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動汽車的前倉布置方案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動汽車的前倉布置方案,尤其是一種在燃油汽車構架的基礎上進行合理改造的電動汽車前倉布置方案。
背景技術:
電動汽車作為燃油汽車的替代運輸工具已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在電動汽車的前倉結構設計中,大多是將燃油汽車前倉中的發動機和變速箱等部件取消,代之以電動機和減速機構,以及各類電子控制單元等裝置。
在設計過程中,必須解決以下幾方面的問題1、前艙空間的充分利用;2、避免因取消發動機和變速箱、代之以電動機和減速機構以及控制單元等裝置導致的質量分布不均;3、避免因取消發動機和變速箱而喪失發動機和變速箱在碰撞過程中的吸收能量緩沖作用、導致電動汽車安全性降低的問題;4、使新增的電動汽車大直徑高壓動力電纜布局合理。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在燃油汽車構架的基礎上進行合理改造的電動汽車前倉布置方案。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動汽車的前倉布置方案,包括位于前倉兩側的左、右兩根車架縱梁,兩根車架縱梁上固定有前圍板,還包括固定橫梁和固定縱梁;固定橫梁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左、右車架縱梁上;固定縱梁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固定橫梁和前圍板上。
本實用新型電動汽車的前倉布置方案充分利用了現有燃油汽車的原有架構,在燃油汽車原有的左、右兩根車架縱梁上安裝固定橫梁,在固定橫梁和燃油汽車原有的前圍板上安裝固定縱梁。這樣,在電動汽車前倉內形成了穩固的結構框架。固定橫梁和固定縱梁上可以安裝固定電動汽車部件,發生碰撞時固定橫梁和固定縱梁還可以吸收碰撞能量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安全保護作用。充分利用原有車架縱梁可以保護現有燃油汽車的制造能力,為制造過程帶來便利,降低成本。
固定縱梁優選的安裝位置是固定縱梁設于車身中線附近。這有利于保持質量均衡分布。
主驅動電機及其減速機構可以固定在燃油汽車原有的左、右兩根車架縱梁上的四個懸置點上。這樣既利用了燃油汽車的原有結構,又使電動汽車的主驅動電機及其減速機構固定可靠,運轉平穩。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可以在固定縱梁上開設弱化槽。發生碰撞時,如果碰撞強度超過固定縱梁開設弱化槽位置處的強度極限,固定縱梁會吸收一部分碰撞能量而從開設弱化槽的位置處折彎或者斷裂,從而進一步起到安全保護作用。
為了避免發生碰撞時前圍板被固定縱梁輕易刺穿,可在前圍板上設置具備強化結構的安裝座、固定縱梁通過固定在該安裝座上的方式固定在前圍板上。這樣,可以為座倉里的駕乘人員及相關設備提供更進一步的保護作用。安裝座上的強化結構可以通過設置加強筋條、采用增加強度的結構設計等技術手段來實現。
電動汽車前倉內的主驅動電機及其減速機構、主電機控制器、DC-DC轉換器、空調電機控制器和空調電機及壓縮機組合優選的布置方案為主驅動電機及其減速機構固定在左、右車架縱梁上的四個懸置點上;在主驅動電機及其減速機構的上方,固定橫梁左段和固定縱梁上固定主電機控制器,固定橫梁右段和固定縱梁上固定DC-DC轉換器;空調電機控制器固定在DC-DC轉換器的上方;空調電機及壓縮機組合固定在主驅動電機及其減速機構的前方(這里所說的“前方”是依汽車前進方向而言)。這樣布置可使得電動汽車前倉內的部件布局合理有序,而且質量分布與燃油汽車前倉的質量分布極為相似,整個前倉的質量分布較為均衡。
為了避免主電機控制器的三相動力線在汽車遭受正面碰撞時受損(破損后可能漏電),將主電機控制器的三相動力線接線盒布置在主電機控制器的后部(這里所說的“后部”是相對于汽車前進方向而言)。
相應地,可將主驅動電機及其減速機構的三相動力線接線盒布置在主驅動電機及其減速機構上接近主電機控制器的三相動力線接線盒的部位。這樣兩個接線盒位置接近,所需連接電纜的長度較短,接線時直徑較粗的電纜也不需多次彎曲。同時,兩個接線盒位置接近使得同極纜線一一對應,不容易接錯。
可將主電機控制器的直流正負極輸入盒和DC-DC轉換器的輸入輸出接口都布置于車身中線附近。這樣,可以減少相互之間連接電纜的長度,方便布線。
本實用新型電動汽車的前倉布置方案充分利用了現有燃油汽車的原有架構,空間利用合理,質量分布均衡,優化了部件布局和電纜走向。
為了便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使用下述的較佳實施例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的立體示意圖,附圖左下角為車頭前方方位。
圖2是圖1移除前圍板13、車架縱梁14和車架縱梁15之后的立體示意圖。
圖3是圖2的俯視示意圖。
圖4是圖1移除主電機控制器7、DC-DC轉換器8和空調電機控制器9之后的立體示意圖。
圖5是圖4的俯視示意圖。
圖6是裝配在一起的左部安裝支架1、右部安裝支架2、后部安裝座3、固定橫梁4和固定縱梁5的立體示意圖。
圖7是圖6的俯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圖7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施方式利用了燃油汽車原有的左、右兩根車架縱梁和前圍板13。部件14左側的車架縱梁,部件15為右側的車架縱梁。
主驅動電機及其減速機構6采用橫置方式固定在車架縱梁14和車架縱梁15的四個懸置點上。該四個懸置點在附圖中未示出。
如圖1、圖4和圖5所示,在車架縱梁14上利用螺紋連接的方式固定有左部安裝支架1,在車架縱梁15上利用螺紋連接的方式固定有右部安裝支架2,固定橫梁4的兩端利用螺紋連接方式分別固定連接在左部安裝支架1和右部安裝支架2上。前圍板13固定在車架縱梁14和車架縱梁15上,在前圍板13的中部焊接有后部安裝座3,固定縱梁5通過螺紋連接方式固定在固定橫梁4和后部安裝座3上。后部安裝座3可防止發生碰撞時前圍板被固定縱梁5輕易刺穿。
如圖6所示,固定縱梁5的中部開有弱化槽16。發生碰撞時,如果碰撞強度超過固定縱梁5開設弱化槽位置16處的強度極限,固定縱梁5會吸收一部分碰撞能量而從開設弱化槽的位置處折彎或者斷裂,從而進一步起到安全保護作用。
這種設計的目的是固定橫梁4和固定縱梁5既可加強去除原燃油發動機和變速箱后的汽車前艙的強度,又可以保證在前部撞擊強度超過了設計強度時,固定縱梁5在后部安裝支架3和前圍板13破壞之前就會發生屈曲破壞,吸收碰撞時的能量,防止對車內乘客造成傷害。
如圖1、圖2、圖3、圖4和圖5所示,主電機控制器7、DC-DC轉換器8、空調電機及壓縮機組合10通過螺紋連接方式固定固定橫梁4和固定縱梁5上,主電機控制器7位于前倉左部,DC-DC轉換器8位于前倉右部,空調電機控制器9置于DC-DC轉換器8外殼上表面。
主電機控制器7位于主驅動電機及其減速機構6的上部,主電機控制器7的三相動力線出線盒11置于后部(這里所說的“后部”是相對于汽車前進方向而言),主驅動電機及其減速機構6的三相動力線接線盒17與主電機控制器7的三相動力線出線盒11位置接近,這樣所需連接電纜的長度較短,接線時直徑較粗的電纜也不需多次彎曲,連接電纜不需占用太多空間。同時,兩個接線盒位置接近使得同極纜線一一對應,不容易接錯。
主電機控制器7的直流正負極輸入盒12布置于車身中線附近,方便動力電纜的布置。DC-DC轉換器8置于主電機控制器7的左側,DC-DC轉換器8的輸入輸出接口也位于車身中線附近,方便動力電纜和前艙線束的布置排列。空調電機控制器9置于DC-DC轉換器8的上方,便于線束布置。空調電機及壓縮機組合10置于主驅動電機及其減速機構6的前方(這里所說的“前方”是依汽車前進方向而言),以充分利用空間。這樣的布置方式使得前艙質量分布與使用發動機的燃油汽車的質量分布極為相似,經過計算,車身質量分布較為均勻。
權利要求1.一種電動汽車的前倉布置方案,包括位于前倉兩側的左、右兩根車架縱梁,所述兩根車架縱梁上固定有前圍板,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固定橫梁和固定縱梁;所述固定橫梁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所述左、右車架縱梁上;所述固定縱梁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所述固定橫梁和前圍板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汽車前倉布置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車架縱梁上設有四個懸置點;該四個懸置點上固定有主驅動電機及其減速機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動汽車前倉布置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縱梁上設有弱化槽。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動汽車前倉布置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圍板上設有具備強化結構的安裝支架;所述固定縱梁通過固定在所述安裝支架上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前圍板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動汽車前倉布置方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驅動電機及其減速機構的上方,所述固定橫梁左段和固定縱梁上固定有主電機控制器,所述固定橫梁右段和固定縱梁上固定有DC-DC轉換器;所述DC-DC轉換器的上方固定有空調電機控制器;在所述主驅動電機及其減速機構的前方設有空調電機及壓縮機組合。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動汽車前倉布置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電機控制器的三相動力線接線盒位于所述主電機控制器的后部。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動汽車前倉布置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驅動電機的三相動力線接線盒位于所述主驅動電機上接近所述主電機控制器的三相動力線接線盒的部位。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動汽車前倉布置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電機控制器的直流正負極輸入盒位于車身中線附近;所述DC-DC轉換器的輸入輸出接口布置于車身中線附近。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動汽車前倉布置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縱梁設于車身中線附近。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動汽車的前倉布置方案,包括位于前倉兩側的左、右兩根車架縱梁,兩根車架縱梁上固定有前圍板,還包括固定橫梁和固定縱梁;固定橫梁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左、右車架縱梁上;固定縱梁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固定橫梁和前圍板上。主驅動電機及其減速機構可以固定在燃油汽車原有的左、右兩根車架縱梁上的四個懸置點上。本實用新型電動汽車的前倉布置方案充分利用了現有燃油汽車的原有架構,空間利用合理,質量分布均衡,優化了部件布局和電纜走向。
文檔編號B60K1/00GK2913069SQ20062001389
公開日2007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06年4月30日 優先權日2006年4月30日
發明者尚小良, 宋明, 王向征 申請人: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