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低滾動摩擦的輪胎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于裝配至客運機動車輛的輪胎外胎的胎面。
背景技術:
減少車輛運動功耗的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問題,且如今變得愈發必要。該問題通常確定某些輪胎的開發和營銷。本領域技術人員認識到該問題涉及具有減小的滾動阻カ的輪胎。輪胎的“滾動阻力”是指使輪胎處于運動狀態而消耗的能量的量,該能量的量不能由該輪胎恢復。已知輪胎行駛時的滾動阻カ與所述輪胎中的能量損失 相關,上述能耗部分視所采用的橡膠混合物的滯后特性而定,大多數視包括胎面的特性而定,且部分視輪胎行駛時所述混合物維持的變形周期而定。如考慮到包括胎面的輪胎行駛期間發生了什么,則已發現,在接觸區中,胎面受到垂直干與地面接觸的表面的壓カ的作用,這些カ抵消了輪胎受到的載荷,胎面還會受到與接觸表面相切且沿縱向和橫向定向的剪切力的作用,并且還受到由所述胎面曲率變化所導致的內壓縮力。切向カ是地面與輪胎胎面滾動表面之間接觸以及在這些表面之間存在摩擦的直接結果。在壓縮力作用下,由胎面撓曲所導致,且由于存在與滾動表面相切的力,在厚度方向形成與所述胎面增厚等同的胎面變形。沿胎面厚度方向的此變形僅部分受到垂直于接觸區中的滾動表面作用的接觸力以及施加在輪胎內部的充氣壓力限制。一種減少行駛時輪胎能耗的方案在于減少由所采用的橡膠混合物(尤其是包括胎面的混合物)的滯后特性所導致的能量損失。另ー種減少能量損失的方案在于胎面設有切出部的方式,這些切出部呈凹ロ(缺ロ)和/或切ロ(刀槽花紋)的形式,從而形成花紋(刻紋)設計。“切ロ”是指由相隔不是非常遠而允許它們在行駛時相互接觸的面對(相向)壁界定的切出部。“溝槽”(花紋溝)是指其中相向壁在正常行駛條件下不會相互接觸的切出部;溝槽具有至少等于2毫米的厚度。從專利EP0787601-B1已知,可以通過制造具有多個橫向定向切ロ的輪胎胎面而實現此目標,所述切ロ的數目和寬度作為輪胎幾何形狀的函數精確確定,主要由其周向和子午線曲率(后者在包含設具有所述胎面的輪胎旋轉軸線的平面中獲得)確定。此教導在減少輪胎行駛時胎面材料的滯后損失方面是完全滿意的。然而看起來當在尤其是下雨天氣時由水覆蓋的路面上行駛時,由此構成的輪胎胎面性能會顯著降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獲得ー種新型胎面,其結合當在任何類型的地面上行駛且尤其在由水膜覆蓋的地面上行駛時在滾動阻力性能上的顯著改進且同時不會導致性能劣化。根據本發明的輪胎利用胎體增強層和位于所述胎體增強層的徑向外側的增強帶束層增強。該輪胎包括具有設計成在輪胎行駛時與地面接觸的滾動表面的胎面,所述胎面包括周向溝槽,這些周向溝槽界定包括軸向界定所述胎面的兩個邊緣行的花紋元件行。這些邊緣行設有多個橫向溝槽,以允許水朝向胎面外部流動,寬度至少等于2毫米的每個橫向溝槽具有一深度且由彼此面對的壁界定。此外,一個邊緣行的多個橫向溝槽包括在界定所述溝槽的至少ー個壁上突出的至少ー個支承塊,每個支承塊包括工作(有效)表面,即在與地面接觸的通行期間能夠與另ー表面接觸的表面,所述工作表面與所述另ー表面相距周向開ロ長度Ha,該周向開ロ長度Ha在充氣至其使用壓カ的輪胎上測得。該胎面也可(但對本發明而言不是必需的)包括形成在至少ー個邊緣行上的寬度為Hi的多個橫向切ロ。該胎面的特征在干-橫向溝槽的工作表面的總面積至少等于其上形成這些工作表面的壁表面的面積的10%且至多等于所述壁表面的面積的50% ;-包圍橫向溝槽的全部工作表面且具有較短輪廓長度的虛擬中凸表面的橫向最大長度至少為在橫向溝槽的深度方向上獲得的相同虛擬中凸表面的最大高度的兩倍;-在溝槽的每個支承塊與所述溝槽的底部之間存在至少ー個流體通道,所述通道具有至少等于所述溝槽的深度10%的徑向高度;-每個邊緣行具有平均表面缺ロ比率Tc,所述缺ロ比率由針對包括至少ー個支承塊的所有溝槽而言所述邊緣行的支承塊的所有工作表面的周向開ロ長度Ha的總和與橫向切ロ的周向長度Hi的總和的比率獲得,其中周向開ロ長度Ha的總和除以由邊緣胎面的總周向長度減去不具有支承塊的溝槽的周向長度,每個邊緣行的平均表面缺ロ比率Tc至少等于比率E/R的O. 7倍且至多等于比率E/R的I. 6倍,其中E是針對包括支承塊的所有溝槽計算的在工作表面的徑向最外面的點與增強帶束層的徑向最外面的點之間測量的厚度的算木平均值。R是針對包括工作表面的所有橫向溝槽計算的每個支承塊的工作表面的徑向最外面的點與設有胎面的輪胎的旋轉軸線之間測量的距離的算木平均值。如果胎面在邊緣行上不具有橫向切ロ,則在計算平均表面缺ロ比率Tc時僅考慮包括至少ー個支承塊的橫向溝槽。以針對周向上的表面缺ロ比率確定的值開始,當與路面接觸地通行時,可以盡可能好地調節邊緣行的彈性變形,以使得這些變形適當減小包括胎面的材料的滯后損失。具體言之,如果檢查充氣至與其使用壓カ對應的壓力且支撐給定負載的輪胎的胎面,會發現所述胎面具有位于輪胎的徑向外側的表面,也稱為滾動表面,該表面位干與地面接觸的區域外,可表征為在子午線方向和周向上具有雙曲率半徑的表面。此表面的特征在于以下事實,即其與徑向平面(也就是包含輪胎的旋轉軸線的平面)的交線具有ー輪廓,該輪廓在每個點處具有非零子午線曲率半徑;類似且明顯地,滾動表面與垂直于輪胎的旋轉軸線的平面之間的交線對應于曲率半徑幾乎等于充氣、未加載且在赤道平面中測量的輪胎的半徑的圓。應注意,與位于兩個邊緣部分之間的胎面部分相比,輪胎胎面的邊緣部分是具有較大子午線和周向曲率的部分。因此,令人驚訝地,通過在邊緣上形成橫向溝槽以獲得在下雨天氣行駛時的優點,己能夠通過在在這些邊緣溝槽中形成根據本發明的有限表面積的支承塊而顯著減小滯后損失。定義“赤道平面”是與輪胎的旋轉軸線垂直且穿過胎面的軸向寬度的中點的平面。
“溝槽(花紋溝)”是指在胎面中形成且由出現于滾動表面上的兩個相向壁界定的任何切出部,該溝槽具有平均為至少2毫米的寬度,也就是分離開ロ與溝槽底部之間的溝槽的壁的平均距離。在輪胎的正常使用條件下,界定溝槽的壁從不互相接觸。“切ロ(刀槽花紋)”是指寬度小于2毫米且具有界定所述切ロ的相向壁可至少部分地相互接觸的特定特征的切出部。在實踐中,切ロ寬度小于I毫米且更優選小于O. 7毫米。界定邊緣行的橫向溝槽的壁區域在出現于周向溝槽中的溝槽端部與周向最外端之間獲得,此溝槽對應于胎面與路面在輪胎標準使用條件下的最大接觸軸向寬度。
通常,如果周向上的平均表面缺ロ比率Tc小于表達式E/R的值的O. 7倍,則意味著,由進入接觸區域所導致的所述邊緣行的滾動表面的周向長度變化大于可僅通過橫向切ロ的閉合而吸收的變化,因此在周向上存在導致胎面變厚而帶來由滯后引發的能量損失的壓縮。當周向上的平均表面缺ロ比率Tc大于表達式E/R的值的I. 6倍時,切ロ不會在接觸區域中完全閉合,因此無法防止胎面在垂直于滾動表面的力的作用下擠壓,這會導致所述胎面厚度減小,并因而導致與橡膠材料的滯后性相關的能量損失。更優選地,周向上的平均表面缺ロ比率Tc至少等于O. 8且至多等于I. 5。除了減少材料由于變形的滯后損失外,有利的是,進一歩改善溝槽中水到胎面外部的流動。為此,有利的是,至少ー個支承塊軸向地朝向邊緣行的每個橫向溝槽的內部形成,以形成封閉塊。該封閉塊包括外輪廓,其與至少ー個其他支承塊一起促進液體軸向向外流動。有利地,封閉塊包括具有彎曲和中凸形狀的輪廓,該中凸輪廓在徑向最外部分與溝槽的底部之間延伸,其曲率中心軸向朝向所述封閉塊的外部。自然,該封閉塊有助于控制接觸中的輪胎的平坦化所導致的變形,從而限制行駛時的滯后損失。實踐中,每個支承塊可形成于界定橫向溝槽的單個壁上。在一個變型中,每個支承塊可由通過其各自的支承表面彼此面對的兩個半支承塊組成。有利地,為了強化胎面,多個支承塊的工作表面具有包括缺口和隆起元件的幾何形狀,這些缺ロ與隆起元件相互作用,以至少部分地且至少沿ー個方向限制溝槽的ー個壁相對于溝槽的面對壁的相對運動。已經發現,在通過胎面材料變形維持能量損失方面令人滿意的性能的同時,可進ー步改善橫向溝槽以及這些橫向溝槽顯現于其中的周向溝槽中的流動。為此,至少ー個橫向溝槽包括在從溝槽底部測量的至少等于溝槽的平均深度的80%的高度上由橫向溝槽的至少ー個壁支撐的端部封閉塊,該封閉塊在橫向溝槽顯現于其中的縱向溝槽附近形成,以至少部分地封閉橫向溝槽且有助于橫向溝槽和周向溝槽中的流動。有利地,通過向該封閉塊分配ー個在接觸時可與面對表面接觸的支承表面,該封閉塊可形成為橫向溝槽的支承塊。如果確實如此,封閉塊的支承表面必須結合在溝槽的總支承表面中,且在此情況下,封閉塊的支承表面的面積至少等于其上形成封閉塊的壁表面的面積的5%且至多等于其30%。對于包括封閉塊和至少ー個其他支承塊的所述橫向溝槽而言,總而言之保持了壁表面的面積10%至50%的總支承表面。為了改善橫向溝槽中的水的流動,有利地,利用具有軸向內表面和軸向外表面的封閉塊,軸向內表面面對周向或縱向溝槽,且軸向外表面軸向朝向胎面的外部定向,在徑向截面中觀察,封閉塊的外表面具有曲線形狀。該形狀特別為“雪撬”凹入形。為了防止封閉塊與同一個溝槽的支承塊之間的相互作用太激烈,明智的是,使封閉塊與橫向溝槽的其他支承塊中的每ー個之間的最小距離b至少等于橫向溝槽的深度的10%。
本發明由示出了決非限制性的示例性實施例的附圖進行圖解說明,其中圖I示出了在每個橫向溝槽中包括支承塊的胎面的部分平面圖;
圖2示出了沿圖I中的線II-II截得的子午線截面;圖3示出了在每個橫向溝槽中包括多個支承塊的根據本發明的胎面的變型;圖4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胎面的變型的平面圖,其中支承塊置于不同橫向位置;圖5示出了從上方看到的由兩個半塊形成的變型支承塊的視圖;圖6示出了從上方看到的由兩個半塊形成的變型支承塊的視圖;圖7示出了橫向溝槽的局部平面圖,該橫向溝槽除了支承塊外還包括用于溝槽的封閉塊,以優化支承塊下方的水的流動;圖8示出了沿圖7中的線VIII-VIII獲得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I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胎面I的部分平面圖;該圖示出了由周向溝槽2界定的該胎面的邊緣11。該邊緣11設有多個橫向溝槽3,橫向溝槽3顯現于軸向溝槽2中,且朝向胎面外側。每個橫向溝槽3由面對壁31、32界定,所述壁之一包括突起的支承塊5。這些橫向溝槽界定多個肋狀物4。每個橫向溝槽具有大于2毫米的寬度T。橫向溝槽3的每個支承塊5包括當與地面接觸時能夠與面對溝槽的壁32接觸的工作表面50 (圖2中可見)。每個塊的工作表面由具有寬度Ha的細縫6分離,該寬度Ha在充氣至其使用壓カ且位干與路面接觸的區域外的輪胎上測得。如從示出了沿圖I中的線II-II獲得的截面的圖2中可見,該輪胎包括由兩個增強層91、92形成的胎冠增強層9。此外,同一溝槽的每個塊5具有最大橫向長度LM,其至少等于沿橫向溝槽的深度P的方向得到的該塊的最大高度HM的兩倍。此外,每個塊的工作表面50的面積(此情況下等于截面中看到的每個塊的截面積)至少等于支承塊5形成于其上的壁的表面積的10%且至多等于該表面積的50%。該壁表面在周向溝槽2、橫向溝槽3的底部30與區段S (如圖2中虛線所示)之間延伸,所述區段S垂直于旋轉軸線且經過在輪胎標準使用條件下與路面接觸的肋狀物4的軸向最外面的點。此外,存在供水在支承塊5與橫向溝槽3的底部30之間流過的通道,該通道的高度H至少等于溝槽的深度P的10%。在圖示的支承塊5的情況下,位于徑向最外面的點與圖2中由軸線XX'指示的旋轉軸線之間的距離為R,這些相同點與胎冠增強層9的徑向最外層92之間的距離為E。評估沿周向投影于平均子午線平面上(也就是經過輪胎的旋轉軸線且經過工作表面的平均周向位置的平面)的工作表面的面積。類似地,評估沿周向投影于上述溝槽的平均子午線平面上的其上形成至少ー個工作表面的壁表面的面積。圖3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在每個橫向溝槽中包括多個支承塊的胎面的變型。該圖3示出了橫向溝槽包括在橫向(即沿與輪胎的旋轉軸線平行的方向)上相互間隔的三個支承塊51、52、53。這三個支承塊中的每ー個具有大致橢圓形的截面,其長軸相對于與旋轉軸線平行的方向傾斜。圍繞這三個塊限定出包絡這三個塊的較短長度虛擬輪廓。該包絡輪廓的橫向上的最大長度LM被定義為這三個塊的最大橫向等效長度。類似地,在徑向上相距最遠的該輪廓的兩個點之間的徑向距離被定義為該包絡輪廓的最大高度HM。在次情況下,為了滿足本發明的條件,該變型必須使得長度LM至少等于高度HM的兩倍。通過此條件,所述多個支承塊在橫向上分布。自然,在每個支承塊與溝槽底部30之間必須存在ー個通道,從而當在下雨天氣時行駛時允許水流過。當溝槽包括単一支承塊時,包絡所述塊的虛擬輪廓對應于其自身輪廓。
該圖3使得可以解釋當存在若干支承塊時如何針對每個邊緣行計算平均表面缺ロ比率TC的數值極限。具體言之,該平均表面缺ロ比率必須至少等于比率E/R的O. 7倍且至多等于其I. 6倍,更佳地至少等于比率E/R的O. 8倍且至多等于其I. 5倍。以針對包括工作表面的所有溝槽而計算的在工作表面的徑向最外面的點與增強帶束層的徑向最外面的點之間測量得到的厚度的平均值來獲得E的值。在本溝槽的情況下,將考慮的厚度對應于與軸向最內塊51相對應的徑向最外面的支承塊的厚度E51,該厚度E51大于軸向最外面的支承塊52和53的厚度E52和E53。以針對包括工作表面的所有溝槽而計算的在工作表面的徑向最外面的點與設有該胎面的輪胎的旋轉軸線(在圖3中的方向XX'表示)之間測量得到的距離的平均值獲得R的值。在本溝槽的情況下,徑向最外面的支承塊對應于徑向最內塊51,厚度R51大于軸向最外面的支承塊52和53的距離R52和R53。圖4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胎面I的變型的平面圖,該胎面包括形成胎面的軸向極限的邊緣部分。通過極限S在軸向外側限界且在圖4中示出的邊緣部分包括由周向溝槽2和肋狀物4限定(界定)的多個橫向溝槽3。這里的“橫向溝槽”是指與平行于輪胎的旋轉軸線(在此情況下由軸線XX'表示)的方向形成不同于零度的角度的溝槽。每個肋狀物4在其側面之一上包括支承塊5、5'。請注意,沿周向(圖中由箭頭C表示)從ー個肋狀物到另一助狀物,支承塊5、5'設置成占據溝槽中的兩個不同的橫向位置。在類似構造中,如果每個支承塊5、5^包括與行駛時可與之接觸的相鄰肋狀物之間的距離為Ha的工作表面,則平均表面缺ロ比率Tc的值通過計算以下兩者之間的比率而獲得-所述邊緣行的支承塊的所有工作表面的周向開ロ長度Ha的總和,這與所述支承塊的橫向位置無關,且對于包括至少ー個支承塊的所有溝槽都是如此;-邊緣胎面的總平均周向長度。自然,當具有平均寬度Hi的橫向切ロ也存在于胎面邊緣上時,必須將它們整合進平均表面缺ロ比率的計算中,因為這些寬度Hi是適當的,從而使得在行駛時這些切ロ封閉接觸。圖5示出了胎面表面的部分視圖;此視圖示出了每個均支撐半支承塊54、54'的兩個肋狀物4,當設有此胎面的輪胎行駛時,這兩個半塊用以分別在其支承表面540、540'上相互接觸。有利地,在此情況下對應于一個半塊與另ー個半塊接觸的表面的支承表面可以不平坦,從而限制一個半塊相對于另一個半塊的相對運動。圖6示出了ー實施例,根據該實施例,每個半塊的每個支承表面540、540'包括能夠與另一個支承表面上的鋸齒部相互作用的鋸齒部,從而限制相對運動。圖7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胎面的邊緣部分的透視圖。其示出了橫向溝槽3,橫向溝槽3的一端顯現于胎面的外部(由字母S指示),且沿軸向靠近周向溝槽2的另一端由封閉裝置8封閉。此溝槽包括由與圖5中示出的半支承塊類似的兩個半支承塊54、54'形成的另ー個支承塊5。封閉裝置8由在接觸時能夠封閉的切ロ 83分離的兩個部分81、82組成。此外,此封閉裝置8包括面對周向溝槽2以大體上封閉橫向溝槽3的內側面84以及具有 彎曲幾何形狀的外側面85,所述幾何形狀的曲率中心位于所述封閉塊的軸向外部,以改善支承塊5的徑向下方的橫向溝槽中的水的流動,即溝槽的底部與支承塊之間的水的流動。圖8示出了沿7中的線VIII-VIII的截面圖。此圖8示出了橫向溝槽3因此包括兩個支承塊5和8,這兩個支承塊一起有助于限制當設有此胎面的輪胎行駛時邊緣部分的變形。因此,在計算溝槽的支承表面的總面積時,應考慮封閉裝置的工作支承表面。在圖8中,可看到,胎面的軸向外部接觸極限對應于標示為S的點(在新狀態下,即在任何行駛之前)。此外,小周向去耦溝槽Y設置在胎面的軸向外側。從溝槽的底部30測量的封閉裝置8的高度Hf在此情況下等于溝槽的平均深度P的90%。最終,在形成雪橇狀的側表面85與支承塊5之間形成最小距離b,此距離至少等于橫向溝槽3的平均深度P的10%,以增大支承塊5的徑向下方的液體流動效率。結合所描述的變型,可以在位于邊緣部分之間的胎面部分中增加設有與在專利EP0787601-B1中描述的切ロ相似的切ロ的胎圈。本發明不限于這里描述和示出的實例,在不偏離其內容的情況下可對其進行各種修改。
權利要求
1.輪胎,其通過胎體增強層和位于所述胎體增強層的徑向外側的增強帶束層增強,所述輪胎包括具有設計成在輪胎行駛時與地面接觸的滾動表面的胎面(I ),所述胎面包括周向溝槽(2),這些周向溝槽界定花紋元件行,所述花紋元件行包括軸向界定所述胎面的兩個邊緣行,這些邊緣行設有多個橫向溝槽(3),寬度至少等于2毫米的每個橫向溝槽具有一深度且由彼此面對的壁界定,一個邊緣行的多個橫向溝槽包括在界定所述溝槽的至少ー個壁上突出的至少ー個支承塊(5),每個支承塊(5)包括工作表面(50),即在與所述地面接觸的通行期間能夠與另ー表面接觸的表面,所述工作表面與所述另ー表面相距周向開ロ長度Ha,該周向開ロ長度Ha在充氣至其使用壓カ的輪胎上測得,所述胎面的特征在于 -橫向溝槽(3)的所述工作表面(50)的面積的總和至少等于其上形成這些工作表面的壁表面的面積的10%且至多等于所述壁表面的面積的50% ; -包圍橫向溝槽的全部工作表面且具有較短輪廓長度的虛擬中凸表面的橫向上的最大長度LM至少為在橫向溝槽的深度方向上獲得的相同虛擬中凸表面的最大高度HM的兩倍; -在溝槽的每個支承塊與所述溝槽的底部之間存在至少ー個流體通道,所述通道具有至少等于所述溝槽的深度的10%的徑向高度; -每個邊緣行具有平均表面缺ロ比率Tc,所述缺ロ比率通過對于包括至少ー個支承塊的所有溝槽而言所述邊緣行的支承塊的所有工作表面的周向開ロ長度Ha的總和與橫向切ロ的周向長度Hi的總和的比率來計算,所述周向開ロ長度Ha的總和除以邊緣胎面的總周向長度減去不具有塊的溝槽的周向長度,每個邊緣行的平均表面缺ロ比率Tc至少等于E/R的O. 7倍且至多等于E/R的I. 6倍,其中E是針對包括工作表面的所有溝槽在工作表面的徑向最外面的點與所述增強帶束層的徑向最外面的點之間測量的厚度而計算的平均值,R是針對包括工作表面的所有橫向溝槽在工作表面的徑向最外面的點與設有胎面的輪胎的旋轉軸線之間測量的距離而計算的平均值。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胎面,其特征在于,每個邊緣行的所述平均表面缺ロ比率Tc至少等于E/R的O. 8倍且至多等于E/R的I. 5倍。
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胎面,其特征在于,至少ー個支承塊(5)包括具有彎曲和中凸形狀的內輪廓,該內輪廓逐漸遠離所述溝槽的底部且沿軸向向外延伸,以促進液體的流動。
4.如權利要求I至3之一所述的胎面,其特征在于,至少ー個支承塊(5)由通過橫向溝槽(3)的面對壁支撐的兩個半塊(54、54')形成。
5.如權利要求I至4之一所述的胎面,其特征在干,多個支承塊的工作表面具有包括缺口和隆起元件的幾何形狀,以至少部分地且沿至少ー個方向限制溝槽的ー個壁相對于溝槽的面對壁的相對運動。
6.如權利要求I至5之一所述的胎面,其特征在干,包括至少ー個支承塊的至少ー個橫向溝槽在從溝槽的底部測量的至少等于溝槽的平均深度的80%的高度上還設有由所述橫向溝槽的至少ー個壁支撐的端部封閉塊(8),該封閉塊(8)在所述橫向溝槽顯現于其中的縱向溝槽附近形成,以至少部分地封閉橫向溝槽且使所述橫向溝槽中的液體的流動更容易。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胎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閉塊(8)包括設計成在行駛時與另ー表面接觸的工作支承表面,所述封閉塊的所述支承表面的面積至少等于其上形成該封閉塊的壁表面的面積的5%,且至多等于所述壁表面的面積的30%。
8.如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胎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閉塊具有軸向內表面和軸向外表面,所述內表面面向所述縱向溝槽且所述外表面沿軸向朝向所述胎面的外部定向,在徑向剖面中觀察,所述封閉塊的外表面具有彎曲形狀,該彎曲形狀的曲率中心位于所述封閉塊的軸向外部。
9.如權利要求5至7之一所述的胎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閉塊(8)與所述橫向溝槽的其他支承塊(5)中的每ー個之間的最小距離b至少等于所述橫向溝槽的深度(P)的10%。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輪胎,其包括設有周向溝槽(2)的胎面(1),這些周向溝槽界定包括兩個邊緣行的胎面花紋元件行,這些邊緣行設有多個橫向溝槽(3)。邊緣行的多個橫向溝槽包括至少一個支承塊(5),所述至少一個支承塊(5)包括在與地面接觸期間能夠與另一表面接觸的工作表面(50)。所述胎面的特征在于,設定在包圍橫向溝槽的所有工作表面的虛擬中凸表面的橫向方向上的最大長度LM和工作表面(50)的面積的總和的關系。在溝槽的每個支承塊與所述溝槽的底部之間還存在至少一個流體通道。此外,就每個邊緣行而言,平均表面缺口比率Tc至少等于E/R的0.7倍且至多等于E/R的1.6倍。
文檔編號B60C11/13GK102686416SQ201080057181
公開日2012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16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17日
發明者F·勒-昂, J·弗拉芒 申請人:米其林企業總公司, 米其林研究和技術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