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緊密結合型車身空腔隔音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種緊密結合型車身空腔隔音塊。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人們對轎車的“安全性、舒適性、環保性”的要求越來越高, 在轎車座艙內對“隔音、隔振、防腐、防噪”的標準要求也不斷提升。目前汽車工程技術人員 在轎車內已對車輛減振器、隔音隔熱墊、車內隔音、隔振地毯、車身粘貼玻璃、車頂棚等處都 做了隔音隔振的技術升級,使轎車座艙內的振動和噪音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是,車身結構 中的空腔通道也會產生和傳遞振動的噪聲,這個技術問題始終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車身的制作過程是,先將金屬板材由模具沖壓成型后,由內板、加強板和外板等汽 車板金屬焊合而成。因此一般在內板與加強板及外板中間一定會形成必要的間隙和空間, 包括在車身地板梁、A、B、C、D立柱、后輪罩、頂棚、上、下兩端前圍板、后檔泥板上端及四門 板等區域都會形成空腔。特別是車身加強件A、B、C、D立柱及底部兩側縱梁都形成了中空 的柱狀結構件。這些柱件及縱梁的中空結構有效地保證了車身結構的強度和剛性,因此車 身結構中的空腔狀態是必須要有的。但是這種車身結構的空腔也形成了傳遞外界噪音和振 動的特殊通道。車內噪聲的來源包括風噪聲、發動機噪聲、底盤噪聲、輪罩噪聲、和尾氣噪 聲。另外,車身的頂棚、縱梁等長形態的金屬板件在過道路溝坎時會因結構的扭曲、振動形 成響聲;在車輛高速行駛運動中又會因外界風壓、風阻對車身形成共鳴響聲;道路路面沙 石也會在運動中對車身造成沖擊響聲;運動中產生的共振頻率會對車身外板形成振動與聲 響。這些噪音和振動都會在車身內、外板之間的空腔內快速傳遞,從而將噪音和振動傳遞到 轎車的座艙內,影響司乘人員的舒適性。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人們發明了隔音塊,該隔音塊由骨架和嵌裝在骨架上加熱后 可以發泡膨脹的發泡體構成,將隔音塊設置在車身空腔內,經160 190°C高溫和一定時間 后,發泡體完成發泡粘結,隔音塊與車身板、加強板緊密地粘結成一體,可有效地把該處的 空腔通道阻隔,達到全封閉,從而將發動機的噪音阻隔,達到進一步改善和提高轎車座艙內 的隔振、隔音、減振、降噪的目的。但隔音塊在經過汽車油漆線烘烤時,其中的發泡材料會受熱膨脹,這時,發泡材料 會受到材料自身應力和產品結構的影響,會產生發泡材料脫離骨架,形成流淌、或是位置偏 移等現像,以致不能達到封閉空腔、隔音降噪等效果。隨著人們對這一現象認識的深入與不 斷研究,發現在隔音塊骨架材料上,做出一個小圓柱來鎖定發泡材料,能改善發泡材料與骨 架的連接關系。但這種方法又帶來了以下問題1、會使發泡材料的流動性變弱;2、會阻礙 發泡材料發泡。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緊密結合 型車身空腔隔音塊。[0007]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緊密結合型車身空腔 隔音塊,包括骨架和嵌裝在骨架上加熱后可以發泡膨脹的發泡體;其特點是,所述的骨架上 間隔設有多個通孔,所述的發泡體嵌裝在骨架上并封蓋在通孔的一側。所述的通孔為錐形孔,所述的發泡體封蓋在錐形孔的小口徑一側。所述的錐形孔為圓錐形孔。本實用新型由于在骨架上間隔設有多個圓錐形孔,發泡體發泡后,一部分發泡材 料深入圓錐形孔內,從而與骨架緊密結合,不易脫落,發泡材料的流動性也進一步得到改善。
圖1是本實用新型緊密結合型車身空腔隔音塊的正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A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2,本實用新型的緊密結合型車身空腔隔音塊,包括骨架1和嵌裝在骨 架1上加熱后可以發泡膨脹的發泡體2,其中的骨架1為整體結構件,在骨架1上間隔設有 多個通孔11,發泡體2嵌裝在骨架1上并封蓋在通孔的一側。本實用新型中的通孔11為錐形孔,發泡體2封蓋在錐形孔的小口徑一側。上述錐 形孔最好是圓錐形孔。
權利要求1.一種緊密結合型車身空腔隔音塊,包括骨架和嵌裝在骨架上加熱后可以發泡膨脹的 發泡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架上間隔設有多個通孔,所述的發泡體嵌裝在骨架上并封 蓋在通孔的一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緊密結合型車身空腔隔音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為錐 形孔,所述的發泡體封蓋在錐形孔的小口徑一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緊密結合型車身空腔隔音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錐形孔為 圓錐形孔。
專利摘要一種緊密結合型車身空腔隔音塊,包括骨架和嵌裝在骨架上加熱后可以發泡膨脹的發泡體;其中的骨架上間隔設有多個通孔,發泡體嵌裝在骨架上并封蓋在通孔的一側。上述通孔為圓錐形孔。本實用新型由于在骨架上間隔設有多個圓錐形孔,發泡體發泡后,一部分發泡材料深入圓錐形孔內,從而與骨架緊密結合,不易脫落,發泡材料的流動性也進一步得到改善。
文檔編號B60R13/08GK201842036SQ20102058292
公開日2011年5月25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29日 優先權日2010年10月29日
發明者夏景聰, 林鍵銘 申請人:上海子元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