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聚苯硫醚樹脂防腐涂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涂料,具體為一種用于焦化廠酸焦油小釜上的聚苯硫醚樹脂防腐涂料。
在焦化廠精苯車間的設備中,有一種稱為酸焦油小釜的反應釜,該釜因是在酸和堿液相互交替以及100℃的溫度的工藝條件下使用,對制造該釜的材質要求既能耐酸又能耐堿。目前該釜一般是用不銹鋼板、鈦板制做,或者是釜內襯以耐酸耐堿的瓷板。使用不銹鋼板、鈦板制做,因材料價格較高,使制做成本的費用較高,而襯以耐酸耐堿的瓷板又較麻煩費工時,而且上述三種材質的酸焦油小釜使用壽命又很不理想。因此需要有一種既耐酸又耐堿的涂料,將涂料涂在碳鋼鋼板制做的酸焦油小釜的內表面上,以滿足工藝條件要求。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聚苯硫醚樹脂防腐涂料,該涂料因耐酸耐堿,用以噴涂在碳鋼鋼板制做的酸焦油小釜的內表面上,經塑化形成防護層,可替代不銹鋼釜、鈦釜或耐酸堿瓷板,滿足了釜的工藝要求。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是以聚苯硫醚樹脂粉、工業輝綠巖粉、工業乙醇為原料,先配制成懸浮液,再進行研磨。
本發明的涂料可噴涂在焦化廠酸焦油小釜的釜內表面上,涂層經塑化后與釜的內表面結合牢固,形成一層耐酸和耐堿的防腐涂料層,用于焦化廠碳鋼鋼板制做的酸焦油小釜的內層防腐涂料。酸焦油小釜在硫酸(90—93%)和堿(34—37%)相互交替、溫度于100℃的工藝條件下,噴涂本涂料后,酸焦油小釜可使用三年之久,最低也達一年,使用壽命是不銹鋼釜的3倍,是鈦釜的4倍,是襯以耐酸堿瓷板的10倍,其成本分別為上述三者的1/3、1/5和1/2。
本涂料除了可用于焦化廠的酸焦油小釜的內層防腐涂料外,由于它具有較好的耐酸性(除氧化性酸以外,對其它的有機酸或無機酸都具有耐酸性)和耐堿性,還可以用于化工設備的防腐蝕。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以詳細敘述制備本發明所用的原料及配比(重量)如下聚苯硫酸樹脂粉末(粒度100μm)100份工業輝綠巖粉(粒度90μm) 10—25份工業乙醇(95—98%) 400—700份其制備過程是將上述物料稱重后,混合,配制成懸浮液,再將懸浮液放入轉速為60—80轉/分封閉的球磨罐或者膠體磨中進行研磨24小時,即得灰色漿狀的防腐涂料。
實施例將聚苯硫醚樹脂粉(粒度100μm)100kg,工業輝綠巖粉(粒度90μm)20kg、工業乙醇(95—98%)600kg相互混合,配制成懸浮液,再將懸浮液放入轉速為60—80轉/分封閉的球磨罐中進行研磨24小時,即得到718kg灰色漿狀涂料。
本發明的噴涂工藝過程是1、被噴涂的金屬表面處理對于已使用過的釜,先進行金屬表面處理,將乳化除油劑噴淋到金屬表面上,以除去金屬表面的油污,其乳化除油劑的原料及配比如下原 料 配比(重量%)煤 油 67松節油 22.5
月桂酸 5.4三乙醇胺 3.6丁基溶纖劑 1.5然后將除去油污的酸焦油小釜,放入燒結爐內350—360℃加熱1小時,殘油碳化,再采用加壓式干法進行噴砂,噴砂工藝條件如下噴砂材料石英砂砂粒直徑全部通過5mm篩機噴咀入口處最小空氣壓力0.5MPa噴咀最小直徑6—8mm噴咀角度30°—75°噴距80—200mm噴砂處理后,再用0.8MPa干凈的壓縮空氣吹凈,最后用工業乙醇沖洗表面,涼干后噴涂防腐涂料。
2、防腐涂料的噴涂將涂料放入加料罐中,以0.2—1.0MPa壓力空氣噴出物料,以2米/分速度均勻移動噴咀,并適度旋轉被噴涂的釜體,以保證涂層均勻,再用0.5MPa的壓縮空氣將涂層中的乙醇吹干后放入燒結爐中塑化。
3、塑化每次噴涂防腐涂料后,涂料層都要進行塑化,最終達到涂料層的厚度為0.3—0.5mm,其間涂料層避免任何碰撞和沖擊,最后形成符合要求的涂料層。其塑化的工藝條件如下表所示<
>經上述噴涂后得到的防腐涂料層質量指標是
外觀平整光滑、呈暗灰色耐磨性0.02克(磨耗量)剝離強度3.95公斤/厘米2涂層膜厚0.30-0.45mm
權利要求
1.一種聚苯硫醚樹脂防腐涂料,其特征在于,制備該涂料所用的原料及配比(重量)是聚苯硫醚樹脂粉(粒度100μm) 100份工業輝綠巖粉(粒度90μm) 10—25份工業乙醇(95—98%) 400—700份其制備過程是將上述物料稱重后,混合,配制成懸浮液,再將懸浮液放入轉速為60—80轉/分封閉的球磨罐中進行研磨24小時。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焦化廠酸焦油小釜上的聚苯硫醚樹脂防腐涂料,該涂料是以聚苯硫醚樹脂粉、工業輝綠巖粉、工業乙醇為原料,先制備成懸浮液,再進行研磨而制備成耐酸堿的防腐涂料。將該涂料涂在碳鋼鋼板制做的焦化廠酸焦油小釜的內壁上,涂層經塑化后形成一層防腐涂料層,在硫酸(90-93%)和堿液(34-37%)相互交替和溫度100℃的條件下,酸焦油小釜可使用三年之久,不僅能替代不銹鋼釜、鈦釜,而且降低了成本。
文檔編號C09D5/08GK1133331SQ9511016
公開日1996年10月16日 申請日期1995年4月12日 優先權日1995年4月12日
發明者馬金生, 殷蘇, 張克偉 申請人:馬金生, 殷蘇, 張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