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乘客座椅氣囊門及其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乘客座椅氣囊門和乘客座椅氣囊門的制造方法。具體 地,本發明涉及使用二次注塑方法以模容易抽出的角度,與安裝在乘 客座椅前面的防震墊整體模制的乘客座椅的氣囊門。
背景技術:
通常,防震墊位于汽車內部,并且安裝在駕駛員座椅和乘客座椅 前面。防震墊具有其中安裝儀器面板、儀表板、通風管等的開口。
駕駛員座椅的氣囊通常安裝在轉向盤中。乘客座椅的氣囊安裝在 乘客前面的防震墊內。換言之,乘客座椅的氣囊門是噴射成型,并且 模塊括氣囊殼體的氣囊模塊安裝在氣囊門底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使用二次注塑方法整體模制由TPO塑性材料制成 的高延展性氣囊門和PPF材料制成的硬防震墊的方法。此外,本發明 提供使用模結構制作乘客座椅的氣囊門的方法。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制造乘客座椅氣囊門的方法, 其中氣囊門在防震墊的模角度噴射成型。多個包括兩級槽的上下滑槽 在其底部形成。兩級槽以與氣囊模塊的安裝角一致的角度對氣囊門進 行彎曲,因此,由于與防震墊協調的模角度而有利于模抽出,同時以 安裝角度安裝氣囊模塊。
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由將左右滑槽分別安裝在氣囊門兩側以 提供加強結構。同時,氣囊殼體和上下滑槽相互安裝。在氣囊殼體不能到達的上區域中,上下滑槽和左右滑槽經由自身夾結構相互連接, 從而加強了分別安裝的上下滑槽和左右滑槽的結構。
為了實現本發明以上目的,提供了一種根據本發明的方面的乘客 座椅氣囊門的制造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的準備用于整體噴射 成型氣囊門和防震板的模,其中氣囊門為噴射成型并且與防震墊的模 角度一致;通過將注入液注入到模中的氣囊門腔和防震墊腔而整體噴 射成型防震墊和氣囊門,其中上下滑槽在氣囊門底部上整體形成;從 整體模制的防震墊和氣囊門取出產品;在取出產品后對在氣囊門的底 部上形成的上下滑槽進行彎曲,以與包括氣囊殼體的氣囊模塊的安裝 角度一致。
在示例性實施例中,準備模的步驟包括以下步驟在下模的頂部 形成的中空結構中以與防震墊的模角度一致的角度設置側模;將滑模 緊密插入到側模并在滑模之間設置動模;并且將上模連接到下模的頂 部。
在另一示例性實施例中,噴射成型的步驟包括以下步驟將TPO 材料的注入液體注入到與上模的底部和側模的頂部、側模和動模之間 的空間相對應的氣囊門腔中;同時將PPF材料的注入液體注入到上模 底部和下模頂部之間的空間相對應的防震墊腔中;并且模制防震墊, 使得氣囊門與氣囊門腔中的防震墊整體模制,同時,在與側墊和其側 面上的滑墊之間的空間中,上下滑槽在氣囊門底部整體模制。
在另一示例性實施例中,取出產品的步驟包括抽出上模;向下 移走動模;并同時從氣囊門的表面分離其兩側上的滑模和上下滑槽, 以取出其中整體模制防震墊和氣囊門的產品。
在另一個實例性實施例中,在氣囊的底部整體模制上下滑槽時, 在氣囊門和上下滑槽相互結合的區域中形成兩級槽。
在另一實施例中,提供與防震墊整體噴射成型的乘客座椅的氣囊 門。氣囊門包括上下滑槽、兩級槽、左右滑槽和氣囊殼體,其中上 下滑槽在氣囊門的底部整體形成并與防震墊的模角度一致;兩級槽設 置在上下滑槽的內表面,上下滑槽通過兩級槽彎曲并與包括氣囊門的 氣囊模塊的安裝角度一致;左右滑槽分別與上下滑槽的兩側連接;并 且氣囊殼體被插入并且安裝到上下滑槽和左右滑槽中。
在示例性實施例中,在左右滑槽和具有連接突起的連接部分的前后端上設置凹口,連接突起設置在上下滑槽上形成的連接孔中,并且整體設置在凹口上。
在另一示例性實施例中,氣囊殼體的前后端被緊密插入上下滑槽的內側表面,同時,氣囊殼體的兩端被緊密插到外側表面上。
在另一示例性實施例中,氣囊殼體連接孔在上下滑槽中形成并且連接突出整體設置在氣囊殼體前后端的外側表面上。
圖1是表示根據本發明的用于制造乘客座椅的氣囊門的方法的側
面剖視圖2是表示根據本發明的其中設置上下滑槽的乘客座椅的氣囊門的側面剖視圖3是表示根據本發明的其中設置左右滑槽的乘客座椅的氣囊門的側面剖視圖4是表示根據本發明,氣囊殼體如何連接到乘客座椅的氣囊門的橫剖面透視圖5是沿圖4的A-A線的橫剖面示圖6是沿圖4的B-B線的橫剖面示圖7a和7b是表示在制造常規氣囊門時在模抽出中產生底部切割 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文中參考圖7a和7b說明一種在防震墊中整體噴射成型乘客座 椅的氣囊門的常規方法。
如圖7a所示,防震墊腔26設置在第一下模1和第二下模2的頂 部,并且第一和第二下模1和2彼此相距一定間隔,設置在左右側面 上。氣囊門腔24設置在第三下模3的頂部,并且第三下模3設置在第 一和第二下模1和2之間。上模14放置在第一至第三下模1至3的頂部。
此外,滑模20被插在第一、第三下模1、 3之間和第二、第三模2、
3之間的空間中以封住氣囊門腔24。
從而,PPF材料的注入液體從噴射器注入到防震墊腔26,用于噴 射成型。同時,TPO材料的注入液體噴射器注入到氣囊殼體24,用于 噴射成型,從而在去除模后整體模制防震墊12和氣囊門10。
然而,整體噴射成型防震墊和氣囊門的常規方法具有下面的缺點 如圖7b所示,因為防震墊模的安裝角度通常在25度至35度之間, 并且在氣囊門的底部安裝的氣囊模塊的安裝角在60度至75度之間, 所以防震墊模和氣囊模塊具有相互間大約25度至大約50度之間的角 度差。
從而,氣囊滑槽(整體設置在氣囊門底部,用于安裝氣囊模塊的 安裝單元)的角度應該與氣囊模塊的安裝角度平行。然而,它們難以 相互平行地設置,因此導致在其中氣囊門和防震墊相互結合的區域中 產生底部切割。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使用二次注塑方法整體模制高延展性TPO材 料的氣囊門和PPF硬防震墊的方法。本發明提供一種安裝結構,其中 包括氣囊殼體的氣囊模塊容易地以其安裝角度安裝。
為此目的,應用的模結構與常規的不同,其中,將氣囊門10和防 震墊12—起噴射成型。然而,如圖1所示,氣囊門10基于防震墊12 的模角度噴射成型。
此外,模由上模14和下模16、側模18、滑模20和動模組成。將 這些模以與防震板模角度一致的角度設置在下模16的上表面上形成的
傾斜的中空部分中。
此外,將具有固定厚度的側模18與具有頂部大而底部小的厚度的 滑模20安裝在中空部分中。滑模分別安裝在相應側模18內部,動模 22具有頂部小而底部大的厚度,并插在滑模20間。
這里,側模18、滑模20和動模22的頂部與上模14以一定間隔給 開,并且模之間的空間成為氣囊門腔24。上模14和下模16之間的空 間則成為防震墊腔26。
接下來,將注入液體同時注入氣囊門腔24,并將模的防震墊腔26 配置成使防震墊12和氣囊門IO—體噴射成型。這里,上下滑槽28在 噴射成型過程中結合在氣囊門10下。
此外,將TPO材料的注入液體注入到氣囊門腔24和將PPF材料 的注入液體注入到防震墊腔26的過程是同時進行的(見圖2)。 TPO
是稱為聚合體/填充物混合物的商標名稱,其中聚合體/填充物混合物通 常由一些PP (聚丙烯)、PE (聚乙烯)、BCPP (聚丙烯嵌段共聚物(block copolymer polypropylene))、橡膠、和加強填充物組成。通常的填充物 包括滑巖、玻璃纖維、碳纖維、硅灰石、和MOS(金屬氧化硫酸鹽(Metal Oxy Sulfate))。
通過以上噴射成型過程,防震墊12在防震墊腔中26模制,同時 氣囊門10在與防震墊12結合的氣囊門腔24中模制。具體地,上下滑 槽28在側模18和滑模20之間的空間中模制,并且這些上下滑槽28 在氣囊門10的底部噴射成型。
此外,當一對上下滑槽28在氣囊門10的底部整體模制時,兩級 槽30在氣囊門10和上下滑槽29相互結合的區域中形成。兩級槽30 起支持上下滑槽28彎向與氣囊安裝角度一致的位置的作用。
因為氣囊門10和上下滑槽的材料具有與TPO大約相同的延展性, 可能一旦模制,立刻彎曲上下滑槽28。此外,形成兩級槽30以去除由 于彎曲而在防震墊12的表面上產生的白色缺陷。兩級槽的上槽起密度 減少作用,用于防止氣囊門io的表面下降。
隨后,執行取出其中整體噴射成型氣囊門10和防震墊12的產品 的處理。換言之,在抽出上模14后,將動模22向下抽出,同時各其 側面上的滑模20落下到動模22抽出的位置。結果,滑模20從氣囊門 10和上下滑槽28的表面分離。從而,可能容易地取出其中整體噴射成 型防震墊12和氣囊門10的產品。
在產品的取出處理后,如上述,在氣囊門10底部整體形成的上下 滑槽28以與包括氣囊殼體32的氣囊模塊的安裝角度一致的角度彎曲, 從而,完成氣囊門10的制造過程。
同時,下文中將說明將形成氣囊模塊的邊沿的氣囊殼體安裝到如 上制造的氣囊門(見圖3和4)。
如上述,氣囊門10具有結構,該結構包含整體模制的上下滑槽28, 并與氣囊門10下面上的基于兩級槽30彎曲的防震墊12的模角度一致。 換言之,防震墊12彎曲并與包括氣囊殼體32的氣囊包的安裝角度一致。
因為上下滑槽28之間的空間開口并且左右滑槽34分別連接到上下滑槽28,所以連接方法使用如圖6中所示的自身夾結構。換言之, 在左右滑槽34的前和后部整體形成多個柔性的連接部38。多個柔性連 接部38以凹口 36為中心,并且連接突起40在連接部份38的后部形 成。
同時,在上下滑槽28的噴射成型期間,連接孔42在與連接部38 一致的位置中形成。換言之,將位于凹口 40的垂直方向中的連接部38 的連接突起40插入連接孔42,從而完成左右滑槽34到上下滑槽28 的連接。
這里,氣囊殼體32安裝在上下滑槽28和左右滑槽34的交叉點處。 即,氣囊殼體32的前后端緊密地插入上下滑槽28的內側表面,同時, 氣囊殼體32的兩端緊密地插入左右滑槽34的外側表面中,如圖4所
如圖5中顯示,將在氣囊殼體32的外側表面上形成的連接突出46 插入在上下滑槽28的噴射成型處理期間設置的氣囊殼體連接孔44中, 從而完成氣囊殼體32的安裝處理。
如上,已經說明和表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然而,本發明不受 限于此,而是,應該理解可由本技術領域的那些技術人員實現本發明 的多種更改和變更而不偏離由權利要求定義的本發明的實質和技術范 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制造乘客座椅的氣囊門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準備用于噴射成型氣囊門和防震墊的模,其中噴射成型所述氣囊門,以與所述防震墊的模角度一致;通過將注入液體注入到所述模中的氣囊門腔和防震墊腔,而噴射成型所述防震墊和所述氣囊門,其中在所述氣囊門的底部上整體形成多個上下滑槽;取出在整體模制所述防震墊和所述氣囊門時形成的產品;并且在取出所述產品后,對在所述氣囊門的所述底部上形成的所述多個上下滑槽進行彎曲,以與包括氣囊殼體的氣囊模塊的安裝角一致,從而制造所述乘客座椅的所述氣囊門。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準備模的所述步驟還包括以下步驟以與所述防震墊的所述模角度一致的角度在下模的頂部上形成的中空結構中設置多個側模;將多個側模緊密插入所述側模中,并在所述滑模之間設置動模;并且將上模連接到所述下模的所述頂部。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噴射成型的所述步驟還包括以下步驟將包括TPO材料的注入液體注入到與所述上模的底部和所述側模的頂部、所述滑模和所述動模之間的空間相對應的氣囊門腔中,并且同時將包括PPF材料的注入液體注入到與所述上模的所述底部和所述下模的所述頂部之間的空間相對應的所述防震墊腔中,其中,在噴射成型的所述步驟期間,在所述防震墊腔中模制所述防震墊,在所述氣囊門腔中所述氣囊門與所述防震墊整體模制,并且同時,在所述氣囊門的所述底部上,在其側面上的所述側模和所述滑模之間的所述空間中整體模制所述上下滑槽。
4.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中取出產品的所述步驟還包括 抽出所述上模,同時向下移走所述動模,從所述氣囊門和所述上下滑槽的所述表面分離其兩側面的所述滑模,從而取出在所述防震墊和所述氣囊門整體模制時的所述產品。
5.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中當在所述氣囊門的所述底部上整體模制所述上下滑槽時,在其中所述氣囊門和所述上下滑槽相互結 合的區域中形成兩級槽。
6. —種與防震墊整體噴射成型的乘客座椅的氣囊門,包括上下滑槽,其在所述氣囊門的所述底部上整體形成,并與所述防震墊的模角度一致;兩級槽,其設量在所述上下滑槽的內表面上,所述上下滑槽通過所述兩級槽而彎曲,以與包括所述氣囊門的氣囊模塊的安裝角度一致;和左右滑槽,其分別連接到所述上下滑槽的兩側;和氣囊殼體,其插入并安裝到所述上下滑槽和所述左右滑槽中。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氣囊門,其中,凹口設置在所述左右滑槽的前后端,并且具有置于在所述上下滑槽上形成連接孔中的連接突起的連接部分整體設置在所述凹口上。
8.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氣囊門,其中所述氣囊殼體的前后端緊密地插入所述上下滑槽的內側表面,并且同時所述氣囊殼體的兩端緊密 地插入外側表面。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氣囊門,其中氣囊殼體連接孔形成在所述 上下滑槽中,并且多個連接突出整體設置在所述氣囊殼體的前后端的 外側表面上,隨后插入到所述氣囊殼體連接孔中。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乘客座椅的氣囊門和制造乘客座椅的氣囊門的方法。具體地,乘客座椅的氣囊門使用二次注塑方法以模可容易地抽出的角度與安裝在乘客座椅前面的防震墊整體模制。
文檔編號B60R21/2165GK101172386SQ200610169460
公開日2008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06年12月15日 優先權日2006年10月31日
發明者孔炳碩 申請人: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