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面涂敷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的兩面涂敷系統具備:分別對預先形成有活性物質層(102)的基材(100)的兩面涂敷用于形成耐熱保護層(103)的涂敷液的第一涂敷裝置(5a)和第二涂敷裝置(5b);對形成在由第一涂敷裝置(5a)和第二涂敷裝置(5b)進行涂敷的基材(100)的兩面上的活性物質層(102)在寬度方向上的邊緣位置分別進行檢測的第一邊緣檢測器(41)和第二邊緣檢測器(43);以及根據這些檢測器所檢測出的邊緣位置來使基材(100)的位置在該基材(100)的寬度方向上移動的第一移動機構(45)和第二移動機構(47)。在本發明中,對于基材(100)兩面上進行涂敷的各區域的位置分別進行調整。
【專利說明】兩面涂敷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邊運送長條基材邊在該基材的兩面上連續地涂敷涂敷液的兩面涂敷系統。
【背景技術】
[0002]專利文獻I公開了一種兩面涂敷系統,該兩面涂敷系統用于在作為電極材料芯體的基材的兩面上涂敷含有活性物質的涂敷液,該電極材料是二次電池或燃料電池等的電極材料。該兩面涂敷系統具備:正面涂敷用模頭和背面涂敷用模頭;以及布置在比這兩個模頭還要靠基材的運送方向上的下游一側的干燥爐;通過在基材兩面涂敷涂敷液后使涂敷液干燥,從而在基材的兩面上形成活性物質層。
[0003]在該兩面涂敷系統中,在基材的寬度方向上的兩端部分別單獨設有由從該基材的正反兩面把持該基材的一對旋轉體構成的旋轉體單元,并且設有個別地改變各旋轉體單元的一對旋轉體相對于基材運送方向的朝向的旋轉體回旋部,由此使運送中的基材的整個面良好地保持朝外側拉緊的狀態,從而能夠在不啪噠啪噠地飄動、不產生皺褶的狀態下穩定地運送基材。
[0004]在該兩面涂敷系統中,還在旋轉體單元的上游一側或下游一側附近設置端部位置檢測器,該端部位置檢測器是能夠測量基材的寬度方向上的端部位置的激光位移測量儀或傳感器。在專利文獻I記載了:監視來自該端部位置檢測器的信號,當基材的端部位置偏離預先規定的范圍時,通過進行自動控制來調整旋轉體單元的朝向或調整構成一對旋轉體中的一個旋轉體的驅動輥的旋轉速度,從而能夠進行將基材的蛇行量控制在既定值的范圍內的自動修正控制。
[0005]專利文獻1:W02011/001648號公報
【發明內容】
[0006]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7]為了防止正極材料與負極材料之間的短路和提高安全性,如上所述以兩面涂敷系統在基材兩面上形成活性物質層而制成電池用電極材料采用了設置耐熱保護層來覆蓋活性物質層的構造。該耐熱保護層與活性物質層是以在基材寬度方向上的兩端部留有基材與導線連接的部分的方式,從基材的兩端起朝內側留有間隙地形成的。
[0008]在電極材料中設置上述耐熱保護層的情況下,從邊可靠地覆蓋活性物質層整體,邊充分地確保基材與導線之間的連接部分的角度出發,要求:相對于活性物質層高精度地形成該耐熱保護層,例如要求使該耐熱保護層的形成位置的偏差以基材的寬度方向為基準控制在0.5mm以內。
[0009]然而,起因于制造上的誤差,活性物質層不一定會形成為與基材寬度方向上的端部平行,并且基材兩面上形成有活性物質層的區域之間也有可能不完全一致,由此,就專利文獻I那樣根據基材的端部位置來進行基材的蛇行控制的兩面涂敷系統來說,無法以足夠的位置精度來相對于活性物質層形成耐熱保護層,因而難以滿足如上述那樣嚴格的質量要求。
[0010]本發明是鑒于上述問題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兩面涂敷系統,該兩面涂敷系統能夠做到:相對于預先形成好的各第一涂敷層,以良好的位置精度在基材的兩面上形成第二涂敷層,從而制造高質量的涂敷產品。
[0011]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
[0012]為達成上述目的,在該發明中,根據預先形成在基材兩面上的第一涂敷層在寬度方向上的邊緣位置來使由涂敷裝置進行涂敷之處的基材位置在該基材的寬度方向上移動,從而將該基材兩面上的進行涂敷的各涂敷區域的位置分別調整到規定的范圍內。
[0013]具體而言,本發明是以一種兩面涂敷系統為對象,采取了以下的解決方式。該兩面涂敷系統邊運送在基體材料的兩面上分別預先形成有第一涂敷層的長條基材,邊在該基材的兩面上形成第二涂敷層,該第一涂敷層是以從該基體材料的寬度方向上的兩端起朝內側留有間隙的方式形成,該第二涂敷層是以覆蓋第一涂敷層且從基體材料的兩端起朝內側留有間隙的方式形成。
[0014]也就是說,本發明的一個方式是具備:多個導輥,這些導輥以卷對卷方式運送所述基材;以及第一涂敷裝置和第二涂敷裝置,該第一涂敷裝置和第二涂敷裝置分別對由這些導輥運送的基材的兩面涂敷用于形成第二涂敷層的涂敷液。這里所謂的“卷對卷方式”是指邊將卷繞成卷狀的基材卷出并間歇地或連續地運送,邊在對該基材的表面進行涂敷處理后將該基材卷繞成卷狀這樣的運送方式。第一涂敷裝置和第二涂敷裝置在基材的運送方向上相互保持距離地布置,以覆蓋第一涂敷層并且在基體材料的寬度方向上的兩端側留有未涂敷部的方式對基材表面進行涂敷。
[0015]本發明的一個方式還具備:第一移動機構,該第一移動機構使由第一涂敷裝置進行涂敷之處的基材的位置在該基材的寬度方向上移動;第二移動機構,該第二移動機構使由第二涂敷裝置進行涂敷之處的基材的位置在該基材的寬度方向上移動;第一邊緣檢測器,該第一邊緣檢測器對形成在由第一涂敷裝置進行涂敷的基材其中一面上的第一涂敷層在寬度方向上的邊緣位置進行檢測;第二邊緣檢測器,該第二邊緣檢測器對形成在由第二涂敷裝置進行涂敷的基材另一面上的第一涂敷層在寬度方向上的邊緣位置進行檢測;以及控制器,該控制器根據由該第一邊緣檢測器和該第二邊緣檢測器所檢測到的、各第一涂敷層的邊緣的檢測位置來驅動第一移動機構和第二移動機構。
[0016]在本發明的一個方式中,當由第一邊緣檢測器所檢測到的、第一涂敷層的邊緣的檢測位置偏離基準位置時,控制器驅動第一移動機構,并且當由第二邊緣檢測器所檢測到的、第一涂敷層的邊緣的檢測位置偏離基準位置時,控制器驅動第二移動機構,由此使基材在該基材的寬度方向上移動,從而使基材兩面上涂敷涂敷液的各個涂敷區域的位置相對于第一涂敷層位于規定范圍內。這里所謂的“基準位置”是指當由涂敷裝置進行涂敷之處的第一涂敷層的位置位于希望的位置時的、該第一涂敷層在寬度方向上的邊緣位置。
[0017]根據該本發明的一個方式,當由第一邊緣檢測器所檢測到的、第一涂敷層的邊緣的檢測位置偏離基準位置時,驅動第一移動機構來使基材在該基材的寬度方向上移動,從而由第一涂敷裝置涂敷用于形成第二涂敷層的涂敷液的涂敷區域的位置相對于第一涂敷層位于規定范圍內。當由第二邊緣檢測器所檢測到的、第一涂敷層的邊緣的檢測位置偏離基準位置時,驅動第二移動機構來使基材在該基材的寬度方向上移動,從而由第二涂敷裝置涂敷用于形成第二涂敷層的涂敷液的涂敷區域的位置相對于第一涂敷層位于規定范圍內。由此,能夠相對于預先形成好的各第一涂敷層,以良好的位置精度在基材的兩面上形成第二涂敷層,從而制造出高質量的涂敷產品。
[0018]在本發明的一個方式中,多個導輥可以包含方向轉換用輥,該方向轉換用輥供基材卷掛并且用于改變該基材的運送方向。在該情況下,第一涂敷裝置可以布置在所述方向轉換用輥的上游一側,第二涂敷裝置可以布置在所述方向轉換用輥的下游一側。
[0019]第一移動機構可以是布置在下述位置,即在基材的運送方向上,該第一移動機構與方向轉換用輥之間隔著第一涂敷裝置的位置,該第一移動機構可以是在該位置使基材在該基材的寬度方向上移動。第二移動機構可以是布置在下述位置,即在基材的運送方向上,該第二移動機構與方向轉換用輥之間隔著第二涂敷裝置的位置,該第二移動機構可以是在該位置上使基材在該基材的寬度方向上移動。
[0020]第一邊緣檢測器優選在比第一涂敷裝置還要靠第一移動機構一側的位置上對第一涂敷層的邊緣位置進行檢測。第二邊緣檢測器優選在比第二涂敷裝置還要靠第二移動機構一側的位置上對第一涂敷層的邊緣位置進行檢測。
[0021]由于基材卷掛在方向轉換用輥上的部分不易發生位置偏離,基材是以卷掛在該方向轉換用輥上的部分作為支點在寬度方向上發生位置偏離的,因此在方向轉換用輥附近的位置上,基材的偏離幅度不是很大。相對于此,在遠離方向轉換用輥的位置上,基材的偏離幅度變大,因此,根據上述結構,與在方向轉換用輥附近的位置對第一涂敷層的邊緣位置進行檢測的情況相比,能夠可靠地檢測出第一涂敷層的邊緣位置的偏離。
[0022]在本發明的一個方式中,兩面涂敷系統還可以具備卷出裝置,該卷出裝置以將基材卷繞成為卷狀的狀態支撐該基材,并且將該基材向多個導輥卷出。第一移動機構與第二移動機構中位于基材的運送方向上的上游一側的移動機構優選由卷出裝置和執行機構構成,該執行機構是使由該卷出裝置支撐的卷狀基材在該基材的寬度方向上移動的執行機構。
[0023]根據該結構,能夠利用第一移動機構與第二移動機構中位于基材的運送方向上的上游一側的移動機構使基材在該基材的寬度方向上正確且迅速地移動。由于卷出裝置兼作該移動機構,因此與另外設置卷出裝置以外的該移動機構的情況相比,能夠簡化系統結構。
[0024]在本發明的一個方式中,兩面涂敷系統還可以具備:浮式干燥器,該浮式干燥器用于使兩面上涂敷了用于形成第二涂敷層的涂敷液的基材干燥;以及一對夾持輥,該一對夾持輥邊從基材的兩面夾持該基材的未涂敷部邊將該基材朝運送方向上的下游一側運送。在基材的寬度方向上的兩端側分別布置有該一對夾持輥,該一對夾持輥位于涂敷裝置和浮式干燥器之間,其中該涂敷裝置是第一涂敷裝置和第二涂敷裝置中位于基材的運送方向上的下游一側的涂敷裝置,
[0025]第一移動機構和第二移動機構中位于基材的運送方向上的下游一側的移動機構優選由一對夾持輥、和執行機構構成,該執行機構是通過使該一對夾持輥的旋轉軸相對于正常運送時的軸向傾斜來改變由該一對夾持棍運送基材的運送方向的執行機構。
[0026]根據該結構,能夠以一對夾持輥構成端部把持裝置,該端部把持裝置用于防止在浮式干燥器進行的干燥處理所引起的基材啪噠啪噠地飄動的現象發生。由于端部把持裝置兼作該移動機構,因此與另外設置端部把持裝置以外的移動機構的情況相比,能夠簡化系統結構。
[0027]在本發明的一個方式中,第一涂敷裝置和第二涂敷裝置分別可以是凹版吻式(gravure kiss)涂敷方式的涂敷裝置。
[0028]根據該結構,能夠利用第一涂敷裝置和第二涂敷裝置薄而平整且均勻而正確地穩定地涂敷涂敷液。
[0029]在本發明的一個方式中,基體材料可以是金屬箔,第一涂敷層可以是電池用活性物質層。本發明的一個方式可以是下述的兩面涂敷系統,即:用于形成第二涂敷層的涂敷液含有阻燃材料,通過使兩面上涂敷了該涂敷液的基材干燥而在基材的兩面上形成作為第二涂敷層的耐熱保護層。
[0030]根據該結構,能夠以足夠的位置精度來相對于活性物質層高精度地形成該耐熱保護層,從而能夠制造出高質量的電極材料。
[0031]發明效果
[0032]根據本發明,能夠實現一種兩面涂敷系統,該兩面涂敷系統能夠做到:相對于預先形成好的各第一涂敷層,以足夠的位置精度在基材的兩面上形成第二涂敷層,從而制造高質量的涂敷產品。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3]圖1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兩面涂敷系統的結構略圖。
[0034]圖2是示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卷出裝置和涂敷區域的簡要結構的立體圖。
[0035]圖3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涂敷裝置的縱向剖視圖。
[0036]圖4是示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端部把持裝置的簡要結構的側視圖,在圖4中一并示出了涂敷區域。
[0037]圖5是示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端部把持裝置的簡要結構的主視圖。
[0038]圖6是從上側觀看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端部把持裝置的夾持輥時的俯視圖。
[0039]圖7是示出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中作為處理對象的基材的剖視圖。
[0040]圖8是示出以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兩面涂敷系統在兩面上進行了涂敷的基材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1]以下,根據圖示詳細說明本發明所涉及的實施方式。需要說明的是,以下實施方式是本質上優選的示例,并沒有意圖對本發明、其應用對象或其用途的范圍加以限制。
[0042](發明的實施方式)
[0043]在圖1中示出了該實施方式的兩面涂敷系統I的簡要結構。如圖1所示,兩面涂敷系統I是連續執行下述一連串處理的系統,即:邊以卷對卷方式運送長條基材100,邊在運送中的基材100的兩面100a、100b上分別涂敷涂敷液并使該涂敷液干燥。
[0044]在圖7中示出了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處理對象的基材100的截面構造。在圖8中示出了以兩面涂敷系統I在兩面100a、100b上進行了涂敷的基材100的截面構造。如圖7所示,基材100是構成電池用電極材料的片狀母材,該母材是在基體材料即金屬箔(集電箔)101的兩面上作為第一涂敷層分別預先形成了主要以石墨等構成的活性物質層102而成的。各活性物質層102是以下述狀態設置的,即:從金屬箔101的寬度方向上的兩端起朝內側(中央側)留有間隙,并且在金屬箔101的兩端側以相同寬度留有外露部分。
[0045]這樣的基材100是以卷繞在芯材上成為卷狀的狀態安放在兩面涂敷系統I中。本實施方式的兩面涂敷系統I是使用含有阻燃材料的、用于形成耐熱保護層103的涂敷液作為涂敷液,對基材100的兩面100a、100b涂敷該涂敷液,從而如圖8所示,形成作為第二涂敷層的耐熱保護層103,該耐熱保護層103覆蓋活性物質層102,并且從金屬箔101的兩端起朝內側(中央側)留有間隙,從活性物質層102朝兩側方只超出例如2.0mm±0.5mm的寬度。
[0046]如圖1所示,兩面涂敷系統I具備:卷出裝置2 ;卷取裝置3 ;多個導輥4a、4b、4c ;第一涂敷裝置5a ;第二涂敷裝置5b ;端部把持裝置9 ;浮式干燥器10 ;以及控制器11。
[0047]控制器11是由控制程序等各種軟件、以及安裝了這些軟件的計算機等硬件構成的,控制器11對兩面涂敷系統I的整體進行綜合性的控制。也就是說,卷出裝置2、卷取裝置3、第一涂敷裝置5a、第二涂敷裝置5b以及浮式干燥器10的動作受控制器11控制。
[0048]卷出裝置2具有支撐座2a和上游側送出機構2b,該支撐座2a支撐卷狀基材100并且將基材100卷出,該上游側送出機構2b與該支撐座2a同步地將基材100以規定的速度和張力送出。上游側送出機構2b具有夾持基材100的兩面的一對送出輥2c,通過使該一對送出輥2c相互朝相反方向旋轉,從而以一定的速度和張力將基材100送出。
[0049]從卷出裝置2送出的基材100邊受以相互平行地形態設置的旋轉自如的多個導輥4a、4b、4c支撐,邊由多個導輥4a、4b、4c進行運送,在通過了進行涂敷和干燥的處理區域Ia之后,被卷取到卷取裝置3上。進行涂敷處理的涂敷區域Ib位于處理區域Ia的前半部分,進行干燥處理的干燥區域Ic位于處理區域Ia的后半部分。
[0050]在圖2中示出卷出裝置2和涂敷區域Ib的簡要結構。如圖2所示,在涂敷區域Ib中布置有第一導棍4a、第二導棍4b、第一涂敷裝置5a以及第二涂敷裝置5b,各導棍4a、4b以及各涂敷裝置5a、5b采用了用于使系統整體小型化的結構。
[0051]具體而言,第一導輥4a和第二導輥4b是在鉛直方向(上下方向)上相互留有間隙地從基材100的運送方向上的上游一側朝下游一側按照第一導輥4a、第二導輥4b的順序布置,第一導輥4a和第二導輥4b位于基材100的同一面(以下稱為第二涂敷面)10b —偵U。基材100的第二涂敷面10b與這兩個導輥4a、4b相接,從而基材100被引導為沿著鉛直方向朝上地在第一導輥4a和第二導輥4b之間行走。
[0052]第一涂敷裝置5a位于第一導輥4a和第二導輥4b之間,并且隔著在這兩個導輥4a、4b之間行走的基材100布置在第一導棍4a和第二導棍4b的相反側。對于在第一導棍4a和第二導輥4b之間以被賦予了張力的拉緊狀態行走的基材100的單面、也就是說與第二涂敷面10b相反一側的面(以下稱為第一涂敷面)100a,該第一涂敷裝置5a從側邊與該第一涂敷面10a相接,該第一涂敷裝置5a以覆蓋活性物質層102并且在金屬箔101的寬度方向上的兩端側留有未涂敷部的方式對該第一涂敷面10a涂敷用于形成耐熱保護層103的涂敷液。
[0053]第二導輥4b是供基材100卷掛并且用于改變基材100的運送方向的方向轉換用輥。通過卷掛在該第二導輥4b上,基材100以被賦予了張力的拉緊狀態從大致鉛直方向被引導到大致水平方向。由于第一涂敷面10a未與第二導輥4b相接,因此即使以第一涂敷裝置5a涂敷的涂敷液尚未干燥,仍然能夠以第二導輥4b邊支撐邊引導基材100。
[0054]第二涂敷裝置5b比基材100的運送方向上的第二導輥4b還位于下游一側,并且布置在卷掛于第二導輥4b上而大致沿著水平方向延伸的基材100的下側、也就是說相對于基材100布置在與第一導棍4a和第二導棍4b相同的一側。對于從第二導棍4b起以被賦與了張力的拉緊狀態沿著大致水平方向行走的基材100的第二涂敷面100b,該第二涂敷裝置5b從下方與該第二涂敷面10b相接,該第二涂敷裝置5b以覆蓋活性物質層102并且在金屬箔101的寬度方向上的兩端側留有未涂敷部的方式對該第二涂敷面10b涂敷用于形成耐熱保護層103的涂敷液。
[0055]在該兩面涂敷系統I中,第一涂敷裝置5a和第二涂敷裝置5b都使用相同的涂敷裝置(以下,總括地稱為涂敷裝置)5。以第二涂敷裝置5b為例,在圖3中示出了該涂敷裝置5的結構。
[0056]如圖3所示,涂敷裝置5是凹版吻式涂敷型涂敷裝置5,涂敷裝置5具備小直徑凹版輥15和涂敷液供給部30。凹版吻式涂敷方式的涂敷裝置5是一種在不以支撐輥支撐與基材100進行涂敷的面相反一側的面的狀態下對基材100的表面涂敷涂敷液的裝置,比起模涂敷方式等其它方式的涂敷裝置,能夠薄而平整且均勻而正確地穩定地涂敷涂敷液。
[0057]小直徑凹版棍15的外徑D設定在例如45mm?150mm的范圍內。在小直徑凹版棍15的外周面上設有形成有規定圖案的單元的涂布部16,該規定圖案的單元用于保持涂敷液。單元由格子或斜線等雕刻槽構成。涂布部16具有與基材100被涂敷涂敷液的涂敷區域R(參照圖7)相對應的寬度,涂布部16相對于該涂敷區域R被定位。涂敷液從涂敷液供給部30供給到該涂布部16。
[0058]涂敷液供給部30與小直徑凹版輥15相鄰地布置,且沿著小直徑凹版輥15延伸,具有呈細長棱柱狀的外觀形狀。該涂敷液供給部30具備腔室31、刮刀32以及密封刀(sealing blade)33。
[0059]如圖2和圖3所示,腔室31具有細長的主殼體36、以及側蓋37,該主殼體36具有朝小直徑凹版輥15所在的前方敞開的U字形縱向截面,該側蓋37安裝在該主殼體36的兩端。如圖3所示,在該腔室31的內側形成有用于貯留涂敷液的儲液部38。
[0060]主殼體36具有后壁部36a、上壁部36b和下壁部36c,該后壁部36a與小直徑凹版輥15對置地布置,并且呈細長帶板形狀,該上壁部36b和該下壁部36c從該后壁部36a的上下方向上的兩端緣相互平行地朝小直徑凹版輥15突出。該上壁部36b和該下壁部36c呈尺寸相互相同的細長帶板狀。
[0061]如圖2所示,側蓋37固定在主殼體36的各個側端部,并且封住主殼體36的側端部。在側蓋37上的靠小直徑凹版輥15—側的前端緣上設有圓弧狀密封部37a。該密封部37a是在與小直徑凹版輥15的外周面緊密接合的狀態下被固定住的。
[0062]在主殼體36的后壁部36a上連接有未圖示出的輸液管道和回液管道。腔室31內的儲液部38經由這兩根管道與貯留涂敷液的貯留箱連通,儲液部38與這兩根管道和該貯留箱共同構成涂敷液的循環流路。當涂敷裝置5工作時,通過未圖示出的泵的運轉而使涂敷液在循環流路中循環,從而涂敷液經由輸液管道和回液管道從貯留箱供給到儲液部38。
[0063]如圖3所示,刮刀32是在其中一個長邊部分上形成有刀尖的細長刀具狀部件。該刮刀32的另一個長邊部分是在被支撐條39按壓在腔室31的上壁部36b的突出端上的狀態下,以螺栓固定的方式安裝在上壁部36b的突出端上。上壁部36b的突出端面形成為如下所述的面,即:靠下壁部36b —側的端部比與該端部位于相反一側的端部相對地高高地突出的傾斜面。由此,刮刀32具有刀尖的尖端側朝小直徑凹版輥15斜著向下延伸。該刮刀32的尖端與小直徑凹版輥15的涂布部16緊密接合。
[0064]密封刀33是與刮刀32相同的部件,密封刀33是在被支撐條39按壓在腔室31的下壁部36c的突出端上的狀態下,以螺栓固定的方式安裝在下壁部36c的突出端上。下壁部36c的突出端面形成為如下所述的面,S卩:靠上壁部36b—側的端部比與該端部位于相反一側的端部相對地高高地突出的傾斜面。由此,密封刀33具有刀尖的尖端側朝小直徑凹版輥15斜著向上延伸。該密封刀33的尖端也與小直徑凹版輥15的涂布部16緊密相接。
[0065]如上述那樣,主殼體36的兩側端被側蓋37封住,并且該兩側蓋37的密封部37a、刮刀32和密封刀33與小直徑凹版輥15緊密相接,由此,腔室31內的儲液部38成為密閉狀態。這樣一來,涂敷裝置5能夠如下述那樣橫向放置,即:小直徑凹版輥10和涂敷液供給部30沿著大致水平方向排列。
[0066]由于使涂敷裝置5橫向放置的情況下,儲液部38會經常保持在充滿了涂敷液的狀態,因此在該儲液部38內的涂敷液不斷地供向小直徑凹版輥15的涂布部16,并且穩定地供向與該涂布部16相接的基材100的表面。此外,涂敷液供給部30形成為下述尺寸:在使涂敷裝置5橫向放置的狀態下,在上下方向上小于小直徑凹版輥15,并且能夠設置在小直徑凹版輥15的后方。
[0067]具體而言,從小直徑凹版輥15的旋轉軸J的方向來看橫向放置的涂敷裝置5時,包含上壁部36b、支撐條39和螺栓等在內的涂敷液供給部30的最上端比與小直徑凹版輥15的上端相接的切線Tu還位于下方的位置,并且,包含下壁部36c、支撐條39和螺栓等在內的涂敷液供給部30的最下端比與小直徑凹版輥15的下端相接的切線Tl還位于上方的位置。也就是說,涂敷液供給部30的最上端和最下端這兩個端是隔著間隙設置在與小直徑凹版輥15的上端和下端相接的一對切線Tu、Tl之間。
[0068]通過橫向放置具備這樣的涂敷液供給部30的涂敷裝置5,能夠在小直徑凹版輥15的、與涂敷液供給部30相反的一側確保充分的空間。如圖2所示,利用這點,第二涂敷裝置5b設置在基材100的運送方向上的第二導輥4b的下游一側附近。另一方面,第一涂敷裝置5a也設置在基材100的運送方向上的第二導輥4b的上游一側附近。
[0069]如上所述,第一涂敷裝置5a和第二涂敷裝置5b是在基材100的運送方向上保持距離地分別布置在第二導輥4b的上游一側和下游一側,第一涂敷裝置5a與基材100相接觸的接觸位置P和第二涂敷裝置5b與基材100相接觸的接觸位置P相近,并且第二導輥4b位于第一涂敷裝置5a和第二涂敷裝置5b之間。為此,即使基材100隨著運送而在寬度方向上偏離,也能夠有效地抑制基材100的該偏離對兩涂敷裝置5a、5b的涂敷處理帶來的影響。
[0070]而且,本實施方式的兩面涂敷系統I構成為:根據形成在基材100兩面上的活性物質層102的寬度方向上的邊緣位置來使由涂敷裝置5a、5b進行涂敷之處的基材100的位置在該基材的寬度方向上移動,從而將該基材100兩面上進行涂敷的各涂敷區域R的位置分別調整到規定的范圍內。為此,兩面涂敷系統I具備第一移動機構45、第二移動機構47、第一邊緣檢測器41和第二邊緣檢測器43。
[0071]第一移動機構45布置在下述位置,即:在基材100的運送方向上,第一移動機構45與第二導輥4b之間隔著第一涂敷裝置5a的位置,也就是說在比第一涂敷裝置5a還要靠上游一側的位置。第一移動機構45通過在該位置上使基材100在該基材100的寬度方向上移動,從而使由第一涂敷裝置5a進行涂敷之處的基材100的位置在該基材100的寬度方向上移動。具體而言,該第一移動機構45是由卷出裝置2和第一執行機構46構成,該第一執行機構46使受該卷出裝置2的支撐座2a支撐的卷狀基材100連同支撐座2a —起在該基材100的寬度方向上移動。
[0072]第一執行機構46例如由作為動力源的伺服電動機和受該伺服電動機驅動的滾珠螺桿機構等構成,但這并未圖示出來,第一執行機構46根據來自控制器11的指令使支撐座2a在基材100的寬度方向上移動。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使卷狀基材100連同支撐座2a —起在基材100的寬度方向上移動,使在第二導輥4b的上游一側運送中的基材100以第二導輥4b作為支點擺動,從而使由第一涂敷裝置5a進行涂敷之處的基材100的位置在寬度方向上移動。
[0073]第二移動機構47布置在下述位置,即:在基材100的運送方向上,第二移動機構47與第二導輥4b之間隔著第二涂敷裝置5b的位置,也就是說在比第二涂敷裝置5b還要靠下游一側的位置。第二移動機構47通過在該位置上使基材100在該基材100的寬度方向上移動,從而使由第二涂敷裝置5b進行涂敷之處的基材100的位置在該基材100的寬度方向上移動。具體而言,該第二移動機構47是由設置在第二涂敷裝置5b與浮式干燥器10之間的端部把持裝置9構成。
[0074]在圖4?圖6中示出了該端部把持裝置9的簡要結構。圖4是示出了端部把持裝置9的側視圖,在圖4中一并示出了涂敷區域lb。圖5是從基材100的運送方向的上游一側示出了端部把持裝置9的主視圖。圖6是在正常運送基材100時從上側觀看端部把持裝置9的夾持輥9b時的俯視圖。
[0075]如圖4和圖5所示,端部把持裝置9具備用于把持基材100的未涂敷部10c的把持機構9a。在基材100的兩端側各布置有一個把持機構9a,合計布置了兩個把持機構9a。各把持機構9a具有由上下成對布置且旋轉自如的夾持輥9b所構成的一組夾持輥%,由該一對夾持輥9b邊從基材100的兩面夾持基材100的未涂敷部10c邊將基材100朝運送方向上的下游一側運送。由于這兩個把持機構9a是左右對稱的相同構造,因此以下只對其中一個把持機構9a進行說明。
[0076]把持機構9a的一對夾持輥9b是經由軸承部件59保持在從底座50朝上方延伸的支撐桿53上。這一對夾持輥9b都是橡膠制輥。由此,即使基體材料是金屬箔101,也能夠可靠地抓取基材100來修正基材100的蛇行。如圖6所示,當正常運送基材100時,這兩夾持輥9b都是以旋轉軸呈傾斜狀的姿勢設置,使得夾持輥9b在基材100的運送方向上的上游一側端部相對地位于基材100的寬度方向上的內側,而夾持輥9b在基材100的運送方向上的下游一側端部相對地位于基材100的寬度方向上的外側。也就是說,當從上側看去時,把持機構9a之間的夾持輥9b呈朝著浮式干燥器10 —側張開為八字形的形態。這樣一來,端部把持裝置9邊將基材100送往運送方向上的下游一側邊使基材100展開,使基材100成為拉緊狀態來防止基材100產生皺褶或松弛。
[0077]如圖5所示,在底座50的靠浮式干燥器10 —側設有朝下方突出的板狀安裝支架51。在該安裝支架51的突出部形成有沿著左右方向、也就是說基材100的寬度方向延伸的、橫向長度較長的狹縫51a。安裝支架51是利用該狹縫51a對固定框52的多處進行螺栓固定而安裝在固定框52上的。能夠根據作為處理對象的基材100的寬度而使安裝支架51安裝在固定框52上的安裝位置、也就是說把持機構9a(—對夾持輥9b)的位置在左右方向上移動。固定框52固定在未圖示出的固定結構體上。
[0078]支撐桿53具有回旋桿54和傾斜調整桿57,該回旋桿54以中心軸作為旋轉中心能夠旋轉地設置在底座50上,該傾斜調整桿57的下端部與該回旋桿54的上端部連結。在回旋桿54的上端部設有保持部55,該保持部55朝上方敞開且縱向截面為凹形。在該保持部55的兩側壁上設有螺紋孔,蝶形螺釘56的基部從外側擰入該螺紋孔內并貫穿到該保持部55的內部。利用蝶形螺釘56的基部從兩側夾住位于保持部55內的傾斜調整桿57的下端部,由于能夠調整傾斜調整桿57相對于基材100的運送方向的傾斜度,因此能夠使得夾持輥9b之間的夾持位置與作為處理對象的基材100的高度相匹配。
[0079]如圖4所示,對應每個夾持輥9b設置了軸承部件59,軸承部件59從傾斜調整桿57朝著基材100的運送方向上的上游一側延伸。在該軸承部件59的基端側形成有筒部,傾斜調整桿57插入該筒部內,軸承部件59的前端側可轉動地支撐夾持輥9b的旋轉軸。可轉動地支撐一對夾持輥9b中位于下側的夾持輥9b的旋轉軸的軸承部件59固定在傾斜調整桿57上。另一方面,可轉動地支撐位于上側的夾持輥9b的旋轉軸的軸承部件59不是固定在傾斜調整桿57上,而是能夠沿著上下方向相對于該傾斜調整桿57滑動來調整位置。
[0080]在傾斜調整桿57上的、比該上側軸承部件59還要位于上側的部分上設有按壓力調整機構60,該按壓力調整機構60用于將上側軸承部件59往下方按壓。按壓力調整機構60具有支撐部61和按壓部63,支撐部61與軸承部件59同樣地安裝在傾斜調整桿57上,并且能夠沿著傾斜調整桿57在上下方向上調整位置,該按壓部63呈桿狀且在上下方向上貫穿該支撐部61,該按壓部63的下端與上側的軸承部件59抵接。通過在上下方向上調整支撐部61的位置來改變按壓部63對上側軸承部件59的下壓力,能夠調整一對夾持輥9b對基材100的夾持力。
[0081]如圖4和圖5所示,在回旋桿54的下端部還固定有朝基材100的運送方向上的上游一側延伸的回旋引導部65。在該回旋引導部65的前端部分連結有布置在基材100下方的第二執行機構67。該第二執行機構67是由支撐支架69支撐在底座50上,該第二執行機構67例如由作為動力源的伺服電動機和受該伺服電動機驅動的滾珠螺桿機構等構成,但這并未圖示出來。該第二執行機構67根據來自控制器11的指令而在基材100的寬度方向上伸縮。
[0082]第二執行機構67的靠回旋引導部65 —側的端部上設有板狀的連結桿68,該連結桿68朝基材100的外側方延伸,并且以站立的形態設置。在該連結桿68的前端部分形成有圓形嵌合孔68a,該嵌合孔68a是沿著基材100的運送方向上貫穿的孔。另一方面,在回旋引導部65的前端部分設有球體65a。該球體65a嵌入連結桿68前端部的嵌合孔68a而旋轉自如地受連結桿68保持,從而回旋引導部65與連結桿68連結。
[0083]在具有上述結構的把持機構9a中,當第二執行機構67伸縮時,連結桿68的直線運動在回旋引導部65處轉換為旋轉運動,使得支撐桿53旋轉,從而一對夾持輥9b回旋而使這些夾持輥9b的旋轉軸的朝向改變。這樣一來,使一對夾持輥9b的旋轉軸相對于正常運送時的軸向傾斜,從而在規定的角度范圍內朝左或朝右改變由該一對夾持輥9b運送基材100的運送方向。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由兩個把持機構9a同步地改變基材100的運送方向,使基材100以第二導輥4b作為支點朝基材100運送方向的改變側稍微擺動,從而在由第二涂敷裝置5b進行涂敷之處使基材100的位置在寬度方向上移動。
[0084]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方式中的各把持機構9a的第二執行機構67是由控制器11分別進行控制,因此也能夠使左邊的把持機構9a的一對夾持輥9b的旋轉軸變化角度與右邊的把持機構9a的一對夾持輥9b的旋轉軸變化角度不同。由此,能夠高精度地改變基材100的運送方向,能夠邊運送基材100,邊使涂敷區域R正確地對準基材100兩面的活性物質層102。
[0085]第一邊緣檢測器41是用于檢測出活性物質層102在寬度方向上的邊緣位置的傳感器,該活性物質層102形成在基材100中由第一涂敷裝置5a進行涂敷的第一涂敷面10a上。該第一邊緣檢測器41布置在送出機構2b與第一導輥4a之間,且相對于基材100與第一涂敷裝置5a位于同一側。
[0086]第二邊緣檢測器43是用于檢測出活性物質層102在寬度方向上的邊緣位置的傳感器,該活性物質層102形成在基材100中由第二涂敷裝置5b進行涂敷的第二涂敷面10b上。該第二邊緣檢測器43布置在端部把持裝置9與浮式干燥器10之間,且相對于基材100與第二涂敷裝置5b位于同一側。
[0087]該第一邊緣檢測器41和該第二邊緣檢測器43與控制器11連接,將檢測到的示出活性物質層102的邊緣位置的信號發送到控制器11。優選使用例如光反射式位置檢測傳感器作為這兩個邊緣檢測器41、43,光反射式位置檢測傳感器是對基材100照射光L,并根據反射光的強度來檢測出活性物質層102的邊緣位置。
[0088]控制器11接收由第一邊緣檢測器41所檢測到的、示出活性物質層102的邊緣的檢測位置的信號,當該檢測位置偏離基準位置時,通過驅動第一移動機構45 (第一執行機構46)來使基材100在該基材100的寬度方向上朝與活性物質層102的邊緣位置的偏離方向相反的一側移動,從而使基材100的第一涂敷面10a上的涂敷區域R的位置相對于活性物質層102位于規定范圍內。并且,控制器11接收由第二邊緣檢測器43所檢測到的、示出活性物質層102的邊緣的檢測位置的信號,當該檢測位置偏離基準位置時,通過驅動第二移動機構47 (第二執行機構67)來使基材100在基材100在該基材100的寬度方向上朝與活性物質層102的邊緣位置的偏離方向相反的一側移動,從而使基材100的第二涂敷面10b上的涂敷區域R的位置相對于活性物質層102位于規定范圍內。由此,能夠相對于活性物質層102以良好的位置精度在基材100的兩面上分別涂敷涂敷液。
[0089]如圖5所示,中央位置檢測器70經由縱向截面呈倒L字形的安裝板71固定安裝在端部把持裝置9的底座50上,中央位置檢測器70用于使受第二執行機構67驅動而回旋的一對夾持輥%的形態回復到初始設定的形態。回旋桿54的基端部上固定有位置檢測用突出片66,該突出片66朝該回旋桿54的外側方突出,當正常運送基材100時,該突出片66的前端部位于中央位置檢測器70的上方。該突出片66隨著回旋桿54的旋轉動作與該回旋桿54 —同擺動,當一對夾持輥9b的旋轉軸相對于正常運送時的軸向傾斜時,該突出片66會脫離中央位置檢測器70的檢測區域。
[0090]中央位置檢測器70將示出是否檢測到該突出片66的信號發送到控制器11。當用戶通過未圖示出的操作面板輸入使一對夾持輥9b回復到初始設定的形態的指令時,控制器11根據來自中央位置檢測器70的信號驅動第二執行機構67來使支撐桿53旋轉,從而使一對夾持輥9b回復到初始設定的形態。
[0091]基材100在上述涂敷區域Ib中由涂敷裝置對兩面進行了涂敷后,在干燥區域Ic中立即被運送到浮式干燥器10內進行干燥處理。
[0092]浮式干燥器10是眾所周知的橫向長度較長的干燥機,能夠邊運送兩面上涂敷了涂敷液的基材100邊使該基材100干燥。在浮式干燥器10的內部上下錯開地設有用于對基材100吹送干燥空氣的送風機10a。在浮式干燥器10的上游一側端部形成有用于搬入基材100的搬入口 10b,在浮式干燥器10的下游一側端部形成有用于搬出基材100的搬出口1Co利用該浮式干燥器10使基材100兩面上的涂敷液干燥而形成耐熱保護層103。
[0093]在該浮式干燥器10的外側設有第三導輥4c,該第三導輥4c位于搬出口 1c附近。該第三導輥4c支撐從浮式干燥器10的搬出口 1c搬出的基材100,并且將基材100引導至卷取裝置3。
[0094]卷取裝置3具有支撐座3a和下游側送出機構3b,該支撐座3a將基材100卷繞成卷狀并且支撐基材100,該下游側送出機構3b與支撐座3a同步地將基材100從處理區域Ia往支撐座3a收拉,卷取裝置3與卷出裝置2相互連動地工作。下游側送出機構3b具有夾持基材100的兩面的一對收拉輥3c,通過使這一對收拉輥3c相互朝反方向旋轉來以一定的速度將基材100往卷取裝置3的支撐座3a —側收拉并卷繞在安放于支撐座3a上的芯材,從而回收在兩面上形成有耐熱保護層103的基材100。
[0095]一實施方式的效果一
[0096]根據該實施方式,當由第一邊緣檢測器41所檢測到的、活性物質層102的邊緣的檢測位置偏離基準位置時,驅動第一移動機構45來使基材100在該基材100的寬度方向上移動,從而由第一涂敷裝置5a涂敷用于形成耐熱保護層103的涂敷液的涂敷區域R的位置相對于活性物質層102位于規定范圍內。當由第二邊緣檢測器47所檢測到的、活性物質層102的邊緣的檢測位置偏離基準位置時,驅動第二移動機構47來使基材100在該基材100的寬度方向上,從而由第二涂敷裝置5b涂敷用于形成耐熱保護層103的涂敷液的涂敷區域R的位置相對于活性物質層102位于規定范圍內。由此,能夠相對于預先形成好的各活性物質層102,以良好的位置精度在基材100的兩面上形成耐熱保護層103,從而能夠制造出高質量的電池用電極材料。
[0097]根據該實施方式,由于第一移動機構45是由卷出裝置2、以及使卷狀基材100連同該卷出裝置2的支撐座2a —起在該卷狀基材100的寬度方向上移動的第一執行機構46構成的,因此能夠使基材100正確而迅速地在該基材100的寬度方向上移動。并且,由于卷出裝置2兼作第一移動機構45,且端部把持裝置9兼作第二移動機構47,因此與另外分別設置卷出裝置2和端部把持裝置9以外的第一移動機構45和第二移動機構47的情況相比,能夠簡化系統結構。
[0098]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雖然第一涂敷裝置5a設置在基材100的運送方向上的上游一側,而第二涂敷裝置5b設置在基材100的運送方向上的下游一側,但也可以是第二涂敷裝置5b設置在基材100的運送方向上的上游一側,而第一涂敷裝置5a設置在基材100的運送方向上的下游一側。
[0099]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雖然優選使用光反射式位置檢測傳感器作為第一邊緣檢測器41和第二邊緣檢測器43,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此,只要能夠檢測出預先形成在基材上的活性物質層102的邊緣位置即可,例如能夠采用超聲波式等其它方式的位置檢測傳感器。
[0100]在上述實施方式中,第一移動機構45由卷出裝置2和第一執行機構46構成,而第二移動機構47由端部把持裝置9構成,但本發明不局限于此。第一移動機構45例如可以是由送出機構2b、以及改變該送出機構2b的一對送出輥2c的旋轉軸朝向的執行機構構成,通過改變送出機構2c運送基材100的運送方向來使由第一涂敷裝置5a進行涂敷之處的基材100的位置在該基材100的寬度方向上移動。第一移動機構45也可以是由與上述實施方式的第二移動機構47相同的端部把持裝置構成,還可以是其它結構。第二移動機構47例如可以是由第二導輥4b、以及改變該第二導輥4b的旋轉軸朝向的執行機構構成,通過改變第二導輥4b引導基材100的引導方向來使由第二涂敷裝置5b進行涂敷之處的基材100的位置在該基材100的寬度方向上移動。第二移動機構47也可以是其它結構。
[0101]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作為處理對象的基材100舉出了在金屬箔101的兩面上分別預先形成了活性物質層102的基材作為例子,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此,只要是在金屬箔101或其它基體材料的兩面上從其寬度方向上的兩端起朝內側留有間隙地利用涂敷方式預先形成有第一涂敷層的基材即可。
[0102]工業上的可利用性
[0103]如上所述,本發明對于邊運送在基體材料的兩面上分別預先形成有第一涂敷層的長條基材,邊在該基材的兩面上形成第二涂敷層的兩面涂敷系統是有用的,其中該第一涂敷層是以從該基體材料的寬度方向上的兩端起朝內側留有間隙的方式形成,該第二涂敷層是以覆蓋第一涂敷層且從該基體材料的兩端起朝內側留有間隙的方式形成。本發明特別適用于有下述要求的兩面涂敷系統,即:相對于預先形成好的各第一涂敷層,以足夠的位置精度在基材的兩面上形成第二涂敷層,從而制造出高質量的涂敷產品。
[0104](符號說明)
[0105]R涂敷液的涂敷區域
[0106]I兩面涂敷系統
[0107]2卷出裝置
[0108]4a、4c 導輥
[0109]4b導輥(方向轉換用輥)
[0110]5a第一涂敷裝置
[0111]5b第二涂敷裝置
[0112]9b夾持輥
[0113]10浮式干燥器
[0114]11控制器
[0115]41第一邊緣檢測器
[0116]43第二邊緣檢測器
[0117]45第一移動機構
[0118]46第一執行機構
[0119]47第二移動機構
[0120]67第二執行機構
[0121]100基材
[0122]10c基材的未涂敷部
[0123]101金屬箔(基體材料)
[0124]102活性物質層(第一涂敷層)
[0125]103耐熱保護層(第二涂敷層)
【權利要求】
1.一種兩面涂敷系統,其邊運送在基體材料的兩面上分別預先形成有第一涂敷層的長條基材,邊在該基材的兩面上形成第二涂敷層,該第一涂敷層是以從該基體材料的寬度方向上的兩端起朝內側留有間隙的方式形成,該第二涂敷層是以覆蓋所述第一涂敷層且從所述基體材料的兩端起朝內側留有間隙的方式形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兩面涂敷系統具備: 多個導輥,這些導輥以卷對卷方式運送所述基材; 第一涂敷裝置和第二涂敷裝置,該第一涂敷裝置和該第二涂敷裝置在所述基材的運送方向上相互保持距離地布置,分別以覆蓋所述第一涂敷層并且在所述基體材料的寬度方向上的兩端側留有未涂敷部的方式對由所述多個導輥運送的基材的兩面涂敷用于形成所述第二涂敷層的涂敷液; 第一移動機構,該第一移動機構使由所述第一涂敷裝置進行涂敷之處的所述基材的位置在該基材的寬度方向上移動; 第二移動機構,該第二移動機構使由所述第二涂敷裝置進行涂敷之處的所述基材的位置在該基材的寬度方向上移動; 第一邊緣檢測器,該第一邊緣檢測器對形成在由所述第一涂敷裝置進行涂敷的基材其中一面上的所述第一涂敷層在寬度方向上的邊緣位置進行檢測; 第二邊緣檢測器,該第二邊緣檢測器對形成在由所述第二涂敷裝置進行涂敷的基材另一面上的所述第一涂敷層在寬度方向上的邊緣位置進行檢測,以及 控制器,當由所述第一邊緣檢測器所檢測到的、所述第一涂敷層的邊緣的檢測位置偏離基準位置時,該控制器驅動所述第一移動機構,并且當由所述第二邊緣檢測器所檢測到的、所述第一涂敷層的邊緣的檢測位置偏離基準位置時,該控制器驅動所述第二移動機構,由此使所述基材在該基材的寬度方向上移動,從而使所述基材兩面上涂敷涂敷液的涂敷區域的位置相對于所述第一涂敷層位于規定范圍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面涂敷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個導輥包含方向轉換用輥,該方向轉換用輥供所述基材卷掛并且用于改變該基材的運送方向, 所述第一涂敷裝置布置在所述方向轉換用輥的上游一側,所述第二涂敷裝置布置在所述方向轉換用輥的下游一側, 所述第一移動機構布置在下述位置,即在所述基材的運送方向上,該第一移動機構與所述方向轉換用輥之間隔著所述第一涂敷裝置的位置,該第一移動機構在該位置使所述基材在該基材的寬度方向上移動, 所述第二移動機構布置在下述位置,即在所述基材的運送方向上,該第二移動機構與所述方向轉換用輥之間隔著所述第二涂敷裝置的位置,該第二移動機構在該位置上使所述基材在該基材的寬度方向上移動, 所述第一邊緣檢測器在比所述第一涂敷裝置還要靠所述第一移動機構一側的位置上對所述第一涂敷層的邊緣位置進行檢測, 所述第二邊緣檢測器在比所述第二涂敷裝置還要靠所述第二移動機構一側的位置上對所述第一涂敷層的邊緣位置進行檢測。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兩面涂敷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兩面涂敷系統還具備卷出裝置,該卷出裝置以將所述基材卷繞成為卷狀的狀態支撐該基材,并且將該基材向所述多個導輥卷出, 所述第一移動機構與所述第二移動機構中位于所述基材的運送方向上的上游一側的移動機構是由所述卷出裝置和執行機構構成的,該執行機構是使由該卷出裝置支撐的卷狀基材在該基材的寬度方向上移動的執行機構。
4.根據權利要求1到3中任一項所述的兩面涂敷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兩面涂敷系統還具備:浮式干燥器,該浮式干燥器用于使兩面上涂敷了用于形成所述第二涂敷層的涂敷液的所述基材干燥;以及一對夾持輥,在所述基材的寬度方向上的兩端側分別布置有該一對夾持輥,該一對夾持輥位于涂敷裝置和所述浮式干燥器之間,并且邊從所述基材的兩面夾持該基材的未涂敷部邊將該基材朝運送方向上的下游一側運送,其中該涂敷裝置是所述第一涂敷裝置和所述第二涂敷裝置中位于所述基材的運送方向上的下游一側的涂敷裝置, 所述第一移動機構和所述第二移動機構中位于所述基材的運送方向上的下游一側的移動機構是由所述一對夾持輥、和執行機構構成的,該執行機構是通過使該一對夾持輥的旋轉軸相對于正常運送時的軸向傾斜來改變由該一對夾持棍運送所述基材的運送方向的執行機構。
5.根據權利要求1到4中任一項所述的兩面涂敷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涂敷裝置和所述第二涂敷裝置分別是凹版吻式涂敷方式的涂敷裝置。
6.根據權利要求1到5中任一項所述的兩面涂敷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體材料是金屬箔, 所述第一涂敷層是電池用活性物質層, 用于形成所述第二涂敷層的涂敷液含有阻燃材料,通過使兩面上涂敷了該涂敷液的基材干燥而在該基材的兩面上形成作為所述第二涂敷層的耐熱保護層。
【文檔編號】B05C13/00GK104520015SQ201480002037
【公開日】2015年4月15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5月24日
【發明者】三浦秀宣, 梅原將一 申請人:富士機械工業株式會社, 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