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氣囊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上的用于保護乘員的氣囊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如下這樣的氣 囊裝置,即,氣囊在沿車寬方向布置的多個座椅之間膨脹,以使得當車輛側面受到碰撞時, 落座在碰撞方向相反側的座椅上的乘員不會向碰撞側移動。
背景技術:
氣囊裝置作為緩沖汽車正面受到碰撞時對乘員的沖擊的保護裝置已廣泛普及。現 有技術的氣囊裝置安裝在位于乘員前方設置的轉向裝置內或儀表板內,當汽車正面受到碰 撞時,氣囊在駕駛席、副駕駛席的前側膨脹 ,從而抑制落座在駕駛席、副駕駛席上的乘員向 前方移動。由此,當汽車正面受到碰撞時,能夠有效地保護駕駛席、副駕駛席上的乘員。近年來,人們也開始重視在汽車側面受到沖擊時對乘員的保護,在車輛上安裝所 謂的側氣囊裝置、簾式氣囊裝置。具體而言,例如圖8所示,在汽車1中的副駕駛席側,將簾 式氣囊裝置2設置成使氣囊在位于前門Ia上部的玻璃的內側附近膨脹,將側氣囊裝置3設 置成使氣囊在前門Ia下部的內側附近膨脹。雖然在圖8中僅示出了副駕駛席側的簾式氣 囊裝置2及側氣囊裝置3,但實際上,在駕駛席側也設置有簾式氣囊裝置2及側氣囊裝置3。如圖8中的箭頭X所示,在其他車輛4從側方碰撞汽車1時,簾式氣囊裝置2及側 氣囊裝置3分別在前門Ia的內側附近、即副駕駛席的外側區域膨脹,對副駕駛席上的乘員 的身體提供保護,使副駕駛席上的乘員的身體不直接與前門Ia接觸。與此相對,在專利文獻1中,氣囊裝置安裝在車廂頂棚內,當汽車正面受到碰撞 時,氣囊在乘員前側向下方膨脹。在專利文獻2中,氣囊裝置安裝在例如副駕駛席前方的儀表板內,汽車正面受到 碰撞時,氣囊袋體在副駕駛席上的乘員的前側膨脹,并且設置在頂棚附近的飾板構件向下 方轉動,限制在車廂內側膨脹的氣囊袋體的一部分在頂棚附近向后方的移動。在專利文獻3中,氣囊裝置安裝在例如副駕駛席前方的儀表板內,當汽車正面受 到碰撞時,氣囊袋體在副駕駛席乘員的前側膨脹,并且設置在頂棚附近的飾板構件向下方 轉動,限制在車廂內側膨脹的氣囊袋體的一部分在頂棚附近向后方的移動,使得氣囊袋體 的一部分不在乘客的頭部與頂棚之間展開。近年來,為了抑制在側面受到碰撞時在碰撞相反一側座椅上落座的乘員的身體向 碰撞側移動,提供有使氣囊在兩個座椅之間膨脹的中央氣囊裝置(例如專利文獻4、5)。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0-185618號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2005-067272號
專利文獻3 日本特開2005-145225號專利文獻4 日本特開2004-217109號專利文獻5 日本特開2006-299698號采用圖8所示的簾式氣囊裝置2及側氣囊裝置3時,當車輛被其他車輛4從車輛 左側面受到碰撞時,在與側面受到碰撞側相反一側落座的乘員,圖中為在右側座椅上落座的乘員,會產生向箭頭A所示那樣朝碰撞側即左側移動的力。與此相對,當采用專利文獻1所示的氣囊裝置時,當車輛正面受到碰撞時,氣囊從 頂棚向乘員的前側膨脹,以保護后面座椅上的乘員,但該氣囊裝置不能在側面受到碰撞時 對乘員進行保護。在專利文獻2及專利文獻3的氣囊裝置中,也是以在車輛正面受到碰撞時對乘員 進行保護為目的,沒有以在車輛側面受到碰撞時對相鄰乘員進行保護為目的。然而,理想的是,在氣囊膨脹而展開時,乘員從氣囊自身受到反作用力,從而使乘 員的左右移動受到抑制。然而,由于沒有在車廂內設置用于承托膨脹后的氣囊自身的結構 體,因此,當氣囊在沿車寬方向并排設置的多個座椅之間發生膨脹時,氣囊不能對乘員身體 給予反作用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鑒于上述問題,目的是提供一種氣囊裝置,采用本發明,當與其他車輛發生 側面受到碰撞時,該氣囊裝置可抑制乘員的橫向移動,在氣囊膨脹時,氣囊能夠給予乘員反 作用力。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氣囊裝置,其為設置在車輛上用以保護乘員 的氣囊裝置,其中,其包括被折疊的氣囊、用于向氣囊內噴射氣體的氣體發生器(inflator) 以及氣囊收納部,該氣囊收納部設置在車輛的車寬方向中央位置上,用于收納氣囊及氣體 發生器,通過從氣體發生器導入氣體,氣囊發生膨脹而與多個車廂內飾相抵接。在上述構成中,氣囊在膨脹狀態下,與車廂頂棚、車廂座椅、車廂地氈、前座椅背 面、前擋風玻璃內表面中的任意的上述多個車廂內飾相抵接。在上述構成中,在車輛中,多個座椅沿車寬方向并排設置,氣囊通過氣體發生器噴 射的氣體而發生膨脹,氣囊的上端及下端分別與車廂頂棚及車廂下側相抵接。在上述構成中,氣囊在膨脹狀態下,上端具有向上方的膨脹余裕,下端具有向下方 的膨脹余裕。在上述構成中,氣囊形成為,在膨脹狀態下在高度方向中間附近的兩側面向車寬 方向兩側突出。本發明提供一種氣囊裝置,其為設置在車輛上用以保護乘員的氣囊裝置,其中,其 包括被折疊的氣囊、用于向氣囊內噴射氣體的氣體發生器,氣囊通過從氣體發生器導入氣 體而發生膨脹進而與車廂內飾相抵接,通過車廂內飾引導氣囊的膨脹方向。在上述構成中,通過從氣體發生器導入氣體,使氣囊大致向上膨脹與車廂頂棚相 抵接,車廂頂棚引導氣囊,使氣囊的膨脹方向改變為前方。在上述構成中,氣囊改變為向前方膨脹后,進一步改變為大致向下膨脹。在上述構成中,氣體發生器設置為氣體的噴出方向為大致向上,氣囊的膨脹初期 的膨脹方向為大致向上。在上述構成中,通過從氣體發生器導入的氣體,使氣囊大致向下膨脹,在與車廂座 椅、車廂地氈中的至少任何一方相抵接后,膨脹方向改變為前側而進一步膨脹。在上述構成中,膨脹方向改變為前側而進一步膨脹后,膨脹方向進一步改變為大 致向上而膨脹。
在上述構成中,氣體發生器設置成氣體的噴出方向為大致向下,前述氣囊的膨脹 初期的膨脹方向為大致向下。在上述構成中,車輛上,多個座椅沿車寬方向并排設置,氣囊及氣體發生器收納于 在多個座椅之間設置的氣囊收納部內。在上述構成中,氣囊在最大膨脹狀態下的左右側面的輪廓形狀包括帶有氣體導入部的后部、接近車廂頂棚的上部、位于下端的下部,在氣囊收納部內,氣囊是按照后部、上 部、下部的順序收納在氣囊收納部的內側,導入從氣體發生器噴出的氣體時,氣囊按照后 部、上部、下部的順序依次膨脹。在上述構成中,氣囊在最大膨脹狀態下的左右側面的輪廓形狀包括帶有氣體導 入部的后部、接近車廂頂棚的上部、位于下端的下部,氣囊以從下部經由上部直至后部的方 式依次折疊收納在氣囊收納部,導入從氣體發生器噴出的氣體時,氣囊按照后部、上部、下 部的順序依次膨脹。在上述構成中,氣囊收納部在大致呈“L”字狀的中控臺上部形成,中控臺由扶手部 和鉛垂部構成,該扶手部在車輛前后方向上延伸,該鉛垂部在從扶手部的與座椅的座椅靠 背相當位置的后部沿大致鉛垂方向向上延伸而形成。發明效果根據本發明的氣囊裝置,通過氣體發生器導入氣體,使氣囊發生膨脹時,氣囊與多 個車廂內飾相抵接,因此,在每個氣囊與車廂內飾相抵接的抵接位置,氣囊與車廂內飾之間 產生摩擦,氣囊被各車廂內飾保持。由此,乘員能夠受到來自氣囊的反作用力。另外,氣囊 發生膨脹時,在與各車廂內飾相抵接的同時膨脹方向發生變化,因此,氣囊能夠與多個車廂 內飾可靠抵接,氣囊被可靠保持。
圖1是關于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氣囊裝置的圖,是從車輛前方看到氣囊的膨脹初 始狀態的圖。圖2是從側面看到的圖1所示的狀態的局部透視側視圖。圖3是關于圖1所示的氣囊裝置的圖,是從車輛前方看到的氣囊的膨脹狀態的圖。圖4是從側面看到的圖3所示的狀態的局部透視側視圖。圖5是示意表示圖1所示的氣囊裝置的圖。圖6是關于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的氣囊裝置的圖,是從車輛前方看到的膨脹過程 中的氣囊的狀態的圖。圖7是概略表示圖6所示的氣囊的膨脹狀態的側視圖。圖8是概略表示現有技術的氣囊裝置的后視圖。附圖標記說明10,60 氣囊裝置;11、61 氣囊;IlB 氣囊的后部;IlD 氣囊的下部;IlU 氣囊的上部;12 氣囊收納部;13、62 :氣體發生器;20、40、80、90 :車輛;21 中控臺 (centerconsole) ;21B 中控臺的基部;21H 中控臺的扶手部;21H 中控臺的扶手部;21V 中控臺的鉛垂部;22L、22R、70L、70R 座椅;23L、23R 座椅坐墊;24L、24R 座椅靠背;25、 85 車廂頂棚;50 飾板;51 氣囊蓋;55 保持件(retainer) ;55A 保持件的基部;55B 保持件的側板部;56 鉤狀部;61a 氣囊的上端;61b 氣囊的下端;61c 氣囊的側面;62 氣 體發生器;63 箱體;86 車廂下側。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幾個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圖1至圖5表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氣囊裝置10,圖1是從車輛前方看到的氣囊的膨脹初始狀態的圖,圖2是從側面看到的圖1所示的狀態的局部透視側視圖,圖3是從車 輛前方看到的圖1所示的氣囊的膨脹狀態的圖,圖4是從側面看到的圖3所示的狀態的局 部透視側視圖,圖5是示意表示圖1所示的氣囊裝置的圖。圖中的Fr表示車輛20的前方, Up表示車輛20的上方,LH表示車寬方向中的左方。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氣囊裝置10,設置在例如沿車寬方向并排設置有兩個座椅 22R、22L的車輛20上。如圖1所示,在座椅22R和座椅22L之間設置有中控臺21,氣囊裝 置10設置在中控臺21的上部。在中控臺21的上部設置有氣囊收納部12,氣囊11以折疊 的狀態收納在氣囊收納部12內。氣體發生器13配設在氣囊收納部12,在車輛20上安裝有 傳感器(未圖示),該傳感器用于檢測車輛自側面受到其他車輛40碰撞時產生的沖擊。如圖5所示,氣囊裝置10受到例如在中控臺21的上部飾板50的內側配設的車身 組成構件支承,例如受到加強件(reinforce)(未圖示)支承。氣囊11采用具有氣體導入 口的袋狀,是通過縫合由聚酯絲或聚酰胺絲構成的織布而構成的。氣體發生器13與氣囊11 的氣體導入口連接,當氣體發生器13從傳感器接收到檢測信號時,噴射氣體并將氣體導入 氣囊11。如圖5所示,上部飾板50以下述方式形成,S卩,兩個矩形的氣囊蓋51、51相鄰接并 且氣囊51、51能夠在氣囊蓋51、51的交界處向兩側打開。在上部飾板50上,例如沿著兩個 氣囊蓋51、51的交界處及其輪廓,形成有虛線狀、直線狀等切槽。切槽51A形成在兩個氣囊 蓋51、51的交界處,切槽51B形成在兩個氣囊蓋51、51的交界處以外的輪廓上。上部飾板50是通過由聚丙烯等形成所需形狀的合成樹脂制飾板基材構成的,或 是在該飾板基材的外表面上粘附有表皮材料構成的。在上部飾板50的內側,在形成氣囊蓋51的區域上,安裝有保持件55。保持件55 是通過樹脂成形而一體成形,其具有橫跨氣囊蓋51及其周圍的氣囊蓋周緣部而設置的基 部55A ;從基部55A豎起設置的一對側板部55B。各側板部55B上設置有通孔,一對鉤狀部 56分別卡定在通孔上。通過保持件55及一對鉤狀部56,氣囊收納部12安裝在上部飾板50 內側。當傳感器檢測到側面受到碰撞引起的沖擊時,將檢測信號輸入到氣體發生器。當 氣體發生器13接收到從傳感器輸入的檢測信號時,向氣囊11供給氣體。由此,氣囊11發 生膨脹。在本實施方式中,當其他車輛從車輛20的側方進行碰撞時,氣囊11會在左右座椅 22L、22R之間膨脹。接下來,進一步具體說明。中控臺21設置在左右座椅22L、22R之間。中控臺21具有基部21B、扶手部21H及 鉛垂部2IV。其中,該基部2IB從座椅22L、22R的座椅坐墊23L、23R的后端位置起大致水平 地延伸至座椅坐墊23L、23R前方的放置腿部的空間位置;該扶手部21H形成在該基部21B上部,其從座椅靠背24L、24R的基端部位置大致水平地延伸至座椅坐墊23L、23R的前端位 置;該鉛垂部21V從扶手部21H的后端部位稍向后方傾斜,并沿車高方向向上延伸至比座椅 靠背24L、24R的上端稍高的位置。
在中控臺21的上端部附近,設置有氣囊收納部12。氣囊收納部12設置成與座椅 靠背24L、24R的肩部同等程度的高度。氣囊11以能夠膨脹的方式折疊收納在氣囊收納部 12中。氣體發生器配設于在氣囊收納部12。在側面受到碰撞等時,氣體發生器13向氣囊 11內噴出氣體。由此,氣囊11發生膨脹。在第1實施方式中,氣體發生器13設置成氣體的 噴出方向是向上的,即設置成在右視圖中以從車輛前方逆時針旋轉近90°的程度稍向前傾 斜且向上的方向。在氣囊11中,形成有用于將從氣體發生器13噴出的氣體導入氣囊11內部的氣體 導入口(省略圖示),如圖4所示,在最大膨脹狀態下,氣囊11的左右側面的輪廓形狀包括 帶有氣體導入口的后部11B、接近車廂頂棚25的上部11U、位于下端并與中控臺21的扶手 部21H相接近的下部11D。氣囊11以膨脹初期的膨脹方向大致向上的方式收納在氣囊收納 部12內。氣囊11按照氣囊11的左右側面輪廓形狀中的后部11B、上部11U、下部IlD的順序 向氣囊收納部12中收納,如圖3及圖4所示,氣囊11的膨脹過程按照后部11B、上部11U、 下部IlD的順序依次膨脹。氣囊11也可以按照從其下部IlD側經由上部IlU再到后部IlB 而依次打包等方式來折疊,最終收納在氣囊收納部12內。該情形下,氣囊11也可按照后部 11B、上部11U、下部IlD的順序漸次膨脹開來。接下來,對氣囊11最大膨脹時的形狀進行說明。對于最大膨脹時的氣囊11,從車 輛20前方看去,如圖3所示,為如下這樣的梯形輪廓其上邊部較寬,與車廂頂棚25相抵 接,其下邊部比較狹窄,與中控臺21的扶手部21H的上表面相抵接。從車輛20右側方看去, 如圖4所示,形成如下這樣的大致呈“L”字狀的輪廓先從氣囊收納部12斜向延伸,接著, 沿車廂頂棚25向前方延伸,然后,在扶手部21H的大致中間位置向下延伸,與扶手部21H相 抵接,接著,沿著中控臺21的表面延伸,返回至氣囊收納部12。為了在膨脹時呈如圖3及圖4所示的立體形狀,氣囊11例如由用于形成前表面的 布質前部、用于形成上表面的布質頂部、用于形成底面的布質底部、用于形成背面的布質后 部以及用于形成左右側面的左右布質側部構成。這些布質前部、布質頂部、布質底部、布質后部、左右布質側部,例如是將具有撓性 的布片裁剪成適宜的形狀,氣囊11是通過縫合它們之間相對應的邊緣而形成。氣囊11形 成為大致呈立體梯形的袋狀,也就是其布質頂部以比較大的面積與車廂頂棚25相抵接,其 布質底部以比較小的面積與中控臺21的扶手部21H的上表面相抵接。氣囊11中用于從氣 體發生器導入氣體的氣體導入口(省略圖示),設置在例如氣囊11的布質后部。在氣囊11膨脹著的狀態下,尤其是,氣囊11的膨脹過程的中間階段至結束階段期 間,在從車廂頂棚25至扶手部21H的結構,即氣囊11的形狀等,不限于圖示的例子,也可設 定為任意的形狀。這是因為不會受氣體發生器13的氣體噴出角度或氣囊11的膨脹初期階 段的形狀等影響。當檢測到一定程度以上的沖擊時,本實施方式的氣囊11以在中控臺21上端設定 的氣囊收納部12作為膨脹起始點,在沿車寬方向上并列的兩個座椅22L、22R間膨脹。在該膨脹初期階段中,如圖2所示,以稍向車輛20的前方傾斜的向上的規定角度θ,并按照不與 乘員Ρ10、Pll接觸的程度的規定寬度W進行膨脹,與車廂頂棚25相抵接,接下來在膨脹過 程中間階段,如圖4所示,沿著車廂頂棚25,向車輛20前方展開適當的寬度,接下來在膨脹 結束階段,向下展開膨脹至中控臺21的扶手部21Η的上表面。因此,在氣囊11的內壓最高 的氣囊11的膨脹初期,避開處于常規落座狀態或非常規落座狀態的乘員Ρ10、Pll,向車廂 頂棚25膨脹,在氣囊11的內壓降低的從膨脹中間階段至結束階段期間,在兩個座椅22L、 22R之間膨脹。通常,氣體發生器13的內壓在氣體噴射開始時最大,然后,從氣體噴射開始 隨著時間變化,所述內壓會略微變動。因此,在氣囊11與車廂頂棚25相抵接時,氣囊11對 車廂頂棚25給予大的壓力。另外,如圖3及圖4所示,在最大膨脹狀態即展開狀態下,氣囊11的上部與車廂頂棚25相抵接,因為摩擦而受到約束,氣囊11的下部與中控臺21的扶手部21Η相抵接,因為 摩擦而受到約束。即,通過從氣體發生器導入的氣體,氣囊11發生膨脹而展開,氣囊11的上 部11U、下部IlD分別以恒定的面積與車廂頂棚25和中控臺21相抵接。由此,即使從外部 給予已展開狀態的氣囊11在車寬方向上的移動力,氣囊11也難以移動。由此,氣囊11自 身通過車廂內飾被保持。即使由于側面受到碰撞而給予乘員上半身沿車寬方向移動的力, 氣囊11也會給乘員反作用力,阻止乘員,使乘員上半身不朝側面受到碰撞側移動。優選的是,在氣囊11的與車廂內飾相抵接的部位、車廂內飾的與氣囊11相抵接的 部位中的一者或兩者中,與未抵接的部位相比,預先增大表面摩擦系數或者提高其剛性。為 了增大表面摩擦系數,例如,至少在抵接部位增大氣囊11的布料或車廂內飾的表面粗糙度 即可。為了提高剛性,例如,可只增厚抵接部位的氣囊11的布料、重疊多塊布料、或者只增 加車廂內飾的抵接部位的厚度。氣囊11從氣體發生器13導入氣體后,大致向上膨脹而與車廂頂棚25相抵接,并 利用車廂頂棚25使氣囊11的膨脹方向變為向前。即,車廂頂棚25引導氣囊11。氣囊11 向前方膨脹后,膨脹方向進一步變為向下而進行膨脹。由此,當氣囊11與車廂內飾相抵接 時,會利用車廂內飾向膨脹方向引導氣囊11。接下來,對另一實施方式進行一些說明。在不具有中控臺的車輛中,在座椅靠背的側部或車后擱物架(rear package tray)等中設置有氣囊收納部。由此,氣囊在兩個座椅之間膨脹。在前述的實施例中,氣囊從氣體發生器導入氣體后膨脹,分別與中控臺和車廂頂 棚相抵接,但是并不限于中控臺或車廂頂棚,也可是與車廂地氈(floor carpet)、前座椅背 面或前擋風玻璃內表面相抵接。即,氣囊在展開狀態下,與車廂頂棚、車廂座椅、車廂地氈、 前座椅背面、前擋風玻璃內表面中的任何幾個車廂內飾相抵接即可。這是因為,在氣囊在膨 脹狀態下,氣囊與多個車廂內飾相抵接,在氣囊與抵接位置之間產生摩擦力,利用車廂內飾 保持氣囊。如前述的說明,即使由于側面受到碰撞而對乘員施以沿車寬方向的力,也可通過 氣囊給予乘員反作用力,通過氣囊約束乘員,更可靠地加以保護。在前述實施例中,是下述情形氣囊收納部設置在中控臺,通過從氣體發生器將氣 體導入氣囊,使氣囊大致向上膨脹,并與車廂頂棚相抵接而將膨脹方向變為向前,進一步變 為向下,然后,與中控臺相抵接,將膨脹方向變為向后。該實施例只是一個例子,氣囊收納部 例如也可設置在車廂頂棚上,其設置位置相對于車寬方向是大致中央位置,且在左右座椅之間或左右落座區域之間的上方。在該情形下,當從氣體發生器將氣體導入氣囊時,氣囊大 致向下膨脹,與例如座椅、控制臺箱體(座椅間儲物箱體)、車廂地墊等車廂下端相抵接,將 膨脹方向改變為前方,進一步變為上方,然后與車廂頂棚相抵接,將膨脹方向變為后方。在 引導氣囊的膨脹方向改變時,不僅與車廂頂棚、車廂地氈相抵接,還分別與前座椅背面、前 擋風玻璃內表面等各種車廂內飾相抵接。在氣囊開始膨脹時,氣體發生器以使氣囊大致向 上或大致向下膨脹的方式向著氣囊的氣體導入口設置。 氣囊在最大膨脹狀態下的形狀不限于前述形狀。接下來對其進行具體說明。圖6及圖7是關于另一實施方式的圖。圖6是另一實施方式的氣囊裝置中、從車 輛前方看到的氣囊膨脹狀態的圖,圖7是概略表示圖6所示的氣囊膨脹狀態的側視圖。相 對于沿車寬方向上并排設置有兩個座椅70L、70R的車輛80而言,當其他車輛90從其側方 對其碰撞時,圖示的例子中,為其他車輛90碰撞車輛80的右側面時,為了限制在碰撞相反 一側的座椅70L上落座的乘員P的身體向碰撞側移動,本實施方式的氣囊裝置60使氣囊61 在車寬方向的大致中央即兩個座椅70L、70R之間的區域進行膨脹。在兩個座椅70L、70R的座椅靠背之間具有氣囊裝置60。為了使氣囊61發生膨脹, 氣囊裝置60具有向氣囊61內噴射氣體的氣體發生器62。除了中控臺之外,氣體發生器62 也可設置在座椅70L、70R的座椅靠背側面。在碰撞前的通常不使用狀態下,氣囊61以折疊的狀態收容在箱體63內,例如,在 兩個座椅70L、70R的座椅靠背之間設置有從車廂地板豎起的間隔件(省略圖示)的情形 下,該箱體63可安裝在該間隔件上。氣體發生器62也設置在箱體63內。該箱體63相當 于前述實施方式中的氣囊收納部。當其他車輛90碰撞車輛80的側面時,安裝在車身的傳感器(未圖示)會檢測由 碰撞產生的沖擊。當氣體發生器62接收到來自傳感器的檢測信號時,會將該受信作為觸發 信號,從而氣體發生器62開始向氣囊61內噴射氣體。由此,氣囊61發生膨脹。接下來,對氣囊61在最大膨脹狀態下的形狀進行說明。如圖6及圖7所示,氣囊 61用織布形成為袋狀,在最大膨脹狀態下,氣囊61的上端61a與車廂頂棚85相抵接,且氣 囊61的下端61b與車廂下側86相抵接。在車廂頂棚85上設置有各種機器等情形下,在膨 脹時,氣囊61的上端61a與各種機器等的車廂內飾相抵接;另一方面,在氣囊61膨脹時,氣 囊61的下端61b與車廂下側86相抵接,圖示的情形下與中控臺相抵接。但是,根據汽車的 結構不同,也可與車廂地板、座椅坐墊等相抵接。此處,氣囊61設定為其上下方向的最大膨脹距離H2大于車廂頂棚85與車廂下側 86的距離(車廂高度Hl),從而,在氣囊61膨脹時,氣囊61的上端61a及下端61b以規定 的壓力與車廂頂棚85及車廂下側86相抵接。即,在氣囊61膨脹的狀態下,氣囊61的上端 61a具有向上方的膨脹余裕α,下端61b具有向下方的膨脹余裕β。由此,在膨脹的狀態 下,氣囊11在與車廂頂棚85及車廂下側86相抵接后,仍要膨脹至最大膨脹距離Η2,從而以 規定的擠壓力與車廂頂棚85及車廂下側86相抵接,并且,上端61a及下端61b與車廂頂棚 85及車廂下側86接觸的面積Wl及W2變大,產生強的摩擦力。如圖7所示,氣囊61從座椅靠背之間的箱體63的安裝位置向前側膨脹。因此,從 側方觀看時,氣囊61的上端61a的與車廂頂棚85相抵接的抵接位置A、下端61b的與車廂 下側86相抵接的抵接位置B以及氣囊61的安裝位置C形成三角形ABC,使乘員P的載荷中心M包納在該三角形ABC的內側區域內。更詳細地講,抵接位置A是在頂棚上比乘員上半 身位置更靠前的位置,抵接位置B是在中控臺等的上表面上比抵接位置A更靠前的位置,安 裝位置C是在乘員的肩與腰之間的高度位置。此外,在最大膨脹狀態下,氣囊61的高度方向中間附近的兩側面61c、61d向車寬方向兩側突出。在圖示情形下,在最大膨脹狀態下,氣囊61的兩側面61c、61d形成為相對 于左右乘員呈突出的截面形狀,即,作為整體呈菱形或六邊形的截面形狀。接下來,對于氣囊裝置60的動作進行說明。在氣囊11未膨脹的通常狀態下,氣囊 61收納在箱體63內。在該通常狀態下,當其他車輛40從車輛80右側方對該車輛碰撞時,未圖示的傳感 器會檢測到碰撞產生的沖擊。將該檢測作為觸發信號,使氣體發生器62向氣囊61內噴射 氣體。由此,如圖6及圖7所示,氣囊61發生膨脹而在兩個座椅70L、70R之間膨脹。此時, 對于氣囊61而言,由于存在前述的膨脹余裕α及β,氣囊61的上端61a及下端61b分別 與車廂頂棚85及車廂下側86可靠地抵接,氣囊61的上端61a與車廂頂棚85打滑而產生 摩擦,并且氣囊61的下端61b與車廂下側86例如中控臺箱體產生摩擦。因此,例如其他車輛90如箭頭X所示從右側方碰撞過來時,氣囊61在兩個座椅 70L、70R之間的區域膨脹,對于在與側面受到碰撞側相反一側(碰撞相反一側)的乘員而 言,即對于副駕駛席側的乘員P而言,即使其受到因側面受到碰撞的沖擊產生的如箭頭Y所 示的朝向碰撞側的載荷,也會因為氣囊61在該乘員P的碰撞側瞬間膨脹,對該乘員P給予 彈性反作用力,抑制該乘員P的身體向碰撞側移動。此時,氣囊61的兩側面61c、61d在其高度方向中間附近向車寬方向兩側突出。因 此,即使碰撞相反一側的乘員P的上半身與氣囊61的側面61c碰撞,也能吸收乘員對于氣 囊61的作用力。此時,氣囊61在車寬方向的截面形狀不易曲折變形。具體而言,當兩側面 61c、61d不在其高度方向中間附近向車寬方向兩側突出時,氣囊61自身會以與乘員P的身 體相撞的點為中心,在車寬方向的截面容易變形成日語“、”字狀,在該情形下,可能導致上 端61a及下端61b對車廂頂棚85及車廂下側86的擠壓力削弱而使摩擦力變小。然而,通 過使兩側面61c、61d在其高度方向中間附近向車寬方向兩側突出,車寬方向的截面不易變 形成日語“、”字狀。因此,當碰撞相反一側的乘員P的身體與側面61c相撞時,氣囊11分 別以恒定的面積與車廂頂棚85、車廂下側86相抵接而產生摩擦,因此,通過氣囊吸收因碰 撞沖擊而施加給乘員的載荷,保護乘員P。在側面受到碰撞時,碰撞相反一側的乘員P的身體與膨脹的氣囊61的側面61c相 撞,此時,該乘員P的載荷中心M作用在由氣囊61的上端61a與車廂頂棚85的抵接位置A、 下端61b與車廂下側86的抵接位置B、以及氣囊61的安裝位置C形成的三角形AB C的內 側區域內,因此,乘員P的身體的載荷中心M附近的區域被氣囊61的側面61c包納。這樣, 在側面受到碰撞時,碰撞相反一側的乘員P的身體不會從氣囊61偏離,從而可靠地保護乘 員P。在圖6及圖7所示的實施例中,氣囊形成為膨脹時氣囊的兩側面呈山形的截面形 狀,但本發明并不限于該圖示的實施例,也可以是呈在高度方向中間附近向兩側突出的圓 弧狀、多邊形等其他截面形狀。氣囊裝置60的氣囊61、氣體發生器62等在間隔件等上的安 裝結構,可與現有技術公知的氣囊裝置中的安裝結構相同。
在圖示的實施例中,均是在車寬方向上設置了獨立的座椅。在左右座椅的座椅靠 背連成一體而構成的情形下,也可在座椅靠背的車寬中央或落座位置間的區域的規定部位 上設置氣囊裝置60。在圖示的實施例中,主要是使氣囊11在前排座椅之間即駕駛席及副駕駛席上的乘員之間膨脹的情形,但本發明不限于此,本發明也適用于在車輛中設有后排座椅或第三 排座椅等多排座椅的情形。在沿車寬方向上并排設置有用于三人以上的乘員橫向并排落座 的長條座椅或三個以上的座椅的情形下,也可設置氣囊裝置,使氣囊在各落座位置或各座 椅之間的區域膨脹。在前述實施方式中,對在乘用車中設置氣囊裝置的情形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不 限于此,也可在例如公共汽車或卡車等大型汽車中設置氣囊裝置。如上所述,當檢測到因側面受到碰撞而產生的沖擊時,則從氣體發生器導入氣體, 氣囊依次與各種車廂內飾相抵接,改變膨脹方向而展開。即,通過各車種車廂內飾,使氣囊 的膨脹方向發生改變。另外,氣囊發生膨脹時,會與各種車廂內飾相抵接而被保持。由此, 在乘員的身體與氣囊相撞時,乘員能夠受到氣囊的反作用力。
權利要求
一種氣囊裝置,其為設置在車輛上用以保護乘員的氣囊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被折疊的氣囊、用于向該氣囊內噴射氣體的氣體發生器、以及氣囊收納部,該氣囊收納部設置在車輛的車寬方向中央位置上,用于收納該氣囊及該氣體發生器,通過從所述氣體發生器導入氣體,所述氣囊發生膨脹而與多個車廂內飾相抵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囊裝置,其中,在膨脹狀態下,所述氣囊與車廂頂棚、車廂 座椅、車廂地氈、前座椅背面、前擋風玻璃內表面中的任意的上述多個車廂內飾相抵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囊裝置,其中,在所述車輛中,多個座椅在車寬方向上并排設置,所述氣囊通過所述氣體發生器噴射的氣體而發生膨脹,該氣囊的上端及下端分別與車 廂頂棚及車廂下側相抵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氣囊裝置,其中,在膨脹狀態下,所述氣囊在所述上端具有向 上方的膨脹余裕,在所述下端具有向下方的膨脹余裕。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氣囊裝置,其中,所述氣囊形成為,在膨脹狀態下在高度 方向中間附近的兩側面向車寬方向兩側突出。
6.一種氣囊裝置,其是設置在車輛上用以保護乘員的氣囊裝置,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被折疊的氣囊、用于向該氣囊內噴射氣體的氣體發生器,所述氣囊通過從所述氣體發生器導入氣體而發生膨脹進而與車廂內飾相抵接,該氣囊 的膨脹方向受到車廂內飾引導。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氣囊裝置,其中,通過從所述氣體發生器導入氣體,使所述氣 囊大致向上膨脹而與車廂頂棚相抵接,該車廂頂棚引導該氣囊,使該氣囊的膨脹方向變為前方。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氣囊裝置,其中,所述氣囊的膨脹方向改變為前方而進行膨 脹后,進一步改變為大致向下而進行膨脹。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氣囊裝置,其中,所述氣體發生器設置成氣體的噴出方向為 大致向上,所述氣囊的膨脹初期的膨脹方向為大致向上。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氣囊裝置,其中,通過從所述氣體發生器導入的氣體,使所 述氣囊向大致下方膨脹,在與車廂座椅、車廂地氈中的至少任何一方相抵接后,膨脹方向改 變為前方而進一步進行膨脹。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氣囊裝置,其中,所述氣囊的膨脹方向改變為前方而進一 步進行膨脹后,膨脹方向進一步改變為大致向上而進行膨脹。
12.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氣囊裝置,其中,所述氣體發生器設置成氣體的噴出方向 為大致向下,所述氣囊的膨脹初期的膨脹方向為大致向下。
13.根據權利要求6-12中任一項所述的氣囊裝置,其中,在所述車輛上,在車寬方向上 并排設置有多個座椅,所述氣囊及所述氣體發生器收納于在所述多個座椅之間設置的氣囊收納部內。
14.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氣囊裝置,其中,所述氣囊在最大膨脹狀態下的左右側面的 輪廓形狀包括帶有氣體導入部的后部、接近車廂頂棚的上部、位于下端的下部,在氣囊收納部內,所述氣囊是按照所述后部、所述上部、所述下部的順序收納在氣囊收 納部的內側,當導入從所述氣體發生器噴出的氣體時,所述氣囊按照所述后部、所述上部、所述下部 的順序依次膨脹。
15.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氣囊裝置,其中,所述氣囊在最大膨脹狀態下的左右側面的 輪廓形狀包括帶有氣體導入部的后部、接近車廂頂棚的上部、位于下端的下部,所述氣囊以從所述下部起經由所述上部直至所述后部的方式依次折疊收納在氣囊收 納部內,導入從所述氣體發生器噴出的氣體時,所述氣囊按照所述后部、所述上部、所述下部的 順序依次膨脹。
16.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氣囊裝置,其中,所述氣囊收納部在大致呈“L”字狀的中控 臺上部形成,中控臺由扶手部和鉛垂部構成,該扶手部在車輛前后方向上延伸,該鉛垂部在 從該扶手部的與所述座椅的座椅靠背相當位置的后部沿大致鉛垂方向向上延伸而形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氣囊裝置。氣囊裝置(10)設置在沿車寬方向并排設置有多個座椅的車輛(20)內。在多個座椅(22L、22R)之間形成氣囊收納部(12)。在氣囊收納部(12)內收納具有氣體導入口的氣囊(11)和用于向氣囊(11)中噴射氣體的氣體發生器(13)。氣體發生器(13)設置成使氣體的噴出方向向上。從氣體發生器(13)導入氣體時,氣囊(11)大致向上膨脹而與車廂頂棚(25)相撞,車廂頂棚(25)引導氣囊(11)的膨脹方向。然后,氣囊(11)以向前展開的方式膨脹,接著,向下膨脹,成為最大膨脹狀態。氣囊(11)的上端及下端分別與車廂頂棚(25)及車廂下側相抵接。氣囊(11)抑制在碰撞相反一側的座椅上落座的乘員使其不向碰撞側移動。
文檔編號B60R21/231GK101801735SQ20088010716
公開日2010年8月11日 申請日期2008年9月12日 優先權日2007年9月16日
發明者三澤和將, 富高明廣, 望月滿, 藤村健司, 鈴木滋幸 申請人:關東自動車工業株式會社;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豐田合成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