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乘客安全氣囊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乘客安全氣囊組件,更具體地說,涉及這樣一種乘客安全氣囊組件,其易于組裝、輕量并可降低成本,因為具有與折翼部和加強部一體形成的緩沖包裹而使部件數目減少。
背景技術:
一般地,車輛用的安全氣囊可分成駕駛員安全氣囊(DAB)和乘客安全氣囊(PAB),所述的駕駛員安全氣囊安裝于方向盤上,用于保護駕駛座上的駕駛員,所述的乘客安全氣囊安裝于乘客座椅前面的儀表板上,用于保護乘客座椅上的乘客。基本上,駕駛員安全氣囊是必需的,乘客安全氣囊是任選的;然而,近年來,具有防止乘客受傷的乘客安全氣囊安裝于其中的車輛不斷增長。
圖1為現有技術的乘客安全氣囊組件的剖視圖。圖2是現有技術的加強織物的展開圖。圖3是現有技術的緩沖包裹的展開圖。圖4是現有技術的折翼的展開圖。
現有技術的氣囊組件包括氣囊殼體(未示出),氣囊墊2,和充氣機(未示出),所述的氣囊殼體安裝至與乘客座椅相對的儀表板(未示出)上,所述的氣囊墊2容納于氣囊殼體中以便當車輛發生碰撞時朝著乘客座椅展開,所述的充氣機將高壓氣體提供給氣囊墊2。
如圖1所示,與氣囊墊2耦合并用于固定該氣囊墊2的保持架4安裝在氣囊殼體內側。
此外,乘客安全氣囊組件還包括用于包裹氣囊墊2以使該氣囊墊2保持在折疊狀態的緩沖包裹6,折翼8和加強織物10,所述的折翼8被安裝成在包裹氣囊墊2的同時可折疊于緩沖包裹6內從而在氣囊墊2一展開就使展開壓力被吸收,所述的加強織物10被安裝成包裹部分氣囊墊2以便防止氣囊墊2被來自于充氣機(未示出)的高溫、高壓氣體損壞。
緩沖包裹6、折翼8和加強織物10與保持架4上所設的螺栓12耦合。
折翼8用于提高OOP(不正確位置)性能,它一般稱為OPF(乘客保護折翼)。
通過在氣囊墊2的展開過程中減小初始展開壓力從而不允許氣囊墊2朝著乘客侵略性地展開,這樣折翼8可保護不正確位置的乘客。
折翼8由緊固于保持架4一側的第一折翼8a和緊固于保持架4另一側的第二折翼8b構成。第一折翼8a和第二折翼8b被折疊成彼此交疊。
另外,第一折翼8a和第二折翼8b被涂布有硅,從而在氣囊墊2一展開,其間就具有充分的摩擦力。
然而,現有技術的乘客安全氣囊組件存在這樣的問題,即因為折翼8、緩沖包裹6和加強織物10必須分別安裝,所以部件數目增加且成本高。此外,由于折翼8由硅涂布的纖維制成,所以成本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著重解決現有技術的問題,其目的是提供一種乘客安全氣囊組件,其可保持OOP性能,結構簡單且可降低成本。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乘客安全氣囊組件,包括容納于氣囊殼體并且當車輛發生碰撞時朝著乘客展開的氣囊墊;和包括加強部和折翼部的緩沖包裹,該加強部用于保護氣囊墊,該折翼部用于抑制氣囊墊的初始展開并將氣囊墊保持于折疊狀態。
折翼部具有通過氣囊墊的展開壓力撕開的撕裂線。
緩沖包裹經由保持架緊固于氣囊殼體。
折翼部由折疊部和耦合部構成,該折疊部從加強部伸出并被折疊多次,該耦合部形成于折疊部的一側以耦合保持架。
折疊部在折疊之后被縫合。
折疊部具有通過氣囊墊的展開壓力撕開的撕裂線。
折翼部被形成為使與保持架耦合的部分形成至少一層。
加強部包括與保持架耦合的耦合部,從耦合部的一側伸出以便包裹氣囊墊一側的第一加強部,和從耦合部的另一側伸出以便包裹氣囊墊的另一側的第二加強部。
折翼部通過被從第一和第二加強部的任何一側伸出而形成。
耦合部具有被成形為與保持架上所設的螺栓耦合的耦合孔。
在附圖中
圖1為現有技術的乘客安全氣囊組件的剖視圖;圖2為現有技術的加強織物的展開圖;圖3為本發明的緩沖包裹的展開圖;圖4為本發明的折翼的展開圖;圖5為本發明的乘客安全氣囊組件的剖視圖;圖6為本發明的緩沖包裹的展開圖;圖7a和7b為組裝狀態圖,其示出了本發明的緩沖包裹的組裝方法。
具體實施例方式
其后,將參照附圖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
圖5為本發明的乘客安全氣囊組件的剖視圖。圖6為本發明的緩沖包裹的展開圖。圖7a和7b為組裝狀態圖,其示出了本發明的緩沖包裹的組裝方法。
如圖5所示,本發明的氣囊組件包括容納于氣囊殼體(未示出)以便當車輛發生碰撞時朝著乘客展開的氣囊墊50,以及包括加強部60和折翼部70的緩沖包裹80,該加強部60用于保護氣囊墊50,該折翼部70用于抑制氣囊墊50的初始展開并將該氣囊墊50保持于折疊狀態。
氣囊殼體(未示出)安裝在與乘客座椅相對的儀表板(未示出)內側。用于在車輛發生碰撞時給氣囊墊50提供高溫、高壓氣體的充氣機(未示出)安裝在氣囊殼體(未示出)中。
氣囊墊50通過保持架52緊固于氣囊殼體(未示出)。緩沖包裹80通過保持架52緊固于氣囊殼體(未示出)。
保持架52上設有與其一體的螺栓54,氣囊墊50和緩沖包裹80也與螺栓54耦合。
緩沖包裹80由一片纖維制成,其中心被局部裁切,并且該緩沖包裹以該裁切部為中心分成加強部60和折翼部70。
如圖6所示,加強部60包括與保持架52耦合的第一耦合部63,第一加強部61和第二耦合部62,該第一加強部61從第一耦合部63的一側伸出以便包裹氣囊墊50的一側,該第二加強部62從第一耦合部63的另一側伸出以便包裹氣囊墊50的另一側。
第一耦合部63具有供氣孔65,用于從充氣機(未示出)供給高溫、高壓氣體。
多個第一耦合孔65形成于供氣孔64周圍以與螺栓54耦合。
第一和第二加強部61和62在氣囊墊50被折疊之前包裹氣囊墊50的外側。當氣囊墊50被折疊時,第一和第二加強部61和62的任何一方與氣囊墊50一起被折疊。
在將氣囊墊50包裹之后,第一和第二加強部61和62通過縫紉線被縫合至氣囊墊50上。
如圖6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僅描述與氣囊墊50一起被折疊的第一加強部61,以及保護氣囊墊50并包裹該氣囊墊50以使其保持在折疊狀態的第二加強部62。
折翼部70通過被從第一和第二加強部61和62的任一側伸出而形成。這里,僅描述折翼部70通過被從第二加強部62伸出而形成。
如圖6所示,折翼部70由折疊部71和第二耦合部72構成,該折疊部71從第二加強部62伸出并被折疊多次,該第二耦合部72形成于折疊部71的一側以與保持架52耦合。
此外,折翼部70的折疊部71具有通過氣囊墊50的展開壓力撕開的撕裂線73。
撕裂線73沿著折疊部71的長度方向縱向形成。
第二耦合部72由至少一層組成,從而使其端部被折疊。
也即,第二耦合部72如圖5所示地在上下方向折疊一次,在左右方向折疊一次,并在折疊之后用縫紉線縫合。
第二耦合部72具有被成形為與螺栓54耦合的第二耦合孔74。
參考標號66和67分別表示縫合線,第一和第二加強部61和62沿著該縫合線被縫合至氣囊墊50上,參考標號75和76表示縫合線,第二耦合部72在折疊之后沿著該縫合線縫合。
以下將描述這樣構造的本發明的乘客安全氣囊組件的組裝方法。
首先,將緩沖包裹80與保持架52的螺栓54耦合,于是氣囊墊50與保持架52耦合。
接著,如圖7a所示,通過緩沖包裹80的第一加強部61包裹氣囊墊50的一側,通過其第二加強部62包裹氣囊墊50的另一側,然后將第一和第二加強部61和62縫合至氣囊墊50上。
其后,當折疊氣囊墊50時,如圖7b所示,將第一加強部61與氣囊墊50一起折疊,并定位于氣囊部50的褶皺之間,如圖6所示,第二加強部62用作使氣囊墊50保持于折疊狀態的包裹物。
當折疊氣囊墊50時,緩沖包裹80的折翼部70轉向圖7b的左側以包裹氣囊墊50。
這里,如圖6和7b所示,折翼部70的連接部70a包裹氣囊墊50,該連接部70a被裁切并與第二加強部62相連。
于是,折翼部70的耦合部72與保持架52的螺栓耦合。
其后,將折翼部70的折疊部71折疊多次并用縫紉線縫合。當褶皺和連接部70a被縫在一起時,折疊部71與氣囊墊50緊緊接觸,從而包裹氣囊墊50。
參考標號77表示縫合線,折疊部71被沿著該縫合線縫合。
也即,如圖5所示,氣囊墊50的一側由第二加強部62包裹,而該氣囊墊的另一側由折翼部70包裹。
所以,在緩沖包裹80中,第二加強部62和折翼部70用來包裹折疊狀態的氣囊墊50。
以下將描述如此構造的本發明的乘客安全氣囊組件的操作。
當車輛發生碰撞時,高壓氣體從充氣機(未示出)供至氣囊墊50。
在這點上,因為第一和第二加強部61和62連接至氣囊墊50上,所以該氣囊墊50避免了被高溫高壓氣體損壞。
當氣囊墊50被充入所述氣體時,氣囊墊50膨脹并展開,撕裂線73由于氣囊墊50的展開壓力而被撕開。
這里,由于氣囊墊50的展開能量隨著撕裂線73的撕開而被吸收,這防止了氣囊墊50朝著乘客侵略性地展開,由此對不正確位置(OOP)的乘客的傷害最小。
所以,緩沖包裹80的折翼部70用作OPF(乘客保護折翼),以便在氣囊墊50展開的過程中對乘客的傷害最小。
當撕裂線73被撕開時,折疊部71的縫合部與第二加強部62一起展開,其它部分朝著相對側展開,因為第二耦合部72緊固于保持架52。
結果,緩沖包裹80不但用來將氣囊墊50保持于折疊狀態,而且還用來保護氣囊墊50免受高溫、高壓氣體以及在氣囊墊50展開的過程中對乘客的傷害最小。
根據本發明,這樣構造的乘客安全氣囊組件易于組裝,輕量,并可降低成本,因為具有與折翼部和加強部一體形成的緩沖包裹而使部件數目降低。
而且,折翼部由于具有撕裂線而吸收氣囊墊的部分展開能量,因此對乘客損傷最小并提高OOP性能。此外,折翼部不需要硅涂布工藝,由此降低了成本。
另外,折翼部被形成為使與保持架耦合的部分可形成至少一層,由此提高與保持架耦合的部分的強度。
權利要求
1.一種乘客安全氣囊組件,其特征在于,該組件包括容納于氣囊殼體內并且當車輛發生碰撞時朝著乘客展開的氣囊墊;和包括加強部和折翼部的緩沖包裹,該加強部用于保護氣囊墊,該折翼部用于抑制氣囊墊的初始展開并將氣囊墊保持于折疊狀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安全氣囊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翼部具有通過氣囊墊的展開壓力撕開的撕裂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安全氣囊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包裹通過保持架緊固于氣囊殼體。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乘客安全氣囊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翼部由折疊部和耦合部構成,該折疊部從加強部伸出并被折疊多次,該耦合部形成于折疊部的一側以與保持架耦合。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乘客安全氣囊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疊部在折疊之后被縫合。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乘客安全氣囊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疊部具有通過氣囊墊的展開壓力撕開的撕裂線。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乘客安全氣囊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翼部被形成為使與保持架耦合的部分形成至少一層。
8.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乘客安全氣囊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部包括與保持架耦合的耦合部,從耦合部一側伸出以包裹氣囊墊一側的第一加強部,和從耦合部另一側伸出以包裹氣囊墊另一側的第二加強部。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乘客安全氣囊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翼部通過被從第一和第二加強部的任一側伸出而形成。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乘客安全氣囊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部具有被形成為與保持架上所設的螺栓耦合的耦合孔。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一種乘客安全氣囊組件,其易于組裝,輕量并可降低成本,因為具有與折翼部和加強部一體形成的緩沖包裹而使部件數目降低。折翼部由于具有撕裂線而吸收氣囊墊的部分展開能量,從而使對乘客的傷害最小并提高OOP性能。
文檔編號B60R21/237GK1982124SQ20061006494
公開日2007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06年3月17日 優先權日2005年12月16日
發明者權海旭 申請人:現代摩比斯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