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車輛脫困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輪式車輛自救設備,具體來講,就是一種便于車輛輪胎脫離 陷地困境的車輛脫困板。
背景技術:
在沙地、雪地或泥濘地的行駛的車輛,其主動輪胎容易陷入地基,使得車輛無法前 行。使車輛脫離陷地困境的一般方法是在受困輪胎下方墊置石頭、木板或其他硬物,以增加 摩擦及支承,然后再發動車輛,使受困輪胎脫離陷地。這種方式最原始簡單,其依賴于周圍 環境,若遇到周圍環境無可用之物,如石頭、木板等硬物時,就無法使車輛脫離困境。目前很多越野車喜歡行駛在泥濘地、沙地或是險惡的路面,以追求刺激,也因如 此,車輛也常受困在泥濘地、沙地或坑洞里。因此,在越野車的設備中,多了一項一般車輛所 沒有的配備,即車輛履帶板。這種履帶板包括墊板及履帶,墊板為剛性板,通常由錳鋼制成。 使用時,將墊板平放在受困輪胎正前方,如果輪胎已經處于懸空狀態,可將墊板一端插入輪 胎下方;將履帶一端鉤住墊板的一端,在輪胎的輪轂上安裝附件,使履帶的另一端與附件相 連接;車輛啟動后,車輪轉動,履帶被卷入輪胎下,隨著履帶卷入車輪上越來越多,墊板被緊 壓在車輪下方,同時車輪也被逐漸帶到墊板上,車輪壓著墊板繼續移動,此時車輛的其他輪 胎也被拖出陷地,車輪壓在墊板上或者已經駛離墊板后,可將履帶及附件取下,完成脫困。這種履帶板雖不受周圍環境的限制,然而,其墊板由錳鋼制成,質量較大,以一塊 尺寸為100cmX40cm的墊板為例,其質量就達到了 Mkg,通常每輛車需配備兩塊這樣的墊 板,這明顯增加了車輛的載重量,造成燃油消耗較大,用于輪胎脫困時也不便于操作,另一 方面,錳鋼板缺乏柔性,無變形量,遇碎石地等惡劣路面情況,極易發生斷裂,脫困效果較 差。此外,這種履帶板除墊板外,還需要履帶、附件等配件,操作復雜;而且,在連接輪胎時, 非常容易因司機疏忽大意,在操作人員還蹲在車輛下方連接輪胎與墊板時,啟動車輛,從而 造成人員傷亡,其使用的安全性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質量較 輕、脫困效果好、便于使用、并且安全的車輛脫困板。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車輛脫困板,為半剛性板,其兩端為斜面,脫困板 上設有若干支撐柱,脫困板表面設有若干防滑條,防滑條的布局與車輛輪胎上的子午線凹 槽布局相吻合。進一步地,所述脫困板中部具有一框形區域,框形區域是由其四周的脫困板材料 向上凸出而形成的,而脫困板底面相應的部位則形成凹陷區域;部分支撐柱位于框形區域 內,兩斜面是由框形區域的兩端向下傾斜延伸而成的。進一步地,部分支撐柱位于靠近脫困板兩側邊的位置,并且在靠近兩斜面的部分 分別設有兩個支撐柱。[0009]進一步地,所述脫困板靠近兩側邊的位置處均勻地分布有多個通孔,每一通孔的 周緣向下延伸出凸緣。進一步地,位于每一側的相鄰通孔之間設有一個支撐柱。進一步地,部分防滑條位于支撐柱頂端,部分防滑條位于斜面上。進一步地,所述防滑條呈梯臺狀。進一步地,所述防滑板的底面設有若干防滑釘。進一步地,所述防滑釘的橫截面呈T形。進一步地,所述脫困板大致呈長方形狀,其上靠近四個角落的位置處具有缺角,每 一缺角的邊緣具有若干向下延伸的齒。與現有技術相比較,上述脫困板具有半剛性,質量較輕,便于攜帶,并且允許變形, 即使在碎石地等硬度較高的惡劣路面上使用時,也不會發生斷裂;而防滑條的布局與輪胎 上子午線凹槽分布相吻合,使用上述脫困板時,大部分防滑條可嵌入輪胎的凹槽內,可增大 摩擦力。另一方面,上述脫困板在使用時,僅需將其一端插入輪胎下方即可,無需其他配件, 可避免操作人員蹲在車輛下方安裝,其使用非常方便,并且安全。此外,在靠近兩斜面的部分分別設置的兩個支撐柱,可增強脫困板的附著力,使輪 胎一開始就能快速、牽固地附著在脫困板上,防止打滑;而脫困板靠近兩側邊的均勻地分布 的通孔上的凸緣,可增加脫困板的結構剛性,提高脫困板的承載能力,從而可增強脫困板的 適用性。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實施例另一角度的立體示意圖。圖3是圖1所示實施例的主視示意圖。圖4是圖1所示實施例的后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 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 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請參閱圖1至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該車輛脫困板為柔性板,其兩 端為斜面1,脫困板上設有若干支撐柱2,表面設有若干防滑條3,防滑條3的布局與車輛輪 胎(圖中未示出)上的子午線凹槽布局相吻合。上述脫困板具有半剛性,質量較輕,便于攜帶,并且允許變形,即使在碎石地等硬 度較高的惡劣路面上使用時,也不會發生斷裂;而防滑條3的布局與輪胎上子午線凹槽分 布相吻合,使用上述脫困板時,大部分防滑條3可嵌入輪胎的凹槽內,可增大摩擦力。另一 方面,上述脫困板在使用時,僅需將其一端插入輪胎下方即可,無需其他配件,可避免操作 人員蹲在車輛下方安裝,使用非常方便,并且安全。以下詳細描述本實施例脫困板的結構及其使用方法在本實施例中,脫困板大致呈長方形狀,其由軍工級高強度尼龍材料制成,質量輕,便于攜帶,以一塊尺寸為1. 22mX0. 34mX0. 06m的脫困板為例,其質量僅為3. ^g,遠低 于錳鋼板的質量。脫困板中部具有一框形區域(圖中未標示),框形區域是由其四周的脫困 板材料向上凸出而形成的,而脫困板底面相應的部位則形成凹陷區域(圖中未標示);兩斜 面1是由框形區域的兩端向下傾斜延伸而成的。為增加脫困板的強度,于背面的凹陷區域 內設置有若干加強筋4。脫困板靠近兩側邊的位置處均勻地分布有多個通孔5,每一通孔5的周緣向下延 伸出凸緣6,這樣,可增加脫困板的結構剛性,提高脫困板的承載能力,從而可增強脫困板的 適用性,另外,也便于手握持。上述支撐柱2底部為空心狀,以使脫困板具有柔性,其一部分位于框形區域內,而 另一部分位于靠近脫困板兩側邊的位置,于每一側的相鄰通孔5之間設有一個支撐柱2。在 靠近兩側邊的支撐柱2中,靠近兩斜面1的部分分別設有兩個支撐柱2,這樣,可增強脫困板 的附著力,使車輪一開始就能快速、牽固地附著在脫困板上,防止打滑。上述防滑條3,一部分位于支撐柱2頂端,一部分位于斜面1上,還有一部分位于框 形區域凸出的周緣表面。本實施例中,防滑條3呈梯臺狀,其分布的角度與輪胎上的子午線 凹槽相吻合。為增加脫困板與地面的附著力,脫困板的底面設有若干防滑釘7,防滑釘7的橫截 面呈T形。此外,脫困板上靠近四個角落的位置處具有缺角(圖中未標示),每一缺角的邊 緣具有若干向下延伸的齒8,齒8同樣可起到增加脫困板與地面的附著力的作用。使用上述脫困板時,將脫困板傾斜放置于受困車輪的正前方,使其一端插入受困 車輪下方,而另一端傾斜翹起;啟動車輛,車輪轉動,脫困板斜面上的防滑條3以及靠近斜 面1的兩對支撐柱2上的防滑條3首先嵌入車輪的凹槽中,從而使車輪嵌固地附著在脫困 板上;隨著車輪不斷轉動,車輪沿脫困板向前移動,直至車輪壓過脫困板,即完成脫困。上述 過程中,車輪壓著脫困板移動時,脫困板上的防滑條3嵌入輪胎上的子午線凹槽中,車輪與 脫困板之間具有很大的摩擦力,因此車輪不會打滑。此外,當受困車輪陷入太深時,上述脫困板還可當鏟子使用,可將脫困板的背面朝 上,利用斜面1將受困輪胎前方的泥土、沙子或碎石等鏟除,以方便將脫困板放置在受困車 輪前方。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 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 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車輛脫困板,其特征在于,其為半剛性板,兩端為斜面,所述脫困板上設有若干 支撐柱,所述脫困板表面設有若干防滑條,所述防滑條的布局與車輛輪胎上的子午線凹槽 布局相吻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脫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脫困板中部具有一框形區域,所 述框形區域是由其四周的脫困板材料向上凸出而形成的,而脫困板底面相應的部位則形成 凹陷區域;部分所述的支撐柱位于所述框形區域內,所述兩斜面是由所述框形區域的兩端 向下傾斜延伸而成的。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脫困板,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的支撐柱位于靠近所述脫 困板兩側邊的位置,并且在靠近所述兩斜面的部分分別設有兩個所述的支撐柱。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脫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脫困板靠近兩側邊的位置處均 勻地分布有多個通孔,每一通孔的周緣向下延伸出凸緣。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車輛脫困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每一側的相鄰通孔之間設有一 個所述的支撐柱。
6.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車輛脫困板,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的防滑條位 于所述支撐柱頂端,部分所述的防滑條位于所述斜面上。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脫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條呈梯臺狀。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脫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板的底面設有若干防滑釘。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車輛脫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釘的橫截面呈T形。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脫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脫困板大致呈長方形狀,其上 靠近四個角落的位置處具有缺角,每一缺角的邊緣具有若干向下延伸的齒。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輛脫困板,其為半剛性板,兩端為斜面,脫困板上設有若干支撐柱,表面設有若干防滑條,防滑條的布局與車輛輪胎上的子午線凹槽布局相吻合。上述脫困板具有柔性,其質量較輕,便于攜帶,并且使用時允許變形,即使在碎石地等硬度較高的險惡路面上使用時,也不會發生斷裂;而防滑條的布局與輪胎上子午線凹槽分布相吻合,使用上述脫困板時,大部分防滑條可嵌入輪胎的凹槽內,可增大摩擦力。另一方面,上述脫困板在使用時,僅需將其一端插入輪胎下方即可,無需其他配件,可避免操作人員蹲在車輛下方安裝,其使用非常方便,并且安全。
文檔編號B60B39/00GK201842067SQ20102054620
公開日2011年5月25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28日
發明者王德明 申請人:王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