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座椅升降器及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座椅升降器及具備該座椅升降器的座椅,該座椅升降器用于升降汽車等的座椅。
背景技術:
自以往已知有具備使座椅升降的升降機構部的座椅升降器,作為這種座椅升降器,例如有日本實用新型專利公開公報實開昭60-164439號(以下稱作“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座椅升降器。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座椅升降器包括左右連桿,可轉動自如地將左右兩基座部件與設置在各基座部件的上側的左右兩座椅框架分別連結,并且被軸(連結部件)相互連結;一個升降機構部,使右側的座椅框架相對于右側的基座部件升降。該升降機構部包括 扇形齒輪,轉動自如地安裝在右側的座椅框架內側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央部;連結桿,將右側的連桿與扇形齒輪連結;中心齒輪,與扇形齒輪嚙合。所述座椅升降器通過轉動上述中心齒輪而經由連結桿使右側的連桿擺動,由此, 使右側的座椅框架相對于右側基座部件升降,并且伴隨該右側的座椅框架的升降而利用上述軸的端部向上側上推或向下側下壓左側的座椅框架來升降該左側的座椅框架。然而,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座椅升降器中,由于包括扇形齒輪、連結桿及中心齒輪的升降機構部僅對右側的座椅框架進行升降操作,左側的座椅框架通過軸的端部上推或下壓而升降,因此左側的座椅框架難升降,其結果,存在難以使座椅順暢地升降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使兩座椅框架相對于基座部件順暢地升降從而使座椅順暢地升降的座椅升降器及具備該座椅升降器的座椅。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座椅升降器包括第一連桿,轉動自如地與設置在座椅的左右其中一側的第一基座部件及第一座椅框架分別連結于;第二連桿,轉動自如地與設置在所述座椅的左右另一側的第二基座部件及第二座椅框架分別連結,并且經由連結部件與所述第一連桿能夠聯動地連結;升降機構部,使所述第一座椅框架及所述第二座椅框架分別相對于所述第一基座部件及所述第二基座部件升降;其中,所述升降機構部包括第一升降機構部,包括使所述第一座椅框架相對于所述第一基座部件升降的第一太陽齒輪及第一行星齒輪組;第二升降機構部,與所述第一升降機構部聯動并且包括使所述第二座椅框架相對于所述第二基座部件升降的第二太陽齒輪及第二行星齒輪組。另外,本發明的座椅包括所述座椅升降器。根據該結構,當通過包括第一太陽齒輪及第一行星齒輪組的第一升降機構部使第一座椅框架相對于第一基座部件升降時,能夠與此聯動地通過包括第二太陽齒輪及第二行星齒輪組的第二升降機構部而使第二座椅框架相對于第二基座部件升降。由此,可使第一及第二座椅框架分別相對于第一及第二基座部件順暢地升降。
圖1是組裝有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汽車用座椅升降器的汽車用座椅的局部側視圖。圖2是汽車用座椅的局部分解立體圖,其中省略圖示了圖1中的基座部件。圖3是第一連桿與第一座椅框架的第一連桿用連結部的連結狀態的側視圖。圖4A是從第一連桿側觀察到的、第一連桿與第一座椅框架的第一連桿用連結部的分解立體圖;圖4B是從第二連桿側觀察到的、第二連桿與第二座椅框架的第二連桿用連結部的分解立體圖。圖5是圖3的V-V線的剖視圖。圖6是行星齒輪操作部的分解立體圖。圖7A是保持滾輪的保持部件的側視圖,圖7B是圖7A的VII-VII線的剖視圖,圖 7C是圖7B的VIII-VIII線的剖視圖。圖8是保持部件、手柄壓靠彈簧及殼體的分解立體圖。圖9是表示未對操作手柄進行操作的狀態的離合器板、凸輪及滾輪的位置關系的說明圖。圖10是表示從圖9的狀態對操作手柄操作后的狀態的離合器板、凸輪及滾輪的位置關系的說明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圖1是組裝有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汽車用座椅升降器的汽車用座椅的局部側視圖,圖2是汽車用座椅的局部分解立體圖,其中省略圖示了圖1中的基座部件。以下,以圖中的X方向為前側、Y方向為后側、Z方向為左側、W方向為右側進行說明。本實施方式的座椅升降器1用于汽車的座椅,例如汽車的駕駛席、副駕駛席(本實施方式中為副駕駛席)。本實施方式的汽車座椅100包括第一基座部件2a及第二基座部件 2b、第一座椅框架3a及第二座椅框架3b、以及座椅升降器1。第一基座部件2a及第二基座部件2b相互在左右方向上隔開間隔而左右對稱地設置(圖1中,僅示出第一基座部件2a而未示出第二基座部件),且采用大致相同的結構。以下,對第一基座部件2a進行說明而省略第二基座部件的說明。第一基座部件2a包括長條狀的下軌道11及上軌道12。下軌道11以長度方向沿車身前后方向的狀態固定在車身地板面上。上軌道12包括長條狀的上軌道主體13及固定在上軌道主體13上的支架14a、 14b。上軌道主體13沿長度方向可移動地設置在下軌道11的上側。另外,上軌道主體13與下軌道11通過未圖示的鎖定與解除鎖定裝置而適當地鎖定,另外,可通過操作設置在座椅100前方下部的鎖定解除操作部15解除鎖定而使上軌道主體13相對于下軌道11沿前后方向移動。支架14a、14b為前支架14a及后支架14b。前支架14a的下部側固定在上軌道主體13的前端部,前支架14a的上部側具有連桿安裝部14c。
后支架14b的下部側固定在上軌道主體13的后端部,后支架14b的上部側具有連桿安裝部14d。第一座椅框架3a包括第一框架主體31,包含形成座椅框架的一部分的左下部座椅框架片,設置在第一基座部件2a的上側;第一連桿用連結片32,作為第一連桿用連結部, 與后述的座椅升降器1的第一連桿部件4a連結。第一連桿用連結片32如圖4、圖5所示包括連結凸部33及第一框架內齒輪34。連結凸部33從第一連桿用連結片32的右側面呈圓形狀地向右側突出設置指定量。第一框架內齒輪34設置在連結凸部33的直徑內側。本實施方式中,第一框架內齒輪34由齒數為38個的齒輪形成。而且,如圖1所示,該第一連桿用連結片32的前后兩端側分別經由螺栓等固定部件固定在第一框架主體31上。如圖2所示,第二座椅框架3b包括第二框架主體131,包含形成座椅框架的一部分的右下部座椅框架片,設置在第二基座部件2b的上側;第二連桿用連結片132,作為第二連桿用連結部,具有與第二連桿部件4b連結的第二框架內齒輪134 (參照圖4)。第二框架主體131由具有與上述第一座椅框架3的第一框架主體31呈左右對稱的形狀的部件形成,第二連桿用連結片132由具有與上述第一連桿用連結片32呈左右對稱的形狀的部件形成。座椅升降器1包括第一連桿部件4a 第4連桿部件4d ;連結部件6,連結第一連桿部件4a與第二連桿部件4b ;升降機構部,使第一座椅框架3a及第二座椅框架3b相對于第一基座部件2a及第二基座部件2b升降。如圖2所示,連結部件6包括連結軸61 ;第一太陽齒輪62,固定地連結于連結軸 61的左端(第一端)(圖示于圖4A);第二太陽齒輪162,固定地連結于連結軸61的右端 (第二端)(參照圖4B)。第一太陽齒輪62在本實施方式中由齒數為16個的齒輪形成。而且,該第一太陽齒輪62如圖4、圖5所示轉動自如地設置在第一框架內齒輪34的內側。第二太陽齒輪162由與第一太陽齒輪62相同結構的齒輪構成,以與第一太陽齒輪 62聯動而一起轉動的方式設置在第二框架內齒輪134的內側。如圖1所示,第一連桿4a轉動自如地與第一基座部件2a的后部及第一座椅框架 3a的后部分別連結,其包括第一連桿主體41,且安裝有具有多個第一行星齒輪44的第一行星齒輪組40 (參照圖4A、圖5)及行星齒輪操作部5。第一連桿主體41的下端側(第一端)轉動自如地連結于第一基座部件2a的后支架14b的連桿安裝部14d。此外,如圖4、圖5所示,第一連桿主體41在上端側(第二端)安裝有連結凹部 42,作為第一框架連結部,轉動自如地連結于第一連桿用連結片32的連結凸部33 ;以及第一連桿內齒輪43,形成在該連結凹部42的內周。本實施方式的第一連桿內齒輪43由齒數為35個的齒輪形成。連結凹部42形成為從第一連桿主體41的左側面以指定深度凹陷而呈上述連結凸部33可轉動自如地嵌入的程度的大小的圓形狀。而且,在該連結凹部42與連結凸部33連結的狀態下,第一連桿內齒輪43與第一框架內齒輪34左右鄰接地設置。第一行星齒輪44在本實施方式中,由采用相同結構的三個齒輪形成。各第一行星齒輪44包括齒輪部44a及設置在齒輪部44a兩側的軸部44b。齒輪部44a的軸方向的長度形成為與左右排列的上述第一連桿內齒輪43和第一框架內齒輪34可同時嚙合的長度。另外,本實施方式中,由齒數為10個的齒輪形成。而且,這些第一行星齒輪44以在第一連桿內齒輪43與第一太陽齒輪62之間、及第一框架內齒輪34與第一太陽齒輪62之間,沿圓周方向大致等間隔地排列的方式分別嚙合于這些齒輪34、43、62。此外,該狀態下,第一行星齒輪44的軸部44b由設置在第一連桿主體41與第一連桿用連結片32各自的兩側的支撐部件45a、45b支撐。詳細而言,在第一連桿主體41的右側(圖4A中為左側)轉動自如地設置有圓板狀的第一支撐部件45a,且在第一連桿用連結片32的左側轉動自如地設置有圓板狀的第二支撐部件45b。此外,這些第一支撐部件45a與第二支撐部件45b分別包括沿圓周方向等間隔地排列設置的三個軸插入孔45c。而且,第一行星齒輪44各自的軸部44b的右端側轉動自如地插入第一支撐部件 45a的軸插入孔45c,該軸部44b的左端側轉動自如地插入第二支撐部件45b的軸插入孔 45c。此外,第一支撐部件45a與第二支撐部件45b在支撐第一行星齒輪44的軸部44b 的狀態下,三個連結銷45d設置在鄰接的第一行星齒輪44之間而相互無法轉動地連結著。行星齒輪操作部5如圖6所示包括離合器裝置51 55及操作手柄56。離合器裝置包括圓板狀的離合器板51、凸輪53、保持多個滾輪52的保持部件54、以及覆蓋保持部件 54的殼體55。如圖4、圖5所示,離合器板51包括供各第一行星齒輪44的軸部44b轉動自如地插入的三個軸插入孔51a,并且,在右側面側(圖5中出現在左側)具有第一連桿主體連結部 51b。第一連桿主體連結部51b從右側面呈圓形狀向右側突出設置指定量。而且,第一行星齒輪44的軸部44b分別轉動自如地插入三個軸插入孔51a中,并且第一連桿主體連結部51b轉動自如地嵌入設置在第一連桿主體的第一連桿用連結片32的接收凹部35,由此, 離合器板51與第一行星齒輪44連結,并且可轉動地連結于第一連桿用連結片32。此外,離合器板51在左側面側具有收納凹部51c (圖示于圖4A)。收納凹部51c從左側面呈圓形狀地凹陷指定深度。如圖6、圖7所示,保持部件54包括具有彈性的合成樹脂制的圓板狀部54a。本實施方式中,圓板狀部54a整體上由尼龍(注冊商標)形成。該圓板狀部54a在與離合器板 51的收納凹部51c相對的右側面側的離合器板相對面54b的中心部具有將凸輪53轉動自如地予以保持的圓筒狀的保持軸54c。此外,如圖7所示,在上述離合器板相對面54b上的保持軸54c的外周側具有上述滾輪52、及保持這些滾輪的六個滾輪夾持部54d(圖示于圖7)。本實施方式中,滾輪52包含六個,分別呈圓柱狀。滾輪夾持部54d沿著圓周方向等間隔地設置,各滾輪夾持部54d包括從離合器板
7相對面54b向離合器板51側突出設置的一對夾持片54e。一對夾持片54e相互隔開滾輪 52的大致直徑量的間隔地設置。各夾持片54e的相互相對的相對面形成為與滾輪52的外周大致相同大小的圓弧面。而且,滾輪夾持部54d將滾輪52轉動自如地夾持于這些相對面。此外,保持部件54如圖6、圖8所示包括具有從圓板狀部54a向右側突出設置的第一彈簧卡止部54g的突片54f。殼體55如圖6所示包括固定在第一座椅框架3a上的作為框架固定部的固定用孔 55a。本實施方式中,固定用孔55a以與上述第一連桿用連結片32的固定用孔42a重合連通的方式形成。而且,如圖1所示,在殼體55的固定用孔55a與第一連桿用連結片32的固定用孔 42a連通的狀態下,穿過螺栓等固定部件使該固定部件固定在第一座椅框架3a上,由此第一連桿用連結片32及殼體55固定地安裝在第一座椅框架3a上。此外,如圖6、圖8所示在該殼體55上設置有第二彈簧卡止部55b。而且,該殼體 55的中心部與上述保持部件54的中心部經由卡止軸59而轉動自如地被安裝。此外,在該安裝狀態下,圖8所示的手柄壓靠用彈簧55d的兩端部分別卡止于保持部件54的第一彈簧卡止部54g與殼體55的第二彈簧卡止部55b。由此,即便保持部件54相對于殼體55向順時針方向、逆時針方向的任一方向轉動,手柄壓靠用彈簧55d也會積蓄壓靠力并借助該積蓄的壓靠力而相對于殼體55返回至指定位置。凸輪53如圖6、圖9所示由外周形狀呈大致六邊形狀的金屬制的板狀體形成。凸輪53外周的六個邊分別形成劃分壁53a,由該劃分壁53a與離合器板51的收納凹部51c的內周壁51d劃分形成供收納滾輪52的滾輪收納部52a。這樣劃分的滾輪收納部52a以各劃分壁53a的中央與收納凹部51c的內周壁51d 之間的距離最大,且從各劃分壁53a的中央向側面間隔逐漸變狹的方式形成,各劃分壁53a 的中央部形成不擠壓滾輪52的非擠壓部53d,非擠壓部53d的兩側部分別形成擠壓滾輪52 的第一滾輪擠壓部53b及第二滾輪擠壓部53f。另外,滾輪收納部52a中的滾輪52在設置在離合器板51的收納凹部51c的內周壁51d與非擠壓部53d之間的狀態下,實際上在兩者間形成有稍許間隙,圖9中,為便于說明而未表示間隙。此外,在凸輪53的中心部設置有保持用孔53c。而且,保持部件54的保持軸54c 轉動自如地插入該保持用孔53c,由此,凸輪53由保持部件54轉動自如地保持著。而且,在該保持狀態下,凸輪53由壓靠彈簧50壓靠以相對于保持部件54而設置在指定位置。詳細而言,如圖6、圖7所示,在保持部件54設置有彈簧卡止孔54j,環狀壓靠彈簧 50的一端卡止于該彈簧卡止孔54j。此外,在凸輪53的非擠壓部53d與由保持部件54保持的滾輪52位置對準的圖9所示的狀態下,壓靠彈簧50的另一端卡止于設置在凸輪53上的彈簧卡止孔53e。當從該狀態起相對于保持部件54向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轉動操作凸輪53 時,壓靠彈簧50會積蓄壓靠力,當除去施加于該凸輪53的轉動操作力時,借助該積蓄的壓靠力而返回至非擠壓部53d與滾輪52位置對準的圖9所示的狀態。操作手柄56如圖6所示包括手柄主體57及固定地安裝在手柄主體57上的手柄連結片58。手柄主體57包括供就座人員等操作人員握持的握持部57a。手柄連結片58包括兩個卡止用突起58a。這些卡止用突起58a在穿過設置在殼體55上的圓弧狀的第一滑動嵌合槽55i之后,穿過設置在保持部件54上的第二滑動嵌合槽54j,進而從該第二滑動嵌合槽54j卡止于設置在凸輪53上的手柄卡止用孔53j。該第二滑動嵌合槽54j的長度短于第一滑動嵌合槽55i,且長于手柄連結片58,手柄連結片58可在第二滑動嵌合槽54 j內輕微移動。而且,在手柄連結片58卡止于凸輪53的狀態下,如圖1所示手柄主體57的握持部57a成為大致水平狀態。另外,圖1中,為便于說明,以一點劃線表示手柄主體57。下面,參照圖4B對第二連桿4b進行說明。第二連桿4b轉動自如地與第二基座部件2b的后部(參照圖2)及第二座椅框架3b的后部分別連結,且與上述第一連桿4a相同地,在第二連桿主體141上以聯動連結的狀態設置有具有多個(本實施方式中為三個)第二行星齒輪144的第二行星齒輪組。但在該第二連桿4b上未設置相當于與上述第一連桿 4a聯動的行星齒輪操作部5的部分。第二連桿主體141采用與第一連桿4a的第一連桿主體41相同的結構,第二行星齒輪144采用與第一連桿4a的第一行星齒輪44相同的結構。詳細而言,第二連桿主體141的下端側(第一端)轉動自如地連結于第二基座部件3b的后支架,且在上端側(第二端)具有連結凹部142及第二連桿內齒輪143 (參照圖 4B)。各第二行星齒輪144以在第二連桿內齒輪143與第二太陽齒輪162之間、及第二框架內齒輪134與第二太陽齒輪162之間,沿圓周方向大致等間隔排列的方式分別嚙合于這些齒輪134、143、162 (參照圖4B、圖5)。這樣,第二連桿4b經由連結部件6而與第一連桿4a聯動連結。更詳細而言,第二連桿4b經由第二連桿內齒輪143、第二行星齒輪組140、第二太陽齒輪162、連結軸61、第一太陽齒輪62、第一行星齒輪組40及第一連桿內齒輪43而可與第一連桿4a聯動地連結。第3連桿4c如圖1所示由板狀的部件形成,轉動自如地與第一基座部件2a的前部及第一座椅框架3的前部分別連結,由第3連桿4c、第一連桿4a、第一基座部件2a及第一座椅框架3形成平行連桿機構。此外,第4連桿4d由與第3連桿4c呈左右對稱的形狀的部件形成,轉動自如地與第二基座部件2b的前部及第二座椅框架3b的前部分別連結,由第4連桿4d、第二連桿4b、 第二基座部件2b及第二座椅框架3b形成平行連桿機構。下面,對升降機構部進行說明。升降機構部包括第一升降機構部,進行使第一座椅框架3a相對于第一基座部件2a的升降操作;第二升降機構部,進行使第二座椅框架3b 相對于第二基座部件2b的升降操作。第一升降機構部包括上述第一太陽齒輪62、第一連桿主體41、第一行星齒輪組40 及行星齒輪操作部5 (離合器裝置51 55、操作手柄56)等部件而形成。另一方面,第二升降機構部包括上述第二太陽齒輪162、第二連桿主體141及第二行星齒輪組等部件而形成。
下面,對本實施方式的座椅升降器的動作進行說明。首先,向圖1的順時針方向對處于設定基準位置的水平狀態的手柄主體57的握持部57a進行轉動操作。由此,如圖10所示,凸輪53相對于殼體55及離合器板51而輕微地轉動,通過該轉動,滾輪52受到凸輪53的第一滾輪擠壓部53b與離合器板51的內周壁51d 夾持,從而凸輪53相對于離合器板51為鎖定狀態。這里,重復上述說明,因固定在操作手柄56上的手柄連結片58的卡止用突起58a卡止于形成在凸輪53上的手柄卡止用孔53j, 所以凸輪53與該操作手柄56的轉動聯動地轉動。在該狀態下,當進一部向相同方向對手柄主體57進行轉動操作時,離合器板51向相同方向轉動,伴隨該離合器板51的轉動,由于第一行星齒輪44的軸部44b被壓入離合器板軸插入孔51a中,因此第一行星齒輪44分別與第一太陽齒輪62、第一連桿內齒輪43及第一框架內齒輪34各自的齒輪嚙合,第一行星齒輪44分別繞第一太陽齒輪62、第一連桿內齒輪43及第一框架內齒輪34轉動。在繞該第一連桿內齒輪43與第一框架內齒輪34轉動時,由于第一連桿內齒輪43 的齒數少于第一框架內齒輪34的齒數,因此第一連桿主體41的連結凹部42向逆時針方向繞第一連桿用連結片32的連結凸部33轉動。由此,第一連桿主體41以下端為軸心向逆時針方向擺動。此外,在上述第一行星齒輪44分別繞第一太陽齒輪62轉動時,第一太陽齒輪62 轉動(自轉),伴隨此,與連結部件6的另一端6B卡合的第二太陽齒輪162也轉動(參照圖 4B)。而且,在該第二太陽齒輪162轉動時,各第二行星齒輪144轉動,并繞第二連桿內齒輪 143及第二框架內齒輪134轉動。而且,在該轉動時,同樣地由于第二連桿內齒輪143的齒數少于第二框架內齒輪 134的齒數,因而第二連桿主體141的連結凹部142與第一連桿主體41聯動地向相同方向繞第二連桿用連結片132的連結凸部133轉動。此外,通過該第一連桿主體41與第二連桿主體141的擺動,第3連桿部件4c與第 4連桿部件4d聯動地擺動。由此,第一及第二座椅框架3a、3b相對于第一及第二基座部件 2a、2b上升指定量的程度。當使第一及第二座椅框架3a、3b進一步上升時,暫時從轉動操作的手柄主體57松開手。由此,經由保持部件54并借助手柄壓靠用彈簧55d的壓靠力而向圖10的逆時針方向壓靠凸輪53。當凸輪53借助該壓靠力開始向逆時針方向轉動時,由凸輪53的第一滾輪擠壓部 53b與離合器板51的內周壁51d夾持的滾輪52成為鎖定解除狀態。由此,離合器板51不與凸輪53—起轉動,僅凸輪53向逆時針方向轉動。因此,在從滾輪52被鎖定在離合器板51與凸輪53的擠壓部53b之間的鎖定狀態至該滾輪52處于離合器板51與凸輪53的非擠壓部53d之間的鎖定解除狀態的有限范圍內,離合器板51、凸輪53及滾輪52形成單向(一方向)離合器,離合器板51不轉動,此外,第一行星齒輪44、 第一連桿主體41也無法運作,從而第一及第二座椅框架3a、3b不會相對于第一及第二基座部件2a、2b移動。另一方面,凸輪53向逆時針方向轉動時,卡止于凸輪53的手柄主體57 —起向相同方向轉動,握持部57a返回至水平狀態的圖1的初始狀態。從該狀態起再次如上述那樣向圖1的順時針方向對手柄主體57進行轉動操作。由此,可使第一及第二座椅框架3a、3b相對于第一及第二基座部件2a、2b進一步上升指定量。此外,在使第一及第二座椅框架3a、3b相對于第一及第二基座部件2a、2b進一步上升指定量時,可通過重復上述操作而進行。即便在該上升狀態下從外部對第一及第二座椅框架3a、3b施加有負重時,也不會因該力而導致各第一行星齒輪44沿指定方向轉動,從而不會導致第一及第二座椅框架3a、 3b下降。另一方面,在使上升的第一及第二座椅框架3a、3b下降時,與上述的上升時相反地通過向圖1的逆時針方向對水平狀態的手柄主體57的握持部57a進行轉動操作。更詳細而言,通過向逆時針方向轉動手柄主體57,從而凸輪53相對于殼體55及離合器板51而輕微地向相同方向轉動,通過該轉動,滾輪52受到凸輪53的第二滾輪擠壓部 53f與離合器板51的內周壁51d夾持,從而凸輪53相對于離合器板51為鎖定狀態(參照圖9)。在該狀態下,當進一部向相同方向對手柄主體57進行轉動操作時,離合器板51也向相同方向轉動,伴隨該離合器板51的轉動,各第一行星齒輪44繞第一太陽齒輪62、第一連桿內齒輪43及第一框架內齒輪34向與上述的上升時相反的方向轉動。由此,與上述相同地,第一連桿主體41以下端為軸心向順時針方向擺動,此外,在各上述第一行星齒輪44繞第一太陽齒輪62轉動時,第一太陽齒輪62轉動(自轉),伴隨此,第二太陽齒輪162也轉動。而且,在該第二太陽齒輪162轉動時各第二行星齒輪144轉動,并繞第二連桿內齒輪143及第二框架內齒輪134向與上述的上升時相反的方向轉動。而且,在該轉動時,相同地與第一連桿主體41聯動地向相同方向轉動。此外,通過該第一連桿主體41與第二連桿主體141的擺動,第3連桿部件4c與第4連桿部件4d聯動地擺動。由此,可使第一及第二座椅框架3a、3b相對于第一及第二基座部件2a、2b下降指定量。通過采用上述結構,可將擺動操作第一連桿的第一行星齒輪及第一太陽齒輪等部件設置在第一連桿主體的第二端,無須如先前那樣在座椅框架內側設置扇形齒輪、連結桿及中心齒輪等即可,從而可簡化座椅框架,并且可易于進行組裝作業。此外,可通過與伴隨第一連桿的擺動操作的第一太陽齒輪的轉動聯動地轉動的第二太陽齒輪自身的轉動而對第二行星齒輪組進行轉動操作,從而使第二連桿擺動。因此,可使第二連桿對應于第一連桿的運作而運作,從而可使第一及第二座椅框架相對于第一及第二基座部件順暢地升降。此外,由于可通過與第一太陽齒輪聯動的第二太陽齒輪的轉動而使第二連桿擺動,因此可將連結第一太陽齒輪與第二太陽齒輪的連結軸構成為只要能傳遞轉動力即可的部件,可將連結軸構成為剖面積較小者即可的部件。因此,可實現座椅升降器整體的輕量化。此外,可形成為設置面積較小的部件,例如在將該座椅升降器應用于駕駛席或副駕駛席時,就坐在其后排席上的就座人員的腳難以碰到連結軸。另外,上述實施方式中,連結部件6包括第二太陽齒輪162,第二連桿4b包括具有第二行星齒輪144的第二行星齒輪組140,但本發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實施方式,其可加以適
當變更。
例如,也可使連結部件6不具有第二太陽齒輪162,并且第二連桿4b不具有第二行星齒輪144,而使第二連桿4b的上端與連結軸61的第二端轉動自如地連結,使第二連桿4b 的上端與連結軸61的伴隨第一端的運作的第二端的運作聯動地運作。但如果如上述實施方式那樣,連結部件6包括第二太陽齒輪162,且第二連桿4b包括具有第二行星齒輪144的第二行星齒輪組,則可使第二連桿4b以與第一連桿4a相同的速度切實地運作,從而可使第一座椅框架與第二座椅框架以相同時期、相同速度切實地運作,并且可使連結軸61成為具有傳遞轉動的功能的部件,從這一點看,較為理想的是形成上述實施方式的結構。此外,本發明的座椅升降器并不限定于如上述實施方式那樣,用于汽車座椅的實施方式,例如可適當地加以變更而用于飛機、電氣列車等車輛的座椅。此外,也可用于電動座椅。本發明一技術方案所涉及的座椅升降器(1)包括第一連桿,轉動自如地與設置在座椅的左右其中一側的第一基座部件及第一座椅框架分別連結;第二連桿,轉動自如地與設置在所述座椅的左右其中另一側的第二基座部件及第二座椅框架分別連結,并且經由連結部件與所述第一連桿能夠聯動地連結;升降機構部,使所述第一座椅框架及所述第二座椅框架分別相對于所述第一基座部件及所述第二基座部件升降;其中,所述升降機構部包括第一升降機構部,包括使所述第一座椅框架相對于所述第一基座部件升降的第一太陽齒輪及第一行星齒輪組;第二升降機構部,與所述第一升降機構部聯動并且包括使所述第二座椅框架相對于所述第二基座部件升降的第二太陽齒輪及第二行星齒輪組。根據該結構,當通過包括第一太陽齒輪及第一行星齒輪組的第一升降機構部使第一座椅框架相對于第一基座部件升降時,能夠與此聯動地通過包括第二太陽齒輪及第二行星齒輪組的第二升降機構部而使第二座椅框架相對于第二基座部件升降。由此,可使第一及第二座椅框架分別相對于第一及第二基座部件順暢地升降。作為本發明的另一技術方案,在所述座椅升降器中,所述第一太陽齒輪設置于所述連結部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行星齒輪組具有與所述第一太陽齒輪嚙合的多個第一行星齒輪,所述第一連桿具有第一連桿主體,所述座椅升降器還包括行星齒輪操作部,操作所述第一行星齒輪組以使該第一行星齒輪組繞所述第一太陽齒輪轉動;其中,所述第一連桿主體的第一端連結于所述第一基座部件,該第一連桿主體的第二端連結于所述第一座椅框架并且包括與所述第一行星齒輪組為嚙合狀態的第一連桿內齒輪,所述第一連桿內齒輪構成為在所述第一行星齒輪組伴隨所述行星齒輪操作部的操作而繞所述第一太陽齒輪轉動時,使該第一行星齒輪組同時繞該第一連桿內齒輪轉動,使得所述第一連桿主體的第二端相對于所述第一座椅框架轉動且使所述第一連桿主體的第一端繞該第一端的轉動軸擺動。根據該結構,可將擺動操作第一連桿的第一行星齒輪組及第一太陽齒輪等部件設置在第一連桿主體的第二端,從而可簡化座椅框架,并且可易于進行組裝作業。作為本發明的又一技術方案,在上述結構中,所述第一座椅框架包括具有第一框架內齒輪的第一連桿用連結部,所述第一行星齒輪組還與所述第一框架用內齒輪嚙合而繞該第一框架用內齒輪轉動,所述第一連桿主體的第二端轉動自如地與所述第一連桿用連結部連結,以便在所述第一行星齒輪組繞所述第一框架用內齒輪轉動時該第一連桿主體的第二端能夠相對于所述第一連桿用連結部轉動,所述第一太陽齒輪能夠相對于所述第一座椅框架轉動,以便在所述第一行星齒輪組繞該第一太陽齒輪轉動時該第一太陽齒輪能夠自轉,所述第二太陽齒輪以與所述第一太陽齒輪的轉動聯動且能夠一起轉動的方式設置于所述連結部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座椅框架包括具有第二框架內齒輪的第二連桿用連結部, 所述第二行星齒輪組包括與所述第二太陽齒輪及所述第二框架內齒輪分別嚙合的多個第二行星齒輪,所述第二連桿的第一端連結于所述第二基座部件,該第二連桿的第二端設置有與所述第二行星齒輪組嚙合的第二連桿內齒輪,所述第二連桿連結于所述第二連桿用連結部,以便在所述第二行星齒輪組繞所述第二連桿內齒輪及所述第二框架內齒輪轉動時該第二連桿的第二端能夠相對于所述第二連桿用連結部轉動,所述第二連桿內齒輪構成為 在所述第二行星齒輪組伴隨所述第二太陽齒輪的轉動而轉動時,使該第二行星齒輪組繞所述第二框架內齒輪及該第二連桿內齒輪轉動,使得所述第二連桿的第一端繞該第一端的轉動軸擺動。根據該結構,通過與伴隨第一連桿的擺動操作的第一太陽齒輪的轉動聯動地轉動的第二太陽齒輪自身的轉動而使第二行星齒輪組轉動,通過該轉動而可使第二連桿擺動。 因此,可使第二連桿對應于第一連桿的運作而順暢地運作,從而可使第一及第二座椅框架相對于第一及第二基座部件順暢地升降。此外,由于可通過與第一太陽齒輪聯動的第二太陽齒輪的轉動而使第二連桿擺動,因此可將連結第一太陽齒輪與第二太陽齒輪的連結軸構成為只要能傳遞轉動力即可的部件,可將連結軸構成為剖面積較小者即可的部件。因此,可實現座椅升降器整體重量的輕量化,例如在將該座椅升降器應用于駕駛席或副駕駛席時,可減小設置面積,因此,就坐在其后排席上的就座人員的腳難以碰到連結軸。作為本發明的其他實施方式,包括以上述技術方案的座椅升降器為結構要素的座椅。根據該結構,當通過包括第一太陽齒輪及第一行星齒輪組的第一升降機構部使第一座椅框架相對于第一基座部件升降時,能夠與此聯動地通過包括第二太陽齒輪及第二行星齒輪組的第二升降機構部而使第二座椅框架相對于第二基座部件升降。由此,可使第一及第二座椅框架分別相對于第一及第二基座部件順暢地升降,從而可使座椅整體順暢地升降。
1權利要求
1.一種座椅升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連桿,轉動自如地與設置在座椅的左右其中一側的第一基座部件及第一座椅框架分別連結;第二連桿,轉動自如地與設置在所述座椅的左右其中另一側的第二基座部件及第二座椅框架分別連結,并且經由連結部件與所述第一連桿能夠聯動地連結;升降機構部,使所述第一座椅框架及所述第二座椅框架分別相對于所述第一基座部件及所述第二基座部件升降;其中, 所述升降機構部包括第一升降機構部,包括使所述第一座椅框架相對于所述第一基座部件升降的第一太陽齒輪及第一行星齒輪組;第二升降機構部,與所述第一升降機構部聯動并且包括使所述第二座椅框架相對于所述第二基座部件升降的第二太陽齒輪及第二行星齒輪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升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太陽齒輪設置于所述連結部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行星齒輪組具有與所述第一太陽齒輪嚙合的多個第一行星齒輪, 所述第一連桿具有第一連桿主體, 所述座椅升降器還包括行星齒輪操作部,操作所述第一行星齒輪組以使該第一行星齒輪組繞所述第一太陽齒輪轉動;其中,所述第一連桿主體的第一端連結于所述第一基座部件,該第一連桿主體的第二端連結于所述第一座椅框架并且包括與所述第一行星齒輪組為嚙合狀態的第一連桿內齒輪,所述第一連桿內齒輪構成為在所述第一行星齒輪組伴隨所述行星齒輪操作部的操作而繞所述第一太陽齒輪轉動時,使該第一行星齒輪組同時繞該第一連桿內齒輪轉動,使得所述第一連桿主體的第二端相對于所述第一座椅框架轉動且使所述第一連桿主體的第一端繞該第一端的轉動軸擺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椅框架包括具有第一框架內齒輪的第一連桿用連結部, 所述第一行星齒輪組還與所述第一框架用內齒輪嚙合而繞該第一框架用內齒輪轉動, 所述第一連桿主體的第二端轉動自如地與所述第一連桿用連結部連結,以便在所述第一行星齒輪組繞所述第一框架用內齒輪轉動時該第一連桿主體的第二端能夠相對于所述第一連桿用連結部轉動,所述第一太陽齒輪能夠相對于所述第一座椅框架轉動,以便在所述第一行星齒輪組繞該第一太陽齒輪轉動時該第一太陽齒輪能夠自轉,所述第二太陽齒輪以與所述第一太陽齒輪的轉動聯動且能夠一起轉動的方式設置于所述連結部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座椅框架包括具有第二框架內齒輪的第二連桿用連結部, 所述第二行星齒輪組包括與所述第二太陽齒輪及所述第二框架內齒輪分別嚙合的多個第二行星齒輪,所述第二連桿的第一端連結于所述第二基座部件,該第二連桿的第二端設置有與所述第二行星齒輪組嚙合的第二連桿內齒輪,所述第二連桿連結于所述第二連桿用連結部,以便在所述第二行星齒輪組繞所述第二連桿內齒輪及所述第二框架內齒輪轉動時該第二連桿的第二端能夠相對于所述第二連桿用連結部轉動,所述第二連桿內齒輪構成為在所述第二行星齒輪組伴隨所述第二太陽齒輪的轉動而轉動時,使該第二行星齒輪組繞所述第二框架內齒輪及該第二連桿內齒輪轉動,使得所述第二連桿的第一端繞該第一端的轉動軸擺動。
4. 一種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座椅升降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座椅升降器及具備該座椅升降器的座椅,其中,座椅升降器(1)包括第一連桿部件(4a)至第4連桿部件(4d);連結部件(6),具有將第一連桿部件(4a)與第二連桿部件(4b)連結的第一太陽齒輪(62)及第二太陽齒輪(162)。第一連桿部件(4a)包括第一連桿主體(41),并且與具有多個第一行星齒輪(44)的第一行星齒輪組(40)一起,與行星齒輪操作部(5)聯動連結。另外,第二連桿部件(4b)包括第二連桿主體(141),并且與具有多個第二行星齒輪(144)的第二行星齒輪組(140)聯動連結。由此,能夠使兩座椅框架相對于基座部件順暢地升降從而使座椅順暢地升降。
文檔編號B60N2/16GK102381214SQ20111025188
公開日2012年3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30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1日
發明者沖靖和, 福田順, 藤原勝 申請人:德魚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