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罐體與滾道的焊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運輸特殊貨物的車輛,具體涉及一種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罐體與滾道焊接結構。
背景技術:
如圖1所示,混凝土攪拌運輸車上的罐體1兩頭為錐形結構,并按運輸車的長度方向分為前錐11、中段12和后錐13,前錐11位于車頭、后錐13位于車尾,滾道2為環形滾道,與罐體后錐13進行焊接。
目前混凝土攪拌運輸車上的罐體與滾道焊接結構大致有如以下三種第一種如圖2A、2B所示,滾道2套在罐體1的后錐13上,通過兩道外角環焊縫進行焊接固定,圖2B中的3為位于罐體1內的葉片。這種焊接結構雖然能把罐體和滾道焊接在一起,起到固定作用,但是由于罐體卷板成型后的錐度與滾道錐度有一定誤差,這樣導致罐體與滾道接觸面之間有一定間隙,增大焊縫承載量并增加焊接難度,在交變應力的作用下很容易讓焊縫裂開;第二種如圖3A、3B所示,滾道2套在罐體1的后錐13上,除了通過兩道外角環焊縫進行焊接固定外,還在滾道2內進行塞焊。這種焊接結構雖然能把罐體和滾道焊接在一起,同時又避免滾道與罐體之間的間隙,但是由于混凝土對塞焊縫的長期磨損,塞焊縫將被磨掉,這樣不僅沒有增加滾道與罐體之間的強度,反而增加了外環縫的承載量,更容易使滾道與罐體之間的焊縫裂開,圖3B中的3為位于罐體1內的葉片;第三種如圖4A、4B所示,罐體后錐13按運輸車的長度方向又分成前段后錐131和后段后錐132,并分別與滾道2在運輸車長度方向的兩側面(圖中未標示)進行對接,采用內外環焊縫,圖4B中的3為位于罐體1內的葉片。這種焊接結構可以避免滾道與罐體之間的間隙,增強滾道與罐體之間的焊接強度,但是整個罐體重量全由焊縫支撐,并且由于混凝土長期對內環焊縫磨損,久而久之,內環焊縫將被磨掉,這樣同樣不僅沒有增加滾道與罐體之間的強度,反而增加外環縫的承載量,更容易使滾道與罐體之間的焊縫裂開。
目前混凝土攪拌運輸車上的罐體與滾道焊接結構不外乎為上述三種結構。這三種結構的焊接方式都不能保證滾道與罐體焊接的強度,有些結構雖然避免了由于滾道與罐體之間的間隙,但又增加了焊縫的承載量,并由于混凝土長期對內焊縫進行磨損,也只能是暫時的,這樣只會增加維修成本,并給混凝土運輸商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為有效改善目前混凝土攪拌運輸車上的罐體與滾道焊接出現的各種問題,提供一種能夠保護并加強混凝土攪拌運輸車上的罐體與滾道焊接的結構,采用此結構的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同時還能降低制造成本、減輕整車自重。
為達到以上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罐體與滾道的焊接結構,所述罐體兩頭為錐形結構,并按運輸車的長度方向分為前錐、中段和后錐,前錐位于車頭、后錐位于車尾;所述滾道為與所述罐體后錐焊接的環形滾道;所述罐體后錐按運輸車的長度方向又分成前段和后段,而所述環形滾道上位于運輸車長度方向的前后兩側面分別車有凹槽,所述兩段罐體后錐分別插入相應滾道兩側面的凹槽內并進行對接,采用外環角焊縫、內環塞焊縫。
所述的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罐體與滾道的焊接結構,其中,所述位于車體尾端的后段罐體后錐采用的板材厚度小于前段罐體后錐、罐體中段或罐體前錐的板材厚度,一般情況下,后段罐體后錐采用的板材厚度為2~3mm,比前段罐體后錐、罐體中段或罐體前錐的板材厚度小2~3mm左右。
本實用新型滾道與罐體焊接的結構設計簡單合理,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滾道與罐體采用對接方式焊接,避免罐體套在滾道上焊接由于制作誤差所產生間隙帶來的缺陷;2、兩段后錐分別插進滾道上兩端面的凹槽,內塞環焊縫不會被混凝土磨損,從而保證滾道與罐體焊接強度;
3、由于混凝土在攪拌運輸過程中基本在罐體前錐、中段和前段后錐上,而另一段后錐即位于車體尾部的后錐只在進料和出料時才承受混凝土并受其磨損,故該段后錐采用的板材厚度可以適當減薄,一般為2~3mm即可,比前段罐體后錐、罐體中段或罐體前錐的板材厚度小3mm左右,這樣不僅降低成本,而且還減輕整車自重。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其中圖1為現有技術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結構示意圖;圖2A為現有技術第一種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罐體與滾道焊接結構-罐體套在滾道上焊接示意圖;圖2B為圖2A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3A為現有技術第二種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罐體與滾道焊接結構-罐體套在滾道上焊接、同時在滾道內進行塞焊示意圖;圖3B為圖3A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4A為現有技術第三種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罐體與滾道焊接結構-罐體后錐分成兩段與滾道進行對接焊示意圖;圖4B為圖4A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5A為本實用新型的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罐體與滾道焊接結構示意圖;圖5B為圖5A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5A、5B所示,混凝土攪拌運輸車上的罐體1兩頭為錐形結構,并按運輸車的長度方向分為前錐11、中段12和后錐13,前錐11位于車頭、后錐13位于車尾;后錐13按運輸車的長度方向又分成前段后錐131和后段后錐132,滾道2為環形滾道,在環形滾道2上位于運輸車的長度方向的兩側面(未標示)各車一個凹槽21、22。
本實用新型的焊接過程如下罐體1前后兩段后錐131、132分別插入滾道2的凹槽21、22內,通過工裝夾具保證的前后兩段后錐131、132外表面與滾道2的凹槽21、22中的一面(圖中未標示)貼緊,在外部進行角環焊,這樣前后兩段后錐131、132與滾道2的接觸面也承載一部分重量,可以減輕焊縫承載量,確保可靠性;前后兩段后錐131、132的內表面與滾道2的凹槽21、22其中另一面就有一個3~4mm左右的間隙,這樣便于塞環焊,因為間隙很小,混凝土中的砂石不易接觸到塞環焊縫,這樣保護了塞環焊縫;因為混凝土在攪拌運輸中只在前部分的罐體中,故位于車體尾部的后段后錐132只有在進料和卸料時才接觸混凝土,故后段后錐132采用2~3mm板材厚度已足夠滿足使用要求,比前段后錐131、罐體中段12或罐體前錐11的板材厚度小3mm左右,這樣可以降低成本,減輕整車自重。圖5B中的3為位于罐體1內的葉片。
由技術常識可知,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其它的不脫離其精神實質或必要特征的實施方案來實現。因此,上述公開的實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舉例說明,并不是僅有的。所有在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或在等同于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的改變均被本實用新型所包含。
權利要求1.一種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罐體與滾道的焊接結構,所述罐體兩頭為錐形結構,并按運輸車的長度方向分為前錐、中段和后錐,前錐位于車頭、后錐位于車尾;所述滾道為與所述罐體后錐焊接的環形滾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體后錐按運輸車的長度方向又分成前段和后段,而所述環形滾道上位于運輸車長度方向的前后兩側面分別車有凹槽,所述兩段罐體后錐分別插入相應滾道兩側面的凹槽內并進行對接,采用外環角焊縫、內環塞焊縫。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罐體與滾道的焊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車體尾端的后段罐體后錐采用的板材厚度小于前段罐體后錐、罐體中段或罐體前錐的板材厚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罐體與滾道的焊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段罐體后錐采用的板材厚度為2~3mm,比前段罐體后錐、罐體中段或罐體前錐的板材厚度小2~3mm。
專利摘要一種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罐體與滾道的焊接結構,所述罐體按運輸車的長度方向分為前錐、中段和后錐,所述罐體后錐按運輸車的長度方向又分成前段和后段,而所述滾道上位于運輸車長度方向的前后兩側面分別車有凹槽,所述兩段罐體后錐分別插入相應滾道兩側面的凹槽內并進行對接,采用外環角焊縫、內環塞焊縫。本實用新型的罐體與滾道的焊接結構,能夠保護并加強混凝土攪拌運輸車上的罐體與滾道焊接的結構,同時還能降低制造成本、減輕整車自重。
文檔編號B60P3/16GK2843925SQ20052006580
公開日2006年12月6日 申請日期2005年10月11日 優先權日2005年10月11日
發明者潘強林 申請人:中集車輛(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