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汽車乘客座椅安全氣囊模塊的安裝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乘客座椅的安全氣囊,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汽車 乘客座椅安全氣囊模塊的安裝結構,當坐在乘客座椅上的乘客的頭部
撞擊防震墊(crushpad)時,此結構能夠減少沖擊,并且此結構允許在 不拆卸防震墊的情況下更換安全氣囊模塊。
背景技術:
目前安裝的乘客座椅安全氣囊不僅用來在車禍中保護駕駛員,而 且也保護坐在乘客座椅上的乘客。
如圖1和2所示,現有技術中的乘客座椅安全氣囊具有整體形成 在殼體1的前側和后側的水平支架2和3,以及整體形成在殼體1的后 側的下端的中心的垂直支架4。因此,通過將上部的支架2和3由螺栓 B緊固到儀表板8上和將下部的支架4由螺栓B緊固到罩板(cowl) 的橫梁5的另一安裝支架上以安裝安全氣囊模塊。
殼體1的打開的上部被覆蓋儀表板8的表面的防震墊6覆蓋,從 而所述防震墊也充當安全氣囊門,(即,防震墊具有整體形成安全氣囊 門,且附圖標記'7,指充氣器)。
然而,乘客座椅的上述安全氣囊模塊的殼體1通過支架2、 3和4 將儀表板8連接至罩板的橫梁上。因此,當在汽車碰撞中坐在乘客座 椅上的乘客的頭部撞擊防震墊中的安全氣囊模塊所處的部分時,即使 被沖擊,儀表板8的撞擊部分也沒有變形,因為儀表板8被安全氣囊 模塊支撐,且該安全氣囊模塊被罩橫梁5支撐。結果,由于沖擊沒有 被充分吸收,乘客的頭部受到嚴重傷害。
此外,在對乘客座椅安全氣囊模塊的維護中,由于緊固支架2和3 的螺栓B從儀表板8的外側向下插入,因此防震墊6應該被拆卸以松 開螺栓B和分離安全氣囊模塊。
發明內容
根據本發明的安全氣囊安裝結構,當坐在乘客座椅上的乘客的頭 部撞擊防震墊時,沖擊吸收不會被安全氣囊模塊干涉,而且在維修時, 可以在不拆卸防震墊的情況下分離和更換乘客座椅安全氣囊模塊。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汽車乘客座椅的安全氣囊模塊的安裝
結構,其中安全氣囊模塊的殼體的下側被兩端固定在儀表板上的帶支 i告
支架連接到帶的兩端,且由向上擰緊的螺栓緊固到儀表板。 沿著殼體的下側上的帶的接觸面形成槽,并且帶位于槽中。 此外,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汽車乘客座椅的安全氣囊模塊 的安裝結構,其中安全氣囊模塊的殼體的下側通過兩端固定到門部件 的前壁和后壁上的帶支撐,其中門部件通過儀表板的開口插入。
連接銷設置在帶的兩端,且被插入到形成在門部件的前壁和后壁 上的鎖定孔中。
此外,每個帶的端部通過形成在門部件的前壁和后壁上的狹縫而 纏繞,隨后被縫到帶上,在帶中的一個的端部設置帶扣,并且另外一 個帶的端部通過帶扣固定。
此外,每個帶的端部通過形成在門部件的前壁和后壁上的狹縫而 纏繞,隨后被縫到帶上,在帶的每個的端部設置鉤,并且鉤鎖定至在 殼體的下側上形成的鎖定突起的鎖定孔中。
如上,由于乘客座椅的安全氣囊模塊被固定在儀表板上的帶支撐, 因此,在汽車碰撞中,當坐在乘客座椅上的乘客的頭部撞擊防震墊時, 不會產生安全氣囊模塊的阻力。因此,儀表板對應撞擊的部分在變形 的同時吸收沖擊,從而降低了乘客所受的傷害。
此外,將帶固定至儀表板的螺栓、將帶固定至門部件的前壁和后 壁的連接銷、設置在連接至門部件的帶的一個上的帶扣、和將連接到 門部件的帶連接至形成在殼體的下側的縮緊突起的鉤,可通過工具連 接或拆卸,該工具通過手套箱的安裝空間插入。因此,由于在維護中 不需要拆卸防撞板而方便了操作。
為了更好的理解本發明的實質和目標,應該結合附圖參照下文中 的詳細說明。
圖1是說明現有技術的乘客座椅的安全氣囊模塊的透視圖; 圖2是說明現有技術的乘客座椅的安全氣囊模塊的安裝結構的剖 視圖3是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乘客座椅安全氣囊模塊和帶的透 視圖4A是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乘客座椅安全氣囊模塊的安裝 結構的剖視圖4B是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乘客座椅安全氣囊模塊的殼體 的剖視圖5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乘客座椅的安全氣囊模塊 的安裝結構的視圖6是圖5中的帶連接部分的放大透視圖7和圖8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的乘客座椅的安全氣 囊模塊的安裝結構的視圖9為示出了在維修和更換時,帶的端部從圖4A中拆卸的乘客座 椅安全氣囊模塊的視具體實施例方式
如圖3和4所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乘客座椅的安全氣囊模 塊的殼體1處沒有形成現有技術中的包括在安全氣囊模塊中的用于安 裝的支架。
帶10由織物、薄金屬板,或繩索等制成,其具有足夠的抗拉強度, 以支撐乘客座椅安全氣囊模塊的重量和在安全氣囊被激活時的負載。
直角支架11連接到帶10的兩端。具體地說,具有足夠的寬度以 接收帶的端部的狹縫形成在支架11的端部,且帶10的端部被插入到 狹縫中,且其纏繞在狹縫上,并且隨后被縫合。
螺栓孔形成在支架11的另一端以接收螺栓B。
所述安全氣囊模塊按照以下步驟進行安裝。
每個帶的兩個支架中的一個首先通過螺栓B固定在穿過儀表板8形成的開口的前方,以允許安全氣囊膨脹。
安全氣囊模塊位于開口的下方,帶10圍繞殼體1的下表面繞緊, 并且隨后將另一支架通過螺栓B固定在開口的后方。
螺栓B由穿過手套箱12的安裝空間而被插入到在儀表板8形成的
內部空間內的工具向上擰緊。
此外,可將帶10通過罩板的橫梁5的下側繞緊,并且隨后固定后 支架,可不是在整個殼體1的下側上繞緊帶10。也就是說,帶可被布 置成如圖4A的附圖標記10'所示。根據這種結構,乘客座椅安全氣囊 模塊的殼體1的上前端被支撐在儀表板8的開口的前方,且下后端被 帶10'支撐,從而安全氣囊模塊被保持在這個位置。
另一方面,如圖4B所示,槽la形成在接觸面上,即在帶10的纏 繞方向上的殼體l的下側。
因此,帶10位于槽la中,且乘客座椅安全氣囊模塊被帶10更穩 固的保持。
圖5到8示出了具有門部件9的乘客座椅安全氣囊模塊的實施例。根據圖5所示的類型,防震墊6不充當安全氣囊門,提供了門部 件9,且安全氣囊模塊被布置在門部件內。
門部件9為具有下側開口的箱形零件,且包括位于上壁9a的前端 和后端的突起。突起插入并鉤在儀表板8的開口中,并且當安全氣囊 被激活時,撕裂線9a'被撕裂,以使安全氣囊墊膨脹。
在安全氣囊模塊的殼體1被插入到門部件9中之后,門部件9的 前壁9b和后壁9c的下端通過帶10連接,使得帶10支撐乘客座椅安 全氣囊模塊的殼體l。因此,安全氣囊模塊被保持定位。
帶10通過設置在兩端的連接銷13而連接到門部件9的前壁9b和 后壁9c上。如圖6所示,具有足以接收帶10的寬度的凹陷帶座9d形 成在門部件9的前壁9b和后壁9c的外側上(帶座9d的深度A<前壁 9b和后壁9c的厚度B),并且鎖定槽9e形成在帶座9d的兩側,從而, 設置在帶10的端部的連接銷13的兩端被插入和鎖定到鎖定槽9e。
帶10的所述末端被折疊且被縫到帶上,并且連接銷13插入到通 過縫制而形成的孔中。
鎖定槽9e形成為從所述前壁9b和后壁9c的外側水平向內且隨后垂直向下彎曲。
因此,當設置在帶10的兩端的鎖定銷13被鎖定在鎖定槽9e中時, 帶10的兩端被連接到門部件9的前壁9b和后壁9c的下端;結果,乘 客座椅安全氣囊模塊的殼體1被帶10支撐。
圖7示出了具有門部件9的安全氣囊模塊的另一實施例,其中具 有足以讓帶10通過的寬度的狹縫9f形成在門部件9的前壁9b和后壁 9c的下部,分離的帶10a和10b的端部被插入到狹縫9f中,且巻繞在 前壁9b和后壁9c的下端,并且隨后被縫合到帶10a和10b中的每一 個上。
帶扣14設置在帶10a和10b中的一個的端部上,且另一個帶的端 部被插入到帶扣14中,且在帶扣14中被拉動(對于多余的帶而言, 帶扣和普通帶一樣,其中帶被拉到帶扣中,且隨后被固定在帶扣中, 因此這里將不再描述)。因此,通過將另一個帶的未縫合的另一端拉到 帶扣14中,且帶的總長度減小而連接帶10a和10b。結果,乘客座椅 安全氣囊模塊的殼體1由帶10支撐,且被保持定位在門部件9中。
圖8示出了具有門部件9的安全氣囊模塊的又一實施例,其中, 如圖7中所示的實施例,帶10a和10b被插入到在門部件9的前壁9b 和下壁9c的下部形成的狹縫9f中,并且隨后被縫合到所述帶上。
U形鉤15連接到分離的帶10a和10b中的任一個的端部,鎖定突 起lb形成在預定位置,在此位置,帶10a和10b的鉤15在門部件9 內的乘客座椅安全氣囊安裝模塊的殼體的下側上被牽引,并且鎖定孔 lc穿過鎖定部分lb而形成。
因此,當帶10 a和10b被牽引,且鉤15被鎖定在相應鎖定突起 lb的鎖定孔lb中時,乘客座椅安全氣囊模塊的殼體被帶10a和10b支 撐,且被保持定位。
現在描述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乘客座椅安全氣囊模塊的運行效果。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乘客座椅安全氣囊模塊通過支撐殼體1的 下側的帶10, 10a和10b直接懸掛在儀表板8或門部件9的前壁9b和 后壁9c上。
也就是說,乘客座椅安全氣囊模塊的運行反作用力(抵抗充氣發生器的爆炸(explosion)引起的安全氣囊墊的膨脹的反作用力)由帶 10, 10a和10b支承,并且不需要如同現有技術中的位于殼體l的下側 的中心的支架4或罩板橫梁5那樣向上支撐安全氣囊模塊的結構,
因此,在汽車碰撞中,當坐在乘客座椅上的乘客的頭部撞擊防震 墊6時,防震墊6和儀表板8中的受撞擊部分沒有被乘客座椅安全氣 囊模塊支撐,從而它們在沖擊方向上自然變形,并且吸收沖擊。結果, 降低乘客頭部受到的傷害。
另一方面,如圖9所示,在維修和更換乘客座椅安全氣囊模塊的 過程中,將工具通過手套箱12的安裝空間插入到儀表板形成的內部空 間中,從而向著汽車后部的方向松開螺栓。
如圖9所示,支架和帶隨后被向下移動,并且乘客座椅安全氣囊 模塊沿著箭頭方向被拉出。
而且,對于圖5中所示的實施例,連接門部件9的后壁9c的連接 銷13從鎖定孔9e中被拔出,對于圖7中所示的實施例,帶扣14被松 開,對于圖8中所示的實施例,帶10a和10b兩者的全部鉤15從鎖定 孔lc中被拔出,并且隨后能夠進行乘客座椅安全氣囊模塊的維修操作。
因此,無需像現有技術中那樣,拆卸乘客座椅安全氣囊模塊之前 先拆卸防震墊,其方便了安全氣囊模塊的維修和更換。
而且,當安全氣囊的氣墊膨脹時,所述帶防止安全氣囊門被散開. 因為防震墊的安全氣囊門通過帶連接到安全氣囊的殼體或罩板的橫梁 上。
權利要求
1.一種汽車乘客座椅的安全氣囊模塊的安裝結構,其中乘客座椅安全氣囊模塊的殼體的下側由兩端固定到儀表板的帶支撐。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結構,其中支架連接到所述帶的兩端,并 且被向上旋緊的螺栓緊固到所述儀表板上。
3.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結構,其中沿著所述殼體的所述下側上的 所述帶的接觸面形成槽,并且所述帶位于所述槽中。
4. 一種汽車乘客座椅的安全氣囊模塊的安裝結構,其中乘客座椅 安全氣囊模塊的殼體的下側通過兩端固定到門部件的前壁和后壁上的 帶支撐,其中所述門部件通過儀表板的開口插入。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結構,其中連接銷設置在所述帶的兩端, 且被插入到在所述門部件的前壁和后壁上形成的鎖定孔中。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結構,其中所述鎖定孔形成為從所述前壁 和后壁的外側水平向內,隨后垂直向下彎曲。
7.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結構,其中每個帶的端部通過形成在所述 門部件的所述前壁和后壁上的狹縫而纏繞,隨后被縫到所述帶上,在 所述帶中的一個的端部設置帶扣,并且另外一個帶的端部通過所述帶 扣固定。
8.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結構,其中每個帶的端部通過形成在所述 門部件的所述前壁和后壁上的狹縫而纏繞,隨后被縫到所述帶上,在 所述帶的每個的端部設置鉤,并且所述鉤鎖定至在所述殼體的所述下 側上形成的鎖定突起的鎖定孔中。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汽車乘客座椅的安全氣囊模塊的安裝結構,其中安全氣囊模塊的殼體的下側被兩端固定到儀表板上的帶支撐。而且,固定帶的兩端的螺栓在由儀表板形成的空間中向上旋緊。因此,不需要向上支撐乘客座椅安全氣囊模塊的結構,從而當坐在乘客座椅上的乘客的頭部撞擊防震墊時,儀表板沿著沖擊方向變形,同時吸收沖擊。從而,降低頭部受到的傷害。而且,由于能夠使用通過手套箱的安裝空間插入的工具松開螺栓并且拆卸乘客座椅安全氣囊模塊,因此不需要在拆卸乘客座椅安全氣囊模塊之前先拆卸防震墊。
文檔編號B60R21/20GK101407204SQ200710194990
公開日2009年4月15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10日 優先權日2007年10月8日
發明者崔炯鎬 申請人: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起亞自動車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