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防暴防彈專用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輛,特別涉及一種防暴防彈專用車,主要應用于運兵車、突擊 車、阻截車、水炮車等方面。
背景技術:
目前,防暴防彈專用車的常規設計是在防暴、防彈的防護方面,其抗沖撞功能設計不 夠完善而且也缺少防靠近、防驅散及自動滅火裝置,致使防暴防彈專用車在需要面對比較 惡劣的工作環境或比較危急的情況不能順利執行任務。例如,當其面對障礙物需要強行穿 過時,由于其相應的抗沖撞功能設計不夠完善,且無法驅散強行靠近車體周圍的不法分子, 加上油箱如被動起火后無法自行處理,從而影響執法者的執勤工作,甚至危及其自身安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了一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 安全系數高,能夠保證安全順利執行任務的防暴防彈專用車。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防暴防彈專用車,包括含油 箱的車體,所述車體的保險杠內設有可收縮的高強度沖擊錐刺裝置,高強度沖擊錐刺裝 置包括導向器、回彈器、錐刺主體及鎖止手柄,導向器設于所述車體保險杠內,導向器 的內部設有空腔和導向槽,空腔用于容納回彈器及錐刺主體,導向槽用于容納鎖止手柄, 錐刺主體設于回彈器前端并與其同軸安裝,錐剌主體與回彈器相連接處設置鎖止手柄。 因此增加了本實用新型的抗沖撞能力。
為了實現自動滅火、防靠近和驅散的功能,所述車體的底盤上設有粉劑噴射裝置, 可噴射如滅火劑、辣椒粉等粉劑,主要用于驅散和自動滅火。粉劑噴射裝置包括驅散劑 儲存罐、節氣閥、增壓泵及粉劑噴射管道,其中粉劑噴射管道和節氣閥分別與驅散劑儲 存罐連接,增壓泵通過單向閥與節氣閥串接,粉劑噴射管道的末端設有電控噴嘴。
為了實現多點位粉劑噴射滅火,所述車體兩側底部各設有兩個電控噴嘴,靠近所述 車體的油箱附近及發動機后側各設有一個電控噴嘴。電控噴嘴可以噴射粉狀滅火劑、辣椒 粉等。
3為了實現自動滅火、防靠近和驅散以及標記的功能,所述車體的底盤上還設有液體 噴射裝置,可噴射主要用于驅散的液體一 (如辣椒水等)和主要用于滅火的液體二 (如水 等)以及主要用于標記的液體三(如染色劑等)等。液體噴射裝置包括液體噴射節氣閥、 節流閥、液體容器及液體噴射管道,其中液體容器通過節流閥及液體噴射節氣閥與液體噴 射管道相連,液體噴射節氣閥并聯在所述單向閥與節氣閥之間,液體噴射管道的末端設有 電控噴口。
為了實現"辣椒水"與"染色劑"或其它的液體的混合噴射,所述液體噴射裝置的 液體容器和液體噴射節流閥之間設有液體混合器,所述液體噴射裝置還設有一個輔助液 體容器,其中輔助液體容器通過液體調節閥與液體混合器相連。
為了實現液體的多點噴射,所述車體兩側各設有兩個電控噴口。 為了增加車體的沖撞力度,所述車體的側部的車身上設有錐刺。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安全 系數高,能夠保證防暴防彈專用車安全順利執行任務。
圖l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是圖1的右視圖; 圖3a是圖2中A的局部放大圖; 圖3b是圖3a的B向旋轉放大圖; 圖4是圖1的仰視圖。
圖中IO車體,ll保險杠,12錐刺;
20高強度沖擊錐刺裝置,21導向器、21.1導向槽,22回彈器,23鎖止手柄,24 錐刺主體;
30粉劑噴射及液體噴射系統,31液體容器,32液體混合器,33節流閥,34液體 噴射節氣閥,35節氣閥,36驅散劑儲存罐,37單向閥,38增壓泵,39輔助液體容器, 40液體噴射管道,41液體調節閥,42粉劑噴射管道,43油箱,44電控噴口, 45電控 噴嘴。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如圖1-2所示的一種防暴防彈專用車,包括含油箱43的車體10,所述車體10的 前、后保險杠ll內均設有可收縮的高強度沖擊錐刺裝置20,數量可根據需要定制2-16 個不等。如圖3a-3b所示,高強度沖擊錐刺裝置20包括導向器21、回彈器22、錐刺主 體24及鎖止手柄23,導向器21設于所述車體10保險杠11內,導向器21的內部設有 空腔和導向槽21.1,空腔用于容納回彈器22及錐刺主體24,導向槽21. l用于容納鎖 止手柄23,錐刺主體24設于回彈器22前端并與其同軸安裝,錐刺主體24與回彈器22 相連接處設置鎖止手柄23。鎖止手柄23與錐刺主體24連接為螺紋連接。鎖止時錐刺主 體24沿導向器21運動。"回彈"時手握并轉動鎖止手柄23使其螺紋松動直至于影響在導 向槽21.1中滑動,將其"轉動"至導向槽21.1,在回彈器22的作用下錐刺主體24自動 回位。若使錐刺主體24伸出,反向操作即可。為了增加車體10的沖撞力度,所述車體 10的側部的車身上設有錐刺12。因此增加了本實用新型的抗沖撞能力,對前后左右可 能的障礙物或突擊目標實施刮撞、撕裂、解體等作用;對車身進行自我保護。所述高強度 沖擊錐刺裝置20也可在不必要時隱藏。
如圖4所示的粉劑噴射及液體噴射系統30,所述車體10的底盤上設有粉劑噴射裝 置,粉劑噴射裝置包括驅散劑儲存罐36、節氣閥35、增壓泵38及粉劑噴射管道42, 其中粉劑噴射管道42和節氣閥35分別與驅散劑儲存罐36連接,增壓泵38通過單向閥 37與節氣閥35串接,粉劑噴射管道42的末端設有電控噴嘴45。為了實現多點位粉劑 噴射滅火,所述車體10兩側底部各設有兩個電控噴嘴45,靠近所述車體10的油箱43附 近及發動機后側各設有一個電控噴嘴45,即實現車體10四周,重點部位如前后四輪胎、 發動機、油箱43等的保護。
粉劑噴射原理開啟增壓泵38,關閉節流閥33、液體噴射節氣閥34,使增壓泵38給 驅散劑儲存"加壓,使罐內"驅散劑"受氣壓作用后填壓入粉劑噴射管道42內,開啟電 控噴嘴45開關后粉劑噴射,實現"單點、多點"電控。實現人群驅散或對前后四輪胎、 發動機、油箱43及其它部位被動起火后自動滅火。
如圖4所示,所述車體10的底盤上還設有液體噴射裝置,液體噴射裝置包括液體 噴射節氣閥34、節流閥33、液體容器31及液體噴射管道40,其中液體容器31通過節 流閥33及液體噴射節氣閥34與液體噴射管道40相連,液體噴射節氣閥34并聯在所述單 向閥37與節氣閥35之間,液體噴射管道40的末端設有電控電控噴口 44。為了實現兩 種液體的混合噴射,所述液體噴射裝置的液體容器31和液體噴射節流閥33之間設有液體混合器32,所述液體噴射裝置還設有一個輔助液體容器39,其中輔助液體容器39通 過液體調節閥41與液體混合器32相連。為了實現液體的多點噴射,所述車體10兩側 底部各設有兩個電控噴口 44。
噴射原理液體容器31內盛放辣椒水,輔助液體容器39內盛放染色劑。使用時,關 閉節氣閥35打開增壓泵38,液體混合器32將產生一定"負壓",對液體容器31內的辣 椒水、輔助液體容器39內的"染色劑"液體作用(辣椒水與染色劑的比例可通過液體調節 闊41調節),使其帶壓沖入液體噴射管道40,通過開關實現單點及多點噴淋。實現人群驅 散;自動滅火;犯罪嫌疑人標記抓捕等。
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較優選的具體實施方式
的一種,本領域的技術人 員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進行的通常變化和替換都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 圍內。
權利要求1. 一種防暴防彈專用車,包括含油箱的車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車體的保險杠內設有可收縮的高強度沖擊錐刺裝置,高強度沖擊錐刺裝置包括導向器、回彈器、錐刺主體及鎖止手柄,導向器設于所述車體保險杠內,導向器的內部設有空腔和導向槽,空腔用于容納回彈器及錐刺主體,導向槽用于容納鎖止手柄,錐刺主體設于回彈器前端并與其同軸安裝,錐刺主體與回彈器相連接處設置鎖止手柄。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暴防彈專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車體的底盤上設有粉 劑噴射裝置,粉劑噴射裝置包括驅散劑儲存罐、節氣閥、增壓泵及粉劑噴射管道,其中粉 劑噴射管道和節氣閥分別與驅散劑儲存罐連接,增壓泵通過單向閥與節氣閥串接,粉劑噴 射管道的末端設有電控噴嘴。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暴防彈專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車體兩側底部各設有 兩個電控噴嘴,靠近所述車體的油箱附近及發動機后側各設有一個電控噴嘴。
4.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暴防彈專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車體的底盤上還設有 液體噴射裝置,液體噴射裝置包括液體噴射節氣閥、節流閥、液體容器及液體噴射管道, 其中液體容器通過節流閥及液體噴射節氣閥與液體噴射管道相連,液體噴射節氣閥并聯在 所述單向閥與節氣閥之間,液體噴射管道的末端設有電控噴口。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防暴防彈專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液體噴射裝置的液體 容器和液體噴射節流閥之間設有液體混合器,所述液體噴射裝置還設有一個輔助液體容器,其中輔助液體容器通過液體調節閥與液體混合器相連。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防暴防彈專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車體兩側各設有兩組 電控噴口。
7. 根據權利要求l-6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防暴防彈專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車體 的側部的車身上設有錐刺。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防暴防彈專用車,包括含油箱的車體,所述車體的保險杠內設有可收縮的高強度沖擊錐刺裝置,其包括導向器、回彈器、錐刺主體及鎖止手柄,導向器設于所述車體保險杠內,導向器的內部設有容納回彈器及錐刺主體的空腔、及容納鎖止手柄的導向槽,錐刺主體設于回彈器前端并與其同軸安裝,錐刺主體與回彈器相連接處設置鎖止手柄。本實用新型還設有起防靠近及驅散作用的噴淋系統,噴淋系統包括粉劑噴射裝置與液體噴射裝置,能夠起到標記犯罪嫌疑人、驅散肇事人群及主動滅火的作用。因此,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安全系數高,具有可靠的高強度沖擊裝置、防靠近及驅散裝置,能夠保證防暴防彈專用車安全順利執行任務。
文檔編號B60R19/02GK201296200SQ20082012384
公開日2009年8月26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20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20日
發明者王同臻 申請人:北京安龍防護產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