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車輛用外部后視鏡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備照明裝置和攝像裝置等的附屬零部件的車輛用外部后視鏡裝置。
背景技術:
具備照明裝置和攝像裝置等的附屬零部件的車輛用外部后視鏡裝置以往就有。例如,有特開2002-337606號公報記載的車輛用外部后視鏡裝置。以下說明現有的車輛用外部后視鏡裝置。現有的車輛用外部后視鏡裝置是從罩體的開口部插入燈單元的基部,用箝器將其結合在殼本體的背面部,且通過該箝器的結合力使燈單元的照射部與罩體的開口部卡合。
但是,在現有的車輛用外部后視鏡裝置上,由于沒有在將燈單元固定在殼本體及罩體上時的導向定位機構,所以在簡單且切實地將燈單元固定在殼本體及罩體上時有問題。
發明內容
該發明的目的是至少解決上述問題。
該發明涉及的車輛用外部后視鏡裝置具備照明裝置和攝像裝置等的附屬零部件,包括鏡殼體;上述附屬零部件;將上述附屬零部件臨時固定在上述鏡殼體上的臨時固定機構;以及將上述附屬零部件正式固定在上述鏡殼體上的正式固定機構;上述臨時固定機構設于上述鏡殼體與上述附屬零部件雙方上,在將上述附屬零部件臨時固定在上述鏡殼體上時,上述臨時固定機構進行將上述附屬零部件安置在上述鏡殼體上的方向的導向定位;以及相對于上述安置方向分別大致正交且相互大致正交的第1方向及第2方向的導向定位;上述鏡殼體的臨時固定機構或上述附屬零部件的臨時固定機構中的任意一方是由相對于上述安置方向大致平行的至少2個板部構成的,在上述至少2個板部上分別設有越向上述安置方向寬度越窄的槽部,上述鏡殼體的臨時固定機構或上述附屬零部件的臨時固定機構中的任意另外一方包括通過將上述附屬零部件安置在上述鏡殼體上來分別切入上述至少2個板部的槽部的邊緣進行上述安置方向及上述第1方向的導向定位的切入板部;以及分別與上述至少2個板部搭接來進行上述第2方向的導向定位的搭接板部。
用附圖進行以下發明的詳細說明,以明確以上所述及該發明的其他的目的、特征、優點。
圖1是顯示該發明涉及的車輛用外部后視鏡裝置的實施例的鏡殼體和側轉向信號燈的分解立體圖。
圖2是同樣顯示門鏡的主視圖。
圖3是同樣顯示門鏡的后視圖。
圖4是同樣顯示門鏡左側視圖。
圖5是圖2中V-V線剖視圖。
圖6是同樣顯示鏡殼體與側轉向信號燈的固定狀態的局部立體圖。
圖7是同樣顯示鏡殼體與側轉向信號燈的固定狀態的局部后視圖。
圖8是同樣顯示鏡殼體和側轉向信號燈的固定狀態的側視圖。
圖9是圖7中的IX-IX線剖視圖。
圖10是圖7中的X-X線剖視圖。
圖11是圖7中的XI-XI線剖視圖。
圖12是圖8中的XII-XII線剖視圖。
圖13是顯示沒有密封搭接板部的場合的變形的剖視圖。
圖14是同樣顯示臨時固定前的狀態的重要部位的局部立體圖。
圖15是同樣顯示臨時固定后的狀態的重要部位的局部立體圖。
圖16是圖14中的XVI箭頭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說明該實施例中的車輛用外部后視鏡裝置的構成。在附圖中,標記“F”表示汽車(車輛)的前方一側(汽車的前進方向一側)。標記“B”表示汽車的后方一側。標記“U”表示從駕駛員一側看到了前方一側的上側。標記“D”表示從駕駛員一側看到了前方一側的下側。標記“L”表示從駕駛員一側看到了前方一側的場合的左側。標記“R”表示從駕駛員一側看到了前方一側的場合的右側。
在圖2~圖5中,標記1是該實施例中的車輛用外部后視鏡裝置。在該例中,是汽車用的門鏡。該實施例的門鏡1分別裝備在汽車的左右門(無圖示)上。另外,該實施例的門鏡1是裝備在汽車的左側L的門上。汽車的右側R的門上裝備的門鏡與該實施例的門鏡1大致左右相反。在該實施例的門鏡1上,左側L為外側,即相對于汽車為外側。右側R是內側,即相對于汽車為內側。
該實施例的門鏡1如圖2、圖3所示,包括固定在上述門上的基座2;以及裝備在上述基座2上的鏡組件3。上述鏡組件3如圖2~圖5所示,包括鏡殼體4、裝飾件5、側轉向信號燈6、和反射鏡單元7。
如圖2、圖5所示,上述鏡殼體4的后方一側B部分8是開口的。另外,如圖1、圖5~圖11所示,上述鏡殼體4的去除了右側R部分的其他的部分9是封閉的。進而,如圖1所示,在上述鏡殼體4的封閉部9的前方一側F部分的大致中央部設有窗部28。上述窗部28用于從上述鏡殼體4的內側(后方一側B)將燈用導線29在反面(前方一側F)進行配線。上述鏡殼體4的右側R部分通過螺釘(無圖示)等固定在上述基座2上。如圖2、圖5所示,在上述鏡殼體4的開口部8上配置有上述鏡單元7。在與上述基座2一體的安裝托架(無圖示)上安裝有電源部分(無圖示)。上述反射鏡單元7可大致圍繞垂直軸(無圖示)左右翹動且可大致圍繞水平軸(無圖示)上下翹動地安裝在上述電源部分上。在上述鏡單元7上形成可看見汽車的后方的反射面。
如圖2~圖5、圖9~圖12所示,在上述鏡殼體4的封閉部9的前方一側F部分及上側U部分及左側L部分被遮蔽以覆蓋上述裝飾件5。上述裝飾件5構成上述鏡殼體4的一部分。上述裝飾件5分為上述鏡殼體4的前方一側F部分及上側U部分及左側L部分。上述裝飾件5為罩形狀(瓜皮帽、裝飾罩)。如圖1、圖7所示,在上述鏡殼體4的封閉部9上設有多個例如四角形的配合孔10。在上述裝飾件5的里面分別與上述配合孔10對應設有多個配合爪(無圖示)。通過使上述配合爪與上述配合孔10的邊緣配合,將上述裝飾件5固定在上述鏡殼體4上。如圖3中的實線及圖4所示,在從上述裝飾件5的左側L到略前方一側F部分,設有大致梯形的切口13。
上述側轉向信號燈6包括劃分了燈室(無圖示)的燈箱11及車燈玻璃12;以及作為配置在上述燈室內的光源的1個或多個LED(無圖示)。上述側轉向信號燈6是通過臨時固定機構15、16及正式固定機構21、23、24固定在上述鏡殼體4的封閉部9的左側L部分及前方一側F部分。另外,作為上述側轉向信號燈6的一部分的車燈玻璃12從上述裝飾件5的上述切口13露出于外部。如圖10、圖12所示,密封構件(墊層或填料等)14介于上述裝飾件5的切口13的邊緣部與上述車燈玻璃12及后述的密封搭接板部32之間。上述側轉向信號燈6向規定的配光層閃爍照射琥珀色(或黃色)的光,是對其他的駕駛員和其他的步行者等提示轉換前進方向等的信號燈。
如圖5所示,上述鏡殼體4的封閉部9的前方一側F部分及左側L部分即固定有上述側轉向信號燈6的部分是從前方一側F迂回到后方一側B的形狀。上述側轉向信號燈6是與上述鏡殼體4的封閉部9的前方一側F部分及左側L部分(迂回部)的迂回相符的形狀。如圖1、圖6~圖8、圖12、圖14、圖15所示,在上述鏡殼體4的迂回部的后方一側B部分的上下和上述側轉向信號燈6的后方一側B部分的上下分別設有上述臨時固定機構15、16。即上述臨時固定機構15、16分別設置在上述鏡殼體4的外側端部及上述側轉向信號燈6的外側端部。
如圖5所示,上述鏡殼體4的外側的端部(迂回部的后方一側B部分)臨近上述開口部8的邊緣。在此,設置上述正式固定機構21、23、24的空間需要比設置上述臨時固定機構15、16的空間寬大的空間。為此,確保在上述鏡殼體4的外側的端部設置上述正式固定機構21、23、24的空間很困難。由此,在上述鏡殼體4的外側的端部設置上述正式固定機構21、23、24很困難。即要確保在上述鏡殼體4的外側端部設置上述正式固定機構21、23、24的空間。這樣,上述鏡殼體4相對于上述鏡單元7的反射面要大型化。由此,由于上述門鏡1從汽車的左右兩側很大地突出于外側,所以不利于汽車行走的安全及外觀性。因此,上述鏡殼體4的外側的端部臨近上述開口部8的邊緣而難以設置上述正式固定機構21、23、24。
上述臨時固定機構15、16是由設于上述鏡殼體4和上述側轉向信號燈6雙方上的導向定位部15、16構成的。在將上述側轉向信號燈6臨時固定在上述鏡殼體4上時,上述導向定位部15、16進行將上述側轉向信號燈6安置在上述鏡殼體4上的方向的導向定位;以及相對于上述安置方向分別大致正交且相互大致正交的第1方向及第2方向的導向定位。
在此,上述臨時固定機構15、16是將上述鏡殼體4的開口部8位于下側,通過由該側轉向信號燈6的自重使上述側轉向信號燈6落入該鏡殼體4的迂回部中,來將上述側轉向信號燈6臨時固定在上述鏡殼體4的迂回部。因此,上述安置方向在門鏡1上是從前方一側F向后方一側B的方向,上述第1方向是左右L-R方向,上述第2方向是上下U-D方向。
上述鏡殼體4的導向定位部15是由相對于上述安置方向上下大致平行的2個板部18、18構成的。在上述2個板部18、18上,分別設置了從前方一側F到后方一側B越向上述安置方向寬度越窄的大致V字形狀的槽部17、17。以下將上述鏡殼體4的導向定位部15稱為導向槽15。上述槽部17的里面大致平行。
另一方面,側轉向信號燈6的導向定位部16包括分別切入上述2個板部18、18的槽部17、17的邊緣的切入板部19、19;分別與上述2個板部18、18搭接的搭接板部20、20;以及介由上述密封構件14與上述裝飾件5的切口13的邊緣密封搭接的密封搭接板部32。即上述側轉向信號燈6的導向定位部16是由所謂的橫T形導軌構成的。以下將上述側轉向信號燈6的導向定位部16稱為導軌16。上述切入板部19的板厚與上述槽部17的里面的寬度大致同等或大一些。
上述切入板部19、19是通過將上述側轉向信號燈6安置在上述鏡殼體4中,來分別切入上述2個板部18、18的槽部17、17的邊緣,各自進行上述安置方向及上述第1方向的導向和定位。上述搭接板部20、20從上述切入板部19、19一體設置到右側R,通過將上述側轉向信號燈6安置在上述鏡殼體4上,分別使上側U的上述搭接板部20的下面搭接在上側U的上述板部18的上面,并使下側D的上述搭接板部20的上面搭接在下側D的上述板部18的下面,來分別進行上述第2方向的導向和定位(參照圖12、圖15)。上述密封搭接板部32是從上述切入板部19、19一體設置到上側U和下側D。
另外,在上述鏡殼體4的封閉部9的前方一側F部分及迂回部和上述側轉向信號燈6的前方一側F部分及迂回部上設有上述正式固定機構21、23、24。如圖1、圖10、圖11所示,上述正式固定機構21、23、24包括在上述安置方向上一體設于上述鏡殼體4上的軸襯部21;具有一體設于上述側轉向信號燈6上的透孔22的舌形狀的安裝部23;以及通過上述安裝部23的透孔22擰入上述軸襯部21的螺釘24。
進而,如圖1、圖9所示,在上述鏡殼體4的前方一側F部分,在上述安置方向上一體設置導向銷25。另一方面,在上述側轉向信號燈6的前方一側B部分,一體設有具有透孔26的舌形狀的導向部27。具有上述導向銷25及透孔26的上述導向部27構成輔助性導向定位機構及固定機構。
該實施例中的車輛用外部后視鏡裝置(門鏡1)由以上構成組成,以下說明側轉向信號燈6向鏡殼體4的固定。
首先,固定基座2和鏡殼體4的右側R部分。然后,如圖1所示,使鏡殼體4的后方一側B位于下側。接著,將側轉向信號燈6移到鏡殼體4的封閉部9的大致規定位置即迂回部。然后,如圖14所示,通過插入式將側轉向信號燈6安置(插入)在該鏡殼體4的迂回部中。接著,如圖15所示,在安置方向及左右方向上將側轉向信號燈6的2個導軌16、16的切入板部19、19引導到鏡殼體4的2個導向槽15、15的槽部17、17的邊緣。由此,決定安置方向(后方一側B方向)及左右L-R方向的位置。并且,在上下方向上引導側轉向信號燈6的2個導軌16、16的搭接板部20、20分別與鏡殼體4的2個導向槽15、15的板部18、18搭接。由此,決定上下U-D方向的位置。
在此,切入板部19的板厚與槽部17的里面的寬度大致相等或大一些。因此,將側轉向信號燈6壓入鏡殼體4一側后,切入板部19切入槽部17的里面的邊緣。由此,能夠將側轉向信號燈6更切實地臨時固定在鏡殼體4上。另外,如圖16所示,將搭接板部20的搭接面33傾斜后,能夠更簡單且切實地將側轉向信號燈6引導并定位在鏡殼體4中。
這樣,通過臨時固定機構15、16簡單且切實地將側轉向信號燈6臨時固定在鏡殼體4中。這時,側轉向信號燈6的2個安裝部23位于鏡殼體4的2個軸襯部21的上方。另外,側轉向信號燈6的導向部27的透孔26與鏡殼體4的導軌25嵌合。
接著,將2個螺釘24通過安裝部23的透孔22擰入軸襯部21。其結果,側轉向信號燈6通過正式固定機構21、23、24被固定在鏡殼體4中。這時,通過正式固定機構21、23、24的正式固定與臨時固定機構15、16的臨時固定的共同作用,側轉向信號燈6切實被固定在鏡殼體4中。將燈用導線29的接插件30與固定在鏡殼體4上的側轉向信號燈6的接插件31(參照圖9)連接。在固定了該側轉向信號燈6后,將裝飾件5固定在鏡殼體4上。另外,側轉向信號燈6向鏡殼體4固定的作業可以在向鏡單元7及電源部分的基座2(安裝托架)固定的作業之前的工序進行,或者也可以在之后的工序進行。另外,如圖12所示,在將裝飾件5固定在鏡殼體4上時,要預先將密封構件14介于裝飾件5的切口13的邊緣與側轉向信號燈6的密封搭接板部32、32之間。
該實施例中的車輛用外部后視鏡裝置(門鏡1)是由以上構成組成,以下說明該實施例中的車輛用外部后視鏡裝置(實施例的門鏡1)的作用效果。
將側轉向信號燈6大致安置在鏡殼體4的迂回部(固定側轉向信號燈6的部分)的周邊。接著,如圖12及圖15所示,切入板部19、19分別切入2個板部18、18的槽部17、17的邊緣,進行安置方向(前后F-B方向)及第1方向(左右L-R方向)的導向和定位,且搭接板部20、20分別與2個板部18、18搭接,進行第2方向(上下U-D方向)的導向和定位。即通過由鏡殼體4一側的2個導向槽15、15(導向定位部15、15)及側轉向信號燈6一側的2個導軌16、16(導向定位部16、16)構成的臨時固定機構15、16的臨時固定作用,鏡殼體4和側轉向信號燈6在安置方向(前后F-B方向)及第1方向(左右L-R方向)及第2方向(上下U-D方向)上被引導且定位。其結果,該實施例的門鏡1是由具有2個軸襯部21、21及透孔22、22的2個安裝部23、23及2個螺釘24、24構成的正式固定機構21、23、24將鏡殼體4和側轉向信號燈6正式固定,由此,能夠將側轉向信號燈6簡單且切實地固定在鏡殼體4上。
而且,該實施例的門鏡1的鏡殼體4一側的臨時固定機構15是由分別設有槽部17、17的2個板部18、18構成的,側轉向信號燈6一側的臨時固定機構16是由切入板部19、19和搭接板部20、20及密封搭接板部32、32構成的。因此,該實施例的門鏡1的臨時固定機構15、16的結構簡單,能夠使制造成本相應降低。
另外,該實施例的門鏡1能夠通過臨時固定機構15、16將難以設置正式固定機構21、23、24的鏡殼體4的外側的端部和側轉向信號燈6的外側的端部進行臨時固定。因此,由于該實施例的門鏡1是通過由正式固定機構21、23、24將鏡殼體4和側轉向信號燈6正式固定,來將臨時固定機構15、16的臨時固定進行正式固定,所以,能夠切實牢固地固定鏡殼體4的外側的端部和側轉向信號燈6的外側的端部,能夠切實防止側轉向信號燈6的外側的端部相對于鏡殼體4的外側的端部移動或松動。
進而,該實施例的門鏡1為在側轉向信號燈6的一部分的車燈玻璃12從設于構成鏡殼體4的一部分的裝飾件5上的切口13露出于外部的類型的場合,如圖12所示,設于側轉向信號燈6上的切入板部19、19的密封搭接板部32、32與裝飾件5的切口13的邊緣介由密封構件14密封搭接。因此,由于該實施例的門鏡1能夠介由密封構件14使裝飾件5的切口13的邊緣部切實保持在側轉向信號燈6的密封搭接板部32、32上,所以,能夠使裝飾件5的切口13的邊緣部的剛性提高,能夠切實防止裝飾件5的變形,切實牢固地保持裝飾件5的形狀。特別是在裝飾件5的切口13如圖3中的雙點劃線所示在左右L-R方向上長的場合,裝飾件5的形狀保持效果進一步顯著提高。
另外,在上述實施例中,說明了門鏡,但在該發明中,也可以是其他的汽車用外部后視鏡裝置例如擋泥板后視鏡和卡車后視鏡等。
另外,在上述實施例中,鏡組件3是不能相對于基座2傾倒的結構。但是,在該發明中,也可以做成能夠通過手動、電動、緩沖作用使鏡組件相對于基座傾倒的構成。
進而,在上述的實施例中,作為附屬零部件說明了側轉向信號燈6。但是,在該發明中,作為附屬零部件也可以是除了側轉向信號燈6以外的照明裝置或CCD照相機等的攝像裝置。
另外,在上述實施例中,作為臨時固定機構15、16設置了2個導向定位部15、16(導向槽15、導軌16)。但是,在該發明中,也可以設置3個或以上的導向定位部15、16(導向槽15、導軌16)。
另外,在上述實施例中,作為正式固定機構21、23、24設置了具有2個軸襯部21及透孔22的安裝部23,且使用了2個螺釘24。但是,在該發明中,也可以設置具有1個或者3個或以上的軸襯部21及透孔22的安裝部23,且使用1個或者3個或以上的螺釘24。
另外,在上述實施例中,設置了具有導向銷25及透孔26的導向部27。但是在該發明中,也可以沒有具備導向銷25及透孔26的導向部27。
另外,在上述的實施例中,如圖12所示,介由密封構件14與裝飾件5的切口13的邊緣密封搭接的密封搭接板部32、32設置在側轉向信號燈6的切入板部19、19上。但是,在該發明中,如圖13所示,也可以不設置密封搭接板部。
另外,在上述實施例中,如圖12所示,搭接板部20、20設于切入板部19、19的右側R。但是在該發明中,既可以將搭接板部20、20設置在切入板部19、19的左側L,也可以左右相互交錯地設置。
另外,在上述實施例中,如圖12及圖15所示,分別是上側U的搭接板部20的下面與上側U的板部18的上面搭接,且下側D的搭接板部20的上面與下側D的板部18的下面搭接。但是在該發明中,也可以與其相反,分別將上側U的搭接板部20的上面與上側U的板部18的下面搭接,且將下側D的搭接板部20的下面與下側D的板部18的上面搭接。
權利要求
1.一種車輛用外部后視鏡裝置(1),具備照明裝置和攝像裝置等附屬零部件(6),其特征在于,包括鏡殼體(4);所述附屬零部件(6);將所述附屬零部件(6)臨時固定在所述鏡殼體(4)上的臨時固定機構(15、16);以及將所述附屬零部件(6)正式固定在所述鏡殼體(4)上的正式固定機構(21、23、24);所述臨時固定機構(15、16)設于所述鏡殼體(4)和所述附屬零部件(6)雙方上,在將所述附屬零部件(6)臨時固定在所述鏡殼體(4)上時,所述臨時固定機構(15、16)進行將所述附屬零部件(6)安置在所述鏡殼體(4)上的方向(F-B)的導向定位;以及相對于所述安置方向(F-B)分別大致正交且相互大致正交的第1方向(L-R)及第2方向(U-D)的導向定位;所述鏡殼體(4)的臨時固定機構(15)或所述附屬零部件(6)的臨時固定機構(16)中的任意一方(15)是由相對于所述安置方向(F-B)大致平行的至少2個板部(18)構成的,在所述至少2個板部(18)上分別設有越向所述安置方向(F-B)寬度越狹窄的槽部(17);所述鏡殼體(4)的臨時固定機構(15)或所述附屬零部件(6)的臨時固定機構(16)中的任意另一方(16)包括切入板部(19),其通過將所述附屬零部件(6)安置在所述鏡殼體(4)中,分別切入所述至少2個板部(18)的槽部(17)的邊緣,進行所述安置方向(F-B)及所述第1方向(L-R)的導向定位;以及搭接板部(20),其分別與所述至少2個板部(18)搭接,進行所述第2方向(U-D)的導向定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用外部后視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臨時固定機構(15、16)分別設置在所述鏡殼體(4)的外側(L)的端部及所述附屬零部件(6)的外側(L)的端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車輛用外部后視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屬零部件(6)的一部分(12)從設于構成所述鏡殼體(4)的一部分的裝飾件(5)上的切口(13)露出于外部;與所述裝飾件(5)的切口(13)的邊緣密封搭接的密封搭接板部(32)介由密封構件(14)一體設置在設于所述附屬零部件(6)上的所述切入板部(19)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車輛用外部后視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板部(20)的搭接面(33)是傾斜的。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車輛用外部后視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板部(20)的搭接面(33)是傾斜的。
全文摘要
一種車輛用外部后視鏡裝置,鏡殼體(4)的臨時固定機構(15)是由板部(18)構成,在板部(18)上設有槽部(17),附屬零部件(6)的臨時固定機構(16)包括切入槽部(17)的邊緣并進行安置方向(F-B)及第1方向(L-R)的導向定位的切入板部(19);以及與板部搭接并進行第2方向(U-D)的導向定位的搭接板部(20)。
文檔編號B60Q1/26GK1962314SQ200610144469
公開日2007年5月16日 申請日期2006年11月8日 優先權日2005年11月9日
發明者河西丈一, 本田圭介 申請人:市光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