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帶頂升裝置的運輸車及其運輸橋梁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運輸工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帶頂升裝置的運輸車及其運輸橋梁 的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城市橋梁建設及橋梁改造仍采用傳統方法施工,既現場澆筑或預制吊 裝的方法。整體置換建設橋梁的方法,在歐美發達國家已有廣泛應用,其使用的車輛為自進 式運輸車。該車廣泛應用于提升、驅動,石油化工、海岸、電力和重型民用工程行業的部件移 動。對于橋梁的拆除,首先組裝出相適應的自進式運輸車,墊高用的組塊會被放置到自進式 運輸車平臺的頂部。將自進式運輸車車開到跨底,并利用其液壓系統提升橋跨,加載后的自 進式運輸車會以正常步行的速度開到臨時場地,然后自進式運輸車將逐步降低橋跨到臨時 的支墩上以便拆除。傳統的諸多城市橋梁施工方法,均存在工程施工必須在現場完成,需長 時間影響交通的缺點。目前的城市交通均非常繁忙,長時間的現場施工必然阻礙交通,給城 市居民的生產、生活帶來不便。其次國外采用的自進式運輸車,同樣具有其局限性。首先, 由于車輛是從石油化工專用車輛演變而來,車輛設計的矮小。而我國橋梁通行高度一般在 4. 5m以上,該車型在使用中車上必須先放置組塊作為車輛及橋梁之間的墊塊,該墊塊無形 中增加了車輛自身重量。使用時必須精確計算好橋梁高度,整個過程中橋梁上下移動范圍 很小。頂升橋梁時使用的頂升裝置為車輛的液壓懸掛系統,該系統主要用于路面不平時補 償路面高差。用于頂升橋梁時,一方面頂升高度有限,另一方面此系統無法保證移動的橋梁 受力均勻、穩定,給橋梁帶來損害。
發明內容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安全穩定,能適用各種工況和路面情況的帶 頂升裝置的運輸車及運輸橋梁的使用方法,滿足橋梁整體拆除或安裝的需要。( 二 )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一方面提供一種帶頂升裝置的運輸車,包括箱梁,輪胎、 動力系統、液壓系統、行走系統,所述動力系統驅動液壓系統工作,所述液壓系統驅動行走 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由液壓系統驅動的頂升系統和懸掛系統,所述懸掛系統通過懸掛 軸與箱梁連接,所述頂升系統與箱梁連接。另一方便,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應用帶頂升裝置的運輸車進行運輸橋梁的方法,包 括根據相鄰支撐柱間橋梁的寬度和長度確認所述運輸車的長度及輛數;將確認好的運輸車置于所述相鄰的支撐柱之間,將所述支撐千斤頂支撐在地面 上;通過運輸車中的頂升千斤頂將所述橋梁頂起,并將橋梁置于所述運輸車車體上;
所述運輸車將橋梁運輸到指定場地。(三)有益效果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安全穩定、能適用各種工況和路面情況的帶頂升裝置的運輸車 及其運輸橋梁的方法,運輸車結構獨特,運輸整體橋梁方便、快捷,可以滿足橋梁整體拆除 或安裝的需要。
圖1是本發明帶頂升裝置的運輸車系統原理圖;圖2是本發明帶頂升裝置的運輸車主視圖;圖3是本發明帶頂升裝置的運輸車俯視圖;圖4是本發明帶頂升裝置的運輸車側視圖;圖5是本發明使用帶頂升裝置的運輸車進行運輸橋梁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 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如圖1-4所示,本發明實施例帶頂升裝置的運輸車,包括箱梁1,輪胎2,動力系統 11、液壓系統、行走系統、頂升系統和懸掛系統。該動力系統驅動液壓系統工作,液壓系統驅 動行走系統,液壓系統驅動頂升系統和懸掛系統,懸掛系統通過懸掛軸與箱梁連接,頂升系 統與箱梁1連接。另外,該運輸車還包括控制器、轉向系統、自動轉向糾偏系統和支撐千斤頂。控制 器和自動轉向糾偏系統位于運輸車的車身中;支撐千斤頂8與箱梁1連接。其中,懸掛系統包括輪軸4和懸掛千斤頂5,輪軸4安裝在懸掛軸上,懸掛千斤頂5 安裝在懸掛軸上。轉向系統包括轉向架6、驅動輪以及轉向千斤頂7,轉向千斤頂7的前端與驅動輪 軸連接,轉向千斤頂7的后端固定在箱梁1上。自動轉向糾偏系統包括設置在轉向架6回轉中心孔內的轉角光電編碼器,轉向架 6的一端與箱梁1連接,另一端與驅動輪輪軸連接;轉角光電編碼器用于收集轉向架6轉角 信息,并將信息傳送給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收集信息并反饋相應的轉向命令,用于控制運輸 車的轉向。頂升系統包括供油回路和頂升千斤頂9,供油回路包括順次連接的高壓柱塞泵 10、蓄能器和壓力傳感器,高壓柱塞泵10與頂升千斤頂9連接,頂升千斤頂9與箱梁1法蘭 連接。頂升千斤頂9用于馱起待運輸的橋梁,橋梁被頂升千斤頂9頂起,并將橋梁穩穩的支 撐在運輸車上。本發明中的運輸車車體是由多組可拆卸的模塊車組成,多組模塊車通過設置在箱 梁1端部的連接組件3連接起來。具體連接模塊車的數量根據實際待運輸的橋梁的長度決定。每個模塊車包括2組驅動輪、2組從動輪、1個頂升千斤頂9、2個支撐千斤頂8、4 個懸掛千斤頂5以及4個轉向千斤頂7。
運輸車整車中的多個懸掛千斤頂5均分成為三組,三組懸掛千斤頂呈“品”字型劃 分,形成三點支撐。每組懸掛千斤頂5單獨使用一路液壓回路,保證運輸車的車體穩定。在實際運輸橋梁的時候,需要兩輛或以上運輸車連接共同作業,各車輛間通過箱 梁端部的連接組件連接,各運輸車的千斤頂、液壓系統和驅動行走系統分別并聯連接具體 作業的車輛數量與實際橋梁長度及寬度有關。如圖5所示,為本發明使用帶頂升裝置的運輸車進行運輸橋梁方法的流程示意 圖。具體包括如下步驟步驟Sl 根據相鄰支撐柱間橋梁的寬度和長度確認運輸車的長度及輛數。該運輸車由多個可拆卸的模塊車連接組成,根據橋梁的長度,可以確認最終需要 多少個模塊車。根據橋梁的寬度,確認需要幾輛運輸車共同作業。步驟S2 將確認好的運輸車置于相鄰的支撐柱之間,將支撐千斤頂支撐在地面 上,當需要驅動運輸車時,將支撐千斤頂收起即可。步驟S3 通過運輸車中的頂升千斤頂將橋梁頂起,并將橋梁置于運輸車車體上。步驟S4 運輸車將橋梁運輸到指定場地。運輸車可以將橋梁運載到空曠場地進行 拆卸,或者將橋梁運輸到需要安裝的地方。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安全穩定、能適用各種工況和路面情況的帶頂升裝置的運輸車 及其運輸橋梁的方法,運輸車結構獨特,運輸整體橋梁方便、快捷,可以滿足橋梁整體拆除 或安裝的需要。以上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 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 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帶頂升裝置的運輸車,其特征在于,包括箱梁、輪胎、動力系統、液壓系統、行走 系統,所述動力系統驅動液壓系統工作,所述液壓系統驅動行走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由液壓系統驅動的頂升系統和懸掛系統,所述懸掛系統通過懸掛軸與箱梁連接,所述頂升 系統與箱梁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頂升裝置的運輸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控制器、轉向系統、 自動轉向糾偏系統和支撐千斤頂;所述控制器和所述自動轉向糾偏系統位于所述運輸車的車身中;所述支撐千斤頂與箱梁連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頂升裝置的運輸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懸掛系統包括輪軸和 懸掛千斤頂,所述輪軸安裝在懸掛軸上,所述懸掛千斤頂安裝在懸掛軸上。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頂升裝置的運輸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向系統包括轉向架、 驅動輪以及轉向千斤頂,所述轉向千斤頂的前端與驅動輪連接,所述轉向千斤頂的后端固 定在箱梁上;所述自動轉向糾偏系統包括設置在轉向架回轉中心孔內的轉角光電編碼器,所述轉向 架的一端與箱梁連接,另一端與驅動輪輪軸連接;所述轉角光電編碼器用于收集轉向架轉 角信息,并將所述信息傳送給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收集所述信息并反饋相應的轉向命 令,用于控制運輸車的轉向。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頂升裝置的運輸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頂升系統包括供油回 路和頂升千斤頂,所述供油回路包括順次連接的高壓柱塞泵、蓄能器和壓力傳感器,所述高 壓柱塞泵與頂升千斤頂連接,所述頂升千斤頂與箱梁法蘭連接。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頂升裝置的運輸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運輸車車體由多組可 拆卸的模塊車組成,所述多組模塊車通過設置在箱梁端部的連接組件連接起來。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帶頂升裝置的運輸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塊車包括2組驅動 輪、2組從動輪、1個頂升千斤頂、2個支撐千斤頂、4個懸掛千斤頂以及4個轉向千斤頂。
8.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頂升裝置的運輸車,其特征在于,將所述運輸車的懸掛千斤 頂均分成為三組,所述三組懸掛千斤頂呈“品”字型劃分,每組懸掛千斤頂單獨使用一路液 壓回路。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頂升裝置的運輸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運輸車為兩輛或以上, 所述運輸車通過箱梁端部的連接組件連接,所述各運輸車的千斤頂、液壓系統和驅動行走 系統分別并聯連接。
10.一種使用權利要求1-9中任意一項所述帶頂升裝置的運輸車進行運輸橋梁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據相鄰支撐柱間橋梁的寬度和長度確認所述運輸車的長度及輛數;將確認好的運輸車置于所述相鄰的支撐柱之間,將所述支撐千斤頂支撐在地面上;通過運輸車中的頂升千斤頂將所述橋梁頂起,并將橋梁置于所述運輸車車體上;所述運輸車將橋梁運輸到指定場地。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運輸工具領域,具體公開一種帶頂升裝置的運輸車及其運輸橋梁的方法。該帶頂升裝置的運輸車包括箱梁,輪胎,動力系統、液壓系統、行走系統,所述動力系統驅動液壓系統工作,液壓系統驅動行走系統,其中,還包括由液壓系統驅動的頂升系統和懸掛系統,懸掛系統通過懸掛軸與箱梁連接,頂升系統與箱梁連接。本發明提供一種安全穩定、能適用各種工況和路面情況的帶頂升裝置的運輸車及其運輸橋梁的方法,運輸車結構獨特,運輸整體橋梁方便、快捷,可以滿足橋梁整體拆除或安裝的需要。
文檔編號B60P3/022GK102092331SQ201010611438
公開日2011年6月15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29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29日
發明者任偉, 任自放, 葛紹群, 薛燁軍, 黃文俊 申請人:北京百善重工有限公司, 江陰大橋(北京)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