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兩棲載人潛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救援領域,適用于礦難透水事故水下觀察、探測和救助以及海洋、 湖泊、河流、水庫的水下觀察、探測和搜救。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無有效的救援裝備,因此,當出現險情時,缺乏救援手段,不能有效實施 救援。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兩棲載人潛器,用于求援處于危險環境的人員,既可用履帶 機構推進,又可在水深處用推進器推進。一種兩棲載人潛器,包括潛器主體和履帶機構,履帶機構包括動力系統和底盤、傳 動輪和履帶,其特征在于,潛器主體和履帶機構由解脫機構連接在一起,潛器主體包括耐壓 殼體,耐壓殼體前端有救生通道接口,在耐壓殼體上面有出口,出口上安裝有艙口蓋,在耐 壓殼體后端安裝有主推進器,在耐壓殼體內設有電池艙和高壓氣瓶,在耐壓殼體內部前端 設有有線手操盒,在耐壓殼體內的上部設有涵道和壓載水艙,耐壓殼體前端上部裝有水下 照明燈,在耐壓殼體后端連接有臍帶纜。在耐壓殼體內部前端有綜合顯控屏,在耐壓殼體前端上部裝有水下攝像機。在耐壓殼體前端有彩色圖像聲納。在耐壓殼體外殼上可有多個推進器。本實用新型為求援工作提供可靠、方便的工具,本實用新型操作方便,可用履帶推 進,也可用推進器推進,在水深處還可讓履帶機構解脫,以方便脫離險境。
圖1、本實用新型外觀示意圖;圖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3、壓載水艙16在本實用新型上的結構示意圖;圖4、涵道15在本實用新型上的結構示意圖;圖5、圖1左視圖;其中,1為潛器主體,2為履帶機構,3為解脫機構,4為耐壓殼體,5為救生通道接 口,6為艙口蓋,7為主推進器,8為垂直推進器,9為艏側推進器,10為尾側推進器,11為電 池艙,12為臍帶纜,13為高壓氣瓶,14為儲物箱,15為涵道,16為壓載水艙,17為綜合顯控 屏,18為有線手操盒,19為水下攝像機,20為水下照明燈,21為彩色圖像聲納,22為動力系 統和底盤,23為傳動輪,24為履帶。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兩棲載人潛器,包括潛器主體1和履帶機構2,履帶機構2包括動力系統和底 盤22、傳動輪23和履帶對,其特征在于,潛器主體1和履帶機構2由解脫機構3連接在一 起,潛器主體1包括耐壓殼體4,耐壓殼體4前端有救生通道接口 5,在耐壓殼體4上面有出 口,出口上安裝有艙口蓋6,在耐壓殼體4后端安裝有主推進器7,在耐壓殼體4內設有電池 艙11和高壓氣瓶13,在耐壓殼體4內部前端設有有線手操盒18,在耐壓殼體4內的上部設 有涵道15和壓載水艙16,耐壓殼體4前端上部裝有水下照明燈20,在耐壓殼體4后端連接 有臍帶纜12。在耐壓殼體4內部前端有綜合顯控屏17,在耐壓殼體4前端上部裝有水下攝像機19。在耐壓殼體4前端有彩色圖像聲納21。在耐壓殼體4外殼上可有多個推進器。載人潛器是水下作業尤其是水下救助作業最為有效的技術手段,載人潛水器在礦 山救助上運用自身的關鍵技術是水陸兩棲功能和超高導航機動能力,因此要求體積小,性 能強,在結構設計上要有良好的線性和高度的防纏能力,由于透水事故可能是出現浸水和 不浸水的多段巷道,所以潛器要考慮水陸兩用的履帶結構設計,而且兩種潛器的履帶機構 與潛器主體都是要分體可拆式的,一是不必要時可不帶,二是一旦出現纏繞時可脫離。載人 潛器的設計最大限度的小型化,所以救援人員不宜過多,原則上2 4人,要降低使用性能 保證操縱性能,要通過盡可能快地單次救援周期,保證整體救援周期。實施例一本實用新型由潛器主體1和履帶機構2兩個大部分組成。潛器主體1由耐壓殼體 4、救生通道接口 5、艙口蓋6、主推進器7、垂直推進器8、艏側推進器9、尾側推進器10、電池 艙11、臍帶纜12、高壓氣瓶13、儲物箱14、涵道15、壓載水艙16、解脫機構3、綜合顯控屏17、 有線手操盒18、水下攝像機19、水下照明燈20、彩色圖像聲納21等組成。儲物艙14內配備 簡易潛水裝具、再生藥板、呼吸用富氧高壓空氣、急救藥箱、應急食品、雜物袋等物資。履帶 機構2由動力系統/底盤22、解脫機構3、傳動輪23、履帶M等組成。潛器上部為潛器主體 1,下部為履帶結構2。潛器主體1直徑1. 2米,長度2. 5米;履帶長2米,寬1. 2米,高0. 2 米。履帶機構2與潛器主體1通過解脫機構3聯接,可由艙內控制解脫。履帶機構2解脫 后,潛器主體1可單獨在水中行駛,這樣可進一步滿足狹小空間內的人員救助通行需求;或 是在履帶M被纏繞的情況下,丟棄履帶機構2以保證潛器主體1內人員能安全返回。本實用新型艙內設計滿載4人(含駕駛員),每次往返能同時救援3人。本實用新型推進器和履帶動力系統22采用直流電機拖動,由位于本實用新型艙 室底部的電池艙11供電。本實用新型在水中可用推進器或履帶行走,在岸上通過履帶行 走。在本實用新型耐壓殼4上部有壓載水艙16,通過控制艙內閥門給壓載水艙16充放 氣即可調整壓載水艙16內的水量,從而改變本實用新型的浮力,使得本實用新型能在水中 呈零浮力運行,到達岸邊后吹空壓載水艙16,減輕潛器陸地行進重量。本實用新型尾部有臍帶纜12,采用高纖度復合材料制成,內含供氣氣管、通信線、 高強度纖維繩,集供氣、通信、拖曳等能力于一體,同時本實用新型具備臍帶破斷器,在臍帶 纜12被纏繞無法解脫的情況下,可將臍帶12丟棄以保證本實用新型能安全返回。[0026]如圖1所示,本發明主要由潛器主體1和履帶機構2兩個大部分組成;潛器主體1 和履帶機構2通過解脫機構3連接在一起。如圖2所示,所述本實用潛器主體1由耐壓殼體4、救生通道接口 5、艙口蓋6、主推 進器7、垂直推進器8、艏側推進器9、尾側推進器10、電池艙11、臍帶纜12、高壓氣瓶13、儲 物箱14、涵道15、壓載水艙16、解脫機構3、綜合顯控屏17、有線手操盒18、水下攝像機19、 水下照明燈20、彩色圖像聲納21等組成。儲物艙14內配備簡易潛水裝具、再生藥板、呼吸 用富氧高壓空氣、急救藥箱、應急食品、雜物袋等物資。履帶機構2由動力系統/底盤22、解 脫機構3、傳動輪23、履帶M等組成。如圖3所示,所述在本實用新型耐壓殼上部有壓載水艙16,通過控制艙內閥門給 壓載水艙充放氣即可調整壓載水艙內的水量,從而改變本實用新型的浮力,使得本實用新 型能在水中呈零浮力運行,到達岸邊后吹空壓載水艙,減輕本實用新型陸地行進重量。如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垂直推進器8采用涵道15進排水設計,如下圖所示,垂直 推進器8的進排水口在本實用新型腰部兩側中線位置和本實用新型頂部中心位置,垂直推 進器8通過吹、吸涵道口水流產生上下兩個方向的推力。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礦難透水事故及水下施救設備,其采用特殊設計的兩棲載人 潛器具備體積小,動作靈活可靠,對人員保護周全,具備水陸兩棲功能,較好的觀察和導航 能力且采用流線型外形具有高度的防纏能力,可用于透水事故出現透水和不透水的多段礦道。本實用新型采用水陸兩用的履帶結構設計,而且履帶機構與本實用新型主體都是 分體可拆式的,在不需要時可以拆除,在需要時可以配備,在履帶被纏繞的情況下,可以將 履帶丟棄。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最多能容納4人,在保證礦道內可用性的同時,盡可能減少潛 器出入礦道的次數。本實用新型具備履帶和推進器兩種動力方式,本實用新型主體和履帶機構可解 脫,既實現可履帶行進,又可水下推進器行進。本實用新型耐壓殼體采用流線型設計,防纏 繞能力強,適合礦道、復雜水下工作環境。本實用新型配備水下攝像機、照明燈、彩色圖像聲 納,觀察導航能力強,能在渾濁的礦道水中對周圍環境進行有效的觀察、探測。本實用新型 具備與軟質救護站、軟質救生通道等設備連接的救生接口,可在深水中完成救援工作。在本 實用新型腰部兩側中線位置和本實用新型頂部中心位置有進排水口,通過艇身兩側的涵道 連接,水流通過涵道產生上下兩個方向的推力。本實用新型具備耐壓殼體保護,工作深度50 米以上,在復雜水域環境下對人員防護較好。
權利要求1.一種兩棲載人潛器,包括潛器主體(1)和履帶機構O),履帶機構(2)包括動力系統 和底盤(22)、傳動輪和履帶(M),其特征在于,潛器主體(1)和履帶機構O)由解脫 機構C3)連接在一起,潛器主體(1)包括耐壓殼體G),耐壓殼體(4)前端有救生通道接口 (5),在耐壓殼體(4)上面有出口,出口上安裝有艙口蓋(6),在耐壓殼體4后端安裝有主推 進器(7),在耐壓殼體內設有電池艙(11)和高壓氣瓶(13),在耐壓殼體內部前端 設有有線手操盒(18),在耐壓殼體(4)內的上部設有涵道(1 和壓載水艙(16),耐壓殼體 (4)前端上部裝有水下照明燈(20),在耐壓殼體(4)后端連接有臍帶纜(1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兩棲載人潛器,其特征在于,在耐壓殼體(4)內部前端有 綜合顯控屏(17),在耐壓殼體(4)前端上部裝有水下攝像機(19)。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兩棲載人潛器,其特征在于,在耐壓殼體(4)前端有 彩色圖像聲納01)。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兩棲載人潛器,其特征在于,在耐壓殼體(4)外殼上 可有多個推進器。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兩棲載人潛器,其特征在于,在耐壓殼體(4)外殼上可有 多個推進器。
專利摘要一種兩棲載人潛器,屬于救援領域,其包括潛器主體(1)和履帶機構(2),履帶機構(2)包括動力系統和底盤(22)、傳動輪(23)和履帶(24),其特征在于,潛器主體(1)和履帶機構(2)由解脫機構(3)連接在一起,本實用新型為求援工作提供可靠、方便的工具,本實用新型操作方便,可用履帶推進,也可用推進器推進,在水深處還可讓履帶機構解脫,以方便脫離險境。
文檔編號B60F3/00GK201922869SQ20102062846
公開日2011年8月10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29日
發明者安毅, 張先奎, 楊景華, 綦森聲, 紀煒, 褚偉, 龍峰 申請人: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七五○試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