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帶鎖銷的自動離合器控制系統的制作方法
一般說來,本發明涉及到一個離合器的控制系統,但更確切地說,它闡述了一個帶有鎖銷的經過改進的離合器控制系統,在離合器加壓裝置失效的情況下,可以操縱鎖銷使離合器保持在分離或接合狀態,這對用于車輛自動傳動裝置中的離合器特別有用。
自動操縱的離合器,特別是用于連接車輛自動傳動裝置的自動操縱離合器,多年來一直為人所熟知。
離合器的類型對于本發明有著特別的意義,如行家們所熟知,應用規定的流體壓力可操縱并保持離合器處于分離狀態,而當流體壓力降到低于某規定值,或由于流體壓力系統中的某種故障造成流體壓力喪失時,將通過彈簧之類的回位加壓裝置使離合器自動接合。
當用于連接車輛自動傳動裝置時,這種離合器將根據預定的信號程序,一般是速度信號,相應地使傳動裝置與驅動構件(例如,車輛發動機的曲軸)接合和分離,以便使傳動裝置能夠在變速器的各檔之間進行自動換檔,并可用于車輛起步。
自動離合器的一種型式,是用流體壓力來保持離合器分離。這種類型離合器的主要缺點是,當流體的壓力一旦低于保持離合器分離所需要的數值時,離合器便會在駕駛員無法預知的情況下結合,這可能使停駛狀態的車輛發生不希望的運動。
因此,就需要有一種裝置,能在流體壓力消失時保持離合器分離,以防止車輛在停駛或低于某一車速時產生意外的運動。
在另一類型的自動離合器中,流體壓力用來保持離合器的接合。這種類型離合器的主要缺點是當流體的壓力由于這樣或那樣的原因,下降到低于離合器保持結合狀態所需要的數值時,離合器就會自動分離,使發動機的驅動構件與傳動裝置分離,導致車輛空滑行駛,而無法利用發動機的壓縮作用作為車輛的輔助制動。
根據上述觀點,也要求提供一個裝置,能使離合器在流體壓力消失的情況下保持處于接合狀態,以便至少能保持傳動裝置與發動機驅動構件接合,以便確保某種程度的控制,并利用發動機的壓縮作用作為對車輛的輔助制動。在本文所描述的這種離合器中,使之保持在接合的狀態,是由離合器控制系統中所包含的一個鎖銷來實現的,操縱鎖銷能夠得到這種功能,這種裝置與本人1985年5月18日提交待決的專利申請NO713,054中的鎖銷是有區別的。
據上所述,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個經過改進的用流體壓力使離合器分離的離合器控制系統,操作這一系統,在流體壓力降到低于保持離合器分離狀態所需要的數值時,能夠保持離合器處于分離狀態,這對于停車狀態的車輛是一個優點。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個經過改進的、用流體壓力使離合器接合的離合器控制系統,這對采用自動傳動裝置的車輛有特殊的優點。使用該系統,能在流體壓力喪失的情況下,保證離合器處于結合狀態,因此,就能保證發動機與傳動裝置之間的接合。這對于行駛狀態下的車輛是有利的。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了用作自動離合器的一種經過改進的控制系統,其中包括一個聯動裝置(23),它通過第一彈性回位裝置(28)實現離合器的接合或分離狀態,并通過第一加壓裝置(24)的動作克服上述的第一彈性回位裝置,相應地實現離合器的分離或接合,所述的控制系統的特點包括一個可移動的鎖銷(20);
第二彈性回位裝置(38),其作用是推動鎖銷(20)使之與聯動裝置(23)相接觸或脫離;
第二個加壓裝置(37),其作用是克服第二彈性回位裝置(38)的作用力,并相應地推動鎖銷(20),使之與聯動裝置(23)相接觸或脫離;控制裝置(42),由一個速度信號(48)所控制,它的作用是驅動第二流體加壓裝置(37),以便當速度信號(48)超過某一預定值時。第二流體加壓裝置(37)就克服第二彈性回位裝置(38),使鎖銷(20)和聯動裝置(23)接觸或脫離,并使聯動裝置(23)移動實現離合器的接合或分離。
圖1所示為本發明用于一種可用彈簧使離合器接合、并經過改進了的離合器控制系統70的實施例的方框簡圖;
圖2為圖1所示控制系統70的局部右視圖;
圖3為圖1和2所示的控制系統70中所用流體加壓裝置36的局部頂視圖;
圖4為圖1,2和3中所示流體加壓裝置36的另一個候補方案的縱剖面圖。
圖5所示為用彈簧使離合器分離的經過改進了的離合器控制系統具體實例70A的方框簡圖。
本發明的離合器控制系統的一種具體結構70表示在圖1上,它控制自動傳動裝置6和發動機8之間的離合。發動機8帶動一個驅動構件(如曲軸10)旋轉,曲軸10上配有一個主動離合器片12,根據預定的程序信號,通過離合器片14和離合器片12間的接合,來驅動傳動裝置6的輸入軸9,控制信號可以是由控制系統70提供的對應于曲軸10轉速的速度信號11,使之能在傳動裝置6提供的排檔之間實現自動換檔,以便驅動傳動裝置6的輸出軸7,使車輛的驅動輪得到動力。
根據系統70的聯動裝置23中控制臂18的位置不同,離合器片14可與離合器片12接合或分離。在圖1中,控制臂18在分離位置,此時離合器片12和14完全分離。控制臂18通過推壓調節裝置16,能夠使離合器片12和14接合,而調節裝置16可以用機械方式,或用電子-機械方式與離合器總成相聯系,這對行家們是十分熟悉的。
控制臂18是一個可移動元件,它的一端鉸接地安裝在支架27(它可以是傳動裝置的箱體)上。控制臂18的另一端和第一流體加壓裝置24的活塞桿22鉸接地相聯。流體加壓裝置24有一個內腔25,內腔中有可滑動的活塞頭26,活塞桿22與它牢固地連接在一起。第一個彈性回位裝置如一個螺旋彈簧28,安裝在內腔25中面向活塞頭26有活塞桿22的一側。流體加壓裝置24在置放彈簧28的區域內,開有一個適當的小孔21,以免流體壓縮時阻止活塞頭26在內腔25中的移動。流體控制閥30接受由流體源32供給的有壓流體,流體供給源可以是由發動機8驅動的流體泵的蓄壓器。根據不同使用要求,流體可以是液體,也可以是空氣。根據所接受的程序信號11,控制閥30向流體加壓裝置24的內腔25提供有壓力的流體。當要求控制臂18移向分離位置時,流體加壓裝置24所得到的流體壓力將足以克服彈簧28的作用力,使活塞頭26和活塞桿22向圖示的右方移動,并且轉動控制臂18進到如圖1所示的分離位置。一般情況下,表壓力為40磅/吋2的流體壓力足可提供克服彈簧28抗力所需要的流體力。當要求離合器片12和14相互接合時,操縱閥30可以降低內腔25中的流體壓力,從而能使彈簧28克服流體壓力,使活塞頭26和活塞桿22向圖示的左方移動,并促使控制臂18轉動到如圖1所示的接合位置。
借助于流體壓力使離合器分離,和用彈性回位裝置使離合器接合的離合器原理,離合器設計的行家們是十分熟悉的。盡管只用了活塞裝置來進行敘述,但第一流體加壓裝置24可以是用任何流體操縱的裝置,只要它能提供所要求的運動就行。除了流體加壓裝置外,其它型式能夠產生力的加壓裝置也都可以采用。盡管圖上所表示的第一彈性回位裝置彈簧28是在流體加壓裝置24的空腔25內,但只要能按照需要把控制臂18從分離位置移動到接合位置,就可以把彈性回位裝置(例如彈簧28)安裝在任何位置上。
由圖1可清楚看出,流體壓力的損失或降低達到低于使控制臂18保持在分離位置上所需要的壓力時,彈簧28將把控制臂18移向接合位置,結果將使離合器片12和14接合,并必然使發動機8和傳動裝置6接合,但是如前所述,在很多情況下,這種接合可能是不希望發生的。
為了防止離合器片發生這樣的接合,系統70中包含了一個如圖1至4所示的鎖銷20。當控制臂18處在分離位置上,而流體壓力消失或者減小到低于某一規定數值時,鎖銷20可約束聯動裝置23,特別是約束控制臂18,能有效地使控制臂18保持在分離的位置上。
如圖2所示,通過利用第二流體加壓裝置37,可以操縱鎖銷20,使它與控制臂18接觸或脫離接觸。作為推薦的結構,鎖銷20是一個安放在加壓裝置37的內腔35中與活塞頭結合在一起的活塞桿。第二彈性回位裝置如一個螺旋彈簧38安裝在內腔35中,位于活塞頭34的背離鎖銷20的一側。加壓裝置37上開有一個小孔36,以免在彈簧38一側內腔中的流體在壓縮時阻止活塞頭34在內腔35中的移動。在面向鎖銷20的活塞頭34一側的內腔35中所接受流體的壓力,既可以是直接由流體源32所供給,也可以是由一個將在后面介紹的流體控制閥42供給。在正常的使用條件下,流體加壓裝置37的內腔35中的流體壓力足夠克服彈簧38的彈性反作用力,使活塞頭34向圖示的右方移動,并使鎖銷20與控制臂18脫開。然而當控制臂18在分離狀態下時,如果內腔35中的流體壓力消失或減小到低于某一預定值,這樣彈簧38的作用就使活塞頭34向圖示的左方移動,使之與控制臂18接觸,從而有效地使控制臂18保持在分離的狀態下。這樣,即使由于某種原因引起流體壓力消失,鎖銷20也能使離合器片12和14保持分離。當流體壓力恢復到某一預定水平時,流體加壓裝置37的內腔35中的流體壓力將能夠克服彈簧38的力,并使鎖銷20脫離開控制臂18一個距離,以便像在正常使用條件下那樣,使控制臂18能在接合和分離位置之間移動。因此,此處所用的術語“脫開”,著重是指鎖銷20和控制臂18間的相互關系,而并不要求它們在該脫開狀態時互相完全分離開,實際上它們仍然可以保持接觸,但不致于妨礙控制臂18在分離和接合位置之間移動。
和流體加壓裝置24的情況相同,加壓裝置37可以是任何一種流體操縱的工作缸,它能用來按本文所描述的方式,操縱鎖銷20使之接合和分離。除了流體壓力控制的加壓裝置外,其它類型能夠產生力的加壓裝置都可以應用。雖然,通常第二彈性回位裝置比如一個彈簧38裝在內腔35中,但是它也可以與加壓裝置37分開安裝,只要它能按本文所描敘的方式進行工作就行。
系統70最好包含一個如圖2所示的流體控制閥42,它的作用是接受帶有壓力的流體46,例如來自流體壓力源32的流體。流體控制閥42受信號48控制,信號48通常對應于控制中所希望的某旋轉件的轉速,例如在圖1的情況下,它既可以是一個選自發動機8的構件,例如曲軸10,也可能是傳動裝置6的輸入軸9或輸出軸7,或者如果需要,可以是實際車輛行駛速度的測量值。信號48也可以由自動離合器和或傳動控制裝置得到,以便反映各種參數和狀態。
信號48由線圈44接受,它可用來調節通過流體控制閥42的流體壓力46,并向加壓裝置37的內腔35提供流體壓力40。流體控制閥42的作用,是向加壓裝置37提供流體壓力,以便當信號48高于某一預定值,所提供的流體壓力要足以克服彈簧38的作用,并促使鎖銷20和控制臂18相分離。流體控制閥42也可用來把向加壓裝置37提供的流體壓力降低到足夠程度,以便使彈簧38去推動鎖銷20與控制臂18進入接觸,從而當信號48低于某一預定值時,可以保持控制臂18處于分離狀態。用流體加壓裝置37,即可根據信號48來決定鎖銷20是否與控制臂18保持脫開狀態。由圖2可以注意到,一旦流體壓力消失或減小到低于某一規定值時,這將被加壓裝置37所記錄,其結果是使鎖銷20和控制臂18接觸,使控制臂18保持處于離合器分離狀態所必需的位置。
如圖3所示,鎖銷20還可以進一步附裝防止鎖銷20與控制臂18脫開的機構直到加壓裝置24的內腔25中的壓力上升到足以移動控制臂18完全進入分離狀態時為止。例如,這可以在鎖銷20上開一個凹槽50,它能夠使鎖銷與控制臂18保持接觸,直到控制臂18已經完全移動到分離狀態為止。
控制臂18上可進一步附設一個機構,只要加壓裝置24的內腔25中的流體壓力低于能使加壓裝置24將控制臂18移到分離狀態所需要的壓力值,該機構即可防止鎖銷20阻礙控制臂18的運動。例如,可以把控制臂18制成具有如圖1所示寬度為X的外形,這使它有足夠的寬度去形成一個滑板來阻擋鎖銷20,以免控制臂18在達到分離位置之前的運動受到干擾。但是當控制臂18的移動已經超過分離位置而進入如圖1所示的超行程區域時,該滑板寬度就不能防止它們之間的接合。
圖4表示一種系統70中第二個流體加壓裝置的可供替換的具體結構50,其中流體壓力的作用和彈簧的作用是被顛倒過來的。在圖4中,流體壓力40被引入內腔52,它在背離鎖銷20的活塞頭54的一側,鎖銷20上有一個用彈簧56形成的彈性回位裝置,彈簧56被安裝在內腔52中活塞頭54的面向鎖銷20的一側。在裝有彈簧56的腔體上有一個小孔57。彈簧56應這樣選擇,系統的流體控制閥42能使鎖銷20和控制臂18接觸,只要內腔52中的流體壓力保持在比加壓裝置24的內腔25中為把控制臂18移向分離位置所需要的流體壓力稍低一預定值時,就能有效地使控制臂18保持在分離位置,否則,彈簧56將克服內腔52中的流體壓力的作用力,并使鎖銷20和控制臂18脫開。除此之外,系統70中其它一些變化則與前面敘述的一樣。
本發明對一個用彈簧分離的離合器的經過改進的控制系統的具體結構70A如圖5所示,它控制傳動裝置6A和發動機8A間的離合。發動機8A帶動一個驅動件(如曲軸10A)旋轉,曲軸10A上裝有主動離合器片12A,通過離合器片14A和離合器片12A間的接合可以驅動傳動裝置6A的輸入軸9A。離合器的接合取決于程序預定的一個來自于控制系統70A的反映曲軸10A的轉速的轉速信號11A,從而可在由傳動裝置6A提供的各檔速比之間實現自動換檔,以及驅動傳動裝置6A的輸出軸7A,使車輛的驅動輪得到動力。
根據系統70A的聯動裝置23A中的控制臂18A的位置不同,離合器片14A將與離合器片12A進行接合和分離。在圖5中,控制臂18A在接合位置,此時,離合器片12A和14A完全接合。控制臂18A能夠推壓調節裝置16A使離合器片12A和14A接合,調節裝置16A可以用機械方式,或電氣-機械方式與離合器總成相聯接,這對于行家們是十分熟悉的。
控制臂18A是一個可移動的元件,它的一端鉸接地安裝在支座27A(它可以是傳動裝置的箱體)上。控制臂18A的另一端和第一流體加壓裝置24A的活塞桿22A鉸接相聯,流體加壓裝置24A內有一個內腔25A,內腔中裝有一個可滑動的活塞頭26A,活塞桿22A則和它牢固地聯接在一起。第一彈性回位裝置,如一螺旋彈簧28A,安裝在內腔25A中活塞頭26A面向活塞桿22A的一側。流體加壓裝置24A上,在放置彈簧28A的區域內開有一個適當的小孔21A,以免流體壓縮時阻止活塞頭26A在內腔25A中的運動。流體控制閥30A接受流體供給源32A(例如,由發動機8A驅動的流體泵的蓄壓器)提供的有壓力的流體。根據不同應用的要求,流體可以是液體或空氣。根據接受到的程序信號11A,控制閥30A向流體加壓裝置24A的內腔25提供有壓力的流體。當要求控制臂18A移動到接合位置時,流體加壓裝置24A提供的流體壓力,應足以克服彈簧28A的力,使活塞頭26A和活塞桿22A向圖示的右方移動,它推動控制臂18A進入如圖5所示的接合位置。在通常的情況下,一個表壓為40磅/吋2的流體壓力,就可充分提供克服彈簧28A的反作用力所需要的流體作用力。當要求使離合器片12A和14A互相分離時,可用閥30A去降低內腔25A中的流體壓力,從而使彈簧28A克服流體的壓力,使活塞頭26A和活塞桿22A向圖示的左方移動,并使控制臂18A轉動到如圖5所示的分離位置。
用流體壓力使離合器接合和用彈性回位裝置使離合器分離的離合作用,對于一離合器設計的行家們是十分熟悉的,雖然我們敘述的只是一種活塞裝置,但第一流體加壓裝置24A可以是任何一種流體操縱的裝置,或者更普遍地說,是產生力的加壓裝置,只要它能提供所需要的運動即可。盡管在圖示中將第一彈性回位裝置中的一個彈簧28A包含在流體加壓裝置24A的內腔25A之中,但只要能根據要求把控制臂18A由接合位置移動到分離位置,就允許把彈簧28A布置在任何位置上。
由圖5可以很容易地看到,當流體壓力消失或減小到低于使控制臂保持在接合位置上所需要的壓力時,彈簧28A將把控制臂18A移向分離狀態,這將最終使離合器片12A和14A之間分離,并必然使發動機8A和傳動裝置6A分離,如前所述,在很多情況下,這可能是不合需要的。
為了防止離合器片這樣的分離,系統70A應含有一個如圖5所示的鎖銷20。當控制臂18A處在接合位置,且流體壓力消失或由于其它原因減小到低于某一規定值,鎖銷20即可與控制臂18A接觸,從而有效地使控制臂18A保持在接合位置上。
鎖銷20A與如圖2所示的鎖銷20在某種程度上是相似的,通過第二流體加壓裝置37A可操縱鎖銷20使之與控制臂18A進入和脫離接觸,加壓裝置37A也可以是任何一種適宜的加壓裝置,用它使鎖銷20處于所要求的狀態。
系統70A最好含有一個與圖2所示的流體控制閥42相似的,流體控制閥42A,閥42A用一個信號控制,這個信號既可以是發動機8A的構件(如曲軸10A)的轉速,也可以是傳動裝置6A的輸入軸9A或輸出軸8A的轉速,或者是車輛實際的地面速度的測定值,或者由一個自動離合器或傳動裝置的控制系統提供的信號。
鎖銷20A可以與圖3和4上所示鎖銷20相似,并在其上采取一定措施,能在加壓裝置24A的內腔25A的流體壓力升高到需要的程度,足以使控制臂18A移動到完全接合的狀態之前,防止鎖銷20A與控制臂18A脫開。例如,要作到這點,可在鎖銷20A上開一個凹槽,它能在控制臂18A移動到完全進入接合狀態以前,使控制臂與鎖銷保持接觸。
控制臂18A上最好應附設一個機構,當加壓裝置24A內腔25A中的流體壓力低于能夠使控制臂18A移動到結合狀態所需要的壓力值時,可以防止鎖銷20A約束控制臂18A的運動。為此,可使控制臂18A具有如圖5所示的寬度為“X”的形狀,它有足夠的寬度來提供一個滑板,以免鎖銷20A在控制臂18A到達接合位置以前,阻止控制臂18A的運動,而當控制臂18A的移動已經超過接合位置進入如圖5所示的超行程區域時,它又不致于阻礙些們之間的接合。
盡管本發明已就其特征的一些方面作了闡述,不言而喻,在不違反本發明在下文申請的權利要求
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將各組件進行改進,替換和重新布置是完全可能的。
權利要求
1.用作自動離合器的一種經過改進的控制系統,其中包括一個聯動裝置(23),它通過第一彈性回位裝置(28)實現離合器的接合或分離狀態,并通過第一加壓裝置(24)的動作克服上述的第一彈性回位裝置,相應地實現離合器的分離或接合,所述的控制系統的特點包括一個可移動的鎖銷(20);第二彈性回位裝置(38),其作用是推動鎖銷(20)使之與聯動裝置(23)相接觸或脫離;第二個加壓裝置(37),其作用是克服第二彈性回位裝置(38)的作用力,并相應地推動鎖銷(20),使之與聯動裝置(23)相接觸或脫離;控制裝置(42),由一個速度信號(48)所控制,它的作用是驅動第二流體加壓裝置(37),以便當速度信號(48)超過某一預定值時,第二流體加壓裝置(37)就克服第二彈性回位裝置(38),使鎖銷(20)和聯動裝置(23)接觸和脫離,并使聯動裝置(23)移動實現離合器的接合或分離。
2.用于自動離合器的一種經過改進的控制系統,其中包括一個聯動裝置(23),它通過第一彈性回位裝置(28)實現離合器的接合,并通過第一加壓裝置(24)克服上述的第一彈性回位裝置(28)實現離合器的分離,所述的控制系統的特點包括一個可移動的鎖銷(20);第二彈性回位裝置(38),其作用是推動鎖銷(20)與聯動裝置(23)進入接觸,第二加壓裝置(37),其作用是當它動作時克服彈性回位裝置(38),實現鎖銷(20)與聯動裝置(23)的脫離;控制裝置(42),由一個速度信號(48)所控制,它的作用是驅動第二加壓裝置(37),以便當速度信號(48)超過某一預定值時,第二個加壓裝置(37)就克服第二個彈性回位裝置(38),并使鎖銷(20)和聯動裝置(23)脫離,使聯動裝置(23)移動實現離合器的接合。
3.如權利要求
1的控制系統,其中控制裝置(42)的作用是每當速度信號(48)低于某一預定值到所需程度時,抑制第二加壓裝置(37)使之失效,以根據需要使第二個彈性回位裝置(38)推動鎖銷(20)與聯動裝置(23)進入接觸或脫離狀態,從而使離合器保持在接合或分離狀態。
4.如權利要求
2的控制系統,其中控制裝置(42)的作用是每當速度信號(48)低于某一預定值到所需的程度時,抑制第二加壓裝置(37)使之失效,以使第二彈性回位裝置(38)推動鎖銷(20)與聯動裝置(23)進入接觸;從而使離合器保持在分離狀態。
5.如權利要求
1或2所述的控制系統,其中包括一個裝置(18),只要速度信號(48)保持在某一預定值之上,該裝置(18)就可防止鎖銷(20)阻礙聯動裝置(23)的運動。
6.如權利要求
5的控制系統,其中所說的裝置包含一個擋板(18),可使鎖銷(20)在其上滑動。
7.如權利要求
1或2的控制系統,其中所說的第一和第二加壓裝置(24,37)是流體加壓裝置。
8.如權利要求
1的控制系統,其中包含一個以所需方式防止鎖銷(20)與聯動裝置(23)接觸的裝置,只要聯動裝置(23)沒有在超越該離合器的接合或分離位置所對應的位置上,此裝置就能阻止鎖銷的運動。
9.如權利要求
2的控制系統,其中包含有一個防止鎖銷與聯動裝置(23)接合的裝置,因此,只要聯動裝置(23)沒有超越該離合器分離時的位置,此裝置就能阻止鎖銷的移動。
10.如權利要求
8或9的控制系統,其中所說的裝置包含一個可使鎖銷(20)在其上滑動的擋板(18)。
11.如權利要求
1或2的控制系統,其中離合器是一個自動的車輛離合器。
12.用于自動離合器的一種經過改進的控制系統,其中包括一個聯動裝置(23),它通過第一彈性回位裝置(28)實現離合器的接合,并通過第一流體加壓裝置(24)提供的流體壓力克服上述的第一彈性回位裝置的作用,以實現離合器的分離,所述的控制系統的特點包括一個可移動的鎖銷(20),第二彈性回位裝置(38),其作用是推動鎖銷(20)與聯動裝置(23)進入接觸,第二流體加壓裝置(37),其作用是當其所接受的流體的壓力足以克服上述第二彈性回位裝置(38)的作用時,迫使鎖銷(20)與聯動裝置(23)脫開,該系統的作用是只要第二個流體加壓裝置(37)的流體壓力比第一流體加壓裝置(24)的流體壓力(此壓力為實現離合器分離所必需)高出一個第一個預定值時,使第二流體加壓裝置(37)克服第二彈性回位裝置(38)的作用,以阻止鎖銷(20)和聯動裝置(23)間的接合;第二彈性回位裝置(38)的作用是每當第二個流體加壓裝置(37)的流體壓力以一個第二預定值稍高于第一個流體加壓裝置(24)的流體壓力(該壓力為保持離合器處于分離狀態所必需)時,推動鎖銷(20)與聯動裝置(23)進入接觸,以阻止聯動裝置運動,從而使離合器保持于分離狀態。
13.用于自動離合器的一種經過改進的控制系統,其中包括一個聯動裝置(23),其作用是通過第一彈性回位裝置(28)實現離合器的分離,而通過向第一個流體加壓裝置(24)提供充足的流體壓力去克服所述第一彈性回位裝置(28)的作用實現離合器的接合,該控制系統的特點包括一個可移動的鎖銷(20);第二彈性回位裝置(38A),其作用是推動鎖銷(20)與聯動裝置(23)進入接合,第二流體加壓裝置(37A),其作用是當它所得的流體壓力足夠去克服第二個彈性回位裝置(38A)的作用時,推動鎖銷(20)與聯動裝置(23)接合,只要第二流體加壓裝置(37A)的流體壓力比第一流體加壓裝置(24)的流體壓力(該壓力為實現離合器接合所必需)高過一個第一預定值時,所說的系統使第二流體加壓裝置(37A)克服第二個彈性回位裝置(38A)的作用,阻止鎖銷(20)和聯動裝置(23)間的接觸。而第二個彈性回位裝置(38A)的作用是每當第二流體加壓裝置(37A)的流體壓力比第一流體加壓裝置(24)的流體壓力(該壓力為保持離合器處于接合狀態所必需)高過一個第二預定值時,在所需要的范圍內有效地阻止其運動,從而保持離合器處于接合狀態。
14.如權利要求
12或13的離合器控制系統,其中包含一個控制閥裝置(42),用來調節供給第二個流體加壓裝置(37,37A)的流體壓力。
15.如權利要求
12或13的控制系統,其中離合器是一個自動的車輛離合器。
專利摘要
本文所提供的控制系統(70,70A),對于控制一個自動的車用離合器特別有用。操縱離合器的聯動裝置(23,23A),包括一個控制臂(18,18A),它可以用一個鎖銷(20,20A)與之接合,鎖銷(20,20A)可以用加壓裝置(37,37A)和/或一個速度信號(48,48A)驅動,并且能根據離合器的型式和其它參數,甚至在流體壓力損失低于或升高超過某一預定值時,使離合器保持接合或分離狀態。
文檔編號F16D48/02GK87104170SQ87104170
公開日1988年1月20日 申請日期1987年6月12日
發明者尤金·拉爾夫·布勞恩 申請人:伊頓公司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