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高效剎車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機械技術領域,進一步是一種車輛剎車器。
背景技術:
傳統車輛剎車器,主要是通過剎車片作用于車輪轂上,以摩擦力制止車輪的滾動 實現剎車。但是在剎車后,由于慣性,車輛會繼續向前滑行,這是很多車輛事故產生的原因。 車輛滑行的原因,是由于車輪的摩擦力不夠。現有的剎車片作用于車輪轂上的剎車技術已 較成熟,因而通過改進增大摩擦力的技術空間較小。如果另辟蹊徑,選擇增加直接作用車輪 轂或/和地面的剎車器,采用質料粗糙程度較大而又耐磨的部件,做為剎車片,來增加剎車 時的總接觸面,就能在較大程度上增大摩擦力。從而可以有效地防止和避免傳統剎車后滑 行造成的危險。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效剎車器,它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高剎車 的能力。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方案實現的一種高效剎車器,其特征在于剎車 片由動力推動裝置和彈性回復裝置控制,剎車片采用帶剛性支撐面和彈性接觸面組合而 成,該剎車片作用于輪轂或/和地面上。本實用新型還可通過以下方案進一步實現所述的推動裝置和彈性回復裝置指缸筒內設置有上磁體和下磁體,上磁體可在 缸筒內上下移動,下磁體固定于缸筒的下端,上磁體和下磁體為異性相對的電磁鐵,上磁體 的上面與缸筒上端間設置有彈簧,上磁體的下面連接有連桿,連桿穿過下磁體及缸筒上的 穿孔,在連桿的外端設置有剎車片。所述的推動裝置和彈性回復裝置指缸筒內設置有上磁體和下磁體,上磁體固定 于缸筒的上端,下磁體可在缸筒內上下移動,上磁體和下磁體為同性相對的電磁鐵,下磁體 的下面連接有連桿,連桿上套有彈簧,彈簧一端接觸下磁體的下面,另一端接觸缸筒的下 端,連桿穿過缸筒上的穿孔,在連桿的外端設置有剎車片。所述的推動裝置和彈性回復裝置指缸筒內設置有活塞,活塞可在缸筒內上下移 動,缸筒內的上部連接有管道,管道通向氣壓泵或液壓泵,活塞的下面連接有連桿,連桿上 套有彈簧,彈簧一端接觸活塞的下面,另一端接觸缸筒的下端,連桿穿過缸筒上的穿孔,在 連桿的外端設置有剎車片。所述的推動裝置和彈性回復裝置指缸筒內設置有活塞,活塞可在缸筒內上下移 動,缸筒內的上部連接有推桿,推桿通向機械操作桿,活塞的下面連接有連桿,連桿上套有 彈簧,彈簧一端接觸活塞的下面,另一端接觸缸筒的下端,連桿穿過缸筒上的穿孔,在連桿 的外端設置有剎車片。所述的彈性接觸面指橡膠或塑料或鋼毛之一種。[0011]所述的剎車片及其相應的動力推動裝置和彈性回復裝置設置2 — 4個。本剎車器設計時,應綜合考慮到各種路況的普適性、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對剎車時 翻滾漂移防范等性能。剎車片形狀以方形接觸面為好,放置位置以對稱裝置于車輛輪轂上 或靠近兩端的底盤上為好,使得剎車時剎車片可以作用在輪轂上或/和地(路)面上。實際 設計時,可根據動力源的不同(綜合考慮力量、傳動靈敏度、響應速度延遲量等差異因素,切 合車輛自身重量、載重量結構性能、速度和加速度性能等進行設計),產生多種具體設計類 型,但總的是摩擦面積和粗糙度及響應,要符合車輛的相應要求。該剎車器可與傳統剎車器 配套合力剎車,也可獨立完成剎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能顯著地提高剎車的能力,使將安全距離 縮短到理論極限成為可能,而不會突破安全距離和浪費處置時間;比ABS和傳統剎車更安 全可靠,既可防抱死又可在爆胎時提供安全支撐面同時完成制動,爆胎的處置安全性超越 了電子防撞系統;同時也克服了電子防撞系統的超出雷達指向等的轉彎、超車、交會時爆胎 一系列情況的死穴。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結構示意圖。圖中1為剎車片,2為連桿,3為缸筒,4為彈簧,5為上磁體,6為下磁體,7為 活塞,8為管道,9為推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方案,并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 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 說明。實施例1 如圖1所示,缸筒3內設置有上磁體5和下磁體6,上磁體5可在缸筒3 內上下移動,下磁體6固定于缸筒3的下端,上磁體5和下磁體6為異性相對的電磁鐵,上 磁體5的上面與缸筒3上端間設置有彈簧4,上磁體5的下面連接有連桿2,連桿2穿過下 磁體6及缸筒3上的穿孔,在連桿2的外端設置有剎車片1。當上磁體5和下磁體6通電后,相互吸引,從而使連桿2帶動著剎車片1向外伸出, 并作用于輪轂上或/和地(路)面上。實施例2 如圖2所示,缸筒3內設置有上磁體5和下磁體6,上磁體5固定于缸筒 3的上端,下磁體6可在缸筒3內上下移動,上磁體5和下磁體6為同性相對的電磁鐵,下磁 體6的下面連接有連桿2,連桿2上套有彈簧4,彈簧4 一端接觸下磁體6的下面,另一端接 觸缸筒3的下端,連桿2穿過缸筒3上的穿孔,在連桿2的外端設置有剎車片1。當上磁體5和下磁體6通電后,相互排斥,從而使連桿2帶動著剎車片1向外伸出, 并作用于輪轂上或/和地(路)面上。實施例3 如圖3所示,缸筒3內設置有活塞7,活塞7可在缸筒3內上下移動,缸筒3內的上部連接有管道8,管道8通向氣壓泵或液壓泵,活塞7的下面連接有連桿2,連桿 2上套有彈簧4,彈簧4 一端接觸活塞7的下面,另一端接觸缸筒3的下端,連桿2穿過缸筒 3上的穿孔,在連桿2的外端設置有剎車片1。當管道8向缸筒3充氣體或液體時,可使連桿2帶動著剎車片1向外伸出,并作用 于輪轂上或/和地(路)面上。實施例4 如圖4所示,缸筒3內設置有活塞7,活塞7可在缸筒3內上下移動,缸 筒3內的上部連接有推桿9,推桿9通向機械操作桿,活塞7的下面連接有連桿2,連桿2上 套有彈簧4,彈簧4 一端接觸活塞7的下面,另一端接觸缸筒3的下端,連桿2穿過缸筒3上 的穿孔,在連桿2的外端設置有剎車片1。當機械操作桿向下作用于活塞7時,可使連桿2帶動著剎車片1向外伸出,并作用 于輪轂上或/和地(路)面上。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中的剎車片1采用帶剛性支撐面和彈性接觸面組合而成。彈 性接觸面可以采用花紋橡膠材料或其它材料制作,剛性支撐面用于支撐彈性接觸面。本實用新型的動力可利用車輛上已有的電源、氣壓或液壓裝置,也可增加新的動 力裝置。該裝置的控制開關設置于駕駛室內,可與已有的剎車裝置開關相連接。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 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 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高效剎車器,其特征在于剎車片由動力推動裝置和彈性回復裝置控制,剎車 片采用帶剛性支撐面和彈性接觸面組合而成,該剎車片作用于輪轂或/和地面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剎車器,其特征在于推動裝置和彈性回復裝置指缸筒 內設置有上磁體和下磁體,上磁體可在缸筒內上下移動,下磁體固定于缸筒的下端,上磁體 和下磁體為異性相對的電磁鐵,上磁體的上面與缸筒上端間設置有彈簧,上磁體的下面連 接有連桿,連桿穿過下磁體及缸筒上的穿孔,在連桿的外端設置有剎車片。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剎車器,其特征在于推動裝置和彈性回復裝置指缸筒 內設置有上磁體和下磁體,上磁體固定于缸筒的上端,下磁體可在缸筒內上下移動,上磁體 和下磁體為同性相對的電磁鐵,下磁體的下面連接有連桿,連桿上套有彈簧,彈簧一端接觸 下磁體的下面,另一端接觸缸筒的下端,連桿穿過缸筒上的穿孔,在連桿的外端設置有剎車 片。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剎車器,其特征在于推動裝置和彈性回復裝置指缸筒 內設置有活塞,活塞可在缸筒內上下移動,缸筒內的上部連接有管道,管道通向氣壓泵或液 壓泵,活塞的下面連接有連桿,連桿上套有彈簧,彈簧一端接觸活塞的下面,另一端接觸缸 筒的下端,連桿穿過缸筒上的穿孔,在連桿的外端設置有剎車片。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剎車器,其特征在于推動裝置和彈性回復裝置指缸 筒內設置有活塞,活塞可在缸筒內上下移動,缸筒內的上部連接有推桿,推桿通向機械操作 桿,活塞的下面連接有連桿,連桿上套有彈簧,彈簧一端接觸活塞的下面,另一端接觸缸筒 的下端,連桿穿過缸筒上的穿孔,在連桿的外端設置有剎車片。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剎車器,其特征在于彈性接觸面指橡膠或塑料或鋼毛 之一種。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高效剎車器,其特征在于剎車片及其相 應的動力推動裝置和彈性回復裝置設置2 — 4個。
專利摘要一種高效剎車器,涉及車輛剎車器,為提高剎車的能力,縮短剎車時間和距離而設計;其特征在于剎車片由動力推動裝置和彈性回復裝置控制,剎車片采用帶剛性支撐面和彈性接觸面組合而成,該剎車片作用于輪轂或/和地面上。此外,所述的推動裝置和彈性回復裝置可以采用電磁鐵、氣壓、液壓、機械等。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顯著地提高剎車的能力,將安全距離縮短到理論極限成為可能,而不會浪費安全距離和處置時間;比ABS和傳統剎車更安全可靠,既可防抱死又可在爆胎時提供安全支撐面同時完成制動,爆胎的處置安全性超越了電子防撞系統;同時也克服了電子防撞系統的超出雷達指向等的轉彎、超車、交會時爆胎一系列情況的死穴。
文檔編號B60T1/06GK201863820SQ201020600299
公開日2011年6月15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10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10日
發明者曹臻 申請人:曹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