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靠背斜度可調式坐椅且尤其是汽車坐椅的調節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于靠背斜度可調式坐椅且尤其是汽車坐椅的調節組件,其中一個配屬于座位的固定組成部件和一個配屬于靠背的可調的組成部件通過一操作件相連,在這里,設置一個確定這兩個組成部件的相對位置且成傳動裝置形式的調節固定裝置,操作件包括一個偏心部件,其中一個組成部件支承在偏心部件上,而另一個組成部件支承著偏心部件,偏心部件由兩個局部覆蓋一個同步件的且相對傾斜的楔段、一個容納在其窄側面之間的同步段和一個壓分開楔段寬側面的蓄力器件構成。
DE4436101A1公開了上述類型的調節組件,其中楔段通過其內面支承在一個配屬于固定的組成部件的拉伸套環上。楔段外表面被一個被固定在屬于靠背的組成部件內的軸承套包圍住。為驅動偏心部件,突出于同步件外的同步臂容納在這兩個楔段的窄側面間,而同步件本身支承在固定的組成部件的拉伸套環中。在這種情況下,楔段在其與同步臂相對的寬側面上通過彈簧件被壓分開,以保持偏心率。為了能夠在支承位置和部件齒存在不同加工公差的情況下在調節屬于靠背的組成部件時使偏心率平衡移動,在楔端窄側面和同步臂之間存在一個取決于功能的間隙。由此一來,在調節組成部件時且尤其是在反向時產生一定的空行程,這個空行程作為死行程地引起了坐在坐椅上的人的注意。
本發明的任務是如此改善上述類型的調節組件,即消除空行程。
利用權利要求1特征部分所述的特征完成了該任務。由于楔段支承在沒有同步段的同步環外周區上,因而,當轉動通過同步套被傳遞給同步環時,一個摩擦力作為驅動力矩地作用在同步環和楔段之間。在楔段外側面上,明顯小的摩擦力矩作用在楔段和在本例子中是屬于靠背的組成部件的支承孔之間。在楔段和同步環之間的摩擦力矩高達預定的外負荷,以便使偏心部件轉動并因而調節屬于靠背的組成部件。因此,即便在反向時,也可以沒有可感覺到的空行程地調節屬于靠背的組成部件。在這種調節運動中,楔段根據取決于加工的強制力而進行平衡運動,這種平衡運動適應于幾何形狀情況,以便消除在支承位置和齒嚙合中的間隙。當超過預定外負荷并且在楔段和同步環之間的摩擦力矩不再足夠大時,前楔段的轉速降低,直到這兩個楔段在一定的力水平下克服作用于其寬側面的蓄力器件地以其寬側面對靠著并可以說是一體安放著,在這里,同步環的同步段可以在一側接觸到一個楔段的一窄側面,從而繼續調節屬于靠背的組成部件。因此,當操作同步件時,與轉向無關地馬上調節屬于靠背的鉸接件。在這里,不言而喻的是,同步套不必無條件地具有一個連續的同步段,而是可以代之以具有兩個間隔的同步凸輪。
即便一定可以想象到可以將同步環和同步套制成一體件形式,但因安裝技術的原因,由兩個獨立部件構成同步套和同步環是有利的。為此,同步環在其同步段區域內具有一個徑向靠內布置的凹槽,同步套的至少一個同步凸起傳遞轉矩地嵌入該凹槽中。
當楔段安置在如被其局部包圍的同步環上時,如原則上在每個支承位置上那樣,出現了以下所述的問題。如果一個套管支承在一個圓柱體上,就象在上述解決方案中在組成部件拉伸套環上支承同步件那樣,則這兩個部分通常只有唯一一個起支承點作用的接觸點,這兩個部分在這個接觸點上因不可避免的間隙而相互接觸。這個接觸點總是在由支承位置負荷引起的力下進行調節。當所產生的力的方向變換時,例如就象在坐椅上出現的脈動負荷作用時,這個接觸點總是適應于分別起作用的力方向。因此,同步件也在組成部件的拉伸套環中滾動,這種滾動作為靠背間隙地被坐在坐椅上的人感覺到。結果,在駕駛過程中因間隙移動而給人留下不良的質量印象并干擾駕駛員。
為應付上述情況,如此明確地設置上述支承線,即它與齒嚙合位置成預定角度地延伸并且在楔段區域內在同步環的內面和外面之間延伸,沒有同步段的同步環外周區具有一個與楔段的彎曲內面不同的曲率半徑。從而,例如可以如此選擇一方面沒有同步段的同步環外周區的且另一方面每個楔段內面的曲率半徑差,即由此形成的在楔段和同步環之間的支承點具有這樣一個的相對齒嚙合位置的支承點角度,即所產生的支承力的作用線保留在支承點角度內。
為了能夠確定在給定的摩擦副(楔段內面相對同步環外周區)中的楔段自制動條件,同步環中心點和進而其外周區可以就偏心率方向的正或負的意義上而言地相對中心線即同步套支承軸略微移動。由此一來,在楔段楔角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可以改變支承點角度,從而可以使系統中的力動態耦合力封閉環路最佳化。楔段的控制回路不再取決于楔段的支承點角度,從而在操作系統時能對空行程施加影響。當將轉動引入同步件中時,在楔段內面和同步環外周區之間的楔縫可以改變,在這里,前或后楔段通過同步環外形的偏心運動而被直接驅動。由此一來,可以縮短空行程,從而可以明顯縮短調節延誤時間。
為了明確確定支承點角度,在同步環自由外周區的曲率半徑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每個楔段的內面被分成兩個曲率半徑不同的區域,所述區域一方面從楔段窄側面起且另一方面從楔段寬側面起地形成了一個總是協調一致的縮窄楔縫,每個楔段的曲率半徑在這樣一個頂點上交會,即這個頂點與理想的支承點重合,并且在這個頂點上形成了楔段和同步環外周區的接觸。為了明確地確定支承點角度,在具有與其外表面不同的曲率半徑的楔段內面的曲率半徑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其中心點可以偏離同步件的中心點,屬于每個楔段的同步環自由外周區被分成曲率半徑不同的兩個區域,這兩個區域又在這樣的頂點上交會,即所述頂點與支承點重合并且在那里形成了楔段和同步環外周區的接觸。在這種情況下,支承線位于同步件的外周區上。所以,在楔段的不同位置上,支承線的位置是不變的并且支承點角度保持不變。
以附圖中的一個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并且以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其中
圖1以分解透視圖示出了本發明調節組件的部件;圖2示出了處于安裝狀態的剖視調節組件;圖3在沿圖2的線III-III的縱截面圖中示出了圖2所示的調節組件;圖4示出了圖2、3所示調節組件的偏心部件,其中無同步件的同步環外周區;圖5示出了與圖4相比經過修改的偏心部件,其中無同步段的同步件外周區在偏心率方向上移動了增大有效偏心率的距離;圖6是偏心部件的展開原理圖,其中無同步段的同步環外周區沒有移動;圖7是偏心部件的展開原理圖,其中與圖5相似地進行增大偏心率的無同步段的同步環外周區的移動。
首先看到,在附圖中只示出了這樣形式的調節組件,即這樣的形式對理解本發明是有意義的。因此,尤其沒有示出調節組件是如何在坐椅的兩個縱向側被安裝在靠背和座位之間的,還沒有示出轉矩如何被傳給如在坐椅縱向側的同步件并被傳遞給在對置坐椅縱向側上的另一個調節組件的。另外,沒有示出坐椅本身,因為可以按照常見的已知實施方式來形成坐椅。
使座位和靠背相連的調節組件10具有一個與座位相連的固定的組成部件11和一個與靠背相連的且可相對組成部件11進行調節的組成部件12,其中組成部件通過一個具有一偏心部件14的操作件13相連。操作件13也是成傳動裝置形式的調節固定裝置的一部分,為此配屬了一個例如通過沖壓而由組成部件12構成的且具有外齒的端齒輪15,所述外齒與一個如也通過沖壓形成的組成部件11齒圈17的內齒嚙合。外齒16的齒頂圓直徑比內齒18的齒根圓直徑小至少一個齒高。因此,齒16、18具有這樣的齒數,即所述齒數相差至少一個齒。這意味著,內齒18齒數大于外齒16的齒數。所示結構是如此選擇的,即外齒16可以在內齒18上滾動。
組成部件11與其內齒18同心地具有一個拉伸套環19,一個成同步套21形式的同步件20支承在拉伸套環中。屬于偏心部件14的同步套21具有一個套筒22,它有間隙地插入組成部件11的拉伸套環19中。套筒22具有一個與花楔軸型材配合的孔23。一個更粗的臺階部24與套筒22相連,一個更粗的圓盤25又突出在該臺階部上。同步套21的臺階部24例如容納著一個同步環26,兩個楔段27按照已知方式支承在該同步環上,它們通過其彎曲的外表面支承著一個抗轉動地被裝入組成部件12中的套管28。同步環26具有一個有間隙地容納在楔段27的窄側面之間的同步段29(圖4、5),它在徑向方向上突出到沒有同步段29的同步環26外周區30外(形成兩個止擋部31)。在同步段29的區域內,同步環具有一個徑向擴展的凹槽32,在這個例子中,所述凹槽成扇形延伸并且在其兩端上容納著用于抗轉動地使同步環26與同步套21相連的同步套21的同步凸起33。
彼此朝向的楔段27的寬側面分別具有一個凹槽34,一個環形彈簧35的端指36插入其中并且楔段27被壓分開。在凹槽34上方,在每個楔段27的寬側面上設置了一個突出于凹槽34外的凸起37,其中當摩擦在預定的負荷狀況下在調節運動中引起楔段27被擋住時,一個凸起可以碰撞另一個凸起。在這里應該理解的是,代替圖4、5清楚看到的凹槽34上的凸起37地,這些凸起也可以設置在凹槽34下方。
如從圖4、5中最清楚看到地,楔段27的彎曲外表面具有與被壓入組成部件12中的套管28的內周面38一樣的曲率半徑。而每個楔段27的彎曲內表面29具有一個與沒有同步段29的同步環26外周區30不同的曲率半徑。由此一來,調節了在同步環26外周區30上的楔段27直線接觸狀況,在圖4、5中座位支承點40地標出了這種直線接觸。這個支承點40與垂直面即制齒作用點成預定角度,這個角度被稱為支承點角度41并且包含了在垂直面與在支承點40和被壓入組成部件12中的套管28的內周面38的中點M之間的線之間的角度。
被壓入組成部件12中的套管28的中點M和組成部件11拉伸套環19的中點O之間的間距被稱為偏心率e。一方面,可以在支承點40和組成部件12套管28中點M之間描繪出線L1,另一方面,可以在支承點40和同步環26中點MP之間描繪出線LX。線L1、LX包夾出的角度被稱為楔角KW并且這個角度負責產生偏心部件14的自動聯鎖條件。
在預定支承點角度40的情況下,楔角KW可以通過預定改變有效偏心率而變化。如圖4所示,同步環26的中點MP被布置成在偏心方向上可向內移動X1,從而有效偏心率與偏心度相比減小了。在這種情況下,楔角KW如圖4所示地也縮小了。但在相反情況下,即當有效偏心率相對偏心度e向外移動了X2時,楔角KW也可以增大。在第一種情況下,出現了負偏心移動,而在第二種情況下,通過正偏心移動獲得了有效偏心率。在這里,在第一種情況中出現了線LX1,它在支承點40和有效偏心率的移動中點MP之間經過,而在第二種情況下,出現了線LX2,它因為有效偏心率外移而畫出了更大的楔角KW。支承點40位置可以通過同步環26外周區30的輪廓來確定,而楔段就支承在該外周區上。在這種情況下,楔段27的內面39由一個其中點相對端齒輪15偏心的連續半徑構成或者具有這樣的其它形狀,即它產生了更協調的楔縫42。由此一來,產生了這樣的優點,即對于所有偏心率公差位置來說,支承點角度41都幾乎保持一樣,而對偏心部件14的自動聯鎖條件有效的楔角KW保持不變。因而,楔力的力方向的波動小,可以在考慮了無間隙調節功能的情況下接近根據齒得到的最佳力地確定所述楔力。為完整起見而還要說明的是,安裝在使用位置上的調節組件可以通過一個環43被軸向固定住,所述環通過凸起嵌入套筒22的對應槽中。一個密封圈44起到了防止偏心部件被弄臟的保護件的作用,這個密封圈被固定在同步套21的圓盤25上。
圖6、7示出了原理圖,其中圖6涉及現有技術的調節組件的展開偏心部件,其中沒有采取偏心率移動。而在圖7中,按展開形式示出了偏心部件,其中給偏心率e添加了正偏心移動X2,如圖5所示。
如上所述,以實施例形式示出了本發明,但本發明絕不局限于此。可以設想到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許多改變方式和其它設計方案。此外,即便沒有在權利要求書中明確要求保護,但從說明書和圖中看到的所有特征對本發明來說都是重要的。
附圖標記一覽表10-調節組件;11-組成部件,固定的;12-組成部件,可調節的;13-操作件;14-偏心部件;15-端齒輪,在12上;16-15的外齒,17-11上的齒圈;18-17的內齒;19-11上的拉伸套環;20-同步件;21-同步套;22-21的套筒;23-22的孔;24-21的臺階部;25-21上的圓盤;26-同步環;27-楔段;28-套管;29-26的同步段;30-26的外周區;31-26上的止擋部;32-29中的凹槽;33-21的同步凸起;34-37上的凹槽;35-環形彈簧;36-35的端指;37-27上的凸起;38-28的內周面;39-27的內面;40-支承點;41-支承點角度;42-楔縫;43-環;44-密封圈;e-偏心率;M-28的中心;O-19的中心;MP-26的中點;L1-從40到M的線;LX-從40到MP的線;KW-楔角;X1-負偏心移動;X2-正偏心移動;
權利要求
1.一種尤其是用于汽車坐椅的靠背斜度可調式坐椅的調節組件,其中一個配屬于座位的固定組成部件和一個配屬于靠背的可調的組成部件通過一個操作件相連,在這里設置了一個確定這兩個組成部件的相對位置且成傳動裝置形式的調節固定裝置,操作件包括一個偏心部件,其中一個組成部件支承在該偏心部件上,而另一個組成部件支承著偏心部件,所述偏心部件由兩個局部覆蓋一個同步件的且相對傾斜的楔段、一個容納在其窄側面之間的同步段和一個壓分開楔段的寬側面的蓄力器件構成,操作件根據需要具有一個用于抗轉動地連接一個傳動桿的中心承座,其特征在于,同步件(20)由一個同步套(21)和一個與同步套抗轉動連接的且具有同步段(29)的同步環(26)構成,其中同步環(26)支承在組成部件(11)上并且又在其沒有同步段(29)的外周區(30)內支承著楔段(27)。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調節組件,其特征在于,同步環(26)和同步套(21)由兩個獨立的部件構成,它們為了傳遞轉矩而形狀配合地相連。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調節組件,其特征在于,同步環(26)在其同步段(29)的區域內具有一個沿徑向布置在內側的凹槽(32),同步套(21)的至少一個同步凸起(33)傳遞轉矩地嵌入該凹槽中。
4.如前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調節組件,其特征在于,沒有同步段(29)的同步環(26)外周區(30)具有一個與楔段(27)的彎曲內面(39)不同的曲率半徑。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調節組件,其特征在于,同步環(26)的內周面具有這樣的曲率半徑,即由此產生的在組成部件(11)拉伸套環(19)和同步環(26)之間的支承點相對齒作用點地具有這樣的支承點角度(41),即所產生的支持力的作用線保留在支承點角度(41)內。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調節組件,其特征在于,在同步環(26)上的自由外周區(30)的曲率半徑不變的情況下,每個楔段(27)的內面(39)具有兩個曲率半徑不同的區域,所述區域一方面從楔段(27)窄側面起并另一方面從楔段(27)的寬側面起地形成了一個總是協調的且縮窄的楔縫(42),每個楔段(27)的曲率半徑在這樣的頂點上交會,即它與支承點(40)重合并在那里形成了楔段(27)和同步環(26)外周區(30)的接觸。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調節組件,其特征在于,當楔段(27)的內面(39)的曲率半徑不變時,配屬于每個楔段(27)的同步環(26)的自由外周區(30)具有兩個曲率半徑不同的區域,它們在這樣一個頂點上交會,即該頂點與支承點(40)重合并且在那里形成了楔段(27)和同步環(26)外周區(30)的接觸,從這里產生了一個在兩個方向上協調一致的擴寬楔縫(42)。
8.如前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調節組件,其特征在于,在預定的支承點角度(41)的情況下,楔角(KW)可以通過同步環(26)中點(MP)的移動而相對偏心率(e)向負方向(X1)或正方向(S2)變化。
全文摘要
調節組件具有屬于座位的固定組成部件(11)和屬于靠背的可調節的組成部件(12),組成部件通過操作件(13)相連。設置確定組成部件相互位置并成傳動裝置形式的調節固定裝置,操作件具有偏心部件(14),一個組成部件支承在偏心部件上,另一組成部件支承偏心部件。偏心部件由兩個局部覆蓋同步件(20)且相對傾斜的楔段(27)、容納在其窄側面之間的同步段(29)和壓分開楔段寬側面的蓄力器件構成。操作件根據需要具有抗轉動連接傳動桿的中心承座。為不覺察到把調節運動引入調節組件時的空行程,同步件由同步套(21)、與同步套抗轉動連接且具有同步段的同步環(26)構成,同步環支承在組成部件上并在其沒有同步段的外周區(30)內支承楔段。
文檔編號B60N2/225GK1370119SQ00811713
公開日2002年9月18日 申請日期2000年8月5日 優先權日1999年8月14日
發明者G·肖爾茨, H·芬納, A·維德 申請人:凱波兩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