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粉式螺絲上膠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吹粉式螺絲上膠裝置,包括:由導輪驅動的傳送帶,和位于所述傳送帶兩側的吹粉裝置,位于上部的所述傳送帶下方設有平墊板,所述傳送帶緊貼所述平墊板的上表面運動,所述螺絲放置在位于平墊板上方的傳送帶上,所述吹粉裝置包括相對設置的吹粉嘴和回收嘴,固定在所述傳送帶上的螺絲恰好位于所述吹粉嘴和所述回收嘴之間。本實用新型利用傳送帶和吹粉裝置的配合,自動化的給每一個螺絲吹粉上膠,并利用加熱過的螺絲能夠粘附和熔融粉料的特點,此種方式螺絲上的膠層較為均勻,振動盤也能夠逐個自動的將一定朝向排列的螺絲傳送到傳送帶上,實現了全程的自動化。
【專利說明】 吹粉式螺絲上膠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緊固件上膠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吹粉式螺絲上膠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螺紋連接具有簡單、可靠、便于調節的優點,是現代結構和機械設備中應用最為廣泛的連接結構。一般的螺絲連接具有自鎖性,在產品運輸或產品本身運動(轉)部件中,連接處需要經受沖擊、振動、溫度變化的作用,易出現預緊力下降而松動,從而造成連接松脫,導致安全、質量事故。常見的做法是對螺釘預涂膠進行防松。預涂膠防松是將膠液固化到螺釘上,使螺紋在鎖緊過程中工程塑料被擠壓產生反作用力,增加螺紋螺牙間摩擦力,從而達到防松的作用。同時對緊固件進行涂膠還可以實現一下效果:強力防松功能,增加摩擦系數,緊固力(軸力)穩定,不松懈的調整螺絲,止漏效果,輕量化,不生銹,耐久性良好。
[0003]現有技術中的為緊固件定點、定量的上膠過程均會因為緊固件的大小、形狀結構和上膠的材質(膠液或膠粉)以及方式(點膠、涂膠、吹粉等)不同而不同,設備的結構和配置也會因此做大量結構和尺寸等方面的調整。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的吹粉式螺絲上膠裝置。
[000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吹粉式螺絲上膠裝置,包括:由導輪驅動的傳送帶,和位于所述傳送帶兩側的吹粉裝置,位于上部的所述傳送帶下方設有平墊板,所述傳送帶緊貼所述平墊板的上表面運動,所述螺絲放置在位于平墊板上方的傳送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吹粉裝置包括相對設置的吹粉嘴和回收嘴,固定在所述傳送帶上的螺絲恰好位于所述吹粉嘴和所述回收嘴之間。
[0006]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沿所述傳送帶運動方向上,所述吹粉裝置的前方還設有加熱裝置。
[0007]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加熱裝置為靠近所述傳送帶并平行于所述傳送帶的電熱絲。
[0008]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吹粉嘴同時連通壓縮空氣管和粉料管,壓縮空氣從吹粉嘴噴出時會帶動粉料管內的粉料一同從所述吹粉嘴噴出,粉料能夠粘到加熱后的螺絲上。
[0009]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吹粉嘴噴出的多粉料經過螺絲表面后恰好進入到回收嘴。
[0010]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沿所述傳送帶運動方向,所述平墊板末端的外側設有收集盤,所述螺絲能夠掉落入所述收集盤。
[0011]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粉料管連通粉料振動器,所述粉料振動器不斷向所述粉料管內灌入粉料。
[0012]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回收嘴連通粉料沉降氣室。
[0013]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加熱裝置前方還設有撥正裝置,所述撥正裝置為位于所述傳送帶上方的直板,所述直板一直邊平行于傳送帶軸向,所述直板的直邊能夠將螺絲撥動到所述傳送帶中間。
[0014]本實用新型解決了【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利用傳送帶和吹粉裝置的配合,自動化的給每一個螺絲吹粉上膠,并利用加熱過的螺絲能夠粘附和熔融粉料的特點,此種方式螺絲上的膠層較為均勻,振動盤也能夠逐個自動的將一定朝向排列的螺絲傳送到傳送帶上,實現了全程的自動化。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立體結構圖;
[0017]圖中:1、傳送帶,2、振動盤,3、吹粉裝置,4、平墊板,5、馬達,6、電熱絲,7、吹粉嘴,8、回收嘴,9、壓縮空氣管,10、粉料管,11、導輪,12、張緊輪,13、收集盤,14、螺絲,15、磁鐵。
【具體實施方式】
[0018]現在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0019]如圖1所示,一種吹粉式螺絲上膠裝置,包括:由導輪11驅動的傳送帶1,和位于傳送帶I兩側的吹粉裝置3,位于上部的傳送帶I下方設有平墊板4,傳送帶I緊貼平墊板4的上表面運動,螺絲14放置在位于平墊板4上方的傳送帶I上,吹粉裝置3包括相對設置的吹粉嘴7和回收嘴8,固定在傳送帶I上的螺絲14恰好位于吹粉嘴7和回收嘴8之間。平墊板4能夠為傳送帶I提供一種平直硬挺的底部托持結構,保證螺絲14在傳送帶I上的運動較為平穩,振動盤2逐個的將螺絲14輸送到輸送帶一端,并且螺絲14均豎直放置。
[0020]傳送帶I位于平墊板4兩端的位置各繞過一導輪11,位于下部的傳送帶I至少穿過一個張緊輪12,至少一個導輪11連接能夠驅動導輪11旋轉的馬達5。兩個導輪11規定了傳送帶I環形結構的長度,張緊輪12能夠保證傳送帶I的繃緊結構,保證傳送帶I表面的平整,螺絲14運動的平穩。通過調整張緊輪12在導向桿上的上下位置能夠調整張緊輪12的松緊。
[0021]沿傳送帶I運動方向上,吹粉裝置3的前方還設有加熱裝置,加熱裝置為靠近傳送帶I并平行于傳送帶I的電熱絲6。加熱裝置能夠為螺絲14噴粉前預熱,經過加熱的螺絲14能夠粘附和熔融粉料,使得粉料在螺絲14上形成一層膠層。加熱裝置外部還設有一罩體,罩體能夠保證加熱區域的溫度,減緩熱量散失,節約能耗。
[0022]吹粉嘴7同時連通壓縮空氣管9和粉料管10,壓縮空氣從吹粉嘴7噴出時會帶動粉料管10內的粉料一同從吹粉嘴7噴出,粉料能夠粘到加熱后的螺絲14上。吹粉嘴7噴出的多粉料經過螺絲14表面后恰好進入到回收嘴8,回收嘴8連通粉料沉降氣室。壓縮空氣管9連通吹粉嘴7,粉料管10斜切的連通到壓縮空氣管9上,這樣壓縮空氣管9內的壓縮空氣由于高速流動,帶動粉料管10內的粉料進入到吹粉嘴7并吹出,吹粉嘴7噴出的多粉料經過螺絲14表面后恰好進入到回收嘴8。吹粉嘴7吹出的粉料不可能被螺絲14全部吸附,大部分粉料會進入到回收嘴8,回收嘴8后方連通的粉料沉降氣室能夠沉降和和儲存粉料,以便回收利用粉料。
[0023]粉料被吹粉嘴7吹到經過其附近的螺絲14的絲桿上,由于螺絲14剛被加熱裝置加熱,較燙的螺絲14表面與粉料接觸后能夠粘附和熔融粉料,使得粉料在螺絲14上形成一層膠層,噴粉的方式上膠,螺絲14表面的膠層較為均勻。
[0024]沿傳送帶I運動方向,平墊板4末端的外側設有收集盤13,螺絲14能夠掉落入收集盤13。粉料管10連通粉料振動器,粉料振動器不斷向粉料管10內灌入粉料,粉料振動器能夠保證灌入粉料管10內的粉料速度保持勻速,不會過多或過少的加粉。
[0025]位于吹粉裝置3附近的平墊板4內設有磁鐵15,磁鐵15能夠對螺絲14具有一定的朝下的吸引力,使得螺絲14在此處更加穩定,不會倒伏,吹粉裝置3和壓縮空氣和粉料的混合物也不容易將螺絲14碰倒,保證吹粉過程中的順暢。
[0026]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如圖1所示,螺絲14被振動盤2逐個豎直的輸送到輸送帶一端,電熱絲6對螺絲14進行預加熱,表面溫度高于粉末溫度的螺絲14經過吹粉裝置3時被吹上很多粉料經過其表面,最后螺絲14到達傳送帶I末端落入收集盤13。
[0027]以上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技術性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吹粉式螺絲上膠裝置,包括:由導輪驅動的傳送帶,和位于所述傳送帶兩側的吹粉裝置,位于上部的所述傳送帶下方設有平墊板,所述傳送帶緊貼所述平墊板的上表面運動,所述螺絲放置在位于平墊板上方的傳送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吹粉裝置包括相對設置的吹粉嘴和回收嘴,固定在所述傳送帶上的螺絲恰好位于所述吹粉嘴和所述回收嘴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吹粉式螺絲上膠裝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傳送帶運動方向上,所述吹粉裝置的前方還設有加熱裝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吹粉式螺絲上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裝置為靠近所述傳送帶并平行于所述傳送帶的電熱絲。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吹粉式螺絲上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粉嘴同時連通壓縮空氣管和粉料管,壓縮空氣從吹粉嘴噴出時會帶動粉料管內的粉料一同從所述吹粉嘴噴出,粉料能夠粘到加熱后的螺絲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吹粉式螺絲上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粉嘴噴出的多粉料經過螺絲表面后恰好進入到回收嘴。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吹粉式螺絲上膠裝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傳送帶運動方向,所述平墊板末端的外側設有收集盤,所述螺絲能夠掉落入所述收集盤。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吹粉式螺絲上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料管連通粉料振動器,所述粉料振動器不斷向所述粉料管內灌入粉料。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吹粉式螺絲上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嘴連通粉料沉降氣室。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吹粉式螺絲上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裝置前方還設有撥正裝置,所述撥正裝置為位于所述傳送帶上方的直板,所述直板一直邊平行于傳送帶軸向,所述直板的直邊能夠將螺絲撥動到所述傳送帶中間。
【文檔編號】B05C9/14GK204220408SQ201420599211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17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17日
【發明者】樸河賢, 柳李煥, 周雷 申請人:優涂扣緊固件(蘇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