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車輛發動機容室的底蓋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車輛。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車輛發動機容 室的底蓋系統。
背景技術:
在車輛發動機容室的底部可以裝有底蓋。當不采用底蓋時,諸如 路面噪音等的噪聲通過發動機容室以及儀表盤傳遞到乘坐室,從而使 駕駛條件變差。再者,由于外來污物的污染,發動機容室的部件使用 壽命會縮短,或者車輛的空氣動力性能會惡化。
當采用底蓋時,發動機的熱量不能充分從發動機容室中散發出來, 或者熱量會傳遞到乘坐室,從而使行駛條件變差。由此原因,盡管采 用底蓋,通常不會完全地覆蓋發動機容室的底部,并且它僅僅覆蓋發 出主要噪音的部分。
因此,如果開發一種底蓋系統,該系統能使發動機容室中具有充 分的空氣流動,并且發動機容室與下部噪音充分地隔離,則可以改善 行駛條件以及車輛的性能。
在本申請背景技術中的上述公開的信息只是為了加強對本發明的
背景的了解,因此,它可能包含有這樣的信息該信息并不構成已為 本國普通技術人員所知的現有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致力于提供一種底蓋系統,其能夠使得發動機容室中空氣 流動充分并隔離下部的噪音。本發明的一個例示性實施方案提供一種底蓋系統,其用于在發動 機容室底部隔離發動機容室。該實施例包括位于發動機容室下方的第 一主體,其中第一主體包括將發動機容室下方流動的空氣引入至少一
個引入部分。
至少一個引入部分可以以在第一主體的寬度方向對稱分布的多個 引入部分的形式形成。
第一主體可以包括在與發動機容室組合時,向道路傾斜的傾斜
面,并且引入部分可以形成于該傾斜面。
引入部分可以包括向發動機容室開放的引入開口;和引導空氣 朝向引入開口方向的導向部分。
導向部分可以為三角形,其頂點位于朝向車輛前方的位置。
例示性的底蓋系統可以進一步包括在第一主體后部與第一主體相 連的第二主體,其中第二主體包括將發動機容室的空氣向外排放的排 放部分。
排油孔可以形成于第二主體。
排放部分可以包括向發動機容室升起的排放導向板。 第二主體和第一主體可以是整體形成的。
例示性的底蓋系統可以進一步包括在第二主體后部與第二主體相 連的第三主體,其中第三主體包括將發動機容室的空氣向外排放的排 放部分。
第三主體和第二主體可以是整體形成的。
根據本發明的例示性車輛發動機容室底蓋系統可以實現發動機容 室中空氣的高效流動和底部噪音的充分隔絕。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例示性實施方案用于車輛發動機容室的 底蓋系統的下側立體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例示性實施方案用于車輛發動機容室的 底蓋系統的上側立體圖。
圖3是顯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例示性實施方案用于車輛發動機容 室的底蓋系統的引入部分、排放部分、排油孔的剖面圖。圖4顯示當采用根據本發明的一個例示性實施方案用于車輛發動 機容室的底蓋系統的車輛在行駛時,空氣流進和流出發動機容室的情 況。
<附圖中代表主要部件的附圖標記的描述〉
500:底蓋系統100:第一主體
200:第二主體300:第三主體
110:引入部分115:傾斜表面
117:導向部分118:引入開口
120、130:排放部分
125:排放導向板140:排油孔
400:發動機容室405:保險杠
410:散熱器420:發動機
430:排放系統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例示性實施方案進行詳細說明。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例示性實施方案用于車輛發動機容室
400的底蓋系統的下側立體圖。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例示性實施方 案用于車輛發動機容室400的底蓋系統的上側立體圖。
圖3是顯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例示性實施方案用于車輛發動機容 室400的底蓋系統的引入部分、排放部分、排油孔的剖面圖。在圖3 中,圖3(a)是沿著圖1中A-A線的剖面圖,圖3(b)是沿著圖1中B-B 線的剖面圖,圖3(c)是沿著圖1中C-C線的剖面圖。
為了使發動機容室400與車輛下側隔離,在發動機容室400的底 部采用根據本發明的一個例示性實施方案的車輛發動機容室400的底 蓋系統500。底蓋系統500包括位于發動機容室400底部的第一主體 100。第一主體100包括將發動機容室400下方的氣流引入的至少一個 引入部分110。
所述至少一個引入部分110形成于第一主體100的在寬度方向(即 車輛的寬度方向)對稱排布的多個引入部分上。根據本發明的一個例示 性實施方案,示出了所涉及的一對引入部分110,然而,應當了解本發明并不限于此例。
如圖3所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例示性實施方案,當與發動機容
室400組裝時,第一主體100包括向道路390傾斜的傾斜表面115。引 入部分U0形成于傾斜表面115。因此,當車輛行駛時,在發動機容室 400與道路390之間流動的空氣可以容易地導入到發動機容室400內。 為了加強空氣導入發動機容室400的效果,引入部分110包括向 發動機容室開放的引入開口 118和將空氣導向引入開口 118的導向部 分117。
參見圖1,導向部分117可以是三角形,其頂點位于朝向車輛前端 的位置。這種三角形的導向部分117使得向發動機容室400內的空氣 流入對發動機容室400之下的空氣流動的影響量最小化。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例示性實施方案的車輛發動機容室400的底蓋 系統500進一步包括在第一主體100后部與第一主體100相連的第二 主體200。第二主體200包括將發動機容室400中的空氣向外排放的排 放部分120。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例示性實施方案,第二主體200可以以不同的 方式與第一主體100相連,諸如鉚釘或螺釘固定。供選地,第二主 體200和第一主體100可以整體地形成。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例示性實施方案,用于排泄機油和從發動機容 室400取出機油過濾器的排油孔140形成于第二主體200。排油孔140 可以形成在對應于發動機容室400中發動機420(如圖4所示)油扇(oil fan)(圖未示出)的位置。
如圖3所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例示性實施方案的排放部分120 包括向上升起到發動機容室400的排放導向板125。通過此導向板125, 在車輛行駛時,發動機容室400中的空氣可以自然順暢地向外排出。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例示性實施方案的車輛發動機容室400的底蓋 系統500進一步包括在第二主體200的后部與第二主體200相連的第 三主體300。第三主體300包括將發動機容室400的空氣向外排出的排 放部分130。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例示性實施方案,第三主體300可以以各種方 式與第二主體200相連,諸如鉚釘或螺釘固定。可選地,第三主體300和第二主體200可以整體形成。
圖4顯示當采用根據本發明的一個例示性實施方案用于車輛發動 機容室400的底蓋系統的車輛在行駛吋,空氣流進和流出發動機容室 400。
如圖4所示,當車輛行駛時,空氣經過形成于保險杠405上方和 下方的開口流入發動機容室400,從而冷卻散熱器410,然后再流過發 動機容室400。
同時,發動機容室400下面的氣流經過引入部分110局部地流入 發動機容室400,從而在通過發動機容室400的同時流過發動機。
空氣經過發動機容室400向發動機容室400的后方流動。空氣可 以經過形成于第二主體200的排放部分120排出,并且也可以經過形 成于第三主體300的排放部分130排出。當如此進行時,發動機420 和其排放系統430的熱量可以充分地經排放部分120和130排出。
雖然業已通過目前認為可行的例示性實施方案的方式對本發明進 行了描述,然而應當了解,本發明并不限于所公開的實施方案,相反, 本發明理應涵蓋在所附權利要求的精祌和范圍內的各種修改和等同設 置。
權利要求
1、一種底蓋系統,其用于在發動機容室底部隔離發動機容室,該系統包括位于發動機容室下方的第一主體,其中第一主體包括將發動機容室下方流動的空氣引入的至少一個引入部分。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底蓋系統,其中至少一個引入部分以在第一主體的寬度方向對稱分布的多個引入部分的形式形成。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底蓋系統,其中第一主體包括在與發動機容室組合時,向道路傾斜的傾斜面,并且引入部分形成于傾斜面。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底蓋系統,其中引入部分包括 向發動機容室開放的引入開口;和 引導空氣朝向引入開口方向的導向部分。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底蓋系統,其中導向部分為三角形,其頂點位于朝向車輛前方的位置。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底蓋系統,進一步包括在第一主體后部與第一主體相連的第二主體,其中第二主體包括將發動機容室的空氣向 外排放的排放部分。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底蓋系統,其中排油孔形成于第二主體。
8、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底蓋系統,其中排放部分包括向發動機容 室升起的排放導向板。
9、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底蓋系統,其中第二主體和第一主體是整 體形成的。
10、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底蓋系統,進一步包括在第二主體后部 與第二主體相連的第三主體,其中第三主體包括將發動機容室的空氣 向外排放的排放部分。
11、 如權利要求io所述的底蓋系統,其中第三主體和第二主體是整體形成的。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車輛發動機容室的底蓋系統,通過采用該底蓋系統可以實現發動機容室中空氣的高效流動和底部噪音的充分隔絕,該底蓋系統用于在發動機容室底部隔離發動機容室,該底蓋系統包括位于發動機容室下方的第一主體,其中第一主體包括將發動機容室下方流動的空氣引入的至少一個引入部分。
文檔編號B60R19/54GK101445087SQ200810009219
公開日2009年6月3日 申請日期2008年1月29日 優先權日2007年11月30日
發明者李成鎬 申請人: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起亞自動車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