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輪胎熱管散熱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能降低輪胎內氣體溫度,防止爆胎的輪胎散熱裝置。
各類車輛在經長時間爆曬,高速度行駛,或突然急剎車使輪胎與地面摩擦,都可使輪胎和胎內氣體溫度升高,氣體也隨之膨脹,甚至導致爆胎。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隨時控制輪胎及胎內氣體處于理想的溫度,避免溫度升高引起氣壓超標,甚至爆胎的輪胎熱管散熱器。
本實用新型是以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輪胎熱管散熱器,由一套或一套以上的如下構件,即熱管、管座、端蓋、吸液芯、工作介質組成。吸液芯為網狀的多孔的金屬或非金屬材料制成,根據實際情況,也可不用吸液芯。管座為金屬或非金屬材料制成,工作介質為水或丙酮或乙醇等致冷物質,熱管選用熱傳遞性能好的金屬材料制成的光管,有翅片管和高頻焊螺旋翅片管等,熱管軸向形狀可以為直管或曲管或折管,其橫截面的形狀和/或尺寸可以為不同的環形管。充滿工作介質的吸液芯緊貼于熱管、端蓋構成的密閉真空腔內壁。裝配了熱管的管座安裝在輪輞和/或輪胎上的適當位置,并使熱管的一端通過輪輞和/或輪胎上預留孔伸入到輪胎內,熱管的另一端位于輪輞和/或輪胎外,且最好使端頭指向輪胎內側,以避免陽光直射。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不需要任何動力裝置,不論車輛是靜止狀態,還是行駛狀態,只要輪胎及胎內氣體溫度達到工作介質的汽化溫度,熱管散熱器就開始工作,有效地降低輪胎及胎內氣體溫度,防止爆胎。其次,該裝置結構簡單,有無內胎均可安裝使用,成本低廉,不需維護。適用于常在強烈陽光下行駛或停車,遠距離高速行駛,或剎車頻繁的車輛,特別適用于賽車,出租汽車,長途客(貨)車等。
下面結合實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熱管等構件結構圖。
圖3是本實施例的卡扣式管座圖。
一種輪胎熱管散熱器,由熱管1、卡扣式管座2、端蓋3和4、吸液芯5、工作介質乙醇6組成,熱管1采用銅制光管,其一端的外圓周面上進行了滾花加工,另一端內壁上也進行了滾花加工。首先將端蓋3與經過清洗處理的熱管1一端焊死,使其成為筒體,這時裝入呈網狀的多孔材料的吸液芯5并緊貼熱管1內壁,然后將另一預留了注入孔的端蓋4與熱管1另一端焊死,然后通過注入孔將熱管1內抽成1.3×(10-1~10-4)pa的負壓后注入適量的工作介質乙醇6,使吸液芯5充滿工作介質乙醇6,并將小孔焊封,然后將熱管1套入管座2并使其外圓周面上有滾花的一端伸入到輪胎8內的適當位置,讓管座2卡扣緊緊卡住輪輞7孔沿,并都涂上密封膠。熱管另一端則位于輪輞7之外。伸入輪胎8內的部分為熱管1的蒸發段9,位于輪輞7之外的部分為熱管1的冷凝段10。當輪胎8內氣體溫度逐漸升高達到沸點,其間,工作介質乙醇6的蒸汽11在微小的壓差下不斷流向冷凝段10,并放出熱量凝結成工作介質乙醇6的液體狀,該液體再沿多孔材料的吸液芯5靠毛細力的作用流回蒸發段9。如此循環,輪胎8內氣體的熱量由輪胎8內的蒸發段9流向輪胎8外的冷凝段10,并散發在大氣中。這樣,胎內氣體溫度不斷降低,輪胎8內外層表面的溫度也相應降低,直到工作介質乙醇6的溫度低于汽化溫度值,熱管1才停止汽一液相轉化。
權利要求1.一種給輪胎及其胎內氣體降溫的熱管散熱器,由一套或一套以上的熱管,管座等組成,其特征在于熱管1的一端伸入輪胎8內,另一端位于輪輞7和/或輪胎8之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管散熱器,其特征在于熱管內充有液體狀的工作介質6。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熱管散熱器,其特征在于熱管1內工作介質為水、乙醇、丙酮等致冷物質。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熱管散熱器,其特征在于熱管1為光管,其內壁和/或外圓周面進行適當的處理,如滾花加工。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熱管散熱器,其特征在于熱管1有翅片。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熱管散熱器,其特征在于熱管1有高頻焊螺旋翅片。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熱管散熱器,其特征在于熱管1為直管。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熱管散熱器,其特征在于熱管1為曲管。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熱管散熱器,其特征在于熱管1為折管。
10.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熱管散熱器,其特征在于熱管1是其橫截面的形狀和/或尺寸可以為不同的環形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輪胎熱管散熱器,涉及能降低輪胎8內氣體溫度,避免因溫度過高引起的氣壓超標,甚至爆胎的輪胎散熱裝置。該散熱器由一套或一套以上的如下構件,即熱管1、管座2、端蓋3和4、吸液芯5、工作介質6組成。利用熱管1蒸發段9內工作介質6在熱管1和端蓋3和4構成的呈負壓狀態的封閉空腔中汽一液相轉換的過程,使胎內氣體熱量通過熱管1的冷凝段10散發到輪輞7和/或輪胎8外的大氣中,實現輪胎8及其胎內的壓縮熱空氣降溫的目的。
文檔編號B60C23/19GK2570070SQ0225982
公開日2003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02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02年9月29日
發明者何萍 申請人: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