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直焊性聚氨酯漆包線漆合成方法
【專利說明】一種直焊性聚氨酯漆包線漆合成方法
[0001]技術領和
[0002]本發明涉及一種漆包線專用漆的制造技術,尤其涉及一種直焊性聚氨酯漆包線漆合成方法。
【背景技術】
[0003]聚氨酯漆包線漆因具有直焊性特點越來越受到重視,近年來市場占有率不斷擴大,有很好的應用前景。傳統的聚氨酯漆包線漆采用的聚酯組分由對苯二甲酸二甲酯、乙二醇、甘油酯化縮聚而成。這種傳統工藝存在工藝復雜、成本高、環境污染大的缺點,同時所制備的聚氨酯漆耐熱等級低、耐濕熱性差。因此國內外有一些報道提出了聚氨酯漆包線漆的改性研宄途徑,但在耐熱等級、綜合性能、工藝及成本等影響因素的綜合優化方面始終沒有提出一個合理的工藝方案。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操作便捷、控制容易、工序優化、配方合理,易于產業化,成本低廉,所合成的直焊性聚氨酯漆包線漆具有良好的耐熱性和阻燃性的直焊性聚氨酯漆包線漆合成方法。
[0005]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6]一種直焊性聚氨酯漆包線漆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07]將對苯二甲酸、過量的新戊二醇及催化劑加入四口反應釜中,加熱待體系清澈透明時,冷卻至室溫,制得混合二元醇;
[0008]將計量的混合二元醇、三異氰脲酸酯、苯酐、己二酸、甘油、二甲苯及催化劑,在加熱條件下反應;
[0009]真空脫除體系內的帶水劑二甲苯,加入計量的酚類及芳烴混合溶劑,得到澄清透明的聚酯組分;
[0010]將聚酯組分和封閉物組分混合,加入少量的催干劑及計量的溶劑,過濾制得聚氨酯漆包線漆。
[0011]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0012]進一步,所述將對苯二甲酸、過量的新戊二醇及催化劑加入四口反應釜中,加熱待體系清澈透明時,冷卻至室溫,制得混合二元醇步驟的具體實現如下:
[0013]按照成品質量分數比,將20?28%的對苯二甲酸、過量的新戊二醇及I?3%的催化劑加入四口反應釜中,在180?190°C條件下,加熱3?4h待體系清澈透明時,冷卻至室溫,制得混合二元醇。
[0014]進一步,所述將計量的混合二元醇、三異氰脲酸酯、苯酐、己二酸、甘油、二甲苯及催化劑,在加熱條件下反應步驟的具體實現如下:
[0015]按照成品質量分數比,將13?15%的混合二元醇、4?8%的三異氰脲酸酯、苯酐、11?12.5%的己二酸、4?6%的甘油、10?14%的二甲苯及I?3%的催化劑,在180?190°C條件下,維持3?5h,在180?195°C條件下反應I?3h。
[0016]進一步,所述真空脫除體系內的帶水劑二甲苯,加入計量的酚類及芳烴混合溶劑,得到澄清透明的聚酯組分步驟的具體實現如下:
[0017]真空脫除體系內的帶水劑二甲苯,按照質量分數比,加入10?12%的酚類及15?20 %的芳烴混合溶劑,得到澄清透明的聚酯組分。
[0018]進一步,所述將聚酯組分和封閉物組分混合,加入少量的催干劑及計量的溶劑,過濾制得聚氨酯漆包線漆步驟的具體實現如下:
[0019]按照成品質量分數比,將55?68%的聚酯組分和10?15%的封閉物組分混合,加入I?3%的催干劑及2?5%的溶劑,過濾制得黃色透明的聚氨酯漆包線漆。
[0020]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操作便捷、控制容易、工序優化、配方合理,易于產業化,成本低廉,所合成的直焊性聚氨酯漆包線漆具有良好的耐熱性和阻燃性。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以下結合實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發明,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范圍。
[0022]一種直焊性聚氨酯漆包線漆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23]將對苯二甲酸、過量的新戊二醇及催化劑加入四口反應釜中,加熱待體系清澈透明時,冷卻至室溫,制得混合二元醇;
[0024]將計量的混合二元醇、三異氰脲酸酯、苯酐、己二酸、甘油、二甲苯及催化劑,在加熱條件下反應;
[0025]真空脫除體系內的帶水劑二甲苯,加入計量的酚類及芳烴混合溶劑,得到澄清透明的聚酯組分;
[0026]將聚酯組分和封閉物組分混合,加入少量的催干劑及計量的溶劑,過濾制得聚氨酯漆包線漆成品。
[0027]實施例1:
[0028]一種直焊性聚氨酯漆包線漆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29]按照成品的質量分數比,將20%的對苯二甲酸、過量的新戊二醇及1%的催化劑加入四口反應釜中,在180°C條件下,加熱3h待體系清澈透明時,冷卻至室溫,制得混合二元醇;
[0030]按照成品的質量分數比,將13 %的混合二元醇、4 %的三異氰脲酸酯、苯酐、11 %的己二酸、4%的甘油、10%的二甲苯及I?3%的催化劑,在180°C條件下,維持3h,在180°C條件下反應Ih ;真空脫除體系內的帶水劑二甲苯;
[0031]按照成品的質量分數比,加入10%的酚類及15%的芳烴混合溶劑,得到澄清透明的聚酯組分;將55%的聚酯組分和10%的封閉物組分混合,加入1%的催干劑及2%的溶劑,過濾制得黃色透明的聚氨酯漆包線漆。
[0032]實施例2:
[0033]一種直焊性聚氨酯漆包線漆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34]按照質量分數比,將25%的對苯二甲酸、過量的新戊二醇及2%的催化劑加入四口反應釜中,在185°C條件下,加熱3.5h待體系清澈透明時,冷卻至室溫,制得混合二元醇;按照質量分數比,將14%的混合二元醇、5%的三異氰脲酸酯、苯酐、12%的己二酸、5%的甘油、12%的二甲苯及2%的催化劑,在185°C條件下,維持4h,在190°C條件下反應a ;真空脫除體系內的帶水劑二甲苯,按照質量分數比,加入11%的酚類及18%的芳烴混合溶劑,得到澄清透明的聚酯組分;按照質量分數比,將58%的聚酯組分和13%的封閉物組分混合,加入2%的催干劑及3%的溶劑,過濾制得黃色透明的聚氨酯漆包線漆。
[0035]實施例3:
[0036]一種直焊性聚氨酯漆包線漆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37]按照質量分數比,將28%的對苯二甲酸、過量的新戊二醇及3%的催化劑加入四口反應釜中,在190°C條件下,加熱4h待體系清澈透明時,冷卻至室溫,制得混合二元醇;按照質量分數比,將15%的混合二元醇、8%的三異氰脲酸酯、苯酐、12.5%的己二酸、6%的甘油、14%的二甲苯及3%的催化劑,在190°C條件下,維持5h,在195°C條件下反應3h ;真空脫除體系內的帶水劑二甲苯,按照質量分數比,加入12%的酚類及20%的芳烴混合溶劑,得到澄清透明的聚酯組分;按照質量分數比,將68%的聚酯組分和15%的封閉物組分混合,加入3%的催干劑及5%的溶劑,過濾制得黃色透明的聚氨酯漆包線漆。
[0038]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直焊性聚氨酯漆包線漆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將對苯二甲酸、過量的新戊二醇及催化劑加入四口反應釜中,加熱待體系清澈透明時,冷卻至室溫,制得混合二元醇; 將計量的混合二元醇、三異氰脲酸酯、苯酐、己二酸、甘油、二甲苯及催化劑,在加熱條件下反應; 真空脫除體系內的帶水劑二甲苯,加入計量的酚類及芳烴混合溶劑,得到澄清透明的聚酯組分; 將聚酯組分和封閉物組分混合,加入少量的催干劑及計量的溶劑,過濾制得聚氨酯漆包線漆成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直焊性聚氨酯漆包線漆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對苯二甲酸、過量的新戊二醇及催化劑加入四口反應釜中,加熱待體系清澈透明時,冷卻至室溫,制得混合二元醇步驟的具體實現如下: 按照成品質量分數比,將20?28%的對苯二甲酸、過量的新戊二醇及I?3%的催化劑加入四口反應釜中,在180?190°C條件下,加熱3?4h待體系清澈透明時,冷卻至室溫,制得混合二元醇。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直焊性聚氨酯漆包線漆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計量的混合二元醇、三異氰脲酸酯、苯酐、己二酸、甘油、二甲苯及催化劑,在加熱條件下反應步驟的具體實現如下: 按照成品質量分數比,將13?15%的混合二元醇、4?8%的三異氰脲酸酯、苯酐、11?12.5%的己二酸、4?6%的甘油、10?14%的二甲苯及I?3%的催化劑,在180?190°C條件下,維持3?5h,在180?195°C條件下反應I?3h。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直焊性聚氨酯漆包線漆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脫除體系內的帶水劑二甲苯,加入計量的酚類及芳烴混合溶劑,得到澄清透明的聚酯組分步驟的具體實現如下: 真空脫除體系內的帶水劑二甲苯,按照成品質量分數比,加入10?12%的酚類及15?20 %的芳烴混合溶劑,得到澄清透明的聚酯組分。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直焊性聚氨酯漆包線漆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聚酯組分和封閉物組分混合,加入少量的催干劑及計量的溶劑,過濾制得聚氨酯漆包線漆步驟的具體實現如下: 按照成品質量分數比,將55?68%的聚酯組分和10?15%的封閉物組分混合,加入I?3%的催干劑及2?5%的溶劑,過濾制得黃色透明的聚氨酯漆包線漆。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直焊性聚氨酯漆包線漆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對苯二甲酸、過量的新戊二醇及催化劑加入四口反應釜中,加熱待體系清澈透明時,冷卻至室溫,制得混合二元醇;將計量的混合二元醇、三異氰脲酸酯、苯酐、己二酸、甘油、二甲苯及催化劑,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真空脫除體系內的帶水劑二甲苯,加入計量的酚類及芳烴混合溶劑,得到澄清透明的聚酯組分;將聚酯組分和封閉物組分混合,加入少量的催干劑及計量的溶劑,過濾制得聚氨酯漆包線漆。本發明操作便捷、控制容易、工序優化、配方合理,易于產業化,成本低,所合成的直焊性聚氨酯漆包線漆具有良好的耐熱性和阻燃性。
【IPC分類】C08G63-20, C08G63-78, C09D175-06, C09D5-18
【公開號】CN104592881
【申請號】CN201410850498
【發明人】王文俊, 王文靜
【申請人】東莞市高能磁電技術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5月6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