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廢棄混凝土粉體涂料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設及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領域,具體設及一種廢棄混凝±粉體涂料及其制備 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建筑混凝±垃圾約占建筑垃圾的40%,數量非常大,目前能被再次利用的數量很 少,主要的部分被送到填埋場填埋。填埋不僅會占用大量±地,還會對±壤和空氣產生污 染。同時在水泥、混凝±、建筑陶瓷、涂料等方面,每年需要消耗大量的天然砂石。
[0003] 建筑混凝±垃圾目前在被多方面嘗試使用,鋪筑道路等是建筑混凝±垃圾最常用 的嘗試,大粒徑建筑廢棄混凝±垃圾被用于制備再生混凝±和砂漿,由于強度較低,多數被 用于制備低強度建筑構造,建筑混凝±垃圾粉體可作為水泥、砂漿、混凝±的滲合料,可代 替粘±作為生產水泥的原料,還可制造蒸壓加氣混凝±、泡沫混凝±、燒結或非燒結陶粒, 該些對建筑混凝上垃圾的使用數量仍然有限,廢棄混凝上的再生利用還需要拓寬使用渠 道。
【發明內容】
[0004]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拓寬廢棄混凝±垃圾的再生利用渠道,通過作為填料使用,從 而提供一種廢棄混凝上粉體涂料及其制備方法。
[0005]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配方:
[0006] 一種廢棄混凝±粉體涂料,各組分的質量百分比如下:
[0007] 苯丙乳液 20%-30% 常用填料 30%-40% 水 20〇/〇-30〇/〇 廢棄混凝±粉體 日%-15% 其他助劑 3%-5%。
[000引優選的是,所述的苯丙乳液為GD-2002乳液。
[0009] 優選的是,所述的廢棄混凝±粉體顆粒小于15um。
[0010] 優選的是,所述的廢棄混凝±粉體是由骨料為碳酸巧的廢棄混凝±制成。
[0011] 優選的是,所述的其他助劑包括分散劑、潤濕劑、消泡劑、成膜助劑、己二醇、流平 劑、增稠劑、AMP-95。
[0012] 優選的是,所述的常用填料包括鐵白粉、重質碳酸巧、高嶺±、娃灰石粉,顆粒大于 800 目。
[0013] 優選的是,所述廢棄混凝±粉體涂料,各組分的質量百分比如下:
[0014]
【主權項】
1. 一種廢棄混凝土粉體涂料,其特征在于,各組分的質量百分比如下; 苯丙乳液 20%-30% 常用填料 30%-40% 水 20%-30% 廢棄混凝土粉體 5%_ 15% 其他助劑 3%-5%。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廢棄混凝土粉體顆粒小于15um。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廢棄混凝土粉體是由骨料為碳酸鈣 的廢棄混凝土制成。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其他助劑包括分散劑、潤濕劑、消泡 劑、成膜助劑、乙二醇。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常用填料包括鈦白粉、重質碳酸鈣、高 嶺土、硅灰石粉,顆粒大于800目。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廢棄混凝土粉體涂料,其特征在于, 各組分的質量百分比如下: 苯丙乳液 20%-30% 水 20%-30% 廢棄混凝土粉體 5%-15% 鈦白粉 8%_ 10% 重質碳酸鈣 8%-10% 高嶺土 7%-10% 硅灰石粉 7%-10% 流平劑 0.5%-1% 分散劑 0. 5%-1% 潤濕劑 0. 5%-1% 消泡劑 0.5%-1% 成膜助劑 0. 5%-1% 乙二醇 0. 1%_0. 5% 增稠劑 0. 05%-0. 1% AMP-95 0. 05%-0. 1%; 其中,由鈦白粉、重質碳酸鈣、高嶺土、硅灰石粉構成常用填料,由流平劑、分散劑、潤濕 劑、消泡劑、成膜助劑、乙二醇、增稠劑、AMP-95構成其他助劑。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廢棄混凝土粉體涂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 按上述涂料的組分配比,首先將水、分散劑、潤濕劑、消泡劑、成膜助劑、90%的乙二 醇倒入燒杯中,利用攪拌機以l〇〇〇r/min高速攪拌15-20分鐘; (2) 分別稱取鈦白粉、重質碳酸鈣、廢棄混凝土粉體、高嶺土、硅灰石粉加入上述溶液 中,高速攪拌使之分散均勻,無結塊; (3) 然后再將步驟(2)得到的溶液在轉2000r/min下研磨30分鐘,過濾,得濾液; (4) 向上述濾液中加入苯丙乳液、消泡劑、流平劑,攪拌后加入增稠劑和剩余的乙二醇, 高速攪拌30分鐘; (5) 用AMP-95調節涂料的PH值在8-9之間,然后繼續攪拌30分鐘; (6) 出料,即得。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廢棄混凝土粉體涂料及其制備方法,該涂料以苯丙乳液為膠粘劑,常用填料和廢棄混凝土粉體為填料,其他組分包括:水、分散劑、潤濕劑、成膜助劑、流平劑、增稠劑等助劑。根據本發明的制備方法,制備的廢棄混凝土粉體涂料涂膜質量高,耐水、耐堿和耐洗刷性高,降低了生產成本,為高附加值廢棄混凝土制品生產提供了條件,實現了建筑垃圾高質量再生利用。
【IPC分類】C09D125-14, C09D7-12
【公開號】CN104673008
【申請號】CN201510101542
【發明人】隋玉武, 李小蘭, 張豐慶, 肖莉娟, 王 琦
【申請人】山東建筑大學
【公開日】2015年6月3日
【申請日】2015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