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車輛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升降機構的車輛用座椅。
背景技術:
以往,作為該領域的技術有日本特開2009-286237號公報。該公報所記載的車輛用座椅具有升降機構,四根連桿部在前后左右處被座椅骨架(座墊骨架)和上部導軌軸支承,利用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軸部將配置在左右的后方連桿部連接起來。另外,在位于后方的單側連桿部上形成有扇形齒輪部,該扇形齒輪部與被座椅骨架軸支承的小齒輪嚙合,該小齒輪與具有升降制動機構的手動升降拉桿(驅動源)相連接。從而,通過提起手動升降拉桿來使小齒輪正向旋轉而使座椅骨架借助扇形齒輪部上升。而且,通過按下手動升降拉桿來使小齒輪反向旋轉而使座椅骨架借助扇形齒輪部下降。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9-286237號公報但是,在上述以往的車輛用座椅中,存在下述問題,S卩,設于一側的座椅骨架上的后方連桿部是借助扇形齒輪部及小齒輪與具有升降制動機構的手動升降連桿相連接起來的,但是另一側的座椅骨架的后方連桿部僅是借助軸部軸支承于座椅骨架,因而,當在車輛行駛的過程中發生后方碰撞(日文後突)時,在慣性力的作用下,載荷集中于另一側的座椅骨架而在座席座椅的單側產生下沉,由此導致左右的后方連桿部不能夠借助軸部順利地連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后方碰撞時防止座椅的單側下沉的車輛用座椅。本發明的車輛用座椅是在左右配置有升降連桿且利用連接軸部將左右的升降連桿連接而成,該升降連桿的下端部被上部導軌軸支承,上端部被座墊骨架軸支承,其特征在于,該車輛用座椅包括驅動用小齒輪,其旋轉自由地被一側的上述座墊骨架軸支承,并且利用驅動源驅動該驅動用小齒輪旋轉;驅動用扇形齒輪部,其形成在一側的上述升降連桿的上部并與上述驅動用小齒輪嚙合;加強軸部,其與上述連接軸部平行地延伸并貫穿左右的上述升降連桿,且該加強軸部的兩端旋轉自由地被上述座墊骨架軸支承;連接用小齒輪, 其設在上述加強軸部的兩側;連接用扇形齒輪部,其設在左右的升降連桿上并與上述連接用小齒輪分別嚙合。該車輛用座椅具有用于使左右的升降連桿連動的、與連接軸部平行地延伸的加強軸部,在加強軸部的兩側設有連接用小齒輪,各連接用小齒輪與設在左右的升降連桿上的連接用扇形齒輪部嚙合,因此,能夠與由連接軸部產生的左右的升降連桿的連動性互相結合地利用設于加強軸部上的連接用小齒輪和設在升降連桿上的扇形齒輪部的嚙合提高左右的升降連桿的連動性。而且,由于在左右的升降連桿上作用有加強軸部的連接用小齒輪和升降連桿的扇形齒輪部的嚙合力,因此,提高了左右的升降連桿的連接剛性,在車輛行駛時等與后面的車發生了追尾時,容易將載荷分散到左右的座墊骨架上。而且,制動單元的制動力也會作用在另一側。從而,不容易在座席座椅的單側的座墊骨架上產生下沉,由此,即使在后方碰撞之后,也能夠使左右的升降連桿順利地連動。通過防止座席座椅的單側的座墊骨架下沉,能夠防止后方碰撞時產生的乘客姿勢保持性的降低、頭頸碰傷防止性能的降低。而且,優選上述連接用扇形齒輪部形成在供上述連接用小齒輪插入的長孔的壁面,上述長孔沿上下方向延伸。采用這樣的結構,能夠將連接用扇形齒輪部的上端及下端作為用于限定升降連桿的擺動范圍的限動部來發揮功能。采用本發明,能夠防止在后方碰撞時在座椅的單側產生下沉。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車輛用座椅的一實施方式的立體圖。圖2是車輛用座椅的主要部分放大立體圖。圖3是表示升降機構的立體圖。圖4是表示連接用小齒輪和長孔的關系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車輛用座椅的優選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在具有升降機構的車輛用座椅S中,被座椅靠背墊覆蓋著的左右一對靠背墊骨架4A、4B相對于被座椅座墊覆蓋著的左右一對座墊骨架3AJB傾斜運動自由地與該左右一對座墊骨架3AJB相連接。各座墊骨架3AJB借助構成前后平行的連桿的升降連桿5、6與上部導軌2A、2B相連接,該上部導軌2A、2B相對于固定在汽車地板上的下部導軌1A、1B在前后方向上滑動自由地安裝在該下部導軌1A、1B上。升降連桿5、6的上端部被座墊骨架3AJB軸支承,升降連桿5、6的下端部被上部導軌2A、2B軸支承。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連接管(連接軸部)8貫穿左右的后側升降連桿6A、 6B,構成升降連桿6A、6B的轉動軸的連接管8的兩端與左右的座墊骨架3A、!3B轉動自由地相連接,利用焊接將各后側升降連桿6A、6B固定在連接管8上。另外,能夠利用驅動源M使一側的后側升降連桿6A以連接管8為中心轉動期望的角度,該驅動源M是固定在一側座墊骨架3A的側面的設有齒輪傳動電動機的動力式或者手動用制動單元等。該驅動源M能夠在升降開關的控制下進行正向旋轉和反向旋轉,在手動用的驅動源M的情況下,該驅動源M具有用于維持僅向規定方向的旋轉的制動機構、減速齒輪。如圖2及圖3所示,電動機M在座墊骨架3A上與旋轉自由的驅動用小齒輪7相連接,該驅動用小齒輪7與形成在升降連桿6A的上部的驅動用扇形齒輪部6a嚙合。該扇形齒輪部6a形成為以構成轉動中心的連接管8為中心的扇弧狀。電動機M的驅動力使驅動用小齒輪7轉動,借助驅動用扇形齒輪部6a使一側的升降連桿6A轉動規定的角度。然后,借助連接管8將該轉動力傳遞到另一側的升降連桿6B, 能夠利用做成平行連桿的升降連桿5、6使座墊骨架3A、;3B升降。
如圖2 圖4所示,由加強軸部10將一側的后側升降連桿6A和另一側的后側升降連桿6B連接起來。該加強軸部10與連接管8平行地延伸并貫穿左右的升降連桿6A、6B, 并且,該加強軸部10的兩端轉動自由地被座墊骨架3A JB軸支承。在加強軸部10的兩端部分固定有連接用小齒輪14、15,加強軸部10的兩端轉動自由地被左右的座墊骨架3AJB軸支承。另外,左右的升降連桿6A、6B上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而呈以連接管8為中心的圓弧狀的長孔12、13,在各長孔12、13內插入有連接用小齒輪 14、15。而且,在長孔12、13的壁面形成有與連接用小齒輪14、15嚙合的連接用扇形齒輪部
12 、13 ο當采用這樣的長孔12、13時,能夠將連接用扇形齒輪部12a、13a的上端及下端作為用于限定升降連桿6A、6B的擺動范圍的限動部來發揮功能。另外,安裝托架11支承小齒輪7,該安裝托架11的一端被固定在座墊骨架3A的里面,該安裝托架11的另一端轉動自由地支承加強軸部10。另外,加強軸部10上固定有限動部16、17,該限動部16、17用于防止加強軸部10的橫向偏移,從而使連接用小齒輪14、15 和連接用扇形齒輪部12a、13a可靠地嚙合。該車輛用座椅S具有用于使左右的后側升降連桿6A、6B連動的、與連接管8平行地延伸的加強軸部10,在加強軸部10的兩側設有連接用小齒輪14、15,各連接用小齒輪14、 15與設在左右的后側升降連桿6A、6B上的連接用扇形齒輪部12a、13a嚙合,因此,當后側升降連桿6A、6B以連接管8為中心轉動時,連接用扇形齒輪部12a、13a上下移動,在與該連接用扇形齒輪部12a、13a嚙合的連接用小齒輪14、15的作用下,加強軸部10也轉動。這樣,能夠與由連接管8產生的左右的后側升降連桿6A、6B的連動性互相結合地利用設于加強軸部10上的連接用小齒輪14、15和設在后側升降連桿6A、6B上的扇形齒輪部12a、13a的嚙合提高左右的后側升降連桿6A、6B的連動性。而且,由于在左右的后側升降連桿6A、6B上作用有加強軸部10的連接用小齒輪 14、15和后側升降連桿6々、68的扇形齒輪部12a、13a的嚙合力,因此,提高了左右的后側升降連桿6A、6B的連接剛性,在車輛行駛時或者停車時與后面的車發生了追尾時,將載荷分散到左右的座墊骨架3A JB上,制動力也會作用在另一側。從而,不容易在座席座椅的單側的座墊骨架3B上產生下沉,由此,即使在后方碰撞之后,也能夠使左右的后側升降連桿6A、 6B順利地連動。通過防止座席座椅的單側的座墊骨架;3B的下沉,能夠防止后方碰撞時產生的乘客姿勢保持性的降低、頭頸碰傷防止性能的降低。附圖標記說明S 車輛用座椅;M 電動機(驅動源);2A、2B 上部導軌;3A、!3B 座墊骨架;5、6、 6A、6B 升降連桿;6a 驅動用扇形齒輪部;7 驅動用小齒輪;8 連接管(連接軸部);10 加強軸部;12,13 長孔;12aU3a 連接用扇形齒輪部;14,15 連接用小齒輪。
權利要求
1.一種車輛用座椅,其是在左右配置有升降連桿且利用連接軸部將左右的升降連桿連接而成,該升降連桿的下端部被上部導軌軸支承,上端部被座墊骨架軸支承,其特征在于,該車輛用座椅包括驅動用小齒輪,其旋轉自由地被一側的上述座墊骨架軸支承,并且利用驅動源驅動該驅動用小齒輪旋轉;驅動用扇形齒輪部,其形成在一側的上述升降連桿的上部并與上述驅動用小齒輪嚙合;加強軸部,其與上述連接軸部平行地延伸并貫穿左右的上述升降連桿,且該加強軸部的兩端旋轉自由地被上述座墊骨架軸支承;連接用小齒輪,其設在上述加強軸部的兩側;連接用扇形齒輪部,其設在左右的升降連桿上并與上述連接用小齒輪分別嚙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用座椅,其特征在于,上述連接用扇形齒輪部形成在供上述連接用小齒輪插入的長孔的壁面,上述長孔沿上下方向延伸。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即使在后方碰撞之后也能夠確保左右的升降連桿的連動性的車輛用座椅。車輛用座椅(S)具有用于使左右的后側升降連桿(6A、6B)連動的、與連接管(8)平行地延伸的加強軸部(10),在加強軸部(10)的兩側設有連接用小齒輪(14、15),各連接用小齒輪(14、15)與設在左右的后側升降連桿(6A、6B)上的連接用扇形齒輪部(12a、13a)嚙合。這樣,能夠與由連接管(8)產生的左右的后側升降連桿(6A、6B)的連動性互相結合地利用設于加強軸部(10)上的連接用小齒輪(14、15)和設在后側升降連桿(6A、6B)上的扇形齒輪部(12a、13a)的嚙合提高左右的后側升降連桿的連動性。
文檔編號B60N2/42GK102555860SQ20101061061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29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29日
發明者本多正明, 狩野洋介, 神田健司 申請人:株式會社塔捷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