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立交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一種交通設施,具體涉及一種立交橋。
背景技術:
普通的交通十字路口通過信號燈控制直行、左行,效率低,且影響車輛的順暢通過,一些小型的立交橋只能保證主干道的直行不受阻,其它方向的直行、轉彎則會產生交匯,影響行車速度,而完全可以避開車輛交匯的大型立交橋則需要有較長的懸空引橋、盤橋,占用面積龐大,造價高,施工難度大,而且由于層次多,司機難以識別不同方向的行駛路線。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占用面積小,造價低、便于施工的可完全避免車輛交匯的立交橋。
解決上述問題的技術方案是(參見實施例圖)本實用新型設有相互交叉的主干道(A)、(B),主干道(A)在其與主干道(B)交叉的部位為懸空越過主干道(B)的高架橋,兩主干道分別在其正反向車道(A1、A2,B1、B2)前進方向靠近交叉部位的右翼設有與另一主干道連通的順行右拐通道(C11、C12、C21、C22),其特征在于在兩主干道交叉部位的主干道(A)高架橋兩側分別設有單向行駛翼橋(D1)、(D2),翼橋兩端分別通過翼橋入口(D11、D21)和翼橋出口(D12、D22)與高架橋主干道(A)連通,兩翼橋出入口之間分別設有與下方主干道(B)正反向車道之間的中間區域連通的液壓升降臺(E1)、(E2),所述升降臺與能帶動其升降的動力裝置傳動連接。
本立交橋的運行方法是車輛到達交叉口時,可通過主干道(B)和高架橋(A)無障礙直行通過;當在(A)干道上行駛的車要右拐時,可順著右側的右拐通道(C11,C21)順行駛向(B)干道向右行駛;在(B)干道上行駛的車要右拐時,可順著右側的右拐通道(C12,C22)駛向(A)干道向右行駛;在(A)干道上行駛的車要左拐時,可在行駛上高架橋后通過右側的翼橋入口(D11、D21)進入對應側翼橋(D1、D2),開到該翼橋的升降臺(E1,E2)上,下降到下方主干道(B)正反向通道的中間區域,再駛入其左拐通道上。
本實用新型可通過設在交叉口的右拐通道實現車輛的右轉彎,通過設在高架橋兩側的翼橋和升降臺實現車輛的左拐,保證了各行車道的暢通無阻,節省了時間,提高了行車效率,而且立交橋占用面積小,結構簡單,易于施工,與現有完全能避開車輛交匯的大型立交橋相比,造價可降低一半以上,此外,由于本實用新型立交橋層次少,結構簡單,司機易于辯別不同方向的行駛路線。
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升降臺結構示意圖A、B-主干道 C-右拐引橋 D-翼橋 D11、D21-翼橋入口D12、D22-翼橋出口 E-升降臺 F-液壓缸 G-液壓馬達具體實施方式
本例在東西向干道A與南北向干道B的交叉口設置有立交橋,該立交橋懸空交叉越過主干道B,兩端分別與主干道A連通,車輛在該交叉口可無障礙直行通過。
在立交橋下靠近立交橋的部位,主干道A的正向通道A1與主干道B的正向通道B1之間設有順向的右拐通道C11,在主干道B的反向通道B2與主干道A的正向通道A1之間,設有順向的右拐通道C12;在主干道A的反向通道A2與主干道B的反向通道B2之間設有順各的右拐通道C21;在主干道B的順向通道B1到主干道A的反向通道A2之間設有順向的右拐通道C22;車輛在該交叉口可不上高架橋而無障礙順行右拐行駛。
在主干道A的高架橋兩側分別設有向側部鼓出的單向行駛圓弧形翼橋D1、D2,兩翼橋分別通過兩端的翼橋入口D11、D21和翼橋出口D12、D22與對應側的主干道A連通,翼橋通過橋墩立柱支撐,翼橋D1、D2中部分別設有與下方主干道B連通的升降臺E1、E2,升降臺E1、E2下位分別與主干道B正反向車道之間的中間區域連通;主干道A正向通道A1上行駛的車輛要在交叉口左拐時,可行駛上高架橋,通過右側的翼橋入口D11和翼橋D1,上到升降臺E1,下降到主干道B正反向通道的中間區域,再進入B干道的反向車道B2,實現左拐行駛;主干道B正向通道B1上行駛的車輛要在交叉口左拐時,行駛到立交橋下主干道B正反向通道的中間區域,通過升降臺E1上升到翼橋D1上,再通過翼橋出口D12進入主干道A的正向通道A1上,實現左拐行駛。
同理,主干道A和主干道B反向車道A2、B2上行駛的車輛在交叉口可通過翼橋D2和升降臺E2實現左拐行駛。
所述的升降臺E1、E2下部設有數臺由液壓馬達G驅動的舉升液壓油缸F,通過液壓油缸的伸縮完成車輛的升降輸送任務。
本實用新型A.B主干道、高架橋、翼橋寬度以及升降臺的承載量,可根據交叉路口各方向行駛的車流量大小設計。
本實用新型特別適合設置于小車流量大、占地面積不宜過大的繁華市區交叉路口。
權利要求1.一種立交橋,設有相互交叉的主干道(A)、(B),主干道(A)在其與主干道(B)交叉的部位為懸空越過主干道(B)的高架橋,兩主干道分別在其正反向車道(A1、A2,B1、B2)前進方向靠近交叉部位的右翼設有與另一主干道連通的順行右拐通道(C11、C12、C21、C22),其特征在于在兩主干道交叉部位的主干道(A)高架橋兩側分別設有單向行駛翼橋(D1)、(D2),翼橋兩端分別通過翼橋入口(D11、D21)和翼橋出口(D12、D22)與高架橋主干道(A)連通,兩翼橋出入口之間分別設有與下方主干道(B)正反向車道之間的中間區域連通的升降臺(E1)、(E2),所述升降臺與能帶動其升降的動力裝置傳動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交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翼橋(D1、D2)呈向側部鼓出的單向行駛圓弧形橋。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交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臺(E1)、(E2)分別設置于所在翼橋的中間部位,升降臺下部設有數臺由液壓馬達(G)驅動的舉升液壓油缸(F)。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交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拐通道(C11、C12、C21、C22)設置在立交橋下靠近立交橋的部位。
專利摘要一種立交橋,設有相互交叉的主干道(A)、(B),主干道(A)在其與主干道(B)交叉的部位為高架橋,兩主干道分別在其正反向車道前進方向靠近交叉部位的右翼設有與另一主干道連通的順行右拐通道,其特征在于在兩主干道交叉部位的主干道(A)高架橋兩側分別設有單向行駛翼橋(D1、D2),翼橋兩端分別通過翼橋入口(D11、D21)和翼橋出口(D12、D22)與主干道(A)連通,兩翼橋出入口之間分別設有與下方主干道(B)正反向車道之間中間區域連通的升降臺(E1)、(E2),本實用新型可完全避開交叉口車輛的交匯,占用面積小,結構簡單,易于施工,造價低,層次少,易于辨別行駛路線。
文檔編號B60S9/10GK2851332SQ20052014425
公開日2006年12月27日 申請日期2005年12月13日 優先權日2005年12月13日
發明者魏新瑞 申請人:魏新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