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有浮雕織物層的座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座墊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有浮雕織物層的座墊。
背景技術:
有裝飾圖案的座墊產品已非常豐富,如設置裝飾圖案的車用座墊。這些圖案用皮 革、布等制做后再固定在座墊上,或者采用各種顏色線直接在座墊上縫制。這些圖案都是單 層的,立體感不強,裝飾效果一般。其次,駕駛員的背部在行車時會長時間與座墊接觸,若座 墊正面較為平整,則會造成人體背部的熱量無法及時散發,影響了座墊的透氣性和散熱性。 再者,構成圖案的線繩強度較差,摩擦實用后易損壞,影響使用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的座墊存在上述的問題,提供一種有浮雕織物層的座墊,使 座墊更加美觀,并且改善座墊的散熱、透氣效果和牢固度。本實用新型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有浮雕織物層的座墊,包括座墊,其特征在 于,所述座墊的正面設有復數層疊置的織物層,所述的織物層由單絲或/和編織成束的線 繩排列而成,并通過粘膠定型,相鄰織物層局部重疊后拼接成浮雕狀圖案,所述的浮雕狀圖 案固接在座墊上。本實用新型的織物層疊置后拼接成浮雕狀圖案,該圖案具有立體感,有很好的裝 飾效果;并且浮雕狀圖案形成了散熱通道,有助于人體背部與座墊之間的散熱和透氣。織物 層由色澤明亮的單絲制成,或者采用單色或者多色搭配編織成束的線繩制成,或者是單絲 和線繩搭配制成。排列的方式可以是非直線狀盤繞,也可以是直線狀平行布置。作為第一種浮雕狀圖案固接在座墊上的方式,在上述的有浮雕織物層的座墊中, 所述浮雕狀圖案的中部通過粘膠固接或者通過縫線縫接在座墊上,浮雕狀圖案的周緣通過 縫線縫接或者通過粘膠固接在座墊上。在圖案的周緣采用縫接,使圖案的邊緣不起翹。作為第二種浮雕狀圖案固接在座墊上的方式,在上述的有浮雕織物層的座墊中, 所述浮雕狀圖案的中部和周緣均通過粘膠固接在座墊上,并且浮雕狀圖案的中部和周緣還 通過縫線縫接在座墊上。同時用粘膠和縫線,使浮雕狀圖案與座墊的連接更加牢固。將浮雕狀圖案固接在座墊上可以采用粘膠固接或者縫線縫接,兩者可以有多種組 合,其中,浮雕狀圖案的中部通過粘膠固接在座墊上,周緣通過縫線縫接在座墊上為優先選 擇的方案。在上述的有浮雕織物層的座墊中,所述的浮雕狀圖案和座墊之間的空隙填充有填 充物,所述的填充物為墊片或者粘膠。浮雕狀圖案是由織物層成拼接而成,相鄰織物層重疊 部分固接,因此浮雕狀圖案內側具有空隙。而由于線繩本身特性,整張圖案很柔軟。為了防 止下凹,浮雕狀圖案內側用填充物填充。浮雕狀圖案局部還可以用粘膠或者碎布等墊片填 充物進一步填充,使浮雕狀圖案鼓起。填充物采用粘膠可加強織物層之間的連接牢固性。為了使浮雕狀圖案的立體感效果更加形象,在上述的有浮雕織物層的座墊中,所述的織物層內側填充有使織物層向外鼓起的粘膠或者碎布等墊片,填充好后由粘膠定型。 因此,粘膠不僅使線繩定型為織物層,并將浮雕狀圖案固接在座墊上,還具有填充空隙和增 加立體感的作用。在上述的有浮雕織物層的座墊中,所述的織物層相重疊部分以粘膠固接或者通過 縫線固接。在上述的有浮雕織物層的座墊中,所述浮雕狀圖案為龍、鳳、麒麟、花鳥蟲草魚、動 物、建筑、山水風景、云彩或者其組合。除了這些以外,還可以是其他工藝圖案。在上述的有浮雕織物層的座墊中,所述織物層中的線繩為單色、多種顏色的搭配 或者其組合。根據制作圖案的需要,如制作金龍圖案可采用金色繩,制作花朵圖案可采用紅 色、綠色或者白色線繩。在上述的有浮雕織物層的座墊中,所述線繩材質為化纖原料、金屬絲原料、天然植 物纖維、蠶絲、人造絲原料或者其組合。金屬絲原料可為銅、金和銀等,天然植物纖維可以是 藤、棉、麻等在上述的有浮雕織物層的座墊中,所述線繩的花式為旋轉編織繩、各種絞麻花編 織繩或者其組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有浮雕織物層的座墊具有以下的優點1、本實用新型采用以局部重疊方式拼接形成浮雕狀圖案,并固定在座墊上,這個 圖案能夠產生立體感,層次性好,座墊的美感增加。2、本實用新型的浮雕狀圖案中部通過粘膠粘結,用不同顏色、材質的線繩制作,周 緣縫接,浮雕狀圖案與座墊的連接牢固性高、圖案美觀;而用粘膠或襯墊填充浮雕狀圖案的 空隙,防止圖案下凹,浮雕狀圖案的立體結構穩定性增強。在織物層內側填充填充物,使織 物層向外鼓起,形成的浮雕狀圖案更具有立體感。3、由于浮雕狀圖案的立體結構,人背靠在圖案上,會存在間隙通道,有助于散熱和 透氣,座墊的散熱性和透氣性改善。4、由于繩線是束狀編制而成,其牢固性好,經久耐用。
圖1是本實用新型浮雕織物層的座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圖案的放大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的側面剖視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浮雕織物層的座墊中線繩的各種樣式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實施例2中的浮雕狀圖案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5的側面剖視結構示意圖。圖7是圖5的側面剖視結構示意圖。圖8是圖5的側面剖視結構示意圖。圖中,1、座墊;2、織物層;3、繩;31、旋轉編織繩;32、各種絞麻花編織繩;33、直條 編織繩;34、單絲;4、浮雕狀圖案;5、空隙;6、粘膠;7、填充物;8、玻璃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 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有浮雕織物層的座墊1,包括座墊1,在座墊1的正面設有復數層疊 置的織物層2,本例中的織物層2為花瓣和花葉,每個織物層2由色澤明亮的單絲34或者單 色或者多色搭配編織成束的線繩3排列而成,并通過粘膠6定型,單絲34和線繩3根據需 要可以選擇不同的粗細規格,本例中采用線繩3。相鄰織物層2局部重疊后拼接成浮雕狀圖 案4,如圖2所述,這些線繩3緊密盤繞排列,并且各線繩3粘接的位置位于織物層2的同一側。如圖3所示,相鄰織物層2相重疊部分以粘膠固接或者縫線固接。本例中采用粘膠 固接。將所有織物層2按預設的圖樣拼接成浮雕狀圖案4,即圖2中的花朵圖案。該浮雕狀 圖案4固接在座墊1上。其固接方式為將浮雕狀圖案4的中部通過粘膠固接在座墊1上, 浮雕狀圖案4的周緣通過縫線縫接在座墊1上。除了這種固接方式外,還可以是浮雕狀圖 案4的中部通過縫線縫接在座墊1上,浮雕狀圖案4的周緣通過粘膠6固接在座墊1上。由于浮雕狀圖案4局部內側因為織物層2的疊置而產生空隙5,并且織物層2為線 繩3材料,整個浮雕狀圖案4很柔軟,所以,浮雕狀圖案4和座墊1之間的空隙填充有粘膠 6,防止浮雕狀圖案下凹。根據需要,織物層2中的線繩3可為單色或者多種不同顏色的搭配。線繩3材質 為化纖原料、金屬絲原料、天然植物纖維、蠶絲、人造絲原料或者其組合。金屬絲原料可為 銅、金和銀等,天然植物纖維可以是藤、棉、麻等。線繩3的花式可為旋轉編織繩31、各種絞 麻花編織繩32和/或直條編織繩33,如圖4所示。浮雕狀圖案除了花以外,還可以為龍、鳳、麒麟、花鳥蟲草魚、動物、建筑、山水風 景、云彩或者其組合,還可以是其他工藝圖案。實施例2 實施例2的內容基本同實施例1,不同點在于,如圖5所示,浮雕狀圖案為金魚,金 魚的眼睛處固接有圓形的玻璃塊8,也可以采用塑料塊,以模仿金魚突出的眼睛,織物層2 制成多種鱗片的形狀。如圖6所示,為了使浮雕狀圖案4更具立體感,即使金魚的肚子向外 鼓起,可在浮雕狀圖案4局部填充填充物7使其鼓起,填充物7可以采用碎布等墊片,并通 過粘膠6與浮雕狀圖案4粘接在座墊1上的粘膠6連為一體。或者如圖7,填充物7直接為 粘膠6。如圖8所示,為了使浮雕狀圖案4的立體感效果更加形象,部分織物層2內側填充 使織物層2向外鼓起的填充物7。填充物7可以為粘膠、碎布等,本例中采用粘膠,填充好后 由粘膠6定型,形成向外鼓起的織物層2,同時金魚的肚子也有填充物7填充而鼓起,達到很 好的立體效果。
權利要求有浮雕織物層的座墊,包括座墊(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墊(1)的正面設有復數層疊置的織物層(2),所述的織物層(2)由單絲(34)或/和編織成束的線繩(3)排列而成,并通過粘膠(6)定型,相鄰織物層(2)局部重疊后拼接成浮雕狀圖案(4),所述的浮雕狀圖案(4)固接在座墊(1)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浮雕織物層的座墊,其特征在于,所述浮雕狀圖案(4)的中 部通過粘膠(6)固接或者通過縫線縫接在座墊(1)上,浮雕狀圖案(4)的周緣通過縫線縫 接或者通過粘膠(6)固接在座墊(1)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浮雕織物層的座墊,其特征在于,所述浮雕狀圖案(4)的中 部和周緣均通過粘膠(6)固接在座墊(1)上,并且浮雕狀圖案(4)的中部和周緣還通過縫 線縫接在座墊(1)上。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有浮雕織物層的座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雕狀圖案 (4)和座墊(1)之間的空隙(5)填充有填充物(7),所述的填充物(7)為墊片或者粘膠。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有浮雕織物層的座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織物層(2)內側填 充有使織物層(2)向外鼓起的粘膠或者墊片,并由粘膠(6)定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有浮雕織物層的座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織物層(2)相重疊 部分以粘膠(6)固接或者通過縫線固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有浮雕織物層的座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線繩(3)的花式為旋 轉編織繩(31)、各種絞麻花編織繩(32)或者其組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有浮雕織物層的座墊,屬于座墊領域。它解決了現有座墊的裝飾圖案由于是單層而存在立體感不強,影響散熱和透氣等問題。本有浮雕織物層的座墊,包括座墊,座墊的正面設有復數層疊置的織物層,所述的織物層由單絲或/和編織成束的線繩排列而成,并通過粘膠定型,相鄰織物層局部重疊后拼接成浮雕狀圖案,所述的浮雕狀圖案固接在座墊上。本實用新型的圖案具有立體感,外形美觀,并且改善座墊的散熱和透氣效果。
文檔編號B60N2/64GK201736851SQ20102013483
公開日2011年2月9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19日 優先權日2010年3月19日
發明者齊正江 申請人:齊正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