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加油口蓋用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適合于在可相對車輛的燃料用加油口裝卸的加油口蓋加油等中不遺
失地支撐的情況的加油口蓋用帶。
背景技術:
對象的加油口蓋用帶是,在一端側連接在可相對車身側的加油口裝卸的加油口蓋 (以下簡稱為蓋)上、另一端側連接在車身側對應部的狀態下,防止加油時從加油口拆下的 蓋遺失的部件,如專利文獻1或2所例示的那樣,提出了各種改進品。 圖9(a)是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部件,標記20是安裝在車身側凹部內的加油口的 蓋,30是處在蓋20與車身側對應部之間的帶機構。在該帶機構30中,具備轉動自如地安 裝于蓋外周的槽狀環安裝部25的旋轉環32 ;連接部件36 ;以及旋轉連接部39。連接部件 36具有連接部件主體36a ;設置于連接部件主體36a的一端部并與旋轉環32連接的第1 支撐端37;與開閉配置有加油口的車身側凹部的未圖示的加油蓋(外蓋)連接的第2支撐 端。旋轉連接部39具有U字形的連接主體39a,連接部件主體36a以其長度方向的軸為中 心,可旋轉地安裝于旋轉環32上。S卩,該機構的特征在于,連接部件36通過旋轉連接部39 在蓋20旋轉操作時以免扭曲而提高操作性。 圖9 (b)是專利文獻2所公開的部件,標記1是安裝于車身側凹部內的加油口上的
蓋,7是帶。蓋1形成有抓握用把手部2 ;設置于把手部2的下側外周的環狀槽部3 ;以及
螺入加油口的螺合部4。帶7的一端部連接在開閉配置有加油口的車身側凹部的未圖示的 蓋(外蓋)上,另一端部通過角度限制部7E連接在轉動自如地安裝在把手部側環狀槽部3 的環狀部件5上。S卩,在該結構中,通過環狀部件5具有向外周突出的帶有孔部的卡合片6、 帶7可將其另一端部相對于卡合片6的孔部僅旋轉規定角度(該圖的可動范圍)地卡合, 從而與帶7的彎曲無關,可流暢地將蓋1相對于環狀部件5連續地旋轉,另外,可將帶7與 蓋1的位置關系始終保持一定以確保蓋的螺合開始位置。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7-62763號公報
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2004-66901號公報 在上述的各結構中,在加油時的蓋裝卸操作中,避免了帶伴隨蓋的旋轉而扭曲或 者任意地彎曲,能良好地保持蓋的操作性。可是,現有的帶因將蓋支撐在車身側的關系,例 如由于撞車事故等,連接帶的一端側的車身側對應部(凹部用外蓋或凹部附近)強制地脫 落或者變形,則存在蓋通過帶向打開方向轉動的可能。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通過簡單的結構可靠地防止在安裝蓋的狀態下通過帶向 打開方向轉動的主要原因。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加油口蓋用帶,在帶狀部件的兩端具備安裝部,將上 述兩安裝部中的一端側安裝部連接在相對加油口可裝卸的加油口蓋上,將另一端側安裝部連接在上述車身側對應部,其特征在于,具有在施加規定值以上的負荷時,使上述加油口蓋 與上述車身側對應部成為非連接狀態的分離預定部。 在以上的本發明中,加油口是向燃料箱供給燃料的開口,例如配置于車身側凹部 內。車身側對應部是上述凹部的內面或附近部、或開閉凹部的外蓋。并且,本發明的分離 預定部設定為,例如由于撞車事故等而連接有帶的一端側的車身側對應部強制地脫離或變 形,隨之在帶向打開方向拉伸加油口蓋時,用比該蓋從安裝狀態向打開方向轉動時的力小 的力將帶分為兩部分。 另外,以上的本發明優選如下被具體化的結構。 (1)在上述一端側安裝部設有轉動自如地安裝于上述加油口蓋的外周的環狀體, 并且上述環狀體與上述帶狀部件通過連接機構而連接。 (2)上述連接機構是兼作上述分離預定部,并且由設置于上述環狀體與上述帶狀 部件的相對部并相互卡脫的卡合部及被卡合部構成。
(3)在上述一端側安裝部設有轉動自如地安裝于上述加油口蓋的外周的環狀體,
并且在上述環狀體或上述帶狀部件上形成有兼作上述分離預定部的斷開部。
(4)上述卡合部是設置于上述帶狀部件上的凸形的卡合部,上述被卡合部由設置
于上述環狀體的筒部構成,并且在該筒部設有從插入上述卡合部的插入開口側延伸的狹
縫。該場合,上述筒部的狹縫沿上述凸形的卡合部的插入方向設置。
(5)上述帶狀部件相對于上述環狀體的外周具有傾斜角度地安裝。
(6)就上述加油口蓋而言,若向蓋軸向施加規定值以上的負荷,則可分離為上下部
分,并且上述環狀體安裝在上述加油口蓋的上下部分中的上側部分。 發明的效果 在本發明中,在安裝加油口蓋的狀態下,例如由于撞車事故等而連接有帶的一端
側的車身側對應部(外蓋或凹部附近)強制地脫離或變形,隨之在帶向打開方向拉伸加油
口蓋時,帶通過分離預定部被分成兩部分而使加油口蓋與車身側成為非連接狀態。 如上述(1)那樣將本發明具體化,則在環狀體通過連接機構連接在帶狀部件上的
狀態下,相對加油口蓋相對轉動自如地被安裝,因此,能消除帶由于加油口蓋的轉動操作而
扭曲或者巻入蓋周圍的問題。這種情況下,在如上述(2)那樣將本發明具體化的場合,通過
設定為上述連接機構通過兼作分離預定部的卡合部和被卡合部也就是例如凹凸卡合并通
過規定值以上的負荷而解除卡合,從而除了上述的效果以外,即使暫時分成兩部分,也可以
再利用,能提高商品價值。 如上述(3)那樣將本發明具體化,則由于環狀體相對加油口蓋相對轉動自如地安
裝,所以能消除帶由于加油口蓋的轉動操作而扭曲或者巻入蓋周圍的問題,而且通過設置
于環狀體或帶狀部件上的分離預定部即斷開部而能簡單地賦予本發明的效果。 如上述(4)前半那樣將本發明具體化,則由于上述連接機構由帶狀部件側的凸形
卡合部與環狀體側的筒部構成,因此可容易地簡單成形,并且也可以容易地設定為通過設
置于筒部側的狹縫并通過規定值以上的負荷而解除卡合。而且,如上述(4)后半那樣將本
發明具體化,則由于狹縫沿凸形卡合部的插入方向設置,因此例如作為上述卡合解除時的
負荷設定而能夠根據例如狹縫的寬度或個數使設計值充足。 如上述(5)那樣若將本發明具體化,當帶狀部件具有角度地傾斜附設在環狀體外周時,例如在因車輛碰撞時車身變形而拉伸帶狀部件時,容易將該拉伸力分散在加油口蓋 的軸向和旋轉方向,由此能賦予抑制加油口蓋的不經意開栓的效果。 如上述(6)那樣將本發明具體化,則當加油口蓋受到規定值以上的負荷時,在環 狀體的安裝部附近分離為上下。在該分離時加油口蓋的下側部分在擰緊在加油口 12(接管 嘴)的狀態下殘留。換言之,在以上結構中,相對加油口蓋沿蓋旋轉方向施加的拉伸力,通 過連接機構6解除卡合,或者通過兼作分離預定部的斷開部而分離來進行對應,相對加油 口蓋施加蓋軸向的拉伸力,通過蓋自身分離為上側部分與下側部分而相對所有的方向能夠 對應。
圖1是在將本發明方式的帶安裝在蓋的狀態下表示的概略立體圖。
圖2是表示圖1的帶結構的分解圖。 圖3中(a)是上述帶的俯視圖,(b)是(a)的A-A線向視剖視圖。 圖4中(a)是圖3(b)的B部放大圖,(b)是圖3(b)的C-C線向視剖視圖,(c)是
(b)的D向視放大圖。 圖5是圖3 (b)的E部放大圖。 圖6是表示上述帶的使用例的模式圖。 圖7中(a) 、 (b)是對應圖3(b)表示上述帶的變形例的圖。 圖8中(a) 、 (b)是對應圖3 (a) 、 (b)表示上述帶的其他變形例的圖。 圖9中(a) 、 (b)是表示專利文獻1和2的結構的說明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參照
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在該說明中,在根據圖1 圖6明確 本發明的帶結構和動作后,對圖7(a) 、 (b)和圖8(a) 、 (b)的各變形例1 3進行說明。
(帶結構)方式的帶1具備如圖6所例示的帶狀部件2 ;連接于該帶狀部件2的 一端側的環狀體3 ;以及設置于帶狀部件2或/及環狀體3的分離預定部S P。并且,帶1 是通過環狀體3連接于帶狀部件2的一端可相對加油口 12拆裝的加油口蓋4 (以下簡稱為 蓋)上,且帶狀部件2的另一端通過卡夾25連接于開閉凹部11的外蓋15上,在該使用狀 態下,在施加規定值以上的負荷時,通過分離預定部S P分離蓋4和外蓋15而成為非連接 狀態。以下,對這些進行詳細敘述。 首先,對象的蓋4與專利文獻1或2的結構相同,具有設置于上側的凸形的操作 部4a ;設置于下側并與加油口側的內螺紋螺紋連接的外螺紋4b ;以及設置于操作部4a與 外螺紋4b之間的外周部的環狀槽4c。另外,該蓋4構成為若規定值以上的負荷施加在蓋軸 向上則可分離為上下部分。具體而言,若規定值以上的負荷施加在蓋軸向上,則被分離為形 成有操作部4a及環狀槽4c的上側部分和形成有外螺紋4b的下側部分。另外,加油口 12 是向燃料箱供給燃料的開口,例如在汽車中配置于車身lO上所設的凹部ll內。凹部ll通 過借助于未圖示的鉸鏈轉動的外蓋15進行開閉。外蓋15在關閉狀態下與車身10的外表 面對齊為同一平面地配置,在打開狀態下露出安裝于加油口 12上的蓋4。
帶狀部件2及環狀體3雖然是樹脂成形品,但只要是能將蓋4支撐在車身側對應部的部件,也可以是樹脂以外的部件。除了防止蓋遺失的作用以外,在賦予除去從蓋4向車 身側流入的靜電的除靜電作用時,作為導電性材料,例如使用賦予了導電性的樹脂材料。另 外,分離預定部S *P作為可以拆裝地連接帶狀部件2與環狀體3的連接機構6而被具體化。
帶狀部件2整體為外形較細的棒狀(15 25cm左右的長度),具有形成于一端的 凸形的卡合部20和形成于另一端的安裝孔24。卡合部20由前端鼓出部21、插入限制部 22、設置于前端鼓出部21與插入限制部22之間的滑動軸部23構成。前端鼓出部21形成 為前端具有圓形的大致半球狀。插入限制部22與前端鼓出部21保持規定的間隔并鼓出形 成,并且,形成為越向前端側直徑越大的形狀。滑動軸部23連接前端鼓出部21的大直徑側 端面與插入限制部22的大直徑側端面。與此相對,在安裝孔24上組裝卡夾25。
卡夾25如圖5所示,由插入限制用上凸緣部26、下設于上凸緣部26的下面中央并 嵌入安裝孔24的頭部27以及設置于頭部27的下側的錨狀的卡合腳部28構成。并且,該 卡夾25若卡合腳部28相對安裝孔24伴隨變形而被貫通,則貫通后恢復原來的錨狀,如該 圖那樣進行組裝。圖1 圖3(b)的帶l,在那樣將卡夾25安裝在安裝孔24的狀態下進行 了圖示。 環狀體3具有內徑與蓋側環狀槽4c對應且在等分內周的部位突出設置的多個縱 肋30,如圖1 圖3(b)所示,相對于環狀槽4c相對轉動自如地安裝。另外,在環狀體3的 外周上通過接合部31設置有被卡合部32。該被卡合部32與卡合部20 —起構成上述的分 離預定部S'P即連接機構6。 S卩、被卡合部32具有筒部33 ;設置于筒部內周的卡定突起34 ;以及設置于筒部 33上的多個狹縫35。筒部33相對環狀部3通過接合部31以規定的傾斜角而被一體化。在 該例子中,筒部33入口比出口向上側傾斜。該傾斜考慮帶狀部件2的另一端(安裝孔24) 的車身側安裝部位等而設定。卡定突起34在兩側的端面形狀中,如圖4(a)所示,筒部入 口側的端面為向入口側逐漸變低的平緩的錐部34a,筒部出口側的端面為比較銳角的錐部 34b。各狹縫35是使筒部33(的卡定突起34)沿徑向容易變形的部位,如圖4(b) 、 (c)所 示,設置成對置的狀態,并且形成為從筒部入口側過于通過卡定突起34的長度。換言之,各 狹縫35是從插入卡合部20的插入開口側延伸的槽,另外,相對筒部33沿卡合部20的插入 方向設置。 另外,以上的被卡合部32,在卡合部20中的前端鼓出部21從筒部入口側沿平緩的 錐部34a被推壓入,伴隨筒部32借助于各狹縫35的擴徑變形而通過卡定突起34,則通過 筒部32恢復當初的形狀而將卡合部20卡合在防脫狀態,維持帶狀部件2相對環狀體2的 連接狀態。另外,上述卡合若在帶狀部件2上拉拔方向的應力為規定值以上,則前端鼓出部 21伴隨筒部32借助于各狹縫35的擴徑變形而脫離卡定突起34及錐部34a解除卡合,使 環狀體2與帶狀部件2分離。換言之,該連接機構6設定成,例如由于撞車事故等而使連接 帶1 (帶狀部件2)的一端側的車身側對應部強制地脫落或者變形,隨之帶狀部件2向打開 方向拉伸蓋4時,以比該蓋4從安裝狀態向打開方向轉動時的力小的力解除被卡合部32與 卡合部20的卡合,帶1分為環狀體2與帶狀部件2兩部分。(動作)以上的帶1例如在圖1的狀態下安裝于車身10的對應部(外蓋15或凹 部附近部)。在該例子中,如圖5及圖6所示,帶狀部件2的另一端借助于卡夾5安裝在附 設于外蓋15的內面的托架16等上。在該安裝作業中,相對設置于托架16的安裝孔17配合卡合腳部28而按壓卡夾25。于是,帶狀部件2的另一端在卡合腳部28臨時縮徑的同時 通過安裝孔17,通過在通過后進行恢復從而卡合固定在安裝孔17。因此,該帶1借助于卡 夾25通過一次操作而安裝在車身側。但是,帶狀部件2的另一端也可以取代卡夾25,而通 過其他的夾具或焊接等安裝在外蓋15或凹部附近(例如,凹部ll的內側面)。
另外,蓋4在借助于帶1安裝在外蓋15的狀態下,通過螺紋連接操作相對車體側 加油口 12裝卸。在該操作中,由于使環狀體3相對轉動自如地安裝在蓋4(的環狀槽4c), 所以即使抓住操作部4a轉動蓋4,帶狀部件2也不會隨著轉動,由此與沒有帶1時同樣能夠 操作蓋4。另外,環狀體3由于存在多個縱肋30而相對蓋4減少滑動阻力變得容易自由轉 動。蓋4若從加油口 12被拆下,則以通過帶1被懸掛于車身側的狀態支撐,由此能夠消除 遺失蓋的擔憂。 而且,在該結構中,因撞車事故等在車身10中,外蓋15或其附近強制變形,例如如 圖6的單點劃線所示,外蓋15從打開狀態進一步轉動,則如上所述,帶狀部件側卡合部的前 端鼓出部21伴隨借助于筒部32的各狹縫35的擴徑變形脫離卡定突起34及錐部34a而解 除卡合,帶狀部件2從環狀體3分離。其結果,即使因撞車事故等使蓋4通過帶1受到向打 開方向的負荷,帶1也被分成兩部分而使蓋4與車身側外蓋15成為非連接狀態。另外,在 該結構中,即使帶狀部件2從環狀體3解除卡合而被分離,也能夠按照上述的要領將卡合部 20再次卡合在被卡合部32而將帶狀部件2連接在環狀體3上,因此能提高商品價值。
(變形例1和2)圖7 (a)和(b)是表示變更帶狀部件2相對以上的環狀體3的連 接角度的二個例子。還有,在各變形例中,在與上述方式相同的部件及部位上標注相同的符 號,省略重復的說明。即、圖7(a)的結構是將帶狀部件2以與環狀體外周大致平行地配置 在環狀體3上的方式連接的變形例1。總之,與上述方式相比,是將構成被卡合部32A的筒 部33平行地設置于環狀體3的外周的例子。該帶1容易兼用于例如加油口配置于車身的 左側或右側的兩種類型。與此相對,圖7(b)的結構與上述方式相比,是帶狀部件2相對環 狀體3以相反的傾斜狀態連接的例子,構成被卡合部32B的筒部33相對環狀體3使入口位 于出口下側地傾斜接合。這樣,帶狀部件2與環狀體3可以采用各種配置。
(變形例3)圖8 (a)和(b)表示將以上的帶狀部件2與環狀體3形成為一體的例 子。另外,即使在該變形例3中,與上述方式相同的部件及部位標注相同的符號省略重復的 說明。即、在該帶1中,通過注射成形模具將帶狀部件2與環狀體3形成為一體。帶狀部件 2的一端形成于連接片部24,并且該連接片部24相對設置于環狀體3的外周的接合部31, 通過斷開部7而被連接一體化。斷開部7是將連接連接片部24與接合部31的單側部分通 過兩側的狹縫36、36形成為寬度窄的結構,該部分最容易切斷。 即使在以上的變形例3中,因撞車事故等在車體10中,外蓋15或其附近強制變 形,例如如圖6的單點劃線所示,若外蓋15從打開狀態進一步轉動,則在斷開部7被裁斷, 帶狀部件2從環狀體3分離。其結果,即使因撞車事故等使蓋4通過帶1受到向打開方向 的負荷,帶1也被分成兩部分而使蓋4與車身側外蓋15成為非連接狀態。
另外,作為其他結構,取代變形例3,如圖8 (a)的c部放大圖所示,也可以在帶狀部 件2的中途形成寬度窄地形成的分離預定部用斷開部8也就是最容易切斷的部分,或者如 圖8(b)的d部放大圖所示,在環狀體3的一部分上形成寬度窄地形成的分離預定部用斷開 部9也就是最容易切斷的部分。
在以上的各結構中,如上所述,若蓋4受到規定值以上的負荷,則在環狀體3的安 裝部附近(外螺紋4b的上側)分離為上下。在該分離時蓋4的外螺紋4b也就是下側部分 在擰緊在加油口 12(接管嘴)的狀態下殘留。換言之,作為以上結構的特征,關于相對蓋4 沿蓋旋轉方向施加的拉伸力,致力于通過連接機構6解除卡合而分離、或者通過兼作分離 預定部S *P的斷開部7 9而分離來進行對應,并且關于相對蓋4沿蓋軸向施加的拉伸力, 致力于通過蓋自身分離為上側部分與下側部分而能夠對應。 另外,本發明只要具備權利要求書所特定的技術要素即可,細節根據需要能夠進 行各種變更。 另外,在此引用2007年8月21日提出的日本特許申請第2007-214990號說明書、 權利要求書、附圖以及摘要的全部內容,并作為本發明說明書的公開而錄入。
權利要求
一種加油口蓋用帶,在帶狀部件的兩端具備安裝部,將上述兩安裝部中的一端側安裝部連接在相對加油口可裝卸的加油口蓋上,將另一端側安裝部連接在上述車身側對應部,其特征在于,具有在施加規定值以上的負荷時,使上述加油口蓋與上述車身側對應部成為非連接狀態的分離預定部。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加油口蓋用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一端側安裝部設有轉動自如地安裝于上述加油口蓋的外周的環狀體,并且上述 環狀體與上述帶狀部件通過連接機構而連接。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加油口蓋用帶,其特征在于,上述連接機構兼作上述分離預定部,并且由設置于上述環狀體與上述帶狀部件的相對 部并相互卡脫的卡合部及被卡合部構成。
4.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加油口蓋用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一端側安裝部設有轉動自如地安裝于上述加油口蓋的外周的環狀體,并且在上 述環狀體或上述帶狀部件上形成有兼作上述分離預定部的斷開部。
5.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加油口蓋用帶,其特征在于,上述卡合部是設置于上述帶狀部件上的凸形的卡合部,上述被卡合部由設置于上述環 狀體上的筒部構成,并且在該筒部設有從插入上述卡合部的插入開口側延伸的狹縫。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加油口蓋用帶,其特征在于, 上述筒部的狹縫沿上述凸形的卡合部的插入方向設置。
7. 根據權利要求2至6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加油口蓋用帶,其特征在于, 上述帶狀部件相對于上述環狀體的外周具有傾斜角度地安裝。
8. 根據權利要求2至7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加油口蓋用帶,其特征在于, 就上述加油口蓋而言,若向蓋軸向施加規定值以上的負荷,則可分離為上下部分,并且上述環狀體安裝在上述加油口蓋的上下部分中的上側部分。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加油口蓋用帶在帶狀部件(2)的兩端具備安裝部(20)、(25),將上述兩安裝部的一端側安裝部(20)連接在相對加油口可裝卸的加油口蓋(4)上,將另一端側安裝部(25)連接在上述車身側對應部(15),其特征在于,具有在施加規定值以上的負荷時,使上述加油口蓋與上述車身側對應部成為非連接狀態的分離預定部(33(S·P))。
文檔編號B60K15/05GK101784410SQ200880103609
公開日2010年7月21日 申請日期2008年8月19日 優先權日2007年8月21日
發明者生越健介, 謝利·羅斯·愛德華, 高橋了 申請人:株式會社利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