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串聯雙腔制動主缸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串聯雙腔制動主缸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制動系統領域,更具體地涉及到一種柱塞整體式的串聯雙腔
制動主缸。背景技術:
汽車制動系統中的制動主缸主要分為中心閥式和柱塞式兩種,中心閥式主缸軸 向尺寸大,零件多,而柱塞式主缸軸向尺寸小,零件少,占用空間也小,隨著汽車的小型化, 中心閥式主缸逐漸被柱塞式主缸所替代。國內柱塞式制動主缸又分為分離式和整體式兩 種,整體式主缸由于缸體加工困難,裝皮碗困難,而分離式主缸缸體和缸蓋分離,缸體容易 加工,皮碗裝配也簡單,不需要專用工具,目前汽車上整體式主缸和分離式主缸用的都比較 多。隨著加工技術的提高,整體式主缸在國內逐漸流行。國內整體式制動主缸大多采用補 償孔式布置,其第一活塞彈簧座總成在國內分為三種結構1.推桿直接和第一活塞螺紋連 接;2.推桿和彈簧座通過卡環連接;3.推桿和彈簧座采用壓鉚連接。當推桿和第一活塞 螺紋連接時,由于這時推桿和第一活塞固連在一起,在汽車制動時第一活塞容易偏心,加速 第一活塞的磨損;當推桿和彈簧座通過卡環連接時,不存在上述活塞磨損問題,但這種結構 最大的缺陷就是裝配時麻煩,裝配效率太低;當推桿和彈簧座采用壓鉚連接時,裝配效率很 高,但經常出現推桿在壓鉚時被壓彎,導致彈簧座沒法用的現象,良品率較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制動主缸的推桿與活塞之間的裝配 方式復雜、裝配后的產品易損的技術缺陷,提供一種裝配方式簡單的制動主缸,提高制動主 缸的裝配效率及制動主缸的成品率,且使制動過程能順利進行。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串聯雙腔制動主缸,包括缸體、串 聯設置在缸體中的第一制動機構和第二制動機構,所述第一制動機構包括與缸體內表面相 對滑動連接的第一活塞、一端與第二制動機構連接且另一端與第一活塞連接的推桿、套設 于推桿且一端連接第二制動機構另一端連接第一活塞的第一彈簧、以及置于第一彈簧與第 一活塞之間的彈簧安裝座,所述彈簧安裝座朝向第二制動機構的端面設有連接孔,所述推 桿穿過所述連接孔與第一活塞連接,其中,所述連接孔包括設置于彈簧安裝座同一端面上 且相互連通的裝配部和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位于彈簧安裝座端面的中心位置,所述推桿具 有一凹槽部,所述推桿穿設于所述連接孔,所述推桿的凹槽部可從裝配部移動至定位部,且 卡接配合于所述連接孔的定位部,以限定所述推桿的軸向運動。 與現有的制動主缸的推桿與活塞之間的裝配方式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活塞上設置 有彈簧安裝座,且將彈簧安裝座設置成葫蘆型結構,使得在裝配推桿時,只需將推桿扣入彈 簧安裝座中,提高了制動主缸的裝配效率,且活塞也不易磨損、推桿也不會被壓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制動主缸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制動主缸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推桿與彈簧安裝座的裝配示意圖; 圖4是彈簧安裝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推桿與彈簧安裝座的連接關系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
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 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2所示,制動主缸包括缸體1、設置在缸體1中的第一制動機構3和第二制 動機構2,第一制動機構3包括設置在缸體1上的第一進液孔34、第一活塞36、第一彈簧31 、 第一彈簧31的彈簧安裝座35、第一皮碗33、推桿32,在缸體1的內表面分別裝配有第一皮 碗33和第一活塞36,第一活塞36可相對缸體1移動,彈簧安裝座35安裝在第一活塞36的 底部,第一彈簧31 —端連接在第二制動機構2上,另一端連接在彈簧安裝座35的底部,推 桿32置于第一彈簧31中支撐第一彈簧31 ;在第一制動機構3的制動過程中,制動液通過 設置在缸體1的第一進液孔34進入第一制動機構3的空腔中。 第二制動機構2包括第二皮碗22、第二彈簧21、第二活塞24、第二進液孔23 ;第二 皮碗22、第二活塞24分別裝配在缸體1的內圈上,且第二活塞24可相對缸體1左右移動, 第二彈簧21 —端連接于缸體l,一端連接在第二活塞24上;在第二制動機構2的制動過程 中,制動液通過設置在缸體1上的第二進液孔23進入第二制動機構2的空腔中。 在車輛的制動系統裝配中,第一活塞36連接彈簧安裝座35的另一端連接真空助 力器,真空助力器連接車輛的制動踏板;當遇到緊急剎車時,操作者操作踏板,將力傳遞給 制動主缸,使得第一制動機構3和第二制動機構2空腔中的制動液壓力增大,制動液進入制 動管路,驅動制動輪缸進行制動。 如圖3-5所示,制動主缸包括缸體1、串聯設置在缸體中的第一制動機構3和第二 制動機構2,所述第一制動機構3包括與缸體1內表面相對滑動連接的第一活塞36、一端與 第二制動機構2連接且另一端與第一活塞36連接的推桿32、套設于推桿32且一端連接第 二制動機構2另一端連接第一活塞36的第一彈簧31、以及置于第一彈簧31與第一活塞36 之間的彈簧安裝座35,所述彈簧安裝座35朝向第二制動機構2的端面設有連接孔,所述推 桿32穿過所述連接孔與第一活塞36連接,其中,所述連接孔包括設置于彈簧安裝座35同 一端面上且相互連通的裝配部和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位于彈簧安裝座35端面的中心位置, 所述推桿32具有一凹槽部,所述推桿32穿設于所述連接孔,所述推桿32的凹槽部可從裝 配部移動至定位部,且卡接配合于所述連接孔的定位部,以限定所述推桿32的軸向運動。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所述裝配部為裝配孔351,所述定位部位定位孔 352,所述裝配孔351與所述定位孔352形成葫蘆型的結構。 所述凹槽部為沿著推桿32外表面形成的環形的凹槽321。 所述第一活塞36朝向第二制動機構2的端面的中心軸線上設有圓形凸臺,所述彈簧安裝座35套設于所述的圓形凸臺上。 所述圓形凸臺的端面上設有對推桿32進行限位的盲孔361。 在裝配推桿32與彈簧安裝座35時,先將推桿32穿過連接孔,使得推桿32設有凹 槽321的桿部置于裝配孔351中,然后將推桿32推入定位孔352中;裝配完畢后,彈簧安裝 座35限定了推桿32在推桿32軸向方向的運動;然后將推桿32設置凹槽321的一端置于 第一活塞36的盲孔361中,限定了推桿32的徑向移動。 在制動系統制動時,第一活塞36推動推桿32、第一彈簧31向第二制動機構2方向 移動,第一彈簧31壓縮;制動完畢,第一彈簧31釋放彈力,將第一活塞36復位,當第一活塞 36復位到某一位置,推桿32通過與彈簧安裝座35的配合限定第一活塞36繼續運動。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實施例,所述裝配部為圓孔,而所述定位部為與圓孔連 通的矩形槽,推桿的凹槽部形成配合矩形槽的鼓型結構,在推桿裝配時,先將推桿穿過圓孔 使凹槽部與圓孔配合,然后再將推桿推入矩形槽中,裝配完畢后,彈簧安裝座限定了推桿在 推桿軸向方向的運動。 與現有的制動主缸的推桿與活塞之間的裝配方式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活塞上設置 有彈簧安裝座35,且將彈簧安裝座35設置成葫蘆型結構,使得在裝配推桿32時,只需將推 桿32扣入彈簧安裝座35中,提高了制動主缸的裝配效率;另外活塞也不易磨損且推桿也不 會被壓彎。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 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 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一種串聯雙腔制動主缸,包括缸體、串聯設置在缸體中的第一制動機構和第二制動機構,所述第一制動機構包括與缸體內表面相對滑動連接的第一活塞、一端與第二制動機構連接且另一端與第一活塞連接的推桿、套設于推桿且一端連接第二制動機構另一端連接第一活塞的第一彈簧、以及置于第一彈簧與第一活塞之間的彈簧安裝座,所述彈簧安裝座朝向第二制動機構的端面設有連接孔,所述推桿穿過所述連接孔與第一活塞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孔包括設置于彈簧安裝座同一端面上且相互連通的裝配部和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位于彈簧安裝座端面的中心位置,所述推桿具有一凹槽部,所述推桿穿設于所述連接孔,所述推桿的凹槽部可從裝配部移動至定位部,且卡接配合于所述連接孔的定位部,以限定所述推桿的軸向運動。
2. 按照權利要求l所述的串聯雙腔制動主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裝配部為裝配孔,所述 定位部為定位孔,所述裝配孔與所述定位孔形成葫蘆型的結構。
3. 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串聯雙腔制動主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部為沿著推桿外 表面形成的環形的凹槽。
4. 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串聯雙腔制動主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朝向第二制 動機構的端面的中心軸線上設有圓形凸臺,所述彈簧安裝座套設于所述的圓形凸臺上。
5. 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串聯雙腔制動主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圓形凸臺的端面上設 有對推桿進行限位的盲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串聯雙腔制動主缸,包括缸體、第一制動機構和第二制動機構,所述第一制動機構包括第一活塞、推桿、第一彈簧、彈簧安裝座,所述彈簧安裝座朝向第二制動機構的端面設有連接孔,其中,所述連接孔包括設置于彈簧安裝座同一端面上且相互連通的裝配部和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位于彈簧安裝座端面的中心位置,所述推桿具有一凹槽部,所述推桿穿設于所述連接孔,所述推桿的凹槽部可從裝配部移動至定位部,且卡接配合于所述連接孔的定位部,以限定所述推桿的軸向運動。本實用新型的活塞上設置有彈簧安裝座,且將彈簧安裝座設置成葫蘆型結構,使得在裝配推桿時,只需將推桿扣入彈簧安裝座中,提高了制動主缸的裝配效率。
文檔編號B60T11/20GK201437356SQ20092013372
公開日2010年4月14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26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26日
發明者郝曉宏 申請人: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