入,密封性得到提高。
[0053]圖8是表示本發 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圖,是門風雨擋條之中的與圖3的B-B線相當的剖面的主要部分放大圖。另外,在圖8中,對與圖1~7所示的第一實施方式同樣或者相當的部分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
[0054]圖8所示的第二實施方式構成為,通過形成從副密封唇14的突出方向中間部朝向車室外側突出的輔助唇23,在該輔助唇23與副密封唇14的前端部之間形成了剖面大致V字形的承壓槽24,其它部分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同樣。
[0055]因此,根據該第二實施方式,在水從車室外側進入到門本體2的后端緣與車身側門開口緣5之間的情況下,如圖8中箭頭E所示那樣,該水由承壓槽24承接,因而,能夠使副密封唇14的上述那樣的擺動變得更加可靠。
[0056]圖9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圖,是門風雨擋條之中與圖3的B-B線相當的剖面的主要部分放大圖。另外,在圖9中,對與圖8所示的第二實施方式同樣或者相當的部分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
[0057]圖9所示的第三實施方式構成為,將副密封唇25形成為比上述第二實施方式的副密封唇14更厚,而且,在該副密封唇25的根部,形成有比該副密封唇25的其它部位更薄的薄壁部25a,其它部分與上述第二實施方式同樣。換言之,副密封唇25的除了根部之外的部位形成得比該副密封唇25的根部更厚。
[0058]因此,根據該第三實施方式,由于在副密封唇25承受水壓時會以薄壁部25a為中心向車室內側擺動,所以,能夠使該擺動更加可靠。另外,由于副密封唇25之中除了薄壁部25a以外的部分的剛性得到提高,所以,當該副密封唇25如上述那樣進行擺動時,其前端側不會指向車室內側地反轉,能夠更為可靠地防止水向車室內側的侵入,此外能夠使門開閉感覺得到進一步提聞。
[0059]附圖標記說明
[0060]I…后門(汽車用門)
[0061]5…車身側門開口緣
[0062]11…門風雨擋條
[0063]12…安裝基部[0064]13…主密封唇
[0065]14…副密封唇
[0066]W…門腰部
[0067]23…輔助唇
[0068]24…承壓槽
[0069]25…副密封唇
[0070]25a…薄壁部(根部)
【權利要求】
1.一種汽車用門的密封結構,在被安裝于鉸鏈式的汽車用門的外周緣上的門風雨擋條之中的至少門鉸鏈相反側的部分,跨門腰部的上下地分別形成有中空狀的主密封唇和舌片狀的副密封唇,該主密封唇從該門風雨擋條相對于汽車用門的安裝基部突出,該副密封唇從上述安裝基部之中比上述主密封唇更靠車室外側的位置朝向車室外側傾斜并突出,在門關閉時,上述主密封唇和副密封唇分別與車身側門開口緣抵接,從而將車室內外密封,其特征在于, 上述副密封唇之中比門腰部更靠上方側的部分形成為,在門關閉時始終與車身側門開口緣彈性接觸;而且,上述副密封唇之中比門腰部更靠下方側的部分形成為,在門關閉時以自由狀態從車身側門開口緣離開,另一方面,利用從車室外側流入到上述汽車用門與車體偵們開口緣的間隙中的水的壓力向車室內偵彳擺動,由此與車身側門開口緣抵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用門的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上述副密封唇相對于車身外側面的傾斜角度被設定成20°?70°。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車用門的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上述門風雨擋條具備輔助唇,該輔助唇從上述副密封唇的突出方向中間部朝向車室外側突出,在該輔助唇與該副密封唇的前端部之間形成承壓槽。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車用門的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上述副密封唇的除了根部以外的部位形成得比該副密封唇的根部更厚。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車用門的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門風雨擋條之中比門腰部更靠下方側的位置,形成有從上述副密封唇的根部朝向車室外側延伸的延伸部,該延伸部被固定在汽車用門上。
【文檔編號】B60J10/08GK103522882SQ201210233213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6日
【發明者】持田孝明 申請人:鬼怒川橡膠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