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排擋鎖上鎖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應用于汽車自排擋手柄的上鎖裝置,特別涉及對上鎖裝置結構的改進。
背景技術:
現有的汽車排擋手柄上鎖裝置是由鎖芯、阻擋片本體、阻擋片、螺絲組成,其結構是由螺絲將鎖芯與阻擋片本體固定連接,阻擋片插入阻擋片本體的長孔槽中,使其固定連接。其工作原理是將鎖芯旋轉90度,帶動阻擋片本體與阻擋片一起旋轉90度,骨架上帶有與按鍵孔相通的長方形凹槽,阻擋片通過骨架上長方形凹槽,阻擋按鍵正常運動,達到上鎖的目的。現有結構的問題在于螺絲會松動、脫落;安裝不方便;只能阻擋按鍵向下壓。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已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新型排擋鎖上鎖裝置,該裝置包括有鎖芯3、彈簧4、阻擋片5,利用原骨架上的凹槽,將直線凹槽改為近似十字型結構,即骨架2上的凹槽縱向形狀近似十字型結構,即中間大兩端小,其截面為長方形;阻擋片5的形狀也為十字型,阻擋片卡在十字型凹槽中;鎖芯3的工作端面傳動體6為橢圓型,鎖芯3的中心桿與傳動體6為一體壓鑄,阻擋片末端與鎖芯3橢圓柱型的傳動體截面接觸。
為使阻擋片在傳動體的作用下工作更加順暢,彈簧4套在阻擋片5上,彈簧的直徑大于骨架2上的槽兩端的直徑。
使用時,在按鍵1相對應骨架十字型槽的位置也開有長方形凹槽。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用手把鎖芯順時針旋轉90度,帶動傳動體6一起順時針旋轉90度,因傳動體端面為橢圓形,在旋轉過程中,帶動阻擋片5向上運動,彈簧壓縮,阻擋片卡在按鍵1上的長方形凹槽內,阻擋按鍵正常運動,達到上鎖的目的,即上鎖狀態(圖1);把鑰匙插入鎖孔內,將鎖芯逆時針旋轉90度,帶動傳動體一起旋轉,因傳動體端面為橢圓形,在旋轉過程中,彈簧釋放彈力的作用,阻擋片向下運動,阻擋片離開按鍵孔,達到開鎖的目的,即開鎖狀態(圖2)。
本實用新型應用在汽車自排擋手柄上,由于無需螺絲連接,阻擋片、彈簧已在注塑手柄本體時放入手柄骨架中的十字型凹槽內,因此可以提高生產效率、保證裝配質量;因鎖芯中心桿與傳動體為一體壓鑄,不存在松動、脫落現象,安裝方便簡單,并因阻擋片卡在按鍵上的十字形槽內,可以阻擋按鍵向下壓排擋桿,又可以防止按鍵在彈簧的作用下向外彈出。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牢靠。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結構剖面圖(上鎖狀態)。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開鎖狀態。
附圖3是鎖芯軸側圖。
附圖4是鎖芯結構剖面圖。
1按鍵、2骨架、3鎖芯、4彈簧、5阻擋片、6傳動體、7手柄。
具體實施方式
排擋鎖上鎖裝置,包括有骨架2、鎖芯3、彈簧4、阻擋片5,結構為,骨架2上的凹槽縱向形狀近似十字型結構,即中間大兩端小,其截面為長方形;使用時,在按鍵1相對應骨架十字型凹槽的位置上也開有長方形凹槽。阻擋片5的形狀也為十字型,阻擋片卡在十字型凹槽中;彈簧4套在阻擋片5上,彈簧的直徑大于骨架2上的槽兩端的直徑。鎖芯3的工作端面傳動體6為橢圓型,阻擋片末端與鎖芯3橢圓柱型面接觸。鎖芯3的中心桿與傳動體6為一體壓鑄,阻擋片5、彈簧4在注塑手柄7本體時事先放入手柄骨架中的十字型凹槽內與骨架成一體結構。
權利要求1.一種排擋鎖上鎖裝置,包括有骨架(2)、鎖芯(3)、彈簧(4)、阻擋片(5),其特征在于骨架(2)上的凹槽縱向形狀近似十字型結構,即中間大兩端小,其截面為長方形;阻擋片(5)的形狀也為十字型,阻擋片卡在槽中;鎖芯(3)的工作端面傳動體(6)為橢圓型,阻擋片末端與鎖芯(3)橢圓柱型面接觸;鎖芯(3)與傳動體(6)為一體壓鑄。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排擋鎖上鎖裝置,其特征在于彈簧4套在阻擋片(5)上,彈簧的直徑大于骨架(2)上的槽兩端的直徑。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擋鎖上鎖裝置,其特征在于使用時,在按鍵(1)相對應骨架十字型槽的位置也開有長方形凹槽;阻擋片(5)、彈簧(4)在注塑手柄(7)本體時事先放入手柄骨架中的十字型凹槽內與骨架成一體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應用于汽車自排擋手柄的上鎖裝置,骨架上的凹槽縱向形狀近似十字型結構,即中間大兩端小,其截面為長方形;使用時,在按鍵相對應骨架十字型凹槽的位置上也開有長方形凹槽。阻擋片的形狀也為十字型,阻擋片卡在十字型凹槽中;彈簧套在阻擋片上,彈簧的直徑大于骨架上的槽兩端的直徑。鎖芯的工作端面傳動體為橢圓型,阻擋片末端與鎖芯橢圓柱型面接觸。阻擋片、彈簧在注塑手柄本體時事先放入手柄骨架中的十字型凹槽內與骨架成一體結構。由于無螺絲連接,阻擋片、彈簧已在注塑手柄本體時放入手柄骨架中的十字型凹槽內,可提高生產效率、保證質量;因鎖芯中心桿與傳動體為一體壓鑄,不存在松動、脫落現象,安裝方便簡單,
文檔編號B60R25/06GK2639106SQ03230009
公開日2004年9月8日 申請日期2003年4月1日 優先權日2003年4月1日
發明者蔡麗淑 申請人:蔡麗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