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類電子傳輸或主體薄膜材料及其在電致發光器件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類電子傳輸或主體薄膜材料及其在電致發光器件中的應用,屬于有機電致發光【技術領域】。其結構通式如下式所示,其中R1-R5是H、F、CF3或吡啶,但不同時為H。該一系列酚基-苯并噻唑鈹配合物電子傳輸或主體薄膜材料可以用于制備電致發光器件的發光層或電子傳輸層,電致發光器件發綠光,黃光和紅光等顏色,上述器件可用于平板顯示、照明光源等應用領域。
【專利說明】一類電子傳輸或主體薄膜材料及其在電致發光器件中的應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有機電致發光【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類酚基-苯并噻唑鈹配合物電子傳輸和主體薄膜材料及其在有機電致磷光發光器件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0002]有機電致發光現象最早報道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Pope等人在蒽單晶兩側施以四百伏的高壓時觀察到了蒽發出的藍光(見M.Pope,H.Kallmann and P.Magnante, J.Chem.Phys.,1963,38,2042)。但是由于單晶難于生長,驅動電壓很高,所采用的工藝幾乎沒有實際用途,所以有機電致發光的發展一直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0003]直到1987年,美國Kokak公司的C.W.Tang等人采用超薄膜技術以空穴傳輸效果較好的二胺衍生物為空穴傳輸層,以8-羥基喹啉鋁(Alq3)為發光層,透明的氧化銦錫(ITO)導電膜和鎂銀合金分別作為陽極和陰極,在IOV驅動電壓下得到亮度高達1000cd/m2的綠色發光,器件的效率為1.51m/W,壽命在100小時以上(見C.W.Tang and
S.A.VanSlyke,App1.Phys.Lett.,1987,51,913)。這一突破性進展使得有機電致發光研究得以在世界范圍內迅速而深入地開展起來。
[0004]有機電致發光器件所用的材料按功能主要分為:發光材料、載流子傳輸材極材料及主體材料等。載流子傳輸材料又可以分為電子傳輸材料和空穴傳輸材料。由于大部分空穴傳輸材料的遷移率遠遠高于電子傳輸材料,所以目前電子材料匱乏的短板是制約電致發光器件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對此的研究就顯得尤為的重要。優秀的電子傳輸材料一般需要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良好的電子注入特性,以降低器件的開啟電壓;2.良好的空穴阻擋特性,以降低器件的載流子不均衡性;3.高的載流子遷移率,以提高器件的效率;4.高的三線態能級,以減少磷光器件中的非輻射躍遷。目前雖然人們已經發現了大量發光材料,但是這些材料必須參雜在適當的主體材料中才能構成器件的發光層,因此新型高性能主體材料的研究開發同樣重要。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作為電子傳輸或主體薄膜材料的一系列酚基-苯并噻唑鈹配合物,以及這些含鈹配合物在有機電致發光器件中的應用。
[0006]本發明所涉及的酚基-苯并噻唑鈹配合物,其通式如下式所示:
[0007]
【權利要求】
1.一種酚基-苯并噻唑鈹配合物電子傳輸或主體薄膜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結構通式如下所示: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酚基-苯并噻唑鈹配合物電子傳輸或主體薄膜材料,其特征在于: 其結構式如下之一所示,
3.—種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特征在于:電致發光器件的電子傳輸層由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酚基-苯并噻唑鈹配合物電子傳輸或主體薄膜材料制備。
4.一種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特征在于:電致發光器件的發光層由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酚基-苯并噻唑鈹配合物電子傳輸或主體薄膜材料與磷光摻雜材料共同制備。
5.如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特征在于:該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用于制備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或有機電致發光照明光源。
【文檔編號】C09K11/06GK103923035SQ201410182413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2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2日
【發明者】王悅 申請人:吉林大學