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應急設施玻璃擊碎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應急設施的玻璃擊碎裝置,屬于救生、消防應急裝置領域。
背景技術:
人口密集的交通工具、公共場所等地方,一旦發生緊急情況,人們往往通過事先設 置的安全門、砸碎玻璃門、窗和取出封閉在玻璃門內的應急裝備來應急、逃生。這些地方的 玻璃門、窗和應急箱上一般安裝有斧子、榔頭等手工擊碎玻璃的工具。比如,公交車上的部 分車窗邊一般安裝有錘子、榔頭;火災應急箱旁一般安裝有斧子等。但是,這些人口密集的 地點發生突發危險時,人們的恐慌情緒往往使人不知所措,不知如何自救。即使,使用上述 工具來擊碎玻璃,效率低下,使得自救和救援的時機錯失;而且,當使用人掌握不好這些工 具的使用方法時,產生的玻璃碎片容易造成人身傷害,產生更大的損失。甚至,在自救者中 只有老弱病殘的情況下,有可能根本無法使用這些工具。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的應急設施玻璃擊碎裝置,在出現緊急 狀況時,人們可以通過該裝置自動擊碎玻璃門、窗,從密閉環境中逃離,或者取出密封的物
PR o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種應急設施玻璃擊碎裝置,包括殼體、端蓋、沖擊體、沖擊體的驅動裝置及驅動 裝置的控制器;所述殼體是一個空心柱體,一端垂直固定在玻璃平面上、另一端固定有端 蓋,殼體內壁上成形有限制沖擊體向玻璃平面滑動的凸肩;所述沖擊體安裝在殼體內部,與 殼體內壁軸向滑動配合,沖擊體的前端是一個實心錐體,對應玻璃平面,后端是一個空心柱 體,沖擊體后端的空心柱體的底部向殼體內壁方向延伸出一個凸圈;所述驅動裝置安裝在 端蓋上,是一個機械蓄能或化學蓄能的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的控制器連接有手動控制 開關和感應開關。 所述機械蓄能的驅動裝置是一個彈簧,彈簧的一端固定在沖擊體內腔的底面上、 一端固定在端蓋上;該驅動裝置的控制器具有一個能量釋放執行器;所述能量釋放執行器 是一個"T"形鎖桿,具有一個柱體和一個端平面;所述殼體的側壁上開有一個通孔,"T"形 鎖桿的柱體穿過殼體上的通孔,端平面緊壓殼體外壁,使得柱體的末端伸入殼體內部,緊壓 沖擊體的凸圈,使得驅動裝置的彈簧收緊;所述能量釋放執行器對應有能量釋放控制器,該 能量釋放控制器是電磁開關或小型電機。 所述化學蓄能的驅動裝置是一個電觸發反應的裝置,固定在端蓋上,該電觸發反 應的裝置是一個起爆裝置;所述驅動裝置的控制器是一個電開關。 所述殼體一端通過螺栓固定在玻璃平面上、另一端通過螺栓連接在端蓋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是 上述結構的應急設施玻璃擊碎裝置,通過固定螺栓安裝在玻璃平面上,不影響玻
3璃外觀和結構。在出現緊急狀況時,人們發出指令或者在感應控制器判斷需要擊碎玻璃時 的情況下,通過該裝置自動擊碎玻璃門、窗,從密閉環境中逃離,或者取出密封的物品。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體積小巧、價格低廉、安裝簡便,可以自動控制,也可以人工 控制。 本實用新型可以快速有效且安全地擊碎玻璃門、窗,可以廣泛地運用在交通運輸 設施、建筑門窗、應急箱等采用玻璃門窗的環境下。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控制結構示意圖。 圖中代號含義l-玻璃平面;2-殼體;3_沖擊體;4_殼體凸肩;5_彈簧;6_沖擊體 凸圈;7-端蓋;8_ "T"形鎖桿;9_能量釋放控制器;10-連接電路;11_螺栓;12-化學蓄能 的驅動裝置;13-電子開關;14-玻璃擊碎裝置;15-感應開關;16_手動控制開關。
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一 參見圖l,是本應急設施玻璃擊碎裝置的第一種實施方式,由以下部分構成殼體 2、端蓋7、沖擊體3、沖擊體的驅動裝置——彈簧5和驅動裝置的控制器。驅動裝置的控制 器包括能量釋放執行器——"T"形鎖桿8和能量釋放控制器9。所述殼體2是一個空心柱 體,垂直于玻璃平面1安裝,殼體2的一端用螺栓11垂直固定在玻璃平面1上、另一端用螺 栓11連接在端蓋7上。殼體2的內壁上還成形有限制沖擊體向玻璃平面1滑動的凸肩4。 沖擊體3安裝在殼體2的內部,與殼體2內壁軸向滑動配合。沖擊體3的前端是一個實心 錐體,對應玻璃平面1 ;后端是一個空心柱體。沖擊體3后端的空心柱體的底部向殼體2內 壁方向延伸出一個凸圈6,對應殼體凸肩4。彈簧5的一端固定在沖擊體3內腔的底面上、 一端固定在殼體2的端蓋7上。端蓋7還對應殼體延伸出一個柱體,使得彈簧5在收緊時, 套在柱體上。能量釋放執行器是一個"T"形鎖桿8,具有一個柱體和一個端平面,呈大頭釘 狀。在殼體2的側壁上開有一個通孔;所述"T"形鎖桿8的柱體穿過殼體2上的通孔,端平 面緊壓殼體2的外壁,使得柱體的末端伸入殼體2的內部,緊壓沖擊體3上的凸圈6,從而使 得驅動裝置的彈簧5收緊。能量釋放控制器9,是電磁開關或小型電機。 本實施例一的工作方式如下當能量釋放控制器9接收到連接電路10傳來的控制 開關的指令時,能量釋放控制器9工作,即電磁開關通電或小型電機工作,使"T"形鎖桿8 運動,使得"T"形鎖桿8的柱體與沖擊體凸圈6分離。此時,彈簧5不再受到沖擊體3的壓 迫,立即將之前積累的機械勢能轉換為動能,使彈簧5彈性變化。由于彈簧5 —端與殼體2 的端蓋7固定,一端與沖擊體3內腔底面連接,使得沖擊體3快速運動,擊打與殼體2連接 的玻璃平面1。由于沖擊體3椎體前端對玻璃平面1的應力作用,使得整塊玻璃碎裂,達到 擊碎玻璃的效果。同時,由于在殼體2上設置有殼體凸肩4,沖擊體3上設置有沖擊體凸圈 6,使得沖擊體3在擊碎玻璃平面1后,沖擊體凸圈6被殼體凸肩4擋住,從而使沖擊體3停 止運動。在實際使用時,使得沖擊體3在擊碎玻璃平面l后,不會以較快的速度飛出裝置,以免砸傷玻璃門窗外的行人或物體。
實施例二 參見圖2,是本應急設施玻璃擊碎裝置的第二種實施方式,由以下部分構成殼體 2、沖擊體3、化學蓄能的驅動裝置12和電子開關13。所述殼體2垂直于玻璃平面1,且殼 體2的一端用螺栓11垂直固定在玻璃平面1上,另一端用螺栓11連接在端蓋7上。殼體 2的內壁上還成形有限制沖擊體向玻璃平面1滑動的凸肩4。沖擊體3安裝在殼體2的中 心,與殼體2內壁軸向滑動配合。沖擊體3的前端是一個實心錐體,對應玻璃平面1 ;后端 是一個空心柱體。沖擊體3后端的空心柱體的底部向殼體2內壁方向延伸出一個凸圈,對 應殼體凸肩4。化學蓄能的驅動裝置12是一個電觸發反應的裝置,位于沖擊體3的內腔里, 一端固定在殼體2的端蓋7上。化學蓄能的驅動裝置12與電子開關13相連。 本實施例二的工作方式如下當電子開關13接收到連接電路10傳來的控制開關 的指令時,接通電子開關13,給化學蓄能的驅動裝置12傳入電信號,將其引爆。化學蓄能 的驅動裝置12瞬間釋放的能量沖擊沖擊體3,使得沖擊體3向玻璃平面1運動。由于沖擊 體3椎體前端對玻璃平面1的應力作用,使得整塊玻璃碎裂,達到擊碎玻璃的效果。同時, 殼體凸肩4和沖擊體凸圈6的作用,使得沖擊體3在擊碎玻璃平面1后停止運動。 上述實施例一、二的控制結構如圖3所示,本應急設施玻璃擊碎裝置14通過連接 電路10并聯有感應開關15和手動控制開關16。感應開關15與安裝環境內設置的安全監 控系統相關聯,在安全監控系統監測到緊急情況后,擊碎裝置14自動工作,將玻璃平面l擊 碎,使人們逃離封閉環境或取到應急裝備;手動控制開關16在人為的控制下,將擊碎信號 傳遞給擊碎裝置14,使擊碎裝置14工作,將玻璃平面1擊碎。
權利要求一種應急設施玻璃擊碎裝置,包括殼體、端蓋、沖擊體、沖擊體的驅動裝置及驅動裝置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是一個空心柱體,一端垂直固定在玻璃平面上、另一端固定有端蓋,殼體內壁上成形有限制沖擊體向玻璃平面滑動的凸肩;所述沖擊體安裝在殼體內部,與殼體內壁軸向滑動配合,沖擊體的前端是一個實心錐體,對應玻璃平面,后端是一個空心柱體,沖擊體后端的空心柱體的底部向殼體內壁方向延伸出一個凸圈;所述驅動裝置安裝在端蓋上,是一個機械蓄能或化學蓄能的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的控制器連接有手動控制開關和感應開關。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急設施玻璃擊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械蓄能的驅動 裝置是一個彈簧,彈簧的一端固定在沖擊體內腔的底面上、一端固定在端蓋上;該驅動裝置 的控制器具有一個能量釋放執行器;所述能量釋放執行器是一個"T"形鎖桿,具有一個柱 體和一個端平面所述殼體的側壁上開有一個通孔,"T"形鎖桿的柱體穿過殼體上的通孔, 端平面緊壓殼體外壁,使柱體的末端伸入殼體內部,緊壓沖擊體的凸圈,使得驅動裝置的彈 簧收緊;所述能量釋放執行器對應有能量釋放控制器,該能量釋放控制器是電磁開關或小 型電機。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急設施玻璃擊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學蓄能的驅動 裝置是一個電觸發反應的裝置,固定在端蓋上,該電觸發反應的裝置是一個起爆裝置;所述 驅動裝置的控制器是一個電開關。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急設施玻璃擊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一端通過螺 栓固定在玻璃平面上、另一端通過螺栓連接在端蓋上。
專利摘要一種應急設施玻璃擊碎裝置,包括殼體、端蓋、沖擊體、沖擊體的驅動裝置及驅動裝置的控制器;殼體一端垂直固定在玻璃平面上、另一端固定有端蓋;沖擊體安裝在殼體內部,與殼體內壁軸向滑動配合;驅動裝置安裝在端蓋上,是一個機械蓄能或化學蓄能的驅動裝置,驅動裝置的控制器連接有手動控制開關和感應開關。在出現緊急狀況時,人們發出指令或者在感應控制器判斷需要擊碎玻璃時的情況下,通過該裝置自動、快速、有效且安全地擊碎玻璃門、窗,從密閉環境中逃離,或者取出密封的物品。它結構簡單、體積小巧、價格低廉、安裝簡便,可以廣泛地運用在交通運輸設施、建筑門窗、應急箱等采用玻璃門窗的環境下。
文檔編號B60R21/02GK201484349SQ20092017672
公開日2010年5月26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10日 優先權日2009年9月10日
發明者江忠軍 申請人:江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