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小型化結構的電子鑰匙和機械鑰匙系統的便攜式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進入系統或者類似系統的具有電子鑰匙系統和機械鑰匙系統的移動便攜式裝置。
背景技術:
在具有安全功能的電子鑰匙系統中,ID編碼在由使用者攜帶的移動便攜式裝置和設置在車輛或者類似物上的電子裝置之間通過無線通信來識別,以便例如鎖定和解鎖門。尤其是在車輛中,電子鑰匙系統實際用于根據在便攜式裝置和車輛的鑰匙機構的電子裝置之間的ID編碼識別結果來允許發動機啟動操作,使得提高車輛的反盜竊性能。
例如,如圖10所示,車輛具有進入系統,其具有電子鑰匙系統和機械鑰匙系統。根據便攜式裝置和車輛的電子裝置之間的ID編碼的識別結果,電子鑰匙系統鎖定和解鎖機械鑰匙系統。進入系統的機械鑰匙系統通過由使用者攜帶的便攜式裝置的機械鑰匙板來鎖定和解鎖。
根據JP-A-2002-322841,考慮到便攜式裝置的電源耗盡的情況,在形成在便攜式裝置的裝置主體中的容納部分中容納應急鑰匙(機械鑰匙板)。
此外,在用于電子鑰匙系統的便攜式裝置中,鎖定機構設置在裝置主體中,使得應急鑰匙不容易拔出裝置主體的容納部分。
這里,圖9A是示出便攜式裝置的例子的前視圖,圖9B是示出根據相關技術的便攜式裝置的側視圖。便攜式裝置101的裝置主體103具有用于執行與車輛的電子裝置的無線通信的通信單元400。便攜式裝置101的裝置主體103也具有鎖定機構。該鎖定機構包括彈簧107和由使用者手動操作的滑動部件105。彈簧107在預定的方向上推動(偏壓)滑動部件。突出部105a在彈簧107的相對側上形成在滑動部件105中。突出部105a接合容納在裝置主體103的容納部分109中的應急鑰匙111的接合槽111a,使得約束應急鑰匙111以防退出容納部分109。在該結構中,當滑動部件105逆著彈簧107的推動力滑動時,即,當滑動部件105在圖9A中的左側方向上滑動時,滑動部件105的突出部105a與應急鑰匙111的接合槽111a之間的接合被釋放。在這樣的情況下,應急鑰匙111可以被拔出裝置主體103的容納部分109。
然而,在便攜式裝置的上述結構中,鎖定機構設置在裝置主體中,以可分離地將應急鑰匙保持在裝置主體的容納部分中。因此,便攜式裝置的小型化是困難的,因為該裝置主體包括鎖定機構。此外,具有預定厚度和預定長度的板形應急鑰匙的內部空間沒有使用,且應急鑰匙成為上述結構中的死空間。
發明內容
考慮到上述問題,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生產用于機械鑰匙系統和電子鑰匙系統的小型化的便攜式裝置。
根據本發明,便攜式裝置用于由電子系統或者機械系統鎖定和解鎖的進入系統。該便攜式裝置具有鑰匙、裝置主體和鎖定機構。該鑰匙機械地與進入系統接合,以便鎖定和解鎖進入系統。裝置主體以電氣方式指示進入系統的鎖定和解鎖。該裝置主體具有用于容納該鑰匙的容納部分。鎖定機構在容納部分中可分離地保持該鑰匙。該鑰匙具有鎖定機構的至少一部分。
通過下面的參考附圖的詳細描述會更加明白本發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優點。在附圖中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個實施例,圖1A是示出了在正常條件下的便攜式裝置的透視圖,其中,該便攜式裝置由使用者攜帶,圖1B-1D是示出了在使用條件下的便攜式裝置的透視圖,其中,容納在便攜式裝置中的應急鑰匙被使用;圖2A是示出了應急鑰匙的前視圖,圖2B是示出了應急鑰匙的右側視圖,圖2C是示出了應急鑰匙的后視圖,以及圖2D是示出了沿著圖2A中的線IID-IID截取的應急鑰匙的部分截面圖;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個實施例,圖3A是示出了應急鑰匙的前視圖,圖3B是示出了應急鑰匙的右側視圖,圖3C是示出了應急鑰匙的后視圖,以及圖3D是示出了沿著圖3A中的線IIID-IIID截取的應急鑰匙的部分截面圖;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個實施例,圖4A是示出了應急鑰匙的前視圖,圖4B是示出了應急鑰匙的右側視圖,圖4C是示出了應急鑰匙的后視圖,以及圖4D是示出了沿著圖4A中的線IVD-IVD截取的應急鑰匙的部分截面圖;根據本發明的第四個實施例,圖5A是示出了在正常條件下的便攜式裝置的透視圖,其中,該便攜式裝置由使用者攜帶,圖5B和5C示出了在容納在便攜式裝置中的應急鑰匙被使用的條件下的便攜式裝置,以及圖5D是示出了應急鑰匙的透視圖;根據本發明的第五個實施例,圖6A是示出了在正常條件下的便攜式裝置的透視圖,其中,該便攜式裝置由使用者攜帶,圖6B和6C示出了在容納在便攜式裝置中的應急鑰匙被使用的條件下的便攜式裝置,以及圖6D是示出了應急鑰匙的透視圖;圖7是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第六個實施例的便攜式裝置和應急鑰匙的部分截面圖;根據本發明的第七個實施例,圖8A是示出了應急鑰匙的前視圖,圖8B是示出了應急鑰匙的右側視圖,圖8C是示出了應急鑰匙的后視圖,以及圖8D是示出了沿著圖8A中的線VIIID-VIIID截取的應急鑰匙的部分截面圖;根據相關的技術,圖9A是示出了使用電子鑰匙系統的便攜式裝置的前視圖,以及圖9B是示出了便攜式裝置的側視圖;以及根據相關的技術,圖10是示出了車輛的具有機械鑰匙系統和電子鑰匙系統的進入系統的結構的示意圖,以及進入系統和機械鑰匙和裝置主體之間關系。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在本發明中,便攜式裝置用作用于固定系統的小尺寸的移動電子鑰匙單元。此外,便攜式系統用于車輛的進入系統(圖10),其具有機械鑰匙系統和電子鑰匙系統。當機械應急鑰匙接合機械鑰匙系統時,進入系統的機械鑰匙系統被鎖定和解鎖,用于例如打開車輛的門。根據使用無線通信方法在便攜式裝置的裝置主體和諸如車輛的無線通信電路之類的電子裝置之間的ID編碼的識別結果,電子鑰匙系統以電氣方式指示進入系統的機械鑰匙系統的鎖定和解鎖。也就是,便攜式裝置使用無線通信在由使用者攜帶的小尺寸的電子鑰匙單元(便攜式裝置)的ID編碼與車輛的電子裝置的ID編碼之間識別,以便鎖定和解鎖車輛門,以根據ID編碼的識別結果允許發動機啟動等。
第一個實施例便攜式裝置1具有以大致平行六面體形狀用樹脂材料形成的裝置主體3。裝置主體3容納構造有天線、ID通信處理部分、電池、收發器等的通信單元300。天線用于執行無線通信,以便在便攜式裝置1和設置在車輛電子裝置中的通信電路之間識別ID編碼。ID通信處理部分構造有發射/接收電路、微機等。電池給ID通信處理部分饋電。當電源耗盡時,收發器使用電磁無線通信來識別收發器和設置在車輛電子裝置中的收發器-發射/接收電路之間的ID編碼。
裝置主體3具有用于容納應急鑰匙5的容納部分7,應急鑰匙5與進入系統機械地接合,以便鎖定和解鎖進入系統,且主要當電池耗盡時使用。在正常條件下,應急鑰匙5插入到容納部分7中,以容納在容納部分7中。容納部分7形成在裝置主體3的側面3a的內部中,且位置順著側面3a。特別地,主要是當便攜式裝置1的電池耗盡時,應急鑰匙5插入設置在車輛門中的鎖芯中,以便鎖定和解鎖車輛門。在進入系統的電子鑰匙系統中,應急鑰匙5例如插入設置在車輛的乘客艙中的另一個鎖芯中,以便將車輛電子裝置的工作模式切換到電磁通信模式。在電磁通信模式中,在便攜式裝置1的收發器和車輛電子裝置的收發器-發射/接收電路之間識別ID編碼。
應急鑰匙5在鄰近應急鑰匙5的后端(圖2A中的上端)處具有按鈕9,其中不形成諸如伸長的鑰匙溝槽、切口等之類的凹槽200。也就是,按鈕9位于相對于應急鑰匙插入到車輛或者類似物的鎖芯中的方向的在大致縱向上的相對側。按鈕9從應急鑰匙5的外部朝著應急鑰匙5的內部的方向在應急鑰匙5的厚度方向上推進。在這樣的情況下,按鈕9由按鈕9從應急鑰匙5的前表面(在圖2D中的左側中的側面)突出的基準位置朝著按鈕9不從應急鑰匙5的前表面突出的位置移動。當推進停止時,即,當作用在按鈕9上的推進力釋放時,按鈕9的位置返回到基準位置。
應急鑰匙5在其后端具有環11。當應急鑰匙5鉤在鑰匙保持器或者類似物上時,可以使用環11,同時,當應急鑰匙5從便攜式裝置1的容納部分7拔出時,應急鑰匙5被保留或者攜帶。
裝置主體3的側面3a形成容納部分7的側壁。側面3a具有孔(第一保持孔)13,當應急鑰匙5容納在容納部分7中時,應急鑰匙5的按鈕9與該孔接合。
如圖2D所示,應急鑰匙5構造有鑰匙主體15、環11、和托架17。鑰匙主體15是應急鑰匙5的主要主體部分,且例如形成為伸長的板形。托架17支承位于鄰近鑰匙主體15的后端處的按鈕9,且保持位于鑰匙主體15的后端處的環11。
鑰匙主體15具有鑰匙部分K(圖2A),其中,形成凹槽200,以例如機械地接合設置在車輛的鑰匙孔后面的鎖芯中的進入系統的鑰匙機構。鑰匙部分K是鑰匙主體15的一部分,從鑰匙主體15的前端(圖2的下端)到鑰匙主體15的前端和后端之間的一部分。
鑰匙主體15具有在鑰匙主體15的前面中的槽15a(圖2D),其中,在鄰近鑰匙主體15的后端中設置按鈕9。鑰匙主體15在相對于鑰匙主體15的前面的相對側(后面)上具有裝配孔15b,用于保持托架17。優選的,鑰匙主體15由樹脂(例如,PA66)制成。
托架17由片簧制成,且形成為其截面大致為U形,使得在鄰近鑰匙主體15的后端處擠壓鑰匙主體15的前面和后面。托架17接附到鑰匙主體15的后端,使得擠壓鑰匙主體15的前面和后面,同時在其U形的頂部上鉤住環11,使得托架17與鑰匙主體15的后端連接。
托架17在其接觸鑰匙主體15的后面的部分中形成有突出部17b。當托架17接附到鑰匙主體15的后端時,突出部17b接合鑰匙主體15的裝配孔15b。片簧部分17a裝配到鑰匙主體15的槽15a中。作為片簧部分17a的底部部分的L形部分17c鉤住槽15a的壁15c,使得托架17固定到鑰匙主體15。
按鈕9設置在接合鑰匙主體15的槽15a的片簧部分17a的外部周邊表面上。按鈕9可以與托架17一體形成。或者,按鈕9可以與托架17分開形成,且可以放置在托架17上。
當按鈕9上沒有施加推進力時,按鈕9由托架17(尤其是片簧17a)推動(偏壓),使得位于基準位置(圖2B和2D)。在基準位置中,至少按鈕9的外表面(在圖2B和2D中的左側上的表面)從鑰匙主體15的前面向外突出。
當按鈕9從鑰匙主體15的外側(在圖2D中的左側)被推到鑰匙主體15的內側(圖2D中的右側),托架17的片簧部分17a彈性彎曲。在這樣的情況下,按鈕9的外表面移動到與鑰匙主體15的前面相同的水平,或者更深地移動到鑰匙主體15中超過鑰匙主體15的前面的水平。在這樣的情況下,托架17的片簧部分17a用作保持部件,其在按鈕9返回到基準位置的方向上彈性地保持按鈕。
返回參考圖1A,當應急鑰匙5容納在裝置主體3的容納部分7中時,應急鑰匙5的按鈕9接合裝置主體3的第一保持孔13。因此,可以約束應急鑰匙5以防從裝置主體3的容納部分7脫落。
當從裝置主體3的外部在由Y1顯示的方向上推進接合第一保持孔13的按鈕9時,按鈕9和第一保持孔13之間的接合條件,即,鎖定條件可以被釋放。隨后,當應急鑰匙5的按鈕9從裝置主體3的外部被推進時,在由在圖1B中的Y2顯示的方向上拉動應急鑰匙5的后端(環11),使得可以從裝置主體3的容納部分7中拉出應急鑰匙5。
例如當電池電力耗盡時,從裝置主體3的容納部分7中拉出應急鑰匙5,且用于機械鑰匙系統。或者,例如當使用者要求另一個人在旅館中移動車輛時,可以從裝置主體3卸下應急鑰匙5。在這樣的情況下,從裝置主體3中拉出應急鑰匙5,使得不會被非法的復制。
當應急鑰匙5用于機械鑰匙系統時,以如上所述相同的方式從裝置主體3的容納部分7中拉出應急鑰匙5。隨后,應急鑰匙5在由圖1c中的Y3所示的方向上從應急鑰匙5的后端(環11)側插入裝置主體3的容納部分7的第一開口7a中預定的長度。這樣,如圖1D所示,便攜式裝置1變成處于使用條件,其中,按鈕9接合第一保持孔13,且鑰匙主體15的鑰匙部分K從裝置主體3突出。在這樣的情況下,裝置主體3變成扭動應急鑰匙5的把手。
當在圖1D中顯示的應急鑰匙5的使用條件變化到圖1A中顯示的正常條件時,應急鑰匙5和裝置主體3以和上述操作過程相反的順序操作。也就是,在圖1D中的使用條件中,當從裝置主體3的外側推進應急鑰匙5的按鈕9時,從第一開口7a拉應急鑰匙5的前端,使得應急鑰匙5可以被拉出裝置主體3。被拉出裝置主體3的容納部分7的應急鑰匙5被從應急鑰匙5的前端側插入到容納部分7的第一開口7a中。這樣,如圖1A所示,應急鑰匙5容納在裝置主體3的容納部分7中,且按鈕9接合裝置主體3的第一保持孔13。
在第一個實施例中,托架17(保持部件)和按鈕9(按鈕部分)設置在應急鑰匙5上,以構成鎖定機構。
在便攜式裝置1的上述結構中,鎖定機構設置在應急鑰匙5中,使得應急鑰匙5可分離地容納在裝置主體3的容納部分7中。因此,只有第一保持孔13需要形成在裝置主體3中,以構成應急鑰匙5和裝置主體3之間的可分離的結構。此外,手動可滑動的部件(圖9A)或者類似物不需要設置在裝置主體3中。因此,裝置主體3(即,便攜式裝置1)可以小型化。這里,在應急鑰匙5的按鈕9和裝置主體3的第一保持孔13之間的接合條件和非接合條件可以使用在便攜式裝置1的上述結構中的鎖定機構來手動切換。
傳統的,應急鑰匙的寬度需要被放大,或者在應急鑰匙的后端額外需要大的把手部分(圖9A),以改進當機械鑰匙系統鎖定和解鎖時扭轉應急鑰匙的操作性。
相反,在便攜式裝置1的上述結構中,當使用應急鑰匙5時,應急鑰匙5從應急鑰匙5的后端側相反地插入到裝置主體3的容納部分7中,使得裝置主體3可以被用作用于扭轉應急鑰匙5的把手。因此,即使當應急鑰匙5(鑰匙主體15)的寬度小,應急鑰匙5的后端不放大,或者不額外地設置大把手時,也可以優選地維持扭轉應急鑰匙5的操作性。結果,便攜式裝置1可以進一步小型化。
此外,當使用應急鑰匙5時,應急鑰匙5的按鈕9接合裝置主體3的第一保持孔13,使得處于鎖定條件。因此,應急鑰匙5穩定地固定到用作把手主體的裝置主體3,使得進一步改進用于扭轉應急鑰匙5的操作性。
應急鑰匙5的鑰匙主體15可以由金屬材料制成。然而,當鑰匙主體15由樹脂材料制成時,鑰匙主體15的重量可以減小,且鑰匙主體15不影響設置在裝置主體3中的無線通信電路的通信操作。
第二個實施例在第二個實施例中,只有應急鑰匙5不同于第一個實施例中的便攜式裝置1。如圖3A到3D所示,按鈕9(按鈕部分)、支承按鈕9的彈簧部分19(保持部件),和環11與應急鑰匙5的樹脂鑰匙主體15一體形成。按鈕9和彈簧部分19構成鎖定機構,使得可分離地保持容納在裝置主體3的容納部分7中的應急鑰匙5。
在第二個實施例的應急鑰匙5中,在鄰近鑰匙主體15的后端的部分中形成空間21。空間21從鑰匙主體15的前面到鑰匙主體15后面穿透鑰匙主體15。空間21等價于在第一個實施例中的槽15a。
彈簧部分19與鑰匙主體15和按鈕9一體形成,使得在鑰匙主體15的空間21中支承按鈕9。環11與鑰匙主體15的后端一體形成。
在第二個實施例應急鑰匙5中,當推進力不施加到按鈕9時,按鈕9由彈簧部分19推動,使得位于基準位置處(圖3B和3D)。在基準位置處,至少按鈕9的外面(在圖3B和3D中的左側上的表面)從鑰匙主體15的前面向外突出。
當從鑰匙主體15的外部(圖3D中的左側)推動按鈕9進入鑰匙主體15的內側(圖3D中的右側)時,彈簧部分19彈性彎曲。在這樣的情況下,按鈕9的外面移動到與鑰匙主體15的前面相同的水平,或者更深地移動到鑰匙主體15中超過鑰匙主體15的前面的水平。在這樣的情況下,彈簧部分19用作保持部件,其在按鈕9返回到基準位置的方向上彈性地保持按鈕9。
即使鎖定機構的結構不同于第一個實施例的鎖定機構,第二個實施例的結構也可以產生和第一個實施例相同的功能。
第三個實施例在第三個實施例中,只有應急鑰匙5不同于第一個實施例中的便攜式裝置1。如圖4A到4D所示,按鈕9(按鈕部分)和支承按鈕9的彈簧部分23(保持部件)與鑰匙主體15分開形成。按鈕9和彈簧部分23構成鎖定機構,其由樹脂制成,使得將應急鑰匙5可分離地保持在裝置主體3的容納部分7中。
在第三個實施例的應急鑰匙5中,在鄰近鑰匙主體15的后端的部分中形成空間25。空間25等價于在第一個實施例中的槽15a。空間25從鑰匙主體15的前面到鑰匙主體15后面穿透鑰匙主體15,使得在鑰匙主體15的前面中形成前開口25a,在鑰匙主體15的后面中形成后開口25b。后開口25b比在鑰匙主體15中的前開口25a要大。前開口25a形成為大致圓形的形狀,或者類似的形狀,使得位于前開口25a中的按鈕9可以從前開口25a部分地突出。
鑰匙主體15在鑰匙主體15的前端側(在圖4中的下部側)上具有相對于前開口25a的固定孔27。固定孔27從前面到鑰匙主體15的后開口25b穿透鑰匙主體15。
彈簧部分23在其一個縱向端部部分中具有按鈕9,且在與按鈕9縱向相對的另一個縱向端部部分中具有裝配突出部23a。該裝配突出部23a卡扣裝配到鑰匙主體15的固定孔27,使得與固定孔27接合。
彈簧部分23從后開口25b的側面放入鑰匙主體15的空間25中,使得固定到鑰匙主體15。在這樣的情況下,按鈕9由彈簧部分23支承,使得從前開口25a突出。
在第三個實施例應急鑰匙5中,當推進力不施加到按鈕9時,按鈕9由彈簧部分23推動,使得位于基準位置處(圖4B和4D)。在基準位置處,至少按鈕9的外面(在圖4B和4D中的左側)從鑰匙主體15的前面向外突出。
當從鑰匙主體15的外部(圖4D中的左側)推動按鈕9進入鑰匙主體15的內側(圖4D中的右側)時,彈簧部分23彈性彎曲。在這樣的情況下,按鈕9的外面移動到與鑰匙主體15的前面相同的水平,或者更深地移動到鑰匙主體15中超過鑰匙主體15的前面的水平。在這樣的情況下,彈簧部分23用作保持部件,其在按鈕9返回到基準位置的方向上彈性地保持按鈕9。
即使鎖定機構的結構不同于第一個實施例的鎖定機構,第三個實施例的結構也可以產生和第一個實施例相同的功能。
在第三個實施例中,應急鑰匙5的鑰匙主體15可以由金屬材料制成。然而,當鑰匙主體15由樹脂材料制成時更加有利。在這樣的情況下,與構成鑰匙主體15的樹脂材料相比,彈簧部分23最好由高度彈性(高彈性)的樹脂材料制成。鑰匙主體15需要強度,使得在多次重復使用中耐用,然而,彈簧部分23需要高度彈性(高彈性),使得對于重復的彎曲耐用。
第四個實施例在第四個實施例中的便攜式裝置31具有不同于在第一個實施例中的便攜式裝置1的兩個下面的結構。
首先,如圖5A到5C所示,應急鑰匙5容納于裝置主體3的容納部分7中。裝置主體3在具有容納部分7的第一開口7a的側面3b相對側中具有側面3c。側面3c具有通過容納部分7與第一開口7a連接的第二開口7b。也就是,第二開口7b相對于容納部分7與第一開口7a相對,且應急鑰匙5可以在裝置主體3的縱向方向上通過裝置主體3的容納部分7。
其次,除了第一保持孔13以外,裝置主體3的側面3a具有第二保持孔33。也就是,第一保持孔13和第二保持孔33位于相同的平面中。第二保持孔33和第一保持孔13相對于側面3a的大致縱向中心大致對稱。第二保持孔33具有與第一保持孔13大致相同的形狀和大致相同的尺寸。
在第四個實施例的便攜式裝置31中,除了與第一個實施例中的便攜式裝置1相同的操作過程以外,應急鑰匙5可以以下面的操作過程使用。
如圖5A所示,應急鑰匙5容納在裝置主體3的容納部分7中,應急鑰匙5的按鈕9接合裝置主體3的第一保持孔13。在這樣的情況下,應急鑰匙5和裝置主體3之間的鎖定機構被鎖定。當從裝置主體3的外部推動應急鑰匙5的按鈕9時,應急鑰匙5和裝置主體3之間的鎖定機構被解鎖。如圖5A中的Y4所示,當推動應急鑰匙5的按鈕9時,在應急鑰匙5的前端從容納部分7的第二開口7b突出的方向上,朝著裝置主體3推動應急鑰匙5的后端(即,環11)。這樣,如圖5B所示,應急鑰匙5滑動到容納部分7中的第二開口7b,使得應急鑰匙5的前端從容納部分7的第二開口7b突出。隨后,在圖5B中由Y5顯示的方向上拉從容納部分7的第二開口7b突出的應急鑰匙5的前端。隨后,如圖5C中顯示,當應急鑰匙5的鑰匙部分K從容納部分7的第二開口7b突出時,應急鑰匙5的按鈕9接合裝置主體3的第二保持孔33。在這樣的情況下,應急鑰匙5的鑰匙部分K從與在圖1D中顯示的第一個實施例中的便攜式裝置1的相對側突出。
在第四個實施例的便攜式裝置31中,可以根據使用者的愛好來使用應急鑰匙5。因此,可以提高便攜式裝置31的商業價值和精美性。
接下來,應急鑰匙5以下面的方式從在圖5C中顯示的使用條件返回到在圖5A中顯示的正常條件。當從裝置主體3的外部推動與第二保持孔33接合的按鈕9,使得解鎖該鎖定機構時,在與圖5B中的Y5相反的方向朝著裝置主體3推動在圖5C中的應急鑰匙5的前端。應急鑰匙5朝著在容納部分7中的第一開口7a滑動,直到按鈕9與裝置主體3的第一保持孔13接合。或者,在圖5C中顯示的條件下,當從裝置主體3的外部推動應急鑰匙5的按鈕9時,在圖5B中的Y5的方向上將應急鑰匙5的前端拉出裝置主體3。從應急鑰匙5的前端的側面將拉出裝置主體3的應急鑰匙5插入到容納部分7的第一開口7a中,使得按鈕9接合裝置主體3的第一保持孔13,如圖5A所示。或者,從應急鑰匙5的前端的側面可以將拉出裝置主體3的應急鑰匙5插入到容納部分7的第二開口7b中,使得應急鑰匙5容納在容納部分7中,且按鈕9接合第二保持孔33。
在圖3和4中顯示的第二個實施例和第三個實施例中描述的應急鑰匙5可以用于第四個實施例中的便攜式裝置31的結構中。
第五個實施例在第五個實施例中的便攜式裝置31具有不同于在第四個實施例中的便攜式裝置31的兩個下面的結構。
首先,如圖6A到6C所示,裝置主體3的側面3a具有在第一保持孔13和第二保持孔33之間連接的線性槽37。
其次,除了在第一個實施例中的應急鑰匙5以外,容納在裝置主體35中的應急鑰匙5’在按鈕9的外表面上具有突出部9a。尤其是,突出部9a的寬度稍微小于槽37的間隙。當應急鑰匙5’在裝置主體3的容納部分7中滑動時,且當突出部9a處于在第一保持孔13和第二保持孔33之間的位置中時,突出部9a可滑動地從槽37向外突出。突出部9a的高度稍微大于槽37的深度,即,突出部9a的高度稍微大于裝置主體3的側面3a的側部上的側壁的厚度。
在第五個實施例的裝置主體35的結構中,使用者可以容易地操作應急鑰匙5’,以在容納部分7中滑動,使得從裝置主體3的第二開口7b突出應急鑰匙5’的鑰匙部分K。當應急鑰匙5’容納于裝置主體3的容納部分7中時,如圖6A所示,從裝置主體3的外部推動與第一保持孔13接合的按鈕9的突出部9a,使得解鎖鎖定機構。使用者在突出部9a上鉤住一個手指,使得沿著槽37在圖6B中由Y6顯示的方向上朝著第二保持孔33滑動突出部9a,這樣應急鑰匙5’可以在容納部分7中滑動。這樣,如圖6C所示,應急鑰匙5’的鑰匙部分k可以從裝置主體3突出。
當應急鑰匙5’從在圖6C中顯示的使用條件返回到在圖6A中顯示的正常條件時,從裝置主體3的外部推動與第二保持孔33接合的按鈕9的突出部9a,使得解鎖該鎖定機構。隨后,使用者在突出部9a上鉤住手指,使得沿著槽37朝著第一保持孔13滑動突出部9a,這樣應急鑰匙5’可以在容納部分7中滑動到第一開口7a。因此,可以容易地操作應急鑰匙5’的鑰匙部分k,使得容納在裝置主體3中。
突出部9a可以設置在圖3和4中顯示的第二個實施例和第三個實施例中描述的應急鑰匙5的按鈕9上,使得如在第五個實施例中的便攜式裝置35的結構中的應急鑰匙5’一樣使用。
第六個實施例如圖7所示,第六個實施例的便攜式裝置41具有不同于在第一個實施例中的便攜式裝置31的兩個下面的結構。
首先,裝置主體3在位于相對于裝置主體3中的第一開口7a的相對側上的容納部分7的端部中具有構造有彈簧部件或者橡膠部件的偏壓部件(推動部件)43。當應急鑰匙5插入到容納部分7中,且按鈕9接合第一保持孔13時,偏壓部件43接觸應急鑰匙5的前端,使得在應急鑰匙5從容納部分7移動的方向上推動應急鑰匙5。
在第六個實施例的便攜式裝置41中,當應急鑰匙5容納在容納部分7中,且從裝置主體3的外部推動接合第一保持孔13的應急鑰匙5的按鈕9時,鎖定機構被解鎖。在這樣的情況下,通過偏置部件43的推動壓力,應急鑰匙5的后端自動彈出容納部分7的第一開口7a。因此,例如當應急鑰匙5用于鎖定和解鎖機械鑰匙系統時,可以容易地將應急鑰匙5拉出裝置主體3的容納部分7。
在圖3和4中顯示的第二個實施例和第三個實施例中描述的應急鑰匙5可以用于第六個實施例中的便攜式裝置41的結構中。
第七個實施例如圖8A到8D所示,應急鑰匙5”具有從應急鑰匙5”的鑰匙部分k中的表面凹入的凹陷200’。凹陷(凹槽)200’形成為機械地接合設置在車輛或者類似物的鑰匙孔后面的鎖芯中的進入系統的機械鑰匙系統。在圖3和4中顯示的第二個實施例和第三個實施例中描述的應急鑰匙5的保持部件9、19、23的結構可以用于第七個實施例的應急鑰匙5”中。
本發明中的便攜式裝置的結構可以用于便攜式裝置或者類似物的各種結構中。例如,應急鑰匙5、5’、5”的按鈕9可以由與在上述實施例中不同的另一個部件或者在另一種結構中支承,只要當推動按鈕9時將按鈕9返回初始位置(基準位置)的力起作用。例如,應急鑰匙包括大致圓柱形的保持空間,用于可移動地支承按鈕9,使得按鈕9可以從應急鑰匙5、5’、5”的側面突出,且可以容納于應急鑰匙5、5’、5”中。彈簧進一步設置在保持空間中,以在按鈕從應急鑰匙5、5’、5”的側面突出的方向上推動按鈕9。在這樣的情況下,保持空間和彈簧用作保持部件。
便攜式裝置的形狀不限于大致平行六面體的形狀,且可以是各種其它的形狀。
應急鑰匙5、5’、5”可以側向容納于裝置主體3中。在應急鑰匙5、5’、5”和裝置主體3之間的物理關系不限于上述的實施例,可以使用應急鑰匙5、5’、5”和裝置主體3的任何結構,只要應急鑰匙5、5’、5”具有至少鎖定機構的至少一部分。
應急鑰匙的形狀不限于板形,且可以是各種其它的形狀,諸如圓柱形。各種鑰匙系統,諸如磁鎖鑰匙可以應用于應急鑰匙5、5’、5”。
當應急鑰匙用于磁鎖鑰匙或者類似物中時,凹槽200、200’不是必須形成在應急鑰匙5、5’、5”中。
通信單元300的位置不限于在上面的實施例中顯示的位置。通信單元300可以位于裝置主體3中的任何部分。
進入系統不限于鎖定和解鎖車輛門。進入系統也可以用于允許發動機啟動或者類似情況。
本發明不限于車輛電子鑰匙系統,且可以類似地用于房子或者類似物的任何類型的電子鑰匙系統中。
在不偏離本發明的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各種改進和替換。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以電子方式或者機械方式鎖定和解鎖的進入系統的便攜式裝置,該便攜式裝置包括鑰匙(5、5’、5”),其機械地接合進入系統,以便鎖定和解鎖進入系統;裝置主體(3),其以電氣方式指示進入系統的鎖定和解鎖,且具有用于在其中容納該鑰匙(5、5’、5”)的容納部分(7);以及鎖定機構(9、17、17a、19、23),其在容納部分(7)中可分離地保持該鑰匙(5、5’、5”),其特征在于該鑰匙(5、5’、5”)具有鎖定機構(9、17、17a、19、23)的至少一部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裝置,其特征在于鑰匙(5、5’、5”)在該鑰匙(5、5’、5”)的一個縱向端部側上具有伸長的鑰匙部分(k),用于機械地接合進入系統;裝置主體(3)的容納部分(7)可分離地容納鑰匙(5、5’、5”)的縱向端部側的至少一個,鑰匙部分(k)位于該端部側,以及與鑰匙部分(k)縱向相對的鑰匙(5、5’、5”)的另一個縱向端部側;以及當鑰匙(5、5’、5”)從與鑰匙部分(k)相對的縱向端側容納在容納部分(7)中預定的長度時,鑰匙部分(k)從裝置主體(3)突出。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裝置,其特征在于鑰匙(5、5’、5”)在該鑰匙(5、5’、5”)的一個縱向端部側上具有伸長的鑰匙部分(k),用于機械地接合進入系統;該鎖定機構(9、17、17a、19、23)包括按鈕部分(9),其與鑰匙部分(k)縱向分離地設置,以從鑰匙(5、5’、5”)的側面向外突出,其中,當從鑰匙(5、5’、5”)的外部將按鈕部分(9)推動到鑰匙(5、5’、5”)的內部時,按鈕部分(9)從該按鈕部分(9)至少部分地從鑰匙(5、5’、5”)的側面向外突出的基準位置移動到按鈕部分(9)不從鑰匙(5、5’、5”)的側面向外突出的位置;以及保持部件(17、17a、19、23),其支承按鈕部分(9),其中,當從鑰匙(5、5’、5”)的外部將按鈕部分推動到鑰匙(5、5’、5”)的內部時,保持部件(17、17a、19、23)彈性地偏壓按鈕部分(9)以處于基準位置;以及裝置主體(3)限定第一保持孔(13),當鑰匙(5、5’、5”)至少部分地容納在裝置主體(3)的容納部分(7)中時,該第一保持孔接合鑰匙(5、5’、5”)的按鈕部分(9)。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便攜式裝置,其特征在于裝置主體(3)的容納部分(7)可分離地容納鑰匙(5、5’、5”)的縱向端部側的至少一個,鑰匙部分(k)位于該端部側,以及與鑰匙部分(k)縱向相對的鑰匙(5、5’、5”)的另一個縱向端部側;以及當鑰匙(5、5’、5”)從與鑰匙部分(k)相對的縱向端側容納在容納部分(7)中預定的長度時,鑰匙(5、5’、5”)的按鈕部分(9)接合裝置主體(3)的第一保持孔(13),且鑰匙部分(k)從裝置主體(3)突出。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便攜式裝置,其特征在于裝置主體(3)限定第一開口(7a),其連接到容納部分(7);第二開口(7b),其相對于容納部分(7)在與第一開口(7a)相對的側上連接到容納部分(7);以及第二保持孔(33),其位于與限定第一保持孔(13)的平面相同的平面中,其中,當從第一開口(7a)插入到裝置主體(3)的容納部分(7)的鑰匙(5、5’、5”)處于鑰匙(5、5’、5”)的鑰匙部分(k)至少部分地從裝置主體(3)的第二開口(7b)突出的位置中時,該第二保持孔(33)接合鑰匙(5、5’、5”)的按鈕部分(9)。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便攜式裝置,其特征在于裝置主體(3)限定槽(37),其連接第一保持孔(13)和第二保持孔(33);以及鑰匙(5、5’、5”)的按鈕部分(9)具有突出部(9a),當突出部(9a)處于第一保持孔(13)和第二保持孔(33)之間的位置時,其可滑動地從裝置主體(3)的槽(37)突出。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便攜式裝置,其特征在于裝置主體(3)在容納部分(7)中具有偏壓部件(43),用于當鑰匙(5、5’、5”)容納在容納部分(7)中且按鈕部分(9)接合第一保持孔(13)時在鑰匙(5、5’、5”)從容納部分(7)移動的方向上偏壓鑰匙(5、5’、5”)。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裝置,其特征在于至少鑰匙(5、5’、5”)的鑰匙主體(15)由樹脂材料制成。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便攜式裝置,其特征在于鑰匙部分(k)限定成形為伸長的溝槽(200)的凹槽(200),以接合進入系統。
10.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便攜式裝置,其特征在于鑰匙部分(k)限定成形為凹陷(200’)的凹槽(200),以接合進入系統。
全文摘要
便攜式裝置(1)構造有應急鑰匙(5)和具有容納部分(7)的裝置主體(3)。該應急鑰匙(5)具有鎖定機構,其構造有保持部件(17)和由保持部件(17)推動以從應急鑰匙(5)突出的按鈕(9)。裝置主體(3)具有當應急鑰匙(5)容納在容納部分(7)中時接合按鈕(9)的第一保持孔(13)。當推進按鈕(9)時,可以將應急鑰匙(5)拉出容納部分(7)。應急鑰匙(5)插入容納部分(7)中,使得按鈕(9)接合孔(13)。應急鑰匙(5)具有鎖定機構,使得電子鑰匙系統小型化。
文檔編號B60R25/10GK1572997SQ200410046479
公開日2005年2月2日 申請日期2004年5月31日 優先權日2003年5月30日
發明者志村斗紀夫, 中川充 申請人:株式會社電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