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玻璃銑磨冷卻液及其制造方法
本發明是一種水基玻璃銑磨冷卻液。目前國內外玻璃加工所使用的冷卻液有油基和水基兩種。據有關資料報導,水基冷卻液的種類日益增多,有取代油基冷卻液的趨勢。有些國家甚至用法律形式推廣使用水基冷卻液,如美國政府就禁止使用礦物油作冷卻液。其理由是能源緊張,而且礦物油會造成環境污染,危害工人身體健康,易著火、不安全,成本高。我國當前所使用的冷卻液仍以油基為主。現在開始注意研究水基冷卻液。80年代初蘭州大學與甘肅光學儀器廠合作研制成甘油-三乙醇胺水基冷卻液。但該冷卻液仍存在磨削性能較差、成本高,使用壽命短和銹蝕機床設備等缺點。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目前所使用的油基和水基冷卻液所存在的上述缺點而進行構思的。
本發明玻璃銑磨冷卻液的原液是由下列成分按重量%組成組成成分 重量%①硫酸脂化油 38-44%②癸二酸 0.5-1%③三乙醇胺 18-22%④聚乙二醇 5-7%⑤乙二醇 4-6%
⑥丙三醇 5-7%⑦“814”切削油 4-6%⑧煤油 4-6%⑨蒸餾水 余量各種成分在“854”冷卻液中的作用-硫酸脂化油具有良好的耐酸性、耐硬水性、濕潤性,在該液中有良好的增溶作用和分散作用,是較好的乳化劑、穩定劑,能提高該液的化學穩定性。
-癸二酸有良好的防銹蝕作用。
-三乙醇胺是非離子型的表面活性劑和防銹劑,又是較強的有機堿,具有很強的吸收二氧化碳能力,使該液的碳酸鹽含量減少,減輕其對玻璃表面的 腐蝕作用,提高工件表面的光潔度。能增加該液的粘滯系數,對金剛石磨具有良好的化學自銳作用。
-聚乙二醇也是非離子型的表面活性劑,又是良好的增塑劑、軟化劑、增濕劑、潤滑劑,有良好的潤滑和洗滌作用。
-乙二醇和丙三醇的吸水性好,可降低水的冰點,可提高該冷卻液的冷卻、潤滑和防銹蝕等作用,對金剛石磨具有化學自銳作用,提高磨削性能。
-“814”切削油是由碳酸鈉、松香、油酸和氫氧化鉀等成份配制成的油劑,可增進該冷卻液的潤滑、洗滌、防銹和乳化作用。
-煤油有良好的滲透作用,可降低該冷卻液的表面張力,增加其潤滑、防銹和磨削作用。
-蒸餾水在 本冷卻液的原液中能促進上述8種成分的互相溶合和均相作用。
本冷卻液的原液的配制方法是將各種成分按重量%稱好之后,先將癸二酸加入到三乙醇胺和聚乙二醇的混合液中,用微量的蒸餾水混合,攪拌,加熱至40-70℃,使其呈混合液狀態時,再將其倒入盛乙二醇、丙三醇的混合物的電動攪拌反應槽中。最后將“814”切削油與硫酸脂化油、煤油混合后倒入上述電動攪拌反應槽中,攪拌均勻,直至該液呈棕黃色半透明油狀液即成原液。
本冷卻液在使用時需將原液用自來水稀釋。稀釋的濃度是根據玻璃工件的磨削量大小來確定,磨削量大的使用濃度也較大,磨削量小的使用的濃度也較小,通常可將原液分別稀釋成1份原液比20、25、30份水等幾種濃度,稀釋好的冷卻液的PH值以8.5-9.5為宜。
本發明具有下列幾大特點和優點①有良好的濕潤性與潤滑作用。
②有良好的導熱性與冷卻作用。
③有良好的防銹蝕性能。
④對金剛石磨具有一定的化學自銳作用,提高磨削效率。
⑤閃點高,粗磨加工不悶車,不著火。
⑥無油霧、不污染環境,凈化產品。
⑦無味、無毒、無害工人身體健康。
⑧可取代礦物油冷卻液,節省能源,減少許多勞動保護用品和防火器材。
⑨使用周期長,成本低。
⑩安全、便于運輸、可臨場配制、操作簡便。
(11)使用范圍廣,可用于光學玻璃、高硼硬質玻璃、眼鏡玻璃、民用平板玻璃、電視機、錄相機的顯像管等多種玻璃的粗、精銑磨加工,其磨削效率等于或高于煤油冷卻液。
權利要求
1.本發明玻璃銑磨冷卻液是一種用于玻璃工件銑磨加工的水基冷卻液,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成分按重量%比組成組成成分 重量%①硫酸脂化油 38-44%②癸二酸 0.5-1%③三乙醇胺 18-22%④聚乙二醇 5-7%⑤乙二醇 4-6%⑥丙三醇 5-7%⑦“814”切削油 4-6%⑧煤油 4-6%⑨蒸餾水 余量
2.按照權利要求
1所述的“854型”玻璃銑磨冷卻液的配制方法是先將各種成分按重量%稱好之后,將癸二酸加入三乙醇胺和聚乙二醇的混合液中,用少量蒸餾水混合、攪拌、加熱到40-70℃,至該液呈混合液狀態時,再將此液倒入盛乙二醇、丙三醇混合物的電動攪拌反應槽中,最后將“814”切削油、硫酸脂化油、煤油等混合后倒入上述的電動攪拌反應槽中,充分攪拌至該液呈棕黃色半透明油狀液即成玻璃銑磨冷卻液的原液。
專利摘要
玻璃銑磨冷卻液是一種由硫酸脂化油、癸二酸、三乙醇胺、聚乙二醇、乙二醇、丙三醇、“814”切削油、煤油、蒸餾水混合組成的水基冷卻液。它有良好的冷卻、潤滑、洗滌、防銹蝕等性能,對金剛石磨具有良好的化學自銳作用、銑磨效率高、無味、無毒、不污染環境,對健康無害,安全、便于運輸,可臨場配制,操作簡便,可取代礦物油冷卻液,使用周期長,成本低,可廣泛用于各種玻璃的磨銑加工、磨削效率等于或高于煤油冷卻液。
文檔編號B24B55/02GK85104996SQ85104996
公開日1986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1985年7月2日
發明者陸志潔 申請人:陸志潔, 王孚先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